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提高嗜热蛋白酶PhpI的活力 被引量:7
1
作者 詹冬玲 高楠 +1 位作者 韩葳葳 冯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8-633,共6页
通过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对嗜热蛋白酶的分子进行改造,确定蛋白酶PH1704(PhpI)定点突变残基,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验证.突变体K43C的蛋白酶活力提高了5.8倍.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经过8 ns的动力学模拟后,K43C突变体二级结构由... 通过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对嗜热蛋白酶的分子进行改造,确定蛋白酶PH1704(PhpI)定点突变残基,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验证.突变体K43C的蛋白酶活力提高了5.8倍.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经过8 ns的动力学模拟后,K43C突变体二级结构由野生型的S2片层(F11-E12-D13)变成环状结构.E12和K43均是活性位点的重要残基,这种变化将导致活性位点的柔性增强,有利于催化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蛋白酶PhpI 分子对接 动力学模拟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细胞色素P450 2E1酶在不同乙醇浓度下构象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衍 郑清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26-2235,共10页
细胞色素P450(CYP)2E1家族酶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单加氧酶,能够参与市场上6%药物的代谢而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类酶与酒精的消耗、糖尿病、肥胖症以及厌食症等密切相关,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目前尚未见从原子水平上对这种酶在不同乙醇浓... 细胞色素P450(CYP)2E1家族酶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单加氧酶,能够参与市场上6%药物的代谢而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类酶与酒精的消耗、糖尿病、肥胖症以及厌食症等密切相关,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目前尚未见从原子水平上对这种酶在不同乙醇浓度下构象行为的研究.基于此,本文研究了花生四烯酸(AA)与CYP2E1复合物结构在不同乙醇浓度下构象与能量变化的特点.对于在不同乙醇浓度下AA与CYP2E1的复合物结构,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的方法进行研究.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His109和Lys243氨基酸残基对AA与CYP2E1的结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体系的乙醇浓度较高时,AA的结合能力有所下降,这种结合能力的下降是由于AA与CYP2E1之间氢键相互作用力的减弱所致.本研究对于AA与CYP2E1复合物结构在不同乙醇浓度下,AA分子与CYP2E1分子结合能力下降以及CYP2E1的构象变化给出了详细的解释.本研究工作得到的结论对于实验和理论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可为后续细胞色素P450酶类催化活性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2E1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结合自由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解离途径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齐人睿 李明昊 +5 位作者 常浩 付学奇 高波 韩葳葳 韩璐 李婉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8-766,共9页
采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剂别嘌呤醇(Allopuri⁃nol)和葛根素(Puerarin)从XO离去通道解离的动态过程.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别嘌呤醇和葛根素均结合在XO的钼蝶呤中心(Molybdopterin,Mo-pt)... 采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剂别嘌呤醇(Allopuri⁃nol)和葛根素(Puerarin)从XO离去通道解离的动态过程.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别嘌呤醇和葛根素均结合在XO的钼蝶呤中心(Molybdopterin,Mo-pt);丙氨酸扫描的结果显示,Val789,Arg880,Phe911,Phe914和Val1081在XO与抑制剂的结合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相比于葛根素,别嘌呤醇需要更大的外力和更长的时间才能从XO中解离,拉伸过程中Arg880,Phe1009,Thr1010,Val1011和Ala1079均对维持2种复合物的结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Phe649和Phe1013在抑制剂解离过程中起到门控的作用,His875起到阻碍抑制剂解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 别嘌呤醇 葛根素 痛风 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小分子模拟物2-TeCD保护线粒体抵抗氧化损伤 被引量:8
4
作者 薛雁 任晓君 +6 位作者 张鲲 牟颖 刘俊秋 曹鹏 郭灿辉 罗贵民 沈家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6-510,共5页
