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KPI/AβPP大规模发酵及纯化工艺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巾超 杨莉莉 +4 位作者 马杰 颜波群 韩树海 侯立中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8-281,共4页
目的: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高效表达AβPP中的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域(KPI/AβPP),利用80L的发酵罐优化发酵条件,制备rhKPI/AβSPP。方法:克隆kpi基因插入到pPICZα,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ICZμ-kpi,经核酸测... 目的: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高效表达AβPP中的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域(KPI/AβPP),利用80L的发酵罐优化发酵条件,制备rhKPI/AβSPP。方法:克隆kpi基因插入到pPICZα,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ICZμ-kpi,经核酸测序确证后,电转化毕赤酵母菌株X-33,筛选高表达rhKPI/AβPP工程菌。结果:筛选出的高表达工程菌采用80L发酵罐甲醇诱导补料批式发酵,在pH3.3、纯氧浓度22%~30%、罐内压力为12psi、甲醇诱导60h时产量1.0g·L^-1。纯化的rhKPI/AβPP经SDS-PAGE分析显示单一区带,相对分子质量6750。质谱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750,抑制胰蛋白酶的比活性为8.4EPU·mg^-1。结论:克隆、构建、筛选出高效表达rhKPI/AβPP的毕赤酵母工程菌,并建立了稳定的发酵和纯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KPI/AβPP 毕赤酵母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KD/APP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馨木 贺巾超 +4 位作者 杨莉莉 张赢予 董文 侯立中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3,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rhKD/AP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rhKD/APP小中大剂量(4.5、9.0... 目的:观察rhKD/AP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rhKD/APP小中大剂量(4.5、9.0、18.0 mg.kg-1)组。测定实验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肝重系数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rhKD/APP小、中、大剂量组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中MDA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有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与模型组相比,rhKD/APP小、中、大剂量组肝组织损伤程度较轻,且随着rhKD/APP剂量增加肝组织损伤程度逐渐减轻。结论:rhKD/APP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KD/APP 蛋白酶抑制药 肝/损伤 急性病 四氯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信号肽引导天然N-端的rBPTI在毕赤酵母中高效分泌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杨莉莉 贺巾超 +5 位作者 董文 范伟全 凡炼炼 潘秦 牟旭鹏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高效分泌表达具有天然N-端序列的rBPTI。方法:将白蛋白信号肽(hsasp)和bpti基因连接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ICZ/hsasp-bpti,电击转化毕赤酵母菌株X-33,用PCR法、SDS-PAGE和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分析筛... 目的:探讨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高效分泌表达具有天然N-端序列的rBPTI。方法:将白蛋白信号肽(hsasp)和bpti基因连接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ICZ/hsasp-bpti,电击转化毕赤酵母菌株X-33,用PCR法、SDS-PAGE和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分析筛选阳性转化菌。结果:转染pPICZ/hsasp-bpti的毕赤酵母X-33工程菌能够高效地分泌表达rBPTI;培养上清中rBPTI含量约200 mg.L-1;SDS-PAGE和质谱分析结果显示rBPTI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 500和6 508;rBPTI的N-端测序结果表明其N-端15个氨基酸序列与天然BPTI完全一致;胰蛋白酶活性抑制分析结果表明,抑制常数Ki=(2.6±0.1)×10-9,与天然BPTI一致。结论:hsasp能够在毕赤酵母中高效地引导分泌表达天然N-端氨基酸序列的rBPTI,其表达量达20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胰蛋白酶抑制剂 白蛋白信号肽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筛选人抗狂犬病毒抗体scFv-Fc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丁丁 许天敏 +5 位作者 余丽江 苏曼曼 黄树林 宿晓云 陈磊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3-967,共5页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人抗狂犬病毒抗体分泌表达文库获得具特异性狂犬病毒抗原结合活性的分泌型小分子抗体(scFv-Fc)。方法:RT-PCR方法扩增获得一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组装scFv基因后克隆入毕赤酵母scFv-Fc抗体库...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人抗狂犬病毒抗体分泌表达文库获得具特异性狂犬病毒抗原结合活性的分泌型小分子抗体(scFv-Fc)。方法:RT-PCR方法扩增获得一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组装scFv基因后克隆入毕赤酵母scFv-Fc抗体库通用表达质粒pPICZα/Fc后,电转化X33酵母菌,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ELISA筛选、基因序列分析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构建了抗狂犬病毒毕赤酵母分泌型scFv-Fc库,获得了12株阳性菌株。对其中2株阳性克隆进行了序列分析证实为新的抗体可变区基因。ELISA、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该scFv-Fc具有特异性狂犬病毒抗原结合活性,相对分子质量为56 000。结论:通过毕赤酵母人抗狂犬病毒抗体scFv-Fc分泌表达文库筛选获得具较高亲和力的新scFv-Fc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分泌型小分子抗体 毕赤酵母 狂犬病病毒 分泌表达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25A12及SCN2A2基因多态性与孤独症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延正红 邢杰 +3 位作者 罗海英 杨同书 坂本裕美子 难波荣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SLC25A12和SCN2A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孤独症的关系。