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6
1
作者 丁雪梅 张晓君 +10 位作者 王鹏 赵云 李玉梅 谭智敏 丛彦龙 张乃生 成军 包国章 赵志辉 邢沈阳 沈景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7-212,共6页
翻转课堂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研究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实验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创造性地设计与构建了实验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对应用该模式时应重点关注的问... 翻转课堂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研究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实验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创造性地设计与构建了实验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对应用该模式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冷静分析,以期为我国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程 翻转课堂 实验教学 大学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建植密度对松嫩平原肥披碱草无性系种群构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丁雪梅 李玉梅 +6 位作者 周婵 杨举 付婷婷 张晓君 孙宏刚 沈景林 杨允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60,共6页
采用大样本随机挖掘整个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栽培条件下实生苗建植的5个密度和分蘖苗建植的2个密度的肥披碱草无性系种群构件数量和生物量结构以及生殖分配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揭示不同建植密度肥披碱草无性系种群的生长规律。结... 采用大样本随机挖掘整个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栽培条件下实生苗建植的5个密度和分蘖苗建植的2个密度的肥披碱草无性系种群构件数量和生物量结构以及生殖分配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揭示不同建植密度肥披碱草无性系种群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9月末停止生长期,经过2个生长季的营养繁殖,在第二个生长季末,不同建植方式的种群生殖株、营养株、冬性苗数量和生物量,RAⅠ(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RAⅡ(花序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以及RAⅢ(成熟饱满子粒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以及地上部分构件总数量和生物量均随密度升高呈下降的趋势(P<0.05);与高密度相比,低密度肥披碱草种群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生殖分蘖株、花序和成熟饱满子粒等有性生殖构件。同为密度45株·m-2,分蘖苗建植的种群生殖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RAⅠ、RAⅡ、RAⅢ均高于实生苗建植的种群(P<0.05);而营养分蘖株、冬性苗数量和生物量,地上部分构件总数量皆小于实生苗建植的肥披碱草种群(P<0.05);两种建植方式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种构件中,实生苗建植的5个密度数量和生物量皆以冬性苗所占比率最大,而分蘖苗建植的2个密度数量以冬性苗所占比率最大,而生物量以生殖株所占比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披碱草 无性系植物 构件结构 生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大伟 韦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7-118,共2页
针对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中普遍存在的仪器数量不足、实验开出率不高等共性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认知规律,改革传统化学实验课教学方法,首次在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中提出了“三段式实验教学法”,并就其内涵、意义及应用中需注意的... 针对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中普遍存在的仪器数量不足、实验开出率不高等共性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认知规律,改革传统化学实验课教学方法,首次在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中提出了“三段式实验教学法”,并就其内涵、意义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3年教学实践获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课 三段式实验教学法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中分辨率的选取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韦军 赵飞 冉彦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9期49-51,共3页
分辨率的合理选取是影响图像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在明晰分辨率概念的基础上,就扫描、处理、输出等的图像处理过程中分辨率的选取方法作了探讨,提出了分辨率选取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分辨率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