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IgY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检测
1
作者 苏海涛 翟玥 +1 位作者 宋秀玲 徐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09,共7页
目的:制备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卵黄抗体(IgY),探讨该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阐明其抗HSV-1的能力。方法:制备HSV-1灭活疫苗,采用鸡胸多点注射法免疫高产蛋鸡,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法提纯IgY,采用间接ELISA法、十二烷基硫酸钠-... 目的:制备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卵黄抗体(IgY),探讨该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阐明其抗HSV-1的能力。方法:制备HSV-1灭活疫苗,采用鸡胸多点注射法免疫高产蛋鸡,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法提纯IgY,采用间接ELISA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和蛋白浓度定量试剂盒测定IgY效价、纯度及蛋白水平,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IgY中和病毒的能力,测定病毒阻断率,以Vero细胞为病毒感染靶细胞,测定不同抗体浓度(0.01560、0.03125、0.06250、0.12500、0.50000、和1.00000 g·L^(-1))作用后细胞病变效应(CPE),根据CPE程度测定IgY体外抗HSV-1能力。结果:制备的IgY效价随免疫时间逐渐升高,达到1/1024000后保持稳定;IgY轻链重链条带清晰;IgY平均蛋白水平为11.544 g·L^(-1);IgY对HSV-1的阻断率可高达77.90%;HSV-1致CPE程度随抗体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当IgY浓度达到0.50000g·L^(-1)及以上时,25%以下细胞(甚至无细胞)发生病变。结论:成功制备出抗HSV-1的IgY,该抗体对HSV-1具有明显的中和阻断能力和体外抑制活性,可用于药物及诊断方法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型 卵黄抗体 中和病毒 体外抗病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3
2
作者 任明 郝筱诗 +4 位作者 叶伶艳 张婉泽 齐燕飞 徐坤 李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2-815,共4页
目的:从人参中提取分离人参多糖,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分析,观察人参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和Sevage法提取人参多糖,应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的鉴定分析;小鼠前列腺癌RM-1细胞株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从人参中提取分离人参多糖,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分析,观察人参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和Sevage法提取人参多糖,应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的鉴定分析;小鼠前列腺癌RM-1细胞株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0、100、200、300、400和500mg·L-1)人参多糖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CT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人参多糖对肿瘤细胞的间接杀伤作用,即细胞毒性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人参多糖的提取率为8.76%,经鉴定成分为多糖。MTT实验,不同浓度人参多糖处理RM-1和HeLa细胞24h后,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人参多糖组细胞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L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人参多糖组细胞毒性LDH释放率显著升高(P<0.05);随着人参多糖浓度的增加,细胞毒性LDH释放率先升高后降低,人参多糖浓度为100mg·L-1时,细胞毒性LDH释放率最大。结论:人参多糖可以通过激活T细胞来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提取 鉴定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茸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宏芳 李雪静 +4 位作者 浦昀 李金华 徐坤 宋秀玲 李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松茸多糖(PTM)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照射对照组(IC)和PTM组,每组30只。PTM组小鼠给予1200 mg/kg剂量PTM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第8天给予IC组和PTM组动物全身一... 目的探讨松茸多糖(PTM)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照射对照组(IC)和PTM组,每组30只。PTM组小鼠给予1200 mg/kg剂量PTM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第8天给予IC组和PTM组动物全身一次性照射,总剂量2.0 Gy。检测小鼠照射后第1、5、14天的脾指数、脾细胞对ConA诱导的增殖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抗体生成能力。结果与IC组比较,PTM组小鼠的脾指数、脾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抗体生成能力均明显增强(P<0.01),且照射后第14天PTM组小鼠脾指数、脾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能力、巨噬细胞吞噬率和抗体生成能力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茸多糖对辐射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多糖 X-射线 免疫功能 脾指数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茸多糖对受照小鼠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宏芳 李雪静 +2 位作者 徐坤 浦昀 李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松茸多糖(PTM)对辐射损伤小鼠血清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PTM组,每组30只。正常对照组和辐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个剂量PTM组给予不同剂... 目的探讨松茸多糖(PTM)对辐射损伤小鼠血清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PTM组,每组30只。