方法:从日本孤独症患儿和其健康父母组成的105个核心家系取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SSCP法检测SLC25A12和SCN2A2基因位点rs3770448和rs376995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目的:探讨SLC25A12和SCN2A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孤独症的关系。方法:从日本孤独症患儿和其健康父母组成的105个核心家系取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SSCP法检测SLC25A12和SCN2A2基因位点rs3770448和rs376995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结果:rs3770448、rs3769955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显示,父母和受累子女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传递不平衡(χ2=1,P>0.05;2χ=0.604,P>0.05),即杂合父母传递给受累子女的等位基因无差异。结论:SLC25A12基因位点rs3770448和SCN2A2基因位点rs3769955可能与孤独症无关,但尚不能排除该基因其他SNPs与孤独症相关联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性障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多态性 单链构象 传递不平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几丁质胶原网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被引量:2
6
作者 池光范 侯宜 +3 位作者 周余来 侯立中 颜炜群 杨同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7-699,共3页
目的 :探索利用几丁质胶原网架构建组织工程人工软骨的方法。方法 :取 2周龄的新生兔关节软骨 ,经消化、传代培养后 ,将获得的软骨细胞与牛 型胶原、人血冻干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按一定比例混合 ,将几丁质纤维网架浸入上述混合物中制成... 目的 :探索利用几丁质胶原网架构建组织工程人工软骨的方法。方法 :取 2周龄的新生兔关节软骨 ,经消化、传代培养后 ,将获得的软骨细胞与牛 型胶原、人血冻干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按一定比例混合 ,将几丁质纤维网架浸入上述混合物中制成人工软骨培养物并在体外培养。将培养 1周的组织工程培养物 ,植入同种异体动物皮下组织培养 4周 ,观察组织工程软骨的形成情况。结果 :细胞在几丁质网架培养物中分布均匀 ,细胞多呈三角形或梭形 ,培养物体积收缩不明显 ,经体内培养存活的软骨细胞分泌 型胶原 ,有血管和炎性细胞的侵入。结论 :用胶原蛋白和人血纤维蛋白混合凝胶与几丁质纤维网架载体为支架植入软骨细胞以后 ,在体外和体内都可以培养构建出较大的组织工程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胶原 纤维蛋白 几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肽酶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馨木 常淑芳 +2 位作者 张赢予 孙波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0-773,共4页
目的:研究抑肽酶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第Ⅰ组为正常对照组;第Ⅱ~Ⅵ组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12周建立慢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后,进行不同处置,即第Ⅱ组为模型组、... 目的:研究抑肽酶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第Ⅰ组为正常对照组;第Ⅱ~Ⅵ组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12周建立慢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后,进行不同处置,即第Ⅱ组为模型组、第Ⅲ组为抑肽酶小剂量(2万kIU·kg^-1)组、第Ⅳ组为抑肽酶中剂量(4万kIU·kg^-1)组、第Ⅴ组为抑肽酶大剂量(8万kIU·kg^-1)组、第Ⅵ组为阳性对照促肝细胞生长素(100mg·kg^-1)组。第8周后第Ⅲ~Ⅵ组分别用抑肽酶和肝细胞生长素每日腹腔注射1次,连续4周后测定各组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白蛋白(ALB)、总蛋白(TP)、唾液酸(SA)活性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光镜下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Hyp显著升高,血清SA、ALB和A/G比值显著降低。抑肽酶各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LT、AST活性及Hyp含量降低,血清SA、ALB和A/G比值明显增高。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显示,抑肽酶能显著减轻由CCl4所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结论:抑肽酶对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四氯化碳 肝疾病 肝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角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春伟 周余来 +2 位作者 侯立中 杨同书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5-887,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角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第 2代大鼠角朊细胞 (KCs) ,以含有新生牛血清的 DMEM- F12培养基进行无滋养层法培养 ,当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时 ,分别改用含有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 (EGF)、肝细胞生长... 目的 :探讨大鼠角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第 2代大鼠角朊细胞 (KCs) ,以含有新生牛血清的 DMEM- F12培养基进行无滋养层法培养 ,当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时 ,分别改用含有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 (EGF)、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霍乱毒素 (CT)、氢化可的松(HVB)、胰岛素 (Insulin)、三碘甲腺原氨酸 (T3)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以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EGF (5~ 2 5 μg· L- 1 )、 HGF (0 .1~ 10 μg· L- 1 )、 FGF (0 .0 5~ 2 .0 μg· L- 1 )、 CT (2~10μg· L- 1 )、 HVB (0 .1~ 0 .8mg· L- 1 )、 Insulin (0 .5~ 6 .0 m g· L- 1 )及 T3(0 .1~ 2 .0μg· L- 1 )对 KCs的增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结论 :采用无滋养层法培养大鼠表皮角朊细胞时 ,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EGF、 HGF、 FGF、 CT、 HVB、 Insulin及 T3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细胞 细胞分裂 细胞培养 生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_3单克隆抗体激活杀伤细胞高效扩增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细胞毒活性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赢予 张馨木 +6 位作者 王建秋 张磊 焦平 王丁丁 王文加 马杰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建立从20mL外周血中高效扩增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的培养体系,并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检测。