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长春市老年人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马嫄 方芳 +5 位作者 崔巍巍 高田林 郑锋 王月娟 田慧敏 刘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长春市老年人2型糖尿病(T2DM)和糖调节受损(IGR)的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吉林省长春市6个社区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目的:了解吉林省长春市老年人2型糖尿病(T2DM)和糖调节受损(IGR)的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吉林省长春市6个社区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849份有效问卷。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及IGR的诊断标准并结合自报情况将被调查者分为糖调节正常组(NGR,n=541)、IGR(n=150)组和T2DM(n=158)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BMI)、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吉林省长春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IGR患病率为17.7%;T2DM患病率为18.6%;男性IGR患病率及T2DM患病率与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GR、IGR和T2DM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和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患者血清TG高于NGR组(P<0.05);T2DM组患者SBP和BMI水平高于IGR组(P<0.05);T2DM组患者SBP、DBP、BMI和TG水平高于NG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可能是T2DM的影响因素。结论:吉林省长春市60岁及以上老人IGR与T2DM的患病率均较高;IGR者已出现了部分生化指标改变,BMI可能会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对于60岁以上老人,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治糖尿病的发生,降低其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调节受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模型大鼠铁代谢和铁营养状态指标的检测及其意义
2
作者 冯荔 张桂英 刘雅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1-724,共4页
目的:研究肥胖大鼠铁代谢和铁营养状态,为防治肥胖性铁营养不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7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肥胖组(n=17),分别喂养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12周后眼球取血处死。全血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细胞压积... 目的:研究肥胖大鼠铁代谢和铁营养状态,为防治肥胖性铁营养不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7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肥胖组(n=17),分别喂养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12周后眼球取血处死。全血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细胞压积;血清测定血清铁、总铁蛋白结合力、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调素、转铁蛋白及铁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大鼠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值升高,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其中红细胞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大鼠血清铁、铁饱和度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其中血清铁、铁饱和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大鼠铁蛋白、铁调素、转铁蛋白降低,其中铁蛋白、铁调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会导致铁营养不良,引起铁代谢指标的改变。肥胖者应注意补充铁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Wistar 肥胖 铁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素复合物对酒精性肝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柴博文 杨岳峰 +4 位作者 杨野仝 周洋 张叶茁 刘华锋 刘雅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6-1260,I0017,共6页
目的:探讨营养素复合物对酒精性肝病(ALD)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2.5、5.0和15.0 mL·kg-1)营养素复合物组,每组12只。营养素复合物组大鼠灌胃不... 目的:探讨营养素复合物对酒精性肝病(ALD)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2.5、5.0和15.0 mL·kg-1)营养素复合物组,每组12只。营养素复合物组大鼠灌胃不同剂量(2.5、5.0和15.0 mL·kg-1)营养素复合物,其余2组大鼠给予等量蒸馏水;间隔2 h后,营养素复合物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30%白酒(15 mL·kg-1),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蒸馏水,各组大鼠每天灌胃2次,持续36 d。取各组大鼠肝组织,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甘油三酯(TG)水平,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苏丹Ⅲ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和肝细胞内脂滴数及肝组织中脂肪分布情况,并对肝组织脂肪变性进行评分。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匀浆中MDA和TG水平明显升高(P<0.01),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营养素复合物组大鼠肝组织匀浆中MDA和TG水平明显降低(P<0.01),中和高剂量营养素复合物组大鼠肝组织匀浆中GSH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和肝细胞中可见大量脂滴,细胞核为蓝色,呈肝脂肪变性病理改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和肝细胞内脂滴数性明显增多,肝组织脂肪变性病理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营养素复合物组大鼠肝组织和肝细胞内脂滴数明显减少,肝组织脂肪变性病理评分降低(P<0.05)。结论:营养素复合物能够通过增加肝脏中抗氧化物质,减少过氧化产物,对ALD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复合物 酒精性肝病 丙二醛 还原型谷胱甘肽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测定深色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 被引量:33