正常对照组和辐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个剂量PTM组给予不同剂量PTM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第8天给予辐射对照组和PTM组动物全身一次性照射,总剂量2.0 Gy,检测小鼠照射后第1、5、14天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光肝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辐射对照组比较,PTM组小鼠血清中SOD、CAT、GSH-Px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松茸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的血清抗氧化系统有显著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多糖 辐射防护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丙二醛(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对电离辐射所致小鼠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宋秀玲 王宏芳 +5 位作者 齐燕飞 王雪睿 陈田 王权 李娟 李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PLE)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抗氧化及造血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辐射对照组(IC)和PLE低、中、高剂量给药组,剂量分别为800、1600和2400mg·kg-1,连续7d灌胃给药,NC组和IC组给...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PLE)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抗氧化及造血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辐射对照组(IC)和PLE低、中、高剂量给药组,剂量分别为800、1600和2400mg·kg-1,连续7d灌胃给药,NC组和I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第8天除NC组外,均接受2.0GyX线照射,检测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照射24h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数。结果:与IC组比较,PLE高剂量组脾指数、胸腺指数、小鼠肝脏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PLE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中M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PLE各剂量组小鼠白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骨髓PCE微核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PLE对电离辐射所致的小鼠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辐射防护 脏器指数 抗氧化功能 微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茸多糖对X射线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宏芳 林晓晨 +4 位作者 李雪静 李静 徐坤 宋秀玲 李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松茸多糖(PTM)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NC)和辐射对照组(IC)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个剂量PTM组分别给予400、800和1200mg.kg-1剂量PTM灌胃,每天1次,连续7d。第8... 目的:探讨松茸多糖(PTM)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NC)和辐射对照组(IC)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个剂量PTM组分别给予400、800和1200mg.kg-1剂量PTM灌胃,每天1次,连续7d。第8天给予IC组和PTM组动物进行全身一次性照射,总剂量2.0Gy,检测小鼠造血干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S)数、骨髓基质细胞-成纤维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数、骨髓细胞周期和骨髓微核率。结果:与IC组比较,预防给予PTM各组小鼠CFU-S数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骨髓CFU-F数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中、高剂量PTM组PCE微核的数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S期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松茸多糖对辐射所致的造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多糖 辐射防护 造血系统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角纯化物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对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吕喆 龚守良 +1 位作者 牛凤兰 刘淑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790,共3页
目的:探讨菱角纯化物3,4,5-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对肿瘤生长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3·125、6·250、12·500和25·000mg·L... 目的:探讨菱角纯化物3,4,5-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对肿瘤生长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3·125、6·250、12·500和25·000mg·L-1)菱角纯化物分别处理细胞后,其凋亡百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G2+M期细胞百分数增高,其中3·125、6·250和12·500mg·L-1菱角纯化物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期细胞百分数低于对照组,尤其是6·250、12·500和25·000mg·L-1纯化物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菱角纯化物3,4,5-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G2+M期阻滞引起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角 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楸对电离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赛 赵星宇 +2 位作者 李静 李娟 王德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胡桃楸乙醇提取物(AEBJ)对电离辐射所致小鼠免疫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照射组、照射对照组、AEBJ低剂量(300mg·kg-1)照射给药组、AEBJ高剂量(600mg·kg-1)照射给药组、AEBJ低剂量单纯给药组和AEBJ... 