方法: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mAb)激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的协同活化... 目的:建立从20mL外周血中高效扩增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的培养体系,并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检测。方法: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mAb)激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的协同活化下,获得CD3AK。对CD3AK进行长期体外培养,进行增殖动力学、免疫表型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分析。结果:在培养第7-22天,CD3AK增殖倍数明显提高,最高可达317倍;免疫表型分析显示,CD3^+细胞从活化前的51.9%增加至94.6%,CD4^+细胞从19.5%增加至51.1%,CD8^+细胞从22.1%增加至52.1%;效靶比20∶1组和40∶1组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明显高于10∶1组(P〈0.05和P〈0.01);在7-19 d的培养天数之内,杀伤肿瘤细胞活性最强。结论:从外周血中高效扩增的CD3AK是以CD3^+、CD4^+和CD8^+细胞为主的异质性细胞群,在体外有明显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淋巴因子激活 细胞培养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A基因rs32437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波 韩宏志 +6 位作者 石莹 孔宁 宁宇 史杰萍 姚燕 方芳 刘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6-548,57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与哮喘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GPR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中国北方11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121例健康对照儿童GPRA基因rs324374位点基因多态性。结...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与哮喘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GPR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中国北方11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121例健康对照儿童GPRA基因rs324374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GPRA基因rs324374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病例组rs324374位点的基因型频数分布:CC为22(18.80%),CT为66(56.40%),TT为29(24.80%),对照组该位点基因型频数分布分别为CC为30(24.79%),CT为61(50.42%),TT为30(24.79%),2组间基因型频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C、T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PRA基因rs324374位点等位基因突变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哮喘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α_1微球蛋白/bikunin前体cDNA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秋 闫风琴 +2 位作者 张赢予 李友筑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8-641,F0002,共5页
目的:从人胚胎肝、肾和胰腺组织RNA中钓取α1微球蛋白/bikunin前体(AMBP)cDNA序列,构建其重组克隆载体。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人胚胎肝、肾和胰腺组织RNA,以此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载体pMD18-T-ambp。采用蓝白筛... 目的:从人胚胎肝、肾和胰腺组织RNA中钓取α1微球蛋白/bikunin前体(AMBP)cDNA序列,构建其重组克隆载体。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人胚胎肝、肾和胰腺组织RNA,以此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载体pMD18-T-ambp。采用蓝白筛选,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DNA测序进行鉴定。结果:RT-PCR显示,仅从肝组织RNA中扩增出ambp基因片段,而肾和胰腺组织中均未检测出其 mRNA的转录。构建的重组载体经SalⅠ/EcoRⅠ双酶消化得到1098bp大小的片段,与人AMBP cDNA片段大小一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到载体中的目的基因与GenBank上登录的人AMBP cDNA序列完全一致。结论:从人胚胎肝组织RNA中成功钓取了AMBP cDNA序列,并正确构建其克隆载体pMD18-T-am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P CDNA pMD18-T-ambp 克隆载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BMP7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关节软骨细胞的转染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福军 侯宜 +3 位作者 戚良晨 刘丽玲 池光范 侯立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9-823,F0002,共6页
