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射诱导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金顺子 武宁 +4 位作者 刘丽波 张萱 倪冠英 刘宇光 刘树铮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9,共10页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基因表达对X射线全身照射的反应,为探索可行的辐射生物标志物打下实验基础。研究中选用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Cdkn1a、Ccnd1、Ccnb1、Gadd45a、Atm和Fdxr,以Gapdh为参考基因,观察0.5...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基因表达对X射线全身照射的反应,为探索可行的辐射生物标志物打下实验基础。研究中选用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Cdkn1a、Ccnd1、Ccnb1、Gadd45a、Atm和Fdxr,以Gapdh为参考基因,观察0.5、1、2、4、6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4和24小时上述基因在胸腺和脾脏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同时计数骨髓细胞涂片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上述6种基因对电离辐射全身作用都出现变化,但以Cdkn1a、Ccnd1和Ccnb1三者对全身照射的剂量效应关系较为明显,其中Cdkn1a和Ccnd1基因的表达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升高,Ccnb1基因的表达随辐射剂量增加而下降。剂量效应曲线可拟合为线性-平方方程,其相关系数r为0.851~0.998,p<0.05~0.01。但与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进行对比,Ccnd1和Ccnb1的表达只有部分结果与之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Cdkn1a的表达量则不仅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升高,而且与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明显相关,在两器官和两时间点其相关系数为0.950~0.975,p<0.01。另一方面Cd-kn1a表达量变化的幅度较大,照射后4小时和24小时胸腺的最高表达量分别为11.2和11.3倍,脾脏的最高表达量分别为20.6和9.3倍。鉴于实时定量PCR技术适用于快速、高通量检测,通过进一步在人体观察验证,Cdkn1a基因表达变化有可能成为研制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n1a CCND1 Ccnb1 GADD45A Atm Fdxr 实时定量PCR 基因表达变化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辐射生物剂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X射线诱导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庆勇 陈沙力 刘树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05-907,共3页
目的 :观察低剂量X射线照射的昆明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及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SephadexG- 10 0凝胶过滤和高效液相分析 75mGy全身照射组和假照射组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的表达 ,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 目的 :观察低剂量X射线照射的昆明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及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SephadexG- 10 0凝胶过滤和高效液相分析 75mGy全身照射组和假照射组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的表达 ,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蛋白质表达的生物活性。结果 :高效液相分析发现胸腺细胞 2 4 5kD蛋白质照射组明显低于假照射组 ,这种降低的蛋白质组分在终浓度为 6 2 5mg/L时 ,对ConA刺激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X射线损伤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所致染色体畸变分别具有抑制和保护作用。结论 :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可能与2 4 5kD蛋白质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胸腺细胞 蛋白质表达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DNA的克隆、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建香 马红雨 +1 位作者 朱美才 蔡庆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有较高生物学活性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蛋白。方法 :应用反转录 PCR技术直接扩增出人 CNTF c DNA,克隆入 p UC19载体中 ,用双脱氧法进行手工序列分析 ,构建表达菌株 p BV2 2 0 - CNTF/ DH5α。表达的蛋...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有较高生物学活性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蛋白。方法 :应用反转录 PCR技术直接扩增出人 CNTF c DNA,克隆入 p UC19载体中 ,用双脱氧法进行手工序列分析 ,构建表达菌株 p BV2 2 0 - CNTF/ DH5α。表达的蛋白质得到纯化 ,用鸡胚背根节无血清培养法检测表达蛋白生物学活性。结果 :所克隆的 CNTF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 ,p BV2 2 0 - CNTF/ DH5α能特异表达分子量大约为 2 6 0 0 0的蛋白质 ,表达量约为菌体总蛋白量的 35 %。 CNTF蛋白质经纯化后纯度约 95 % ,而且表达蛋白有很高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高效表达 纯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三醇组甙、VitE及VitC对紫外辐射致皮肤损伤的防护机制初探 被引量:16
4