目的:探讨胡桃楸乙醇提取物(AEBJ)对电离辐射所致小鼠免疫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照射组、照射对照组、AEBJ低剂量(300mg·kg-1)照射给药组、AEBJ高剂量(600mg·kg-1)照射给药组、AEBJ低剂量单纯给药组和AEBJ高剂量单纯给药组6个实验组,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数、淋巴细胞绝对值、脏器指数和ConA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照射对照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数、脏器指数和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均低于假照射组(P<0.05);AEBJ高、低剂量照射给药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数、脏器指数和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均高于照射对照组(P<0.05);AEBJ高、低剂量单纯给药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数和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均高于假照射组(P<0.05)。结论:AEBJ对电离辐射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损伤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辐射损伤 免疫功能 脏器指数 刺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方珍 鞠文 +2 位作者 秦亚楠 孟日增 潘风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69,198,共5页
目的:制备高效价、高纯度、特异性好、荧光强度高及稳定的抗大肠杆菌O157∶H7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抗体,初步探讨其在大肠杆菌荧光免疫检测试验中的应用。方法:复苏培养E.coli O157∶H7标准菌株,甲醛灭活制备疫苗免疫家兔。4次免疫... 目的:制备高效价、高纯度、特异性好、荧光强度高及稳定的抗大肠杆菌O157∶H7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抗体,初步探讨其在大肠杆菌荧光免疫检测试验中的应用。方法:复苏培养E.coli O157∶H7标准菌株,甲醛灭活制备疫苗免疫家兔。4次免疫后,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经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粗提后应用蛋白亲和层析柱HiTrap Protein G HP进行IgG纯化,借助SDS-PAGE电泳、BCA试剂盒法、间接ELISA法分别对蛋白纯度、蛋白含量及抗体效价进行测定。应用不同FITC与蛋白量比值以及不同标记反应条件对多克隆抗体进行标记。比较荧光抗体F485/535,结合差异性显著分析对FITC与蛋白量比值及反应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应用标记抗体与E.coli 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菌液反应验证标记效果。结果:HiTrap Protein G进行E.coli O157∶H7多克隆抗体纯化的最佳纯化方法为35%、100%二梯度洗脱,制备抗体效价为1∶25 600,与沙门氏菌、阴沟肠杆菌等8种肠杆菌无交叉反应,最佳FITC与蛋白量比值为1∶10,最佳标记反应条件为20℃、2h。由最佳条件制得的荧光抗体与E.coli O157∶H7反应明显,强荧光连续照射15min后仍显示高亮度荧光反应,且不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反应。结论:本实验首次制备出纯度高、荧光强度高、持续时间长的E.coliO157:H7FITC标记多克隆抗体,为E.coli O157:H7荧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完成了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多克隆抗体 荧光免疫 异硫氰酸荧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基苯甲酸纯化物及其化合物对Jurkat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喆 牛凤兰 +1 位作者 郗艳丽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4-90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菱角三羟基苯甲酸(TBA)纯化物及其化合物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2种不同来源TBA对肿瘤生长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2种不同来源TBA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Jurkat细胞,每种TBA分为5组(...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菱角三羟基苯甲酸(TBA)纯化物及其化合物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2种不同来源TBA对肿瘤生长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2种不同来源TBA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Jurkat细胞,每种TBA分为5组(0、3.125、6.250、12.500和25.000mg·L-1),作用于Jurkat细胞30h后,经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不同浓度菱角TBA纯化物及其化合物处理的Jurkat细胞周期各时相及其凋亡率变化。结果:Jurkat细胞分别经过不同浓度菱角TBA纯化物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0mg·L-1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3.125mg·L-1组变化无差异;6.250、12.500和25.000mg·L-1组变化有差异(P<0.05或P<0.01)。Jurkat细胞分别经过不同浓度TBA化合物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在3.125mg·L-1组时即存在差异(P<0.05),随其剂量增加而增加(P<0.05或P<0.01),各用药组间变化无差异。经TBA纯化物作用后,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TBA剂量增加而增加,在6.250~25.000mg·L-1浓度下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G2期无显著变化。经TBA化合物作用后在6.250~25.000mg·L-1浓度下G1期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2期无显著变化。各用药组间变化无差异。