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契一体”:辽朝国祚“雄长”的历史智慧
1
作者 蒋金玲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7,共5页
辽朝是以中国北方游牧族群契丹族为核心建立的王朝,“雄长二百余年”。①在中国古史谱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北方民族所建政权,如北魏、辽、金、元和清朝,辽朝国祚仅次于清朝。辽朝存国长的原因,学者根据《辽史》论赞相关内容归结为“文武... 辽朝是以中国北方游牧族群契丹族为核心建立的王朝,“雄长二百余年”。①在中国古史谱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北方民族所建政权,如北魏、辽、金、元和清朝,辽朝国祚仅次于清朝。辽朝存国长的原因,学者根据《辽史》论赞相关内容归结为“文武相辅”,②此论切中肯綮,但笔者以为,对契丹统治者而言,尤为首要且艰巨的任务是如何处理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阶层与“多数”民族汉人的关系,此乃稳固统治基础的核心所在,辽朝解决此难题的总钥匙无疑是“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因俗而治”基本国策,③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汉契一体”体系,则是辽朝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贡献的一份历史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制 辽朝 汉制 汉契一体 因俗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思想的历史逻辑》
2
作者 刘代朝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际体系中不同国家行为体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深刻揭示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规律,对解决当前国际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缘政...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际体系中不同国家行为体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深刻揭示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规律,对解决当前国际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缘政治冲突、生态环境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亟须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深入探究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在对国际关系总体发展规律作出系统宏观解释与中观分析的基础上,发挥其对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启示和赋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危机 国际政治经济 全球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立场 国际社会发展 国家行为体 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勒密时期的埃及王权形象塑造与身份认同
3
作者 史海波 李智琳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作为外族统治者的托勒密王朝历代国王,通过采用埃及传统王权符号、沿袭前朝本土法老的外观和王名等方式,在具象层面构建了正统的埃及王权形象。同时,托勒密统治者对埃及本土宗教和仪式表现出虔敬的态度,并以此塑造合法的埃及法老身份,... 作为外族统治者的托勒密王朝历代国王,通过采用埃及传统王权符号、沿袭前朝本土法老的外观和王名等方式,在具象层面构建了正统的埃及王权形象。同时,托勒密统治者对埃及本土宗教和仪式表现出虔敬的态度,并以此塑造合法的埃及法老身份,包括神化自身,强调神圣世系的继承,以及宣传恢复国家秩序和维护传统宗教仪式等方式。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托勒密统治者更为重视希腊君主的身份,法老身份只是他们用于维持统治的宣传工具。由于现实中经济、阶层和种族矛盾的存在,包括祭司、权贵和平民在内的埃及臣民对外族法老身份的认同也相对有限。在征服与统治的背景下,不同文明之间很难形成完全的互相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勒密时期 古埃及 王权形象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二八上海抗战中的救护队与伤兵医院——以《申报》的报道为中心
4
作者 刘会军 曹秋怡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29,共6页