4
作者 陈秋丽 甘振威 +1 位作者 张娅婕 马萱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1-822,共2页
目的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深色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 C。方法 :分别测定 9种果蔬样品中维生素 C含量 ,计算其回收率、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并与传统氧化 -还原滴定法比较。结果 :回收率范围在 97.5 %~10 3.0 %之间 ,平均回收率为 10 ... 目的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深色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 C。方法 :分别测定 9种果蔬样品中维生素 C含量 ,计算其回收率、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并与传统氧化 -还原滴定法比较。结果 :回收率范围在 97.5 %~10 3.0 %之间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2 % ,平行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在 0 .7%~ 3.7%之间 ,其准确度及精密度均优于氧化 -还原滴定法。结论 :电位滴定法操作简便 ,特异性好 ,是测定深色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 C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分析 蔬菜 化学 水果 化学 滴定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和铬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及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甘振威 张娅婕 +3 位作者 刘华锋 李晨旭 张静玲 谢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0-412,共3页
目的:观察锌(Zn)、铬(Cr)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方法:用四氧嘧啶按200 mg.kg-1剂量左下腹腔内1次性注射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锌组、铬组分别按5.1 mg.kg-1.d-1(Zn2+)和40μg.kg-1.d-1(Cr3+)灌服硫... 目的:观察锌(Zn)、铬(Cr)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方法:用四氧嘧啶按200 mg.kg-1剂量左下腹腔内1次性注射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锌组、铬组分别按5.1 mg.kg-1.d-1(Zn2+)和40μg.kg-1.d-1(Cr3+)灌服硫酸锌和三氯化铬溶液,正常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灌服相应体积的蒸馏水。实验周期4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黄嘌呤氧化酶法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色法测定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水平。结果:锌组、铬组血糖水平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SOD、GSH-Px活性及T-AOC水平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或P<0.01)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锌、铬具有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增强其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抗氧化剂 糖尿病 实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及其对坏死胰腺组织的修复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雅娟 李秀东 +3 位作者 陈强 凌翎 刘丽珠 范洪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6-838,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诱导转化为胰岛样细胞及其对坏死胰腺组织修复的可能性.方法:①取大鼠骨髓细胞,进行MSC培养纯化扩增,用bFGF、EGF、条件培养液、高糖培养基、B27、地塞米松、胰岛素等培养体系诱导MSC向胰岛细胞转化...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诱导转化为胰岛样细胞及其对坏死胰腺组织修复的可能性.方法:①取大鼠骨髓细胞,进行MSC培养纯化扩增,用bFGF、EGF、条件培养液、高糖培养基、B27、地塞米松、胰岛素等培养体系诱导MSC向胰岛细胞转化;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样细胞.②结扎大鼠胰腺组织及其血管6~7 h制作胰腺局部坏死模型.将分离、纯化、诱导的MSC和骨髓细胞用DAPI标记,分别移植到实验组(移植MSC)和对照组(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大鼠生存状态并于2周后取胰腺组织检测.结果:①体外扩增的MSC诱导转化后,细胞由初期的长梭形变成多角形或圆形并逐渐聚集成团.双硫腙染色大部分细胞团呈亮红色,初步表明MSC可诱导转化为胰岛样细胞.②实验组大鼠成活率达80%,坏死的胰腺组织被修复,变黑的胰腺组织基本恢复正常,胰腺组织中存在核呈兰色荧光的细胞;对照组的动物腹腔积水、粘连,2周内全部死亡.结论:大鼠骨髓MSC可在体外诱导转化为胰岛样细胞,并可修复损伤的胰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中胚层 胰腺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化铬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娅婕 陈秋丽 +2 位作者 甘振威 刘华锋 马萱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9-380,共2页