作者 金光辉 刘树铮 +2 位作者 刘扬 李效昆 马兴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紫外辐射致皮肤损伤的药物防护机制。方法 :以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细胞内SOD、H2 O2 为观察指标 ,研究人参三醇组甙及 Vit E、Vit C对 UVB致人角质形成细胞 ( Colo1 6)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一定剂量 UVB可诱导明显的皮肤... 目的 :探讨紫外辐射致皮肤损伤的药物防护机制。方法 :以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细胞内SOD、H2 O2 为观察指标 ,研究人参三醇组甙及 Vit E、Vit C对 UVB致人角质形成细胞 ( Colo1 6)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一定剂量 UVB可诱导明显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发生 S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可使细胞内 SOD下降、H2 O2 升高 ,人参三醇组甙及 Vit E、Vit C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减少 S期细胞数、抑制细胞凋亡、激活细胞内 SOD活性、降低细胞内 H2 O2 。结论 :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内氧自由基变化可能是紫外线致皮肤损伤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损伤 人参三醇组甙 VITE VITC 紫外线辐射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r-IL18-B7.1质粒辐射诱导表达特性及其联合辐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金光辉 田梅 +2 位作者 刘树铮 杨建征 杨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83-1887,共5页
目的:构建pEgr-IL18*B7.1双基因表达质粒,探讨不同剂量电离辐射诱导下的表达特性,研究基 因放射治疗对恶性黑色素瘤的抑瘤作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包含小鼠IL-18和B7.1的双基因表达质粒 pEgr-IL18-B7.1,分别利用ELISA和流式... 目的:构建pEgr-IL18*B7.1双基因表达质粒,探讨不同剂量电离辐射诱导下的表达特性,研究基 因放射治疗对恶性黑色素瘤的抑瘤作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包含小鼠IL-18和B7.1的双基因表达质粒 pEgr-IL18-B7.1,分别利用ELIS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剂量电离辐射诱导下IL-18和B7-1在体外的表达特性, 以移植肿瘤的生长为判断指标,探讨基因放射治疗对恶性黑色素瘤的抑瘤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证实,双基因表达 质粒pEgr-IL18-B7.1在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下可有效表达IL-18和B7-1,与放疗联合应用可有效抑制肿瘤生 长。结论:说明多基因联合辐射治疗是有效的抗肿瘤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黑色素瘤 放射疗法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基因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光伟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FAS基因 细胞凋亡 生精细胞 免疫调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Egr-mIL-12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和黑色素瘤B16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英 付士波 刘树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构建含辐射敏感启动子的 p NEgr- m IL- 1 2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后经不同剂量 X射线照射 ,检测 m IL- 1 2的表达。方法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构建 p NEgr- m IL- 1 2表达载体 ;脂质体转染法转染 COS- 7细胞和 B1 6细胞 ;E... 目的 :构建含辐射敏感启动子的 p NEgr- m IL- 1 2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后经不同剂量 X射线照射 ,检测 m IL- 1 2的表达。方法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构建 p NEgr- m IL- 1 2表达载体 ;脂质体转染法转染 COS- 7细胞和 B1 6细胞 ;ELISA法检测 m IL- 1 2 p70表达。结果 :1 p NEgr-m IL- 1 2重组质粒转染瞬时表达细胞 COS- 7细胞 ,经不同剂量 X射线照射后 ,照射组 m IL- 1 2表达量比未照射组明显增高 ( P<0 .0 5 ,P<0 .0 0 1 ) ,约为未照组的 1 .5~ 2 .5倍 ;在 2 .0 Gy照后表达增高最为明显 ,表达于照后 4h达峰值 ,在观察的 72 h内保持于较高水平 ;2转染 p NEgr- m IL- 1 2的B1 6细胞于 2 .0 Gy照后增高明显 ,为未照射组的 1 .5倍 ;并且经 2 .0 Gy X射线照射后随时间延长表达水平逐渐增高 ;低至 0 .0 5 Gy的剂量对两种细胞亦均有激活作用。结论 :p NEgr- m IL- 1 2重组质粒具有辐射激活下游基因表达的功能 ,且经不同剂量 X射线照射后表达均有增强 ,尤以 2 .0 Gy照射组作用明显 ,但在低剂量 5 0、75、1 0 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R-1启动子 IL-12 电离辐射 转染 COS-7细胞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娟聪 王金虎 +1 位作者 卢良杰 金顺子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9-203,209,共6页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0.075 Gy及2.0 Gy X射线照射6、12、24、48、72 h后DC/TLC共培养体系中小鼠树突状细胞(DC)表面CD80、CD40分子表达及其分泌细胞因子IL-12、IL-27的变化,探讨电离辐射对DC在免疫反应中的作...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0.075 Gy及2.0 Gy X射线照射6、12、24、48、72 h后DC/TLC共培养体系中小鼠树突状细胞(DC)表面CD80、CD40分子表达及其分泌细胞因子IL-12、IL-27的变化,探讨电离辐射对DC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共刺激分子CD80和CD40及细胞因子IL-12在0.075 Gy照射后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量均升高,而2.0 Gy照射后其表达量则降低;但IL-27在高、低剂量照射后其表达量均增加。