首次合成了一个新的含碲化合物 2 TeCD(二碲桥联环糊精 ) ,并证实其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活力 ,能清除氢过氧化物 .与其它GPX模拟物相比 ,2 TeCD具有分子量小 ,水溶性好及良好的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 ,且其GPX活力比另一种被广... 首次合成了一个新的含碲化合物 2 TeCD(二碲桥联环糊精 ) ,并证实其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活力 ,能清除氢过氧化物 .与其它GPX模拟物相比 ,2 TeCD具有分子量小 ,水溶性好及良好的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 ,且其GPX活力比另一种被广泛认知的小分子模拟物Ebselen高约 4 6倍 .用Fe2 + Vc诱导的线粒体损伤体系研究了 2 TeCD的抗氧化性质 ,结果发现在相同剂量下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小分子模拟物 2-TeCD 线粒体 抗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花果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酶学性质的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曲和之 黄露 +4 位作者 张国华 柴智 张雷 郝东云 王晓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7-1220,共4页
比较了无花果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部分酶学性质,二者均为巯基蛋白酶类,且水解底物相似.实验结果表明,无花果蛋白酶比木瓜蛋白酶的适用性更广,两者在反应温度范围上各有优点,无花果蛋白酶的适宜pH值范围大于木瓜蛋白酶的适宜pH值范围;... 比较了无花果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部分酶学性质,二者均为巯基蛋白酶类,且水解底物相似.实验结果表明,无花果蛋白酶比木瓜蛋白酶的适用性更广,两者在反应温度范围上各有优点,无花果蛋白酶的适宜pH值范围大于木瓜蛋白酶的适宜pH值范围;在对底物的亲合性上,无花果蛋白酶明显高于木瓜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酶学性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蛋白酶PH1704别构中心量子化学计算与突变体动力学 被引量:6
6
作者 詹冬玲 高楠 +1 位作者 韩葳葳 冯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6-153,共8页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确定嗜热菌PyrococcushorikoshiiOT3的PHl704蛋白酶别构位点的关键残基为Argll3,Tyrl20和Asnl29.其中,Argll3及Asnl29与别构抑制剂结合,参与别构调控.Tyrl20残基位于亚基交界面附近,并与亲核残基Cys100之间以...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确定嗜热菌PyrococcushorikoshiiOT3的PHl704蛋白酶别构位点的关键残基为Argll3,Tyrl20和Asnl29.其中,Argll3及Asnl29与别构抑制剂结合,参与别构调控.Tyrl20残基位于亚基交界面附近,并与亲核残基Cys100之间以氢键相连,可通过影响亚基聚合来影响酶的亲核催化.DJ-1超家族的4种构建蛋白的结构显示,120位点位于亚基交界面处,影响亚基的聚合,进而影响蛋白酶的活力,并间接参与别构调控.分子生物学实验显示,突变体R113T/Y120P/N129D的kcat/km(L·μmol^-1·min^-1)值是野生型kcat/km。值的6倍,h系数由野生型的0.86转变为1.3,负协同效应消失.113和129位点处阴离子别构剂脱离,从而破坏113,120和129位点间的封闭环结构,使AC交界面胡螺旋(124~129,524—529)间聚合度增强;120位点残基由rryr转变为Pro,与Cys100间氢键断裂,亲核进攻的阻力减小,从而使酶活力提高,别构负调控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蛋白酶 量子化学计算 别构中心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环氧丙酯的化学合成与酶法拆分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志前 王智 +5 位作者 杨硕 郑良玉 翁良 李娜 韩四平 曹淑桂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8-80,共3页
利用化学方法 ,由外消旋环氧氯丙烷出发 ,合成丁酸环氧丙酯 ,精制后可获得纯度96%以上的丁酸环氧丙酯 ,收率为 47% .利用猪胰脂肪酶进行不对称酯水解反应 ,可获得光学纯度为 93 .3 % ( ee值 )以上的
关键词 丁酸环氧丙酯 化学合成 脂肪酶 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肉碱的化学合成与酶法拆分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天兵 王智 +4 位作者 翁良 于大海 郑良玉 曹淑桂 苟小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9-401,共3页
采用化学方法以肉碱为底物,合成了外消旋乙酰肉碱,精制后可获得纯度99%以上的乙酰肉碱,收率为96%.利用蜗牛酶(SnailEnzyme)对其进行不对称酯水解反应,发现蜗牛酶对乙酰肉碱具有高度立体选择性,并且可得到光学纯度为98%的乙酰-L-肉碱.
关键词 乙酰肉碱 化学合成 酶法拆分 蜗牛酶 不对称酯水解反应 立体选择性 光学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酯酶EstTs1的远源三维结构模建及分子对接
9
作者 詹冬玲 邵鸿泽 +1 位作者 韩葳葳 刘景圣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1-1135,共5页
利用Phyre网络服务器,构建嗜热酯酶EstTs1的三维结构,并通过分子动力学优化构型,得到了可靠的构型.分子对接研究表明,p-硝基苯基丁酸酯是EstTs1的最适底物,其大小正适合EstTs1的活性口袋.Thr111是底物与酶结合的重要残基,与底物形成了氢... 利用Phyre网络服务器,构建嗜热酯酶EstTs1的三维结构,并通过分子动力学优化构型,得到了可靠的构型.分子对接研究表明,p-硝基苯基丁酸酯是EstTs1的最适底物,其大小正适合EstTs1的活性口袋.Thr111是底物与酶结合的重要残基,与底物形成了氢键;Ser85是重要的催化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源三维结构模建 分子对接 嗜热酯酶EstT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酯酶的同源模建及分子对接理论
10
作者 郑文琦 赵丽 +1 位作者 宋亚伟 韩葳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4-517,共4页
利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建了来源于Thermaerobacter marianensis的磷酸三酯酶样内酯酶(PLLs)三维结构.通过与不同底物的对接可知,Arg44与两种底物(磷酸三酯和内酯)均形成氢键,从而Arg44是两种底物与酶结合时重要的氨基酸残基.