目的 :研究三氯化铬 (Cr Cl3)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四氧嘧啶按 2 0 0 m g· kg- 1剂量腹腔内 1次性注射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组分别按 4 0、 2 0和 1 0 μg· kg- 1· d- 1等 3个剂量灌服 Cr Cl3,正... 目的 :研究三氯化铬 (Cr Cl3)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四氧嘧啶按 2 0 0 m g· kg- 1剂量腹腔内 1次性注射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组分别按 4 0、 2 0和 1 0 μg· kg- 1· d- 1等 3个剂量灌服 Cr Cl3,正常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每日灌服相应体积的蒸馏水 ,实验周期均为 4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结果 :喂养 4周后 ,3个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 ,血糖水平明显降低 (P<0 .0 1 ) ,食量及饮水量减少 (P<0 .0 5或 P<0 .0 1 ) ,体重增长较快 (P<0 .0 1 )。结论 :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化合物 糖尿病 实验性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皂苷的抗辐射损伤作用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月 王宝贵 +1 位作者 张桂英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刺五加皂苷(ASS)对X射线照射小鼠抗辐射损伤的作用。方法:将小鼠5 0只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ASS实验组。测定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并测... 目的:探讨刺五加皂苷(ASS)对X射线照射小鼠抗辐射损伤的作用。方法:将小鼠5 0只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ASS实验组。测定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并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外周血白细胞数。结果:3个ASS实验组小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脾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胸腺指数、淋巴细胞刺激指数、血清SOD和GSH- Px活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5 )。结论:ASS对辐射小鼠具有一定的抗辐射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皂苷类 辐射损伤 实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激活对糖基化终末产物引起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鸿雁 于晓艳 +1 位作者 李才 李相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1-664,共4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引起的大鼠肾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系膜细胞,分别用糖化牛血清白蛋白(AGEs)及未经糖化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处理,检测不同...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引起的大鼠肾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系膜细胞,分别用糖化牛血清白蛋白(AGEs)及未经糖化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处理,检测不同浓度AGEs(0、12.5、25、50、100及200 mg·L-1)对肾系膜细胞条件培养基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含量的影响及不同浓度罗格列酮(0、1.25、2.5、5及10 mmol·L-1)对AGEs(100 mg·L-1)引起的Ⅳ型胶原及FN积聚的影响.ELISA测定肾系膜细胞条件培养基中FN和Ⅳ型胶原蛋白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系膜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系膜细胞有PPAR-γ mRNA的表达;与相应浓度的BSA比较,AGEs(12.5~200 mg·L-1)可不同程度地刺激系膜细胞FN和Ⅳ型胶原的产生(P<0.01);给予PPAR-γ激活剂(1.25~10 mmol·L-1)可明显减轻AGEs(100 mg·L-1)引起的Ⅳ型胶原含量增加(P<0.01).结论:PPAR-γ激活可以明显减轻AGEs引起的Ⅳ型胶原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酶体激增剂 糖尿病肾病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肾小球膜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尿酸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月娟 高立超 +3 位作者 方芳 崔巍巍 刘娅 郭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血尿酸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情况,探讨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EpiData 3.0建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数据库,纳入完整病例资料1 411... 目的:了解不同血尿酸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情况,探讨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EpiData 3.0建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数据库,纳入完整病例资料1 411例,按血尿酸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尿酸(HUA)组和正常尿酸(NUA)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HUA组患者中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NUA组(P〈0.05),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清门冬酰胺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酰胺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女性、高HbA1c、高HDL-C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保护性因素(女性:OR=0.705,95%CI=0.501-0.993,P〈0.05;HbA1c:OR=0.912,95%CI=0.840-0.991,P〈0.05;HDL-C:OR=0.539,95%CI=0.335-0.868,P〈0.05),BMI≥25kg·m^-2、高SBP和高TG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因素(BMI:OR=2.107,95%CI=1.473-3.014,P〈0.05;SBP:OR=1.767,95%CI=1.210-2.581,P〈0.05;TG:OR=1.111,95%CI=1.057-1.168,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重点筛查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控制体质量,同时将血压和TG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尿酸血症 并发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酸钙和乳酸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利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甘振威 张娅婕 +2 位作者 陈秋丽 刘华锋 马萱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6-548,共3页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钙和乳酸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方法 :断乳雄性 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成 5组 ,分别用碳酸钙、奶粉钙、葡萄糖酸钙和乳酸钙配制的饲料及基础低钙饲料喂养动物 2 8d,并分别在第2 0天和第 2 5天进行 3d食物效...