上述结果表明,电离辐射在体外可以诱导DC表型变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该结果将为辐射免疫效应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树突状细胞 细胞表型 白介素-12 白介素-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重组DNA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贾晓晶 刘丽 +1 位作者 龚守良 刘树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以质粒 PCNDA3.0为载体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目的基因在体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将编码人可溶性 VEGF165的目的基因克隆于带有 CMV启动子 /增强子的PCNDA3.0载体上 ,重组为 PCNDA3.0 - VEGF165质粒载体。直接以质... 目的 :以质粒 PCNDA3.0为载体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目的基因在体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将编码人可溶性 VEGF165的目的基因克隆于带有 CMV启动子 /增强子的PCNDA3.0载体上 ,重组为 PCNDA3.0 - VEGF165质粒载体。直接以质粒 DNA形式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30 4 ,收取细胞上清 ,用 ELISA和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清中 VEGF165可溶性表达产物。结果 :VEGF165基因在 CMV启动子 /增强子的调控下 ,可在ECV30 4细胞高效表达 ,且在转染后 72 h表达量明显高于转染后 48h的表达。结论 :以质粒PCNDA3.0为载体 ,VEGF165基因可以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质粒 重组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白细胞介素12基因的钓取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英 刘晓冬 刘树铮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 :钓取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m IL- 12 ) p4 0和 p35c DNA并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 (COS- 7)中的表达。方法 :RT- PCR法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 RNA中扩增 p4 0和 p35亚基 ;脂质体Lipofect AMINE将质粒 p NG- m IL- 12转染至 COS- 7细胞 ... 目的 :钓取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m IL- 12 ) p4 0和 p35c DNA并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 (COS- 7)中的表达。方法 :RT- PCR法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 RNA中扩增 p4 0和 p35亚基 ;脂质体Lipofect AMINE将质粒 p NG- m IL- 12转染至 COS- 7细胞 ,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 m IL- 12表达水平。结果 :1RT- PCR法扩增出特异的 p4 0和 p35亚基 ,p35亚基克隆至 p KS载体测序 ;2 EL ISA法检测转染 p NG- m IL- 12的 COS- 7细胞上清有 m IL- 12分泌。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 m IL- 12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抑瘤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白细胞介素12 基因表达 COS-7细胞 p40亚基 p35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胎儿胸腺T细胞体外培养的分化和成熟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承赫 龚守良 赵勇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5-577,共3页
目的 :观察 BALB/ c小鼠胎儿胸腺 T细胞体外培养的分化和成熟。方法 :采用小鼠胎儿胸腺器官体外培养体系及流式细胞术测其 T细胞 CD4、CD8和 TCR的表达。结果 :受孕 15 d胎鼠胸腺 T细胞主要为 CD4 -CD8-细胞 (96 .0 % ) ;体外培养 3d后 ... 目的 :观察 BALB/ c小鼠胎儿胸腺 T细胞体外培养的分化和成熟。方法 :采用小鼠胎儿胸腺器官体外培养体系及流式细胞术测其 T细胞 CD4、CD8和 TCR的表达。结果 :受孕 15 d胎鼠胸腺 T细胞主要为 CD4 -CD8-细胞 (96 .0 % ) ;体外培养 3d后 ,大部分分化为 CD4 + CD8+ 细胞 (6 5 .4 % ) ,小部分成熟为 CD4 + CD8-(14.3% )和 CD4 -CD8+ (11.2 % )细胞 ;培养 5 d后 ,CD4 + CD8+ 细胞 (5 9.7% )减少 ,而CD4 + CD8-(14.3% )和 CD4 -CD8+ (15 .8% )增多 ;培养后 10 d,CD4 + CD8+细胞降低到 4 7.2 % ,CD4 + CD8-和 CD4 -CD8+ 细胞分别增加到 2 0 .0 %和 2 4 .9% ,同时 TCR明显表达。结论 :应用小鼠胎儿胸腺器官培养体系进一步通过胸腺细胞的阳性和阴性选择证实其 T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T细胞 分化 成熟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对小鼠脾细胞内P16、cyclinD1和CDK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梅 鞠桂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 X射线对小鼠脾细胞内 P1 6、cyclin D1和 CDK4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间接荧光标记法、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脾细胞内 P1 6、cyclinD1和 CDK4三种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和量效关系。结果 :2 .... 目的 :探讨 X射线对小鼠脾细胞内 P1 6、cyclin D1和 CDK4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间接荧光标记法、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脾细胞内 P1 6、cyclinD1和 CDK4三种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和量效关系。结果 :2 .0 Gy X射线照后 2 4 h小鼠脾细胞 P1 6表达明显高于假照组 ;CDK4表达水平在照后 8h明显降低 ,持续至照后 72 h仍低于正常水平。