战地救护是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战地救护的研究是战争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1932年发生的一·二八上海抗战,学术界对其早有关注,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此次战事中的救护,除一篇论文对战事期间红十字会的救护活动进行了阐述和另一... 战地救护是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战地救护的研究是战争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1932年发生的一·二八上海抗战,学术界对其早有关注,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此次战事中的救护,除一篇论文对战事期间红十字会的救护活动进行了阐述和另一篇论文对妇女参与的救护活动有所提及之外,①尚无系统的考察。而对此间的救护和救治,当时的《申报》有较为具体的报道。本文拟以该报的报道为中心对此进行考察,以系统展示此次战事中的救护和救治,并从中透视一·二八抗战中的多重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兵医院 申报 一二八上海抗战 战地救护 报道 救护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因革与契丹辽朝政治体制
5
作者 陈鹏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1,共5页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经五代更迭,统一于宋朝。在北疆地区,契丹崛起并建立政权,与五代宋朝分立。古人已注意到唐宋之际的历史变迁,现代学者更是提出“唐宋变革论”来阐释唐宋时期的历史。然而,契丹辽朝的政权性质和历史意义又当如何认识...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经五代更迭,统一于宋朝。在北疆地区,契丹崛起并建立政权,与五代宋朝分立。古人已注意到唐宋之际的历史变迁,现代学者更是提出“唐宋变革论”来阐释唐宋时期的历史。然而,契丹辽朝的政权性质和历史意义又当如何认识呢?内藤湖南、宫崎市定等在阐述“唐宋变革”之际,亦关注到与宋朝并立的辽金王朝,强调辽朝建立在“东洋史”上的特殊意义。③国内学人也注意到辽宋金较前朝之变化,金毓黻即认为宋辽金时期为“国史上民族文化、政治制度”最大之转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 契丹辽朝 五代宋朝 唐宋变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内涵、路径与话语权
6
作者 高福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48,共10页
构建与完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间存在着“体”与“用”、“纲”与... 构建与完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间存在着“体”与“用”、“纲”与“目”的辩证统一关系。理解这一知识体系,在理论路径上需考虑理论认知、科学实证与家国情怀三重维度的辩证关系;在实践路径上,则应从区域史视角、断代史视角与总体史视角出发,共同构筑具有中国声音、中国特色、中国实践、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边疆学知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边疆历史及其未来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学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天下”型国家探源
7
作者 马卫东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夏商西周王朝是以王邦为中心、由众多邦国共同组成的“天下”型国家。夏王朝作为古代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其“天下”型国家形态有着独特的形成路径:中国史前文明格局从“满天星斗”向“中原中心”的演变,为构建以中原为“天下之中”的“... 夏商西周王朝是以王邦为中心、由众多邦国共同组成的“天下”型国家。夏王朝作为古代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其“天下”型国家形态有着独特的形成路径:中国史前文明格局从“满天星斗”向“中原中心”的演变,为构建以中原为“天下之中”的“天下”型国家奠定了基础;五帝时代,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族集团向中原地区迁徙并展开大规模的族群互动,催生了一个比部落联盟更高层级的族邦联盟,成为夏王朝国家赖以产生的社会组织;族邦联盟在广大地域范围内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初步形成了超族群、跨地域的社会管理权力,为夏王朝国家公共权力的诞生孕育了胚胎;族邦联盟的社会职能不断发展并逐渐上升为统治社会的公共权力,盟主权不断集中并最终转变为统治天下的最高王权,由此实现了族邦联盟向夏王朝“天下”型国家的飞跃。独具特色的国家起源路径,是决定中国不断走向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道路的历史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族邦联盟 国家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与国族:中国民族理论构建的新探索
8
作者 孙琬婷 赵永春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7,共11页