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钙和乳酸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方法 :断乳雄性 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成 5组 ,分别用碳酸钙、奶粉钙、葡萄糖酸钙和乳酸钙配制的饲料及基础低钙饲料喂养动物 2 8d,并分别在第2 0天和第 2 5天进行 3d食物效价实验及 4 d钙代谢实验。结果 :葡萄糖酸钙组大鼠体重增长率为 92 .1% ,钙吸收率及储留率分别为 6 8.2 %和 85 .1% ,股骨指数为 4 .96 ,股骨钙存留率为 4 .6 % ,各项指标均低于奶粉钙组 ,高于碳酸钙组 (P<0 .0 5或 P<0 .0 1)。乳酸钙组大鼠体重增长率为 75 .1% ,钙吸收率及储留率分别为 6 5 .5 %和82 .0 % ,股骨指数为 4 .88,股骨钙储留率为 4 .1% ,优于碳酸钙组 (P<0 .0 5或 P<0 .0 1) ,乳酸钙组除体重增长率低于葡萄糖酸钙组外 ,其他指标与葡萄糖酸钙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葡萄糖酸钙和乳酸钙均可以作为机体的良好钙源 ,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钙/代谢 乳酸钙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花生、食醋的降血脂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桂英 王宝贵 +2 位作者 刘娅 赵林伊 张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7-788,共2页
目的 :比较醋花生、食醋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用正庚烷 -异丙醇抽提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 TG)含量 ,用邻苯二甲醛 -浓硫酸显色法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 TC)和高密度脂蛋白 ( HDL- C)含量。结果 :醋花生组 TG含量与食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 目的 :比较醋花生、食醋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用正庚烷 -异丙醇抽提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 TG)含量 ,用邻苯二甲醛 -浓硫酸显色法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 TC)和高密度脂蛋白 ( HDL- C)含量。结果 :醋花生组 TG含量与食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 ( P<0 .0 5 )和非常显著性( P<0 .0 1 ) ,醋花生组体脂与食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 ( P<0 .0 5 )和非常显著性( P<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花生 食醋法 醋酸 甘油三酯类 胆固醇 脂蛋白类 HDL胆固醇 血清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波 宁宇 +3 位作者 杨明堂 王志 杨平 刘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3-887,共5页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PubMei、中国期刊镜像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等相关网站,采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篇文献共计1994名儿童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PubMei、中国期刊镜像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等相关网站,采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篇文献共计1994名儿童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来源文献具有同质性,吸入糖皮质激素组与对照组比较合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OR=8.27,95%CI(5.20~13.16)]。治疗6个月血清骨钙素含量、治疗12个月血清骨钙素含量和身高增长速率来源文献有异质性,血ACTH水平来源文献具有同质性。吸入糖皮质激素组与对照组比较,身高增长速率的合并效应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3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敏感性分析显示,治疗总有效率、身高增长速率和血ACTH水平的分析结果比较稳定、可靠;治疗6个月血清骨钙素含量和12个月血清骨钙素含量的比较结果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偏倚的影响不大,结论比较可靠。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但仍需通过加大样本量及严密的设计,来进一步分析,以期得到更为稳定、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吸入糖皮质激素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的青年化与早期发现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付艳 邓伟国 +1 位作者 韩淑梅 郭品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4-497,共4页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 (≤ 35岁 )发病情况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 2 1例宫颈癌病例及用阴道、子宫颈、宫颈管 ( Vagina,cervix,endocervix,VCE)三步取材加 TBS( The bathesda system,TBS)分类法门诊筛查宫颈癌或宫颈...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 (≤ 35岁 )发病情况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 2 1例宫颈癌病例及用阴道、子宫颈、宫颈管 ( Vagina,cervix,endocervix,VCE)三步取材加 TBS( The bathesda system,TBS)分类法门诊筛查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 (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患者。结果 :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已由 1 975 - 1 984年间 ( 5 4 .3± 9.5 )岁下降到现在的 ( 4 2 .2± 9.4)岁 ( P<0 .0 0 5 )。