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比法在物理化学热力学函数关系式记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郭玉鹏 《大学化学》 CAS 2011年第6期67-70,共4页
运用类比法,结合3种方法介绍物理化学课程中函数关系式的记忆方法,探讨了相似形式公式、具有能量量纲的函数间的基本公式、具有能量量纲的组合函数和函数量纲的特点,并举例说明了其在热力学、动力学部分函数关系式中的记忆过程。
关键词 类比法 热力学函数关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超滤组合工艺在炼油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红 刘德佳 +1 位作者 姜梅 林海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66,共5页
用电化学氧化-超滤组合工艺对炼油二级出水进行了处理和回用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法可降解炼油二级出水中的COD和NH3-N。氯离子浓度、电流密度和电解液流速对COD和NH3-N的去除影响很大。在NaCl质量浓度为500mg/L、电流密度为10mA/... 用电化学氧化-超滤组合工艺对炼油二级出水进行了处理和回用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法可降解炼油二级出水中的COD和NH3-N。氯离子浓度、电流密度和电解液流速对COD和NH3-N的去除影响很大。在NaCl质量浓度为500mg/L、电流密度为10mA/cm2、流速为18mL/min时,电解40min后,COD质量浓度降为20mg/L,NH3-N质量浓度降为3.02mg/L,直流电耗为2.18kWh/t,满足炼油废水回用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组合工艺在炼油二级出水处理和回用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氧化反应 超滤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纳米晶铁酸盐表面电子重组能与光伏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葵英 田秋雄 +1 位作者 吴凤清 王德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2,共5页
通过表面光伏(SPV)和电场诱导表面光伏(EFISPV)技术,以光量子激发空间电荷区内电荷的转移跃迁作为电子探针,测定纳米晶铁酸镧样品中掺杂锶前后表面光电阈值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敏感气体环境下,与纳米晶铁酸镧样品相比,掺杂的纳米... 通过表面光伏(SPV)和电场诱导表面光伏(EFISPV)技术,以光量子激发空间电荷区内电荷的转移跃迁作为电子探针,测定纳米晶铁酸镧样品中掺杂锶前后表面光电阈值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敏感气体环境下,与纳米晶铁酸镧样品相比,掺杂的纳米晶铁酸锶镧的光电阈值显著降低,表现出更加明显的表面效应.提出利用掺杂前后样品阈值能量的改变,定量计算掺杂样品表面电子重组能的方法.分析并讨论产生上述表面电子重组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纳米晶 表面电子重组 光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和浸渍法制备的铜催化剂在仲丁醇脱氢反应中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吉定豪 刘钢 +4 位作者 贾明君 张文祥 王国甲 吴通好 王振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43-1546,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和浸渍法制备Cu/SiO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表面Cu物种的存在状态和其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RD,EPR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可制备高分散铜催化剂,该催化剂中存在孤立的不可还... 采用溶胶-凝胶和浸渍法制备Cu/SiO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表面Cu物种的存在状态和其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RD,EPR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可制备高分散铜催化剂,该催化剂中存在孤立的不可还原的Cu2+和可还原的Cu2+簇两种物种.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中含有可还原的Cu2+簇物种.反应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不可还原的孤立Cu2+呈高分散状态,但其对仲丁醇脱氢反应没有活性;可还原的Cu2+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成Cu0,Cu0是反应稳定脱氢的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浸渍 铜催化剂 仲丁醇 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杂化介孔碱性催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虹苏 吴淑杰 +4 位作者 邵艳秋 徐玲 宋科 徐海燕 阚秋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28-1531,共4页