关键词 磷酸三酯酶 同源模建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天然黄酮醇类药物抑制剂识别机理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树岩 姬海涛 +1 位作者 房学迅 吴玉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0-713,共4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riases,MMPs)是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可以水解多种细胞内、细胞外及细胞膜上的底物,因而影响着多种细胞的行为.当MMPs表达异常时,很多种病理会改变甚至恶化,因此,M...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riases,MMPs)是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可以水解多种细胞内、细胞外及细胞膜上的底物,因而影响着多种细胞的行为.当MMPs表达异常时,很多种病理会改变甚至恶化,因此,MMPs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靶标蛋白酶.选用MMPs的几种天然黄酮醇类药物小分子抑制剂,利用荧光滴定光谱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相结合,研究了它们与MMPs家族成员之一——MMP-16之间的分子识别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黄酮醇化合物不但对MMP-16显示出了较强的结合能力,而且在结合模式、结合比和抗氧化性能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结构-性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天然药物抑制剂 分子识别和机理 黄酮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与化学法联合制备环氧丙醇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月明 王磊 +5 位作者 于大海 高飞飞 陈翔 张淑娣 曹淑桂 王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1-685,共5页
利用脂肪酶在有机介质中催化制备过氧酸,丙烯醇在过氧酸的作用下发生环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丙醇.对脂肪酶酶源、脂肪酶浓度、羧酸、羧酸浓度、温度、溶剂等反应条件进行筛选.在最适反应条件下,丙烯醇环氧化反应转化率可达67%.
关键词 脂肪酶 环氧化 丙烯醇 环氧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VmoLac非特异性底物催化活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聪聪 刘明皓 +3 位作者 韩佳睿 朱镜璇 韩葳葳 李婉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18-2528,共11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VmoLac的非特异性底物催化活性,模拟了VmoLac/3-oxo-C10-AHL,VmoLac/3-oxo-C6-AHL,VmoLac/γ-nonalacton和VmoLac/ethyl-paraoxon 4个复合物.分析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不同底物结合引起VmoLac构象变化的...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VmoLac的非特异性底物催化活性,模拟了VmoLac/3-oxo-C10-AHL,VmoLac/3-oxo-C6-AHL,VmoLac/γ-nonalacton和VmoLac/ethyl-paraoxon 4个复合物.分析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不同底物结合引起VmoLac构象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3-oxo-C10-AHL和γ-nonalacton的结合会使VmoLac活性口袋附近的Loop8结构域运动明显,利于底物结合在Loop8疏水通道外侧进而引起催化反应;VmoLac活性口袋周围的门控残基W264和Y230之间距离的变化会影响底物的结合;Y98与长链内酯、壬内酯的羰基碳之间形成的进攻距离较小,而与短链内酯的羰基碳以及对氧磷的磷原子之间形成的进攻距离较大,短的距离更有利于发生亲核进攻反应;D257是引发VmoLac催化反应的关键残基;当VmoLac催化3-oxo-C10-AHL和γ-nonalacton时,D257与极化水以及底物形成更多的氢键,使底物与酶更容易结合.从理论催化机制角度解释了VmoLac催化长链内酯(3-oxo-C10-AHL)比短链内酯(3-oxo-C6-AHL)的能力强,催化壬内酯(γ-nonalacton)比对氧磷(ethyl-paraoxon)能力强的原因,为实验结果提供了理论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磷酸三酯酶样内酯酶 VmoLac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诊断和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亓晓艳 《吉林畜牧兽医》 2008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诊断及预防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国内外研究的动向,本文对应用于水产动物疾病诊断及防治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综述,阐明其原理、特点及应用,为水产动物疾病分子水平上的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水产动物 疾病 诊断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聚糖酶XynB的纯化与酶学性质
15
作者 赵迪 常桂英 +3 位作者 王俊玲 徐亚维 刘盼想 周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9期66-66,共1页
木聚糖酶作为一类重要的木糖苷键水解酶对水解半纤维素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BL21将木聚糖酶XynB的进行高效表达,重组酶蛋白经诱导表达和破胞后纯化,达到电泳纯化,其大小与预测理论值相符。
关键词 木聚糖酶 纯化 结构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虎刚 贾佳馨 +1 位作者 刘涵玉 李全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8,共13页