年轻宫颈癌患者 (≤ 35岁 )的构成比从 1 975 - 1 984年间的 4.8%升至目前的 34.1 % ( P<0 .0 0 5 )。84.1 %的年轻患者为 0~ a 期。在门诊对年轻宫颈疾病患者筛查中发现意义不明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2 0例 ,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增生 30例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增生 2 0例 ,宫颈鳞癌 1 9例和宫颈腺癌 2例 ,并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所证实。结论 :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VCE加 TBS能有效地诊断 CIN和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青年化 早期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钙和维生素D饮品对儿童骨组织发育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庆 杨柏梁 +2 位作者 冯荔 陈秋丽 刘雅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9-964,共6页
目的:探讨补充强化钙和维生素D饮品对儿童骨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阐明发育期儿童补充营养素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年龄为6~8岁的小学一、二年级儿童294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2组,干预组174人,对照组120人,其中男生147人,女生... 目的:探讨补充强化钙和维生素D饮品对儿童骨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阐明发育期儿童补充营养素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年龄为6~8岁的小学一、二年级儿童294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2组,干预组174人,对照组120人,其中男生147人,女生147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来自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有相似的社会经济背景。干预组每天上午饮用250 mL饮品;对照组保持日常饮食,不补充饮品,干预期1年。干预结束后观察干预前后2组研究对象钙代谢、骨矿含量、骨密度和股面积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钙代谢、骨矿含量、骨密度和股面积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男生和女生的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骨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男生下肢、股骨总量和股骨大转子骨矿含量、股骨总面积、下肢和大转子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女生上肢骨矿含量和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强化钙和维生素D饮品可促进儿童骨组织生长发育,提示儿童生长发育期应供给充足的营养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骨组织 骨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珊珊 杨雪玲 +6 位作者 王琦 丁艳华 宋艳玲 杨思嘉 潘阳 朱颖杰 李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5-729,共5页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rs2308765和rs9269186 2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高血压肾病的关系,为高血压肾病的遗传学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45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和52例对照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rs2308765和rs9269186 2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高血压肾病的关系,为高血压肾病的遗传学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45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和52例对照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技术进行SNPs突变检测。采用拟合优度χ2检验分析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分析应用χ2检验。结果:rs2308765位点呈G/T二态性,本研究群体中出现G/G和G/T 2种基因型,病例组和对照组rs2308765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9269186位点呈C/G二态性,本研究群体中出现了C/C、G/G和C/G 3种基因型,病例组和对照组的rs9269186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2308765位点的SNPs可能与高血压肾病无关,而rs9269186位点的SNPs可能与高血压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HLA-DRB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硫酸锌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应 吴文杰 +3 位作者 刘娅 李鸿雁 张桂英 王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1-874,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酸锌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肝脏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高脂对照组(n=10)、高脂糖尿病模型组(n=7)、高脂糖尿病锌干预组(n=8)和高脂糖尿...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酸锌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肝脏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高脂对照组(n=10)、高脂糖尿病模型组(n=7)、高脂糖尿病锌干预组(n=8)和高脂糖尿病后锌干预组(n=8)。锌干预组以锌离子浓度15mg·kg-1·d-1进行灌胃,其他组以相应体积蒸馏水灌胃。