周期蛋白 cyclin D1表达轻度下调。不同剂量照射后 P1 6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 ,1 .0~ 4.0 Gy组与假照射组相比显著增多 ( P<0 .0 5 ,P<0 .0 1 ) ;cyclin D1蛋白表达随剂量升高有降低趋势 ;CDK4亦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0 .5~ 6.0 Gy组与假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5 ,P<0 .0 1 )。结论 :P1 6/cyclin D1 /CDK4/p Rb通路在电离辐射诱导脾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P16 CYCLIN D1 CDK4 X射线 动物实验 脾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白细胞介素18基因克隆、测序及重组质粒pIRES-IL18-B7.1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光辉 田梅 +1 位作者 金顺子 刘树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克隆小鼠白细胞介素 1 8( m IL- 1 8)编码区的 c DNA序列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 RT- PCR)法 ,以小鼠脾细胞 m RNA为模板 ,扩增获得全长 m IL-1 8,与 p MD1 8T连接作全自动测序 ,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 目的 :克隆小鼠白细胞介素 1 8( m IL- 1 8)编码区的 c DNA序列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 RT- PCR)法 ,以小鼠脾细胞 m RNA为模板 ,扩增获得全长 m IL-1 8,与 p MD1 8T连接作全自动测序 ,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包含 m IL- 1 8和 B7.1的双基因表达质粒 p IRES- IL1 8- B7.1。结果 :经测序证实获得的 m IL- 1 8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 ,并成功构建了表达质粒。结论 :成功克隆了 m IL- 1 8的 c DNA,并构建了双基因表达载体 p IRES- IL1 8- B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免疫学 B7.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pIRES—IL18-B7.1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小鼠分泌型内皮抑素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秀娟 李修义 刘树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 :克隆小鼠分泌型内皮抑素 (s Endostatin) c DNA,构建 p CMV-分泌型内皮抑素和p Egr-分泌型内皮抑素重组质粒 ,检测重组质粒在 B1 6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用 RT-PCR方法从鼠肝脏中扩增出内皮抑素 c DNA,经测序证实后 ,连入信号肽 ,... 目的 :克隆小鼠分泌型内皮抑素 (s Endostatin) c DNA,构建 p CMV-分泌型内皮抑素和p Egr-分泌型内皮抑素重组质粒 ,检测重组质粒在 B1 6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用 RT-PCR方法从鼠肝脏中扩增出内皮抑素 c DNA,经测序证实后 ,连入信号肽 ,构建 p CMV-分泌型内皮抑素和 p Egr-分泌型内皮抑素重组质粒 ,以脂质体转染小鼠 B1 6细胞 ,用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B1 6细胞上清中内皮抑素的表达。结果 :测序表明扩增的分泌型内皮抑素序列与报道完全一致 ,Egr-1启动子和分泌型内皮抑素 c DNA正确插入表达载体 pc DNA3 .1 ,Western blot证实转染 B1 6细胞上清中有目的蛋白表达。结论 :小鼠内皮抑素基因成功地被克隆和表达 ,为今后检测 p Egr-分泌型内皮抑素的辐射诱导表达和恶性肿瘤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内皮抑素 pCMV-分泌型内皮抑素 pEgr-分泌型内皮抑素 重组质粒 构建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对小鼠组织MT-1基因转录及MT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才 叶飞 鞠桂芝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8-482,共5页
目的 :研究锌对小鼠各脏器金属硫蛋白 (M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注锌组和对照组 ,注锌后不同时间或不同剂量锌注射后 16 h断头处死动物 ,取一定量肝、脑、胸腺及脾脏组织制成匀浆 ,采用 Northern blot及 10 9Cd- hem饱... 目的 :研究锌对小鼠各脏器金属硫蛋白 (M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注锌组和对照组 ,注锌后不同时间或不同剂量锌注射后 16 h断头处死动物 ,取一定量肝、脑、胸腺及脾脏组织制成匀浆 ,采用 Northern blot及 10 9Cd- hem饱和法测定组织 MT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时程研究表明 ,锌 10 mg/ kg腹腔注射后 2 h,小鼠肝脏及脾脏 MT- 1m RNA水平明显升高 ,4 h达峰值 ,分别为对照组的 5 .30和 2 .92倍 ,2 4 h恢复至正常水平 ;其 MT蛋白表达迟于 MT- 1m RNA水平升高 ,注锌后 8~ 2 4 h肝脏及脾脏 MT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5或 P<0 .0 0 1) ,2 4 h达峰值 ,72 h恢复至正常水平。注射不同剂量锌后小鼠肝脏及脾脏 MT- 1m RNA水平 (4h)和 MT蛋白含量 (16 h)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小鼠腹腔注射锌 2 .5~ 10 mg/ kg 16 h,小鼠肝脏或脾脏 MT含量或锌5~ 10 mg/ kg注射后脾脏 MT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或 P<0 .0 0 1)。但注射锌后脑及胸腺MT- 1m RNA水平及 MT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经。结论 :锌诱导小鼠组织 MT合成具有明显的组织器官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基因表达 小鼠 MT蛋白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的信号传递与细胞反应
16
作者 龚守良 贾晓晶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6-688,共3页
关键词 电离辐射 信号传递 细胞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