通过直接合成方法,制备了胺基功能化的HMS型有机无机杂化介孔碱性催化材料(Amx-HMS).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29Si固体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典型的2′-羟基苯基甲基... 通过直接合成方法,制备了胺基功能化的HMS型有机无机杂化介孔碱性催化材料(Amx-HMS).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29Si固体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典型的2′-羟基苯基甲基酮和苯甲醛缩合制备黄烷酮的反应对其碱催化活性中心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 杂化材料 HMS介孔材料 碱性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铝MCM-49分子筛的结构、酸性及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钰 吴淑杰 +5 位作者 杨胥微 贾明君 王丽霞 张祚望 吴通好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19-1324,共6页
采用硝酸回流和水蒸气两种处理方法对用动态水热法合成的纳米MCM-49分子筛进行脱铝改性.用XRD、氮气吸附-脱附、NH3-TPD、FTIR和NMR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脱铝前后MCM-49分子筛在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27Al核磁共振... 采用硝酸回流和水蒸气两种处理方法对用动态水热法合成的纳米MCM-49分子筛进行脱铝改性.用XRD、氮气吸附-脱附、NH3-TPD、FTIR和NMR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脱铝前后MCM-49分子筛在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27Al核磁共振谱表明,硝酸回流和水蒸气处理能有效地脱除MCM-49分子筛的部分骨架铝和非骨架铝.NH3-TPD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脱铝降低了MCM-49分子筛的Brnsted酸和Lewis酸的酸量.硝酸脱铝未改变分子筛的酸强度分布,而在600℃水蒸气脱铝则造成酸强度的降低.实验条件下,MCM-49分子筛的丙烯转化率为99·5%,异丙苯的选择性为73·6%.脱铝改性降低了烷基化反应活性和异丙苯的选择性,提高了收率.与脱铝前MCM-49分子筛相比,常温下经硝酸处理5h的脱铝MCM-49分子筛在保持催化活性相当的情况下,异丙苯收率提高了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铝MCM-49分子筛 烷基化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修饰MCM-49分子筛的结构、酸性及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催化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钰 王丽霞 +4 位作者 吴淑杰 杨胥微 贾明君 吴通好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26-1730,共5页
在10L反应釜中用动态水热法合成了MCM-49分子筛,采用浸渍方法制备了磷酸修饰MCM-49分子筛,并用XRD,氮气吸附-脱附,NH3-TPD,FTIR和27AlMAS-NMR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磷酸修饰MCM-49分子筛在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NH3-TPD... 在10L反应釜中用动态水热法合成了MCM-49分子筛,采用浸渍方法制备了磷酸修饰MCM-49分子筛,并用XRD,氮气吸附-脱附,NH3-TPD,FTIR和27AlMAS-NMR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磷酸修饰MCM-49分子筛在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NH3-TPD和FTIR表征结果说明,磷酸修饰处理使MCM-49分子筛的Brnsted酸和Lewis酸的酸量降低,强酸中心酸量略有降低.27AlMAS-NMR结果表明磷酸修饰使MCM-49分子筛骨架部分脱铝,脱除的铝与磷酸作用生成了磷铝酸盐.在实验条件下,MCM-49分子筛的丙烯转化率为99.6%,异丙苯选择性为75.3%.磷酸修饰处理提高了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产物中异丙苯的选择性.磷负载质量分数为2.0%的MCM-49的丙烯转化率和烷基化产物的总选择性(包括异丙苯、二异丙苯和三异丙苯)与MCM-49相当,而异丙苯的选择性提高了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9分子筛 苯和丙烯烷基化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O4纳米粒子与慢病毒载体共同感染内皮祖细胞的促血管新生和MRI示踪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娟 周兵 +4 位作者 王欣欣 吴秀娟 厉婷 张文科 刘亢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8-1153,共6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柠檬酸钠修饰Fe_3O_4纳米粒子(NPs),使用胎牛血清(FBS)改善Fe_3O_4NPs的分散性.实验表明Fe_3O_4NPs尺寸均匀,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BS浓度小于5%(体积分数)时,Fe_3O_4NPs无聚集沉淀;在300 K下,饱和磁化强度达到7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柠檬酸钠修饰Fe_3O_4纳米粒子(NPs),使用胎牛血清(FBS)改善Fe_3O_4NPs的分散性.