目的:构建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转染关节软骨细胞的脂质体和DNA的最佳比例及BMP7基因表达。方法:构建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将pcDNA3.1-BMP7包裹形成DNA脂质体复合物,转染家兔关节软骨细胞,G418筛选。转染过... 目的:构建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转染关节软骨细胞的脂质体和DNA的最佳比例及BMP7基因表达。方法:构建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将pcDNA3.1-BMP7包裹形成DNA脂质体复合物,转染家兔关节软骨细胞,G418筛选。转染过程中确定脂质体浓度、脂质体与pcDNA3.1-BMP7质粒的比例。原位杂交、PCR、Western blotting测定BMP7表达。结果:构建了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与pcDNA3.1-BMP7质粒最佳转染浓度为3 mL培养液中加10μL脂质体和4μg pcDNA3.1-BMP7质粒(2.5∶1);以400 mg.L-1G418的正常培养液筛选28 d,BMP7为阳性表达。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pcDNA3.1-BMP7转染家兔关节软骨细胞获得成功,且BMP7在该细胞中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软骨细胞 骨形成蛋白-7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β-淀粉样蛋白1-42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茉函 王全才 +3 位作者 牟旭鹏 陈洪波 牛超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探索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β-淀粉样蛋白1-42(hAβ1-42)的可行性。方法:以含有hAβ1-42基因的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所需DNA片段,与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hAβ1-42并进行DNA测序分析。将其电击转化... 目的:探索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β-淀粉样蛋白1-42(hAβ1-42)的可行性。方法:以含有hAβ1-42基因的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所需DNA片段,与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hAβ1-42并进行DNA测序分析。将其电击转化毕赤酵母菌株X-33,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产物。结果:经测序证实,获得的hAβ1-42序列与基因合成的完全一致。SDS-PAGE显示,在约4000处有一蛋白带,Western blotting证明表达产物与抗hAβ1-42抗体有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本研究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地重组表达hAβ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毕赤酵母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在软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欣 安治国 +2 位作者 常淑芳 杨春伟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3-835,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在软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透视电镜和TUNEL方法,检测5和12周龄的正常家兔肋软骨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渐进过程,透视电镜结果表明软骨细胞的凋亡从增殖带和肥大带交接处开始出现;TUNEL结... 目的:探讨凋亡在软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透视电镜和TUNEL方法,检测5和12周龄的正常家兔肋软骨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渐进过程,透视电镜结果表明软骨细胞的凋亡从增殖带和肥大带交接处开始出现;TUNEL结果表明凋亡存在整个软骨组织区,但以肥大带凋亡率高,且此凋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结论:家兔肋软骨生长板软骨细胞从静止区到骨化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在此过程中凋亡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肝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春光 王旭东 +5 位作者 程雷 杨明 姜金兰 马杰 常淑芳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7-388,共2页
目的 :建立稳定的猪肝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体系 ,满足生物人工肝体外支持系统对肝细胞的需求。方法 :应用改良 Seglen法进行肝脏原位胶原酶灌流分离猪肝细胞 ,进行平面培养 ,动态观察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平均每只猪... 目的 :建立稳定的猪肝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体系 ,满足生物人工肝体外支持系统对肝细胞的需求。方法 :应用改良 Seglen法进行肝脏原位胶原酶灌流分离猪肝细胞 ,进行平面培养 ,动态观察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平均每只猪可获得 2× 1 0 1 0个肝细胞 ,细胞活率达到 92 .5 %。在平面培养过程中维持了正常肝细胞的形态。结论 :原位胶原酶灌流法是获得大量高活率的猪肝细胞的首选方法 ,猪肝细胞原代分离培养是目前解决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脏 (HBL 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KD/APP对大鼠急性胰腺炎血清炎性因子和胰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蒋春晓 张馨木 +2 位作者 张赢予 顾国贞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rhKD/APP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血清炎性因子和胰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3.5%的牛磺胆酸钠0.1mL·100g-1逆行注入大鼠胰胆管内诱导ANP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rhKD/... 目的:观察rhKD/APP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血清炎性因子和胰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3.5%的牛磺胆酸钠0.1mL·100g-1逆行注入大鼠胰胆管内诱导ANP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rhKD/APP低、中、高剂量组(4×104kU·kg-1、8×104kU·kg-1、16×104kU·kg-1组),阳性药抑肽酶组(Aproitin组),观察AN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变化和胰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NO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rhKD/APP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和NO均降低(P<0.05或P<0.01),与阳性药抑肽酶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胰腺组织超微结构显示细胞表面可见较多微绒毛,核仁明显,分泌颗粒增多。结论:rhKD/APP早期给药可显著减轻胰腺炎症反应,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KD/APP 急性胰腺炎 大鼠 Wistar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和微载体基质在脑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17