结论:2种不同来源TBA均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均能够阻止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G1期细胞向S期进程,其抑制作用可能通过G0/G1期阻滞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基苯甲酸 JURKAT T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5-三羟基苯甲酸对H_(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文静 牛凤兰 +2 位作者 刘作家 郗艳丽 李广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3,4,5-三羟基苯甲酸(TBA)对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和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移植性H22肝癌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TBA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 目的:观察3,4,5-三羟基苯甲酸(TBA)对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和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移植性H22肝癌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TBA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0.2mL.10g-1灌胃给药,阳性药对照组CTX20mg.kg-1腹腔注射,TBA低、中、高剂量组TBA溶液0.13、0.25和0.50g.kg-1灌胃给药,每天固定时间给药1次,连续给药10d。检测各组小鼠实体瘤质量、小鼠生存时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BA中剂量组和CTX阳性药对照组小鼠平均瘤质量下降(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BA中剂量组和CTX阳性药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延长(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BA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性升高(P<0.05),中剂量组血清MDA水平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血清GSH升高(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BA灌胃给药可以不同程度抑制H22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TBA可以清除荷瘤小鼠体内自由基,上调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三羟基苯甲酸 抗肿瘤药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启动子调控的TRAIL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金华 刘扬 +4 位作者 王宏芳 王志成 吴嘉慧 龚守良 李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5-831,共7页
目的:构建hTERT启动子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表达载体,探讨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和肝细胞HL7702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shuttle-TRAIL和pshuttle-hTERT-TRAIL,经PCR和酶切鉴... 目的:构建hTERT启动子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表达载体,探讨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和肝细胞HL7702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shuttle-TRAIL和pshuttle-hTERT-TRAIL,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后,通过脂质体转染SMMC7721和HL7702细胞,同时转染pcDNA3.1+-GFP并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检测重组质粒对细胞增殖变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shuttle-TRAIL和pshuttle-hTERT-TRAIL,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质粒与脂质体的比例为1∶3时细胞转染效率最高。pshuttle-hTERT-TRAIL组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从16h开始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从24h开始与pshuttle-TRAIL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但重组质粒对HL7702细胞增殖抑制率无影响。结论:hTERT启动子调控的TRAIL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而对人肝细胞的增殖无影响,其作用效果明显优于TRAIL单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HTERT启动子 肿瘤靶向治疗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菱粗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阳 张岩 +4 位作者 谢文兵 伍翔群 郭建 迪拉热.力迪甫 牛凤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0-424,共5页
目的:研究提取东北菱多糖的最佳溶剂,比较4种多糖纯化方法对东北菱粗多糖的纯化效果。方法:将东北菱粗提物分为3份,分别用甲醇、乙醇和丙酮作为溶剂提取粗多糖。分别采用Sevag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和活性炭法对东北菱粗多糖进行脱蛋... 目的:研究提取东北菱多糖的最佳溶剂,比较4种多糖纯化方法对东北菱粗多糖的纯化效果。方法:将东北菱粗提物分为3份,分别用甲醇、乙醇和丙酮作为溶剂提取粗多糖。分别采用Sevag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和活性炭法对东北菱粗多糖进行脱蛋白处理。用比色法检测东北菱提取物中多糖水平和纯化后样品中多糖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比较纯化效果。结果:3种提取物中,以丙酮为溶剂的东北菱提取物中多糖水平最高,为33.69%,蛋白质水平为5.51%。经Sevag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和活性炭法处理后的溶液中多糖水平分别为46.53%、43.44%、41.24%和36.66%;蛋白水平分别为5.64%、5.41%、5.41%和5.51%。结论:丙酮为提取东北菱粗多糖的最佳溶剂。4种纯化方法各有优缺点,Sevag法对于多糖水平的提高效果明显,适合东北菱粗多糖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菱 提取 纯化 多糖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提取鼠尾腱胶原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唯一 刘国民 +5 位作者 袁海波 彭传刚 徐坤 殷德辉 曹洪倩 李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8-863,I0006,共7页