糖尿病模型建立8周末,测定肝功,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外源性硫酸锌干预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肝脏指数(P<0.05);血清AST、ALT水平有下降趋势(P>0.05);减少肝脏组织MDA水平,并显著增加SOD及GSH-Px水平(P<0.05);锌干预组组间肝脏组织MDA及SOD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硫酸锌能够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指数,并改善其肝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硫酸锌改善肝脏过氧化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脂血症 肝脏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国永 郭丽 +5 位作者 杜忠君 吴光健 陈强 卢日峰 凌翎 范洪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7-590,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的能力,为肾脏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健康3周龄C57BL/6J小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BMSCs体外扩增培养。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平行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每组1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的能力,为肾脏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健康3周龄C57BL/6J小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BMSCs体外扩增培养。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平行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每组16只小鼠。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B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到细胞移植组小鼠中,平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检测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变化、损伤肾组织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变化和肾形态学变化。结果:①分离培养的BMSCs增殖旺盛,纯度较高,且均质性和稳定性好。②平行对照组小鼠整体状态差,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明显升高,组织形态学出现肾小球崩解,肾小管结构消失,肾间质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细胞移植组小鼠整体状态良好,肾功能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组织形态学未出现明显病理性改变。结论:BMSCs在体外易分离培养,具有旺盛的增殖能力;移植BMSCs后,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来促进肾缺血-灌注损伤后小鼠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肾缺血-再灌注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海军 丁亚春 +6 位作者 刘娅 史杰萍 刘华锋 张婕 成焕吉 崔燕南 侯松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启动子(TNF- 30 8)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 P)方法研究了5 0例哮喘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TNF- 30 8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TNF- 30 8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启动子(TNF- 30 8)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 P)方法研究了5 0例哮喘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TNF- 30 8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TNF- 30 8等位基因在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 =0 .0 4 7,P>0 .0 5 )。同时,TNF- 30 8的3种基因型(GG、GA和AA)在哮喘组(45 /5 0 ,5 /5 0和0 /5 0 )和健康对照组(71/80、9/80和0 /80 )的分布差异也无显著性(χ2 =0 .0 4 9,P>0 .0 5 )。结论:TNF- 30 8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发病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遗传学 肿瘤坏死因子 多态现象(遗传学) 疾病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主要脏器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星宇 车广华 +4 位作者 高航 胡起波 许忠 潘薇 徐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5-1200,1314,共7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鼠肺炎支原体(MP)感染模型主要脏器和血清中的表达,阐明其与MP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PPLO肉汤培养基培养MP,选择72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未感染MP的小鼠)、MP感染组(感染MP的小鼠)和抗生素...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鼠肺炎支原体(MP)感染模型主要脏器和血清中的表达,阐明其与MP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PPLO肉汤培养基培养MP,选择72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未感染MP的小鼠)、MP感染组(感染MP的小鼠)和抗生素治疗组(感染MP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小鼠),每组24只。鼻腔滴入培养成功的MP,建立MP感染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提取小鼠肺组织中的细胞总RNA,应用RT-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MP感染小鼠肺、肝脏、肾脏和心脏的病变程度。结果:成功建立MP感染小鼠模型,MP菌液进入小鼠呼吸系统后,MP感染组和抗生素治疗组小鼠出现活动减少、进食差、精神萎靡、鼻部分泌物增加、咳嗽、竖毛和寒战等情况,对照组小鼠进食、饮水和活动度无明显改变。ELISA法,MP感染组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抗生素治疗组(P<0.05),抗生素治疗组小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T-PCR法,MP感染组小鼠肺组织中TNF-α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治疗组(P<0.05),且抗生素治疗组小鼠TNF-α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MP感染组小鼠肺组织病变重于抗生素治疗组和对照组,且抗生素治疗组重于对照组,对照组无病变或轻微病变(P<0.05),3种实验方法表达结果一致。结论:TNF-α阳性表达强度与MP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