实验表明Fe_3O_4NPs尺寸均匀,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BS浓度小于5%(体积分数)时,Fe_3O_4NPs无聚集沉淀;在300 K下,饱和磁化强度达到74.86×10^(-3)A·m^2/g(74.86 emu/g);核磁共振T2序列成像时,75μg/m L Fe_3O_4NPs与慢病毒载体(LV)共同标记内皮祖细胞(EPCs)成像效果良好;而且EPCs具有稳定过表达目的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能力.利用Fe_3O_4NPs与LV共同感染EPCs,可有效促进大鼠血管生成.说明修饰后的EPCs兼具核磁共振成像(MRI)示踪和促血管生成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粒子 内皮祖细胞 慢病毒载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在NH_2-SBA-15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胥微 张晓丰 +3 位作者 阚秋斌 付威 黄家辉 吴通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7-1150,共4页
采用共价接枝法,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氨源,制备了一系列的NH2-SBA-15催化剂,通过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定量地分析了该催化剂表面碱性中心的强度、数量和分布状态.实验结果表明,SBA-15在550℃焙烧6h,氨基硅源与SBA-15质量比为1·5,... 采用共价接枝法,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氨源,制备了一系列的NH2-SBA-15催化剂,通过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定量地分析了该催化剂表面碱性中心的强度、数量和分布状态.实验结果表明,SBA-15在550℃焙烧6h,氨基硅源与SBA-15质量比为1·5,是合成NH2-SBA-15催化剂最适宜的条件.运用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实现了对NH2-SBA-15催化剂合成条件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吸附量热 NH2-SBA-15 二氧化碳 碱性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单位点M-N-C电催化剂的电子结构提升二氧化碳还原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甜蜜 王振旅 管景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6,共25页
全球的动力来源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然而无节制地开采引起了一系列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例如,能源枯竭、气温逐年升高、气候恶化和海洋酸化等,这已经威胁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找可再生能源和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目前的关键问题,... 全球的动力来源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然而无节制地开采引起了一系列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例如,能源枯竭、气温逐年升高、气候恶化和海洋酸化等,这已经威胁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找可再生能源和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目前的关键问题,反应条件相对温和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可将CO_(2)转化为具有工业价值的产品,例如C1、C2和C^(2+),这是解决“碳中和”的一种有效措施。电催化CO_(2)RR是一个复杂的多个电子/质子转移过程,反应机理相对复杂,涉及很多反应中间体,影响产物的选择性,CO_(2)RR的大规模应用需要开发低成本和高效的电催化剂。具有大比表面积、100%的原子利用率、不饱和配位、相对均匀的活性位点的原子分散的金属和氮共掺杂碳(M-N-C)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催化剂。M-N-C材料具有可调变性,通过调节中心金属离子或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环境,中心金属离子的电子性质和原子结构将会发生变化,这为设计具有高效催化CO_(2)性能的催化剂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探讨在原子水平上调控M-N-C材料的电子结构对其在催化CO_(2)RR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CO_(2)的大多数产物的半反应的还原电位在析氢反应的±0.2 V范围内,而且大多数与CO_(2)结合的催化剂都富含电子,对析氢反应有活性。因此在设计催化剂时还需要考虑抑制竞争性析氢反应的进行。本文我们总结了M-N-C材料合成方法、CO_(2)还原成C1、C2和C^(2+)的反应路径以及影响CO_(2)RR的主要因素。主要系统地总结了三种调控M-N-C材料电子结构和几何构型的策略,即修饰MN-C材料的碳基面、选择合适的中心金属离子和调节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环境,并详细的讨论了在不同活性位点上对催化CO_(2)RR中各种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最后,我们提出了目前M-N-C材料在电催化CO_(2)RR中的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材料 单位点催化剂 电子结构 配位环境 吉布斯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