目的:探讨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对鼠尾腱胶原提取的影响,建立并优化鼠尾腱胶原的提取工艺,提高胶原提取效率。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鼠尾,采取酸溶法提取鼠尾腱胶原,观察不同浸提时间(12、24、48、72和96h)、乙酸浓度(0.10、0.25、0... 目的:探讨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对鼠尾腱胶原提取的影响,建立并优化鼠尾腱胶原的提取工艺,提高胶原提取效率。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鼠尾,采取酸溶法提取鼠尾腱胶原,观察不同浸提时间(12、24、48、72和96h)、乙酸浓度(0.10、0.25、0.50、0.75和1.00mol·L-1)及料液比(g∶mL)(1∶5、1∶10、1∶20、1∶40和1∶80)对胶原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判断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等影响因素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SDS-PAGE电泳实验、单宁酸沉淀实验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实验等对提取的胶原进行鉴定。结果:单因素分析,胶原提取率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随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的增加而增加。正交试验,鼠尾腱胶原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72h、乙酸浓度0.5mol·L-1、料液比为1∶40。SDS-PAGE电泳显示,样品为Ⅰ型胶原,单宁酸沉淀实验显示胶原降解程度低,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胶原结构完整。样品氨基酸含量测定符合胶原蛋白的成分特征。中性胶原溶液在37℃时能够形成固态胶原凝胶,胶原凝胶经过碳化二亚胺(EDC)交联后,扫描电镜下显示内部相互连接,构成孔径适中的蜂窝状多孔结构。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鼠尾腱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得出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等因素的最佳工艺参数,有效提高了鼠尾腱胶原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腱 胶原蛋白 胶原海绵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艳艳 金明华 +7 位作者 李艳博 李阳 王佳慧 郑彤 王思惠 迟翔宇 张宇佳 孙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9-254,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粒径为90nm的SiO2颗粒作用于SH-SY5Y细胞,分别为0、3.125、6.250、12.500、25.000、50.000mg·L-1 SiO2组,其中0mg...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粒径为90nm的SiO2颗粒作用于SH-SY5Y细胞,分别为0、3.125、6.250、12.500、25.000、50.000mg·L-1 SiO2组,其中0mg·L-1组为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SH-SY5Y细胞存活率;采用AO/EB染色和AnnexinⅤ-FITC/PI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百分比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MTT检测,6.250、12.500、25.000和50.000mg·L-1 SiO2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P<0.05),12.500、25.000和50.000mg·L-1 SiO2组细胞存活率低于3.125mg·L-1 SiO2组(P<0.05)。AO/EB染色和Annexin V-FITC/PI法检测,6.250、12.500、25.000和50.000 mg·L-1 SiO2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12.500、25.000和50.000 mg·L-1 SiO2组细胞凋亡率高于3.125mg·L-1 SiO2组(P<0.05)。FCM检测,3.125、6.250、12.500、25.000和50.000mg·L-1 SiO2组细胞中R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5.000和50.000 mg·L-1 SiO2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低于3.125mg·L-1SiO2组和对照组(P<0.05),50.000 mg·L-1 SiO2组G2/M期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SiO2可降低SH-SY5Y细胞的活力,诱导细胞凋亡,增加细胞中ROS水平,可干扰细胞周期进程,对SH-SY5Y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SH—SY5Y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增李斯特菌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在乳胶凝集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鞠文 宋秀玲 +5 位作者 原野 张士尧 方珍 徐坤 李娟 孟日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1-826,共6页
目的:制备高效价高纯度兔抗单增李斯特菌(LM)多克隆抗体,并初步探讨其在乳胶凝集试验(LAT)中的应用。方法:复苏并扩大培养LM标准菌株,制备灭活疫苗免疫家兔,采用ELISA法测定耳缘静脉血抗体效价。4次免疫后,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辛酸... 目的:制备高效价高纯度兔抗单增李斯特菌(LM)多克隆抗体,并初步探讨其在乳胶凝集试验(LAT)中的应用。方法:复苏并扩大培养LM标准菌株,制备灭活疫苗免疫家兔,采用ELISA法测定耳缘静脉血抗体效价。4次免疫后,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粗分离,经蛋白亲和层析柱HiTrap Protein GHP进行IgG纯化,采用SDS-PAGE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间接ELISA法分别测定蛋白纯度、蛋白含量及抗体效价。得到的高效价提纯IgG与乳胶微球进行共价偶联,并选择偶联乳胶的IgG含量及偶联时间等条件,建立快速检测模拟样品中LM的方法。结果:制备并纯化的兔抗LM IgG蛋白浓度为23.364g.L-1,效价为1∶12 800~1∶25 600,与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志贺菌等多种菌均无交叉反应,与斯氏李斯特菌有弱交叉反应;致敏时IgG与乳胶微球偶联比率为1∶40;利用LAT方法检测246份样品,阳性检出率为87.5%,最低检出抗原含量为0.039 8g.L-1。结论:制备了高效价、高纯度的兔抗LM多克隆抗体;建立的LAT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便于基层推广使用,为LM的现场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多克隆抗体 乳胶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提取物抗真菌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巨艳红 甄清 +2 位作者 李勇 李娟 李静 《特产研究》 2