作者 马丽娜 雒涛 +1 位作者 赵文静 陈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6-468,共3页
目的:研究脑星形胶质细胞在用一定量胶原、微载体基质制备的细胞培养环境中微载体上的贴壁分布,探讨胶原、微载体基质及其浓度与细胞生长的关系,并筛选出最佳技术参数。方法:以乳化的微小球形颗粒载体为基质,用一定浓度胶原、微载体基... 目的:研究脑星形胶质细胞在用一定量胶原、微载体基质制备的细胞培养环境中微载体上的贴壁分布,探讨胶原、微载体基质及其浓度与细胞生长的关系,并筛选出最佳技术参数。方法:以乳化的微小球形颗粒载体为基质,用一定浓度胶原、微载体基质制备细胞培养微载体环境,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囊化高密度长期培养。结果:细胞贴壁率与胶原、微载体培养环境中胶原浓度有关,不同浓度胶原包埋微载体培养环境条件对细胞生长影响不同。在胶原、微载体基质培养环境下培养7d后,脑星形胶质细胞密度由2×10 5/15 m m平皿达到18×10 5/15 mm平皿,培养6个月后达到4 0×10 5/15 m m平皿,在该培养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细胞最大密度明显高于常规培养,并以很高的细胞存活率维持更长时间。此时微载体量为4 g·L- 1 ,胶原溶液与微载体的比例为1∶3。结论: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细胞能维持在有限体积培养液中高密度长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微载体 细胞培养 星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7基因克隆及其在兔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
18
作者 曲福军 戚良晨 +1 位作者 侯宜 侯立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0-754,F0002,共6页
目的:克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基因并检测其在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体外培养的幼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提取总RNA;按GenBankBMP7基因序列化学合成2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得到BMP7基因;将BMP7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 目的:克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基因并检测其在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体外培养的幼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提取总RNA;按GenBankBMP7基因序列化学合成2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得到BMP7基因;将BMP7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质粒;利用双酶切、PCR及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BMP7目的基因;将重组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质粒转染家兔关节软骨细胞,分别采用原位杂交、PCR、Westernblotting法测定BMP-7表达。结果:克隆得到的BMP7基因核苷酸序列长约1300bp,构建的重组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质粒目的基因BMP-7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BMP-7基因(No·BC008584)一致,转染了BMP7基因的体外培养的成年家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表达了BMP7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表达BMP7蛋白的转基因关节软骨细胞,其可用于细胞移植治疗或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软骨细胞 遗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对小鼠淋巴瘤EL-4细胞P21蛋白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闫风琴 王建秋 +1 位作者 付士波 鞠桂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MMC)对小鼠淋巴瘤EL- 4细胞P2 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2 1蛋白表达的时程和量效改变。结果:时程实验研究证实,给予2 m g·L- 1 MMC处理后,EL- 4细胞中P2 1蛋白表达在2~4 8h明...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MMC)对小鼠淋巴瘤EL- 4细胞P2 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2 1蛋白表达的时程和量效改变。结果:时程实验研究证实,给予2 m g·L- 1 MMC处理后,EL- 4细胞中P2 1蛋白表达在2~4 8h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 5 ,P<0 .0 1)。量效实验结果证实,给予1、2和4 mg·L- 1 MMC处理后2 4 h,P2 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 .0 1)。结论:MMC能诱导P2 1蛋白表达增高,并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淋巴瘤EL-4细胞 P2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心贴膏对麻醉开胸急性心肌梗塞犬血清中心肌酶和无机元素的影响
20
作者 石毅 吕文伟 +1 位作者 刘志 丁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0-422,共3页
目的:观察舒心贴膏对麻醉开胸急性心肌梗塞犬血清中心肌酶和无机元素的影响。方法:杂种犬2 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及实验组(包括舒心贴膏低剂量及高剂量组)。麻醉开胸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 AD)制备急性心肌梗塞模型,测... 目的:观察舒心贴膏对麻醉开胸急性心肌梗塞犬血清中心肌酶和无机元素的影响。方法:杂种犬2 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及实验组(包括舒心贴膏低剂量及高剂量组)。麻醉开胸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 AD)制备急性心肌梗塞模型,测定心肌梗塞面积(MIS) ,血清天门冬氨酶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 DH)活性,血清无机元素Cu、Zn、Ca和Mg含量。结果:舒心贴膏低、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能明显缩小MIS(P<0 .0 5、P<0 .0 1) ,降低血清CPK、AST、L DH活性(P<0 .0 1)。舒心贴膏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Cu含量下降(P<0 .0 1) ,Zn、Ca含量增加(P<0 .0 5、P<0 .0 1) ,Mg元素含量无明显变化;舒心贴膏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Zn含量增加(P<0 .0 5 )。结论:舒心贴膏能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犬体内心肌酶活性及调节血清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心贴膏 膏药疗法 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