基于基因治疗作为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技术手段,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综述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DNA,CRISPR/Cas9系统、脱氧核酶以及一些其他技术,为基因... 基于基因治疗作为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技术手段,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综述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DNA,CRISPR/Cas9系统、脱氧核酶以及一些其他技术,为基因治疗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思路,并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基因治疗 小干扰RNA 微小RNA DNA折纸 CRISPR/Cas9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汤及其配伍对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永新 刘凯丰 +2 位作者 胡成祥 李婉南 韩葳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乌头汤配伍3种中药对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机制,并通过细胞实验对通路和靶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是关键通路;AKT1,EGFR,HIF1A和NFKB1等靶标在乌头共煎汤对抗类风湿...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乌头汤配伍3种中药对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机制,并通过细胞实验对通路和靶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是关键通路;AKT1,EGFR,HIF1A和NFKB1等靶标在乌头共煎汤对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对抗RA的关键通路,阐述了乌头汤和3种中药配伍的相关机制,为传统中草药配伍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 乌头汤 配伍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固定化脂肪酶 被引量:30
18
作者 高贵 韩四平 +4 位作者 王智 翁梁 王柏婧 冯雁 曹淑桂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4-326,共3页
采用硅藻土作为载体 ,对脂肪酶进行固定化 ,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活性以及硅藻土吸附脂肪酶量的影响 .得到最适的固定化反应条件 :温度为 3 0~ 3 5℃ ;p H值为 7.7;缓冲液离子浓度在 0 .0 1~ 0 .0 3 mol/ L之间 ;载... 采用硅藻土作为载体 ,对脂肪酶进行固定化 ,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活性以及硅藻土吸附脂肪酶量的影响 .得到最适的固定化反应条件 :温度为 3 0~ 3 5℃ ;p H值为 7.7;缓冲液离子浓度在 0 .0 1~ 0 .0 3 mol/ L之间 ;载体与脂肪酶的质量比为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脂肪酶 硅藻土 固定化反应 催化活性 温度 缓冲液 物理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卵清蛋白为载体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制备及其性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宜兵 吴晓霞 +2 位作者 吴胜男 徐力 张学忠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6-621,共6页
以变性的卵清蛋白为载体,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木瓜蛋白酶.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固定化pH值、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交联时间和酶用量对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固定化条件:5%戊二醛,pH6.0,交联时间20h,每克载体含酶量12mg.对... 以变性的卵清蛋白为载体,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木瓜蛋白酶.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固定化pH值、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交联时间和酶用量对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固定化条件:5%戊二醛,pH6.0,交联时间20h,每克载体含酶量12mg.对比研究了游离木瓜蛋白酶和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性质,所得到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最适温度90℃,最适pH9.0,米氏常数53.6mg/mL,其热稳定性及耐热性均较游离酶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醛 卵清蛋白 载体 游离 对比研究 木瓜蛋白酶 固定化 交联时间 交联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鹿茸肽的制备、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华 黄宜兵 +2 位作者 高科翔 孙辉 高忠礼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0-2395,共6页
利用一种工业用碱性蛋白酶对新鲜梅花鹿鹿茸进行水解,制备得到生物活性肽.首先,考察了酶用量、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为酶与底物质量比1:150,底物与溶剂质量比1:13,水解时间60min.其次,利用硫酸胺分级... 利用一种工业用碱性蛋白酶对新鲜梅花鹿鹿茸进行水解,制备得到生物活性肽.首先,考察了酶用量、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为酶与底物质量比1:150,底物与溶剂质量比1:13,水解时间60min.其次,利用硫酸胺分级沉淀法制备了鹿茸多肽粗提液,同时采用缓冲液保护其活性,再经SephadexG-25凝胶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具有最强抗氧化活性的鹿茸肽组分(VAP-B).最后,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对VAP-B进一步纯化,得到了分子量在800以内的小肽活性组分(VAP-B1),其蛋白含量为70.45%.在此基础上,对小肽活性组分VAP-B1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包括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以及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和还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鹿茸肽VAP-B1浓度为20mg/mL时,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率达到91.9%,有明显的清除超氧阴离子的作用;当浓度为10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达到100%,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鹿茸肽VAP-B1还具有一定的防止脂质过氧化和还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肽 碱性蛋白酶 酶解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