民族可以区分为广义民族和狭义民族两大类型,狭义民族是指具备斯大林所说的民族四特征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民族六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广义民族是指具有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民族特征的包括两个狭义民族以上的多个狭义民族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可以区分为广义民族和狭义民族两大类型,狭义民族是指具备斯大林所说的民族四特征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民族六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广义民族是指具有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民族特征的包括两个狭义民族以上的多个狭义民族的人们共同体。国族属于广义民族中的一种类型,只要有国家就会有国族,一个国家的国族只有一个,具有政治属性。狭义民族是文化共同体,不具有政治属性,既可以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多个不同的狭义民族,又可以超越国家限制,成为包括移居不同国家的狭义民族而形成的跨界民族共同体。狭义民族与国族的关系不完全是上下位的关系,一个国家的国族(政治共同体)与国族内部的狭义民族(文化共同体)虽然属于上下位的关系,但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多个狭义民族可以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一个等同于国族的新的狭义民族(仍然是文化共同体),其与国族的关系就不再属于上下位的关系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国族可以随着国家的灭亡而灭亡,也可以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而发展壮大,而狭义民族(包括新形成的狭义民族)则不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灭亡,可以与其他狭义民族一起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而形成新的国族(一个狭义民族一般不会单独发展成为新的国族),也可以与其他狭义民族建立多个国家而形成多个新的国族,也可以融入其他狭义民族之中而消亡,也可以继续融合其他狭义民族,不断向前发展、演变和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狭义民族 广义民族 国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发展:金代刑部设置述论
9
作者 迟安然 孙久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9-287,308,共10页
金代刑部的建立是结合生女真政治传统,兼采唐宋制度和自身实际的折中之举。其设立时间,最早不会早于天眷二年。金代刑部的设立来自早期枢密院兵刑房、伪齐刑部和行台尚书省刑部的设置、运行经验。在组织框架上,金代的刑部制度虽仿唐制而... 金代刑部的建立是结合生女真政治传统,兼采唐宋制度和自身实际的折中之举。其设立时间,最早不会早于天眷二年。金代刑部的设立来自早期枢密院兵刑房、伪齐刑部和行台尚书省刑部的设置、运行经验。在组织框架上,金代的刑部制度虽仿唐制而设,但其机构和编制的规模较唐代大为缩小,相较于唐制已经有所简化。金代刑部尚书为正三品,低于元丰改制之后的北宋制度。这应是在继承了北宋后期“诸部之无长官,止命侍郎主行”的政治惯例而做的折中之选。此外,金代刑部在职官设置上,以一郎中、两员外郎统辖刑部主事及诸吏。这与作为左三部的吏、户、礼部大为不同。此举沿袭了生女真社会在习惯法上事权模糊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刑部 生女真 事权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陕甘茶票发行年代、数额考析
10
作者 马明臣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3,共6页
左宗棠建立的茶票制度,是其治理西北的重要经济举措。但相关研究在使用茶票发放年代、数额时引用的近人统计数据存在错漏,通过梳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茶票换发相关奏疏档案,对部分茶票发放年代、票额的讹误进行了订正。分析所得数... 左宗棠建立的茶票制度,是其治理西北的重要经济举措。但相关研究在使用茶票发放年代、数额时引用的近人统计数据存在错漏,通过梳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茶票换发相关奏疏档案,对部分茶票发放年代、票额的讹误进行了订正。分析所得数据可见,清末陕甘茶政恢复过程分为缓慢恢复期、快速恢复期、飞速增长期及增长冷却期四个阶段,且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约为2.11%。因此,从总体上看,清末陕甘茶政的恢复过程较为缓慢。这为进一步探讨此时清廷边疆治理能力以及西北各族民众经济互动过程提供了新的学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陕甘 茶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史墙盘》《逨盘》的历史叙事成就
11
作者 许兆昌 徐星华 《史学集刊》 2025年第5期109-117,共9页
西周铜器铭文《史墙盘》《逨盘》是迄今所见中国古代最早的述史作品。其王朝史叙事与家族史叙事具有连贯性,不仅将中国早期史学出现连贯性历史叙事的时间由春秋末期上溯至西周中期,而且其前后叙事所呈现的长达数百年的历史纵深体现出中... 西周铜器铭文《史墙盘》《逨盘》是迄今所见中国古代最早的述史作品。其王朝史叙事与家族史叙事具有连贯性,不仅将中国早期史学出现连贯性历史叙事的时间由春秋末期上溯至西周中期,而且其前后叙事所呈现的长达数百年的历史纵深体现出中国早期史家在连贯性历史叙事方面,很早就形成了宏大格局。《史墙盘》《逨盘》在提供两篇首尾完整的王朝史和家族史作品的同时,还分别开创了王朝史、家族史分述与合述的两种叙事模式。这种述史实践的多样性尝试,反映出中国早期史家在历史叙事领域极富创造精神。此外,《史墙盘》《逨盘》家史、国史并述的叙事结构,借由周之史官传统对秦汉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两篇述史铭文体现了沟通历史与现实的“通史”意识,是传统史学的重要学术遗产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铭文 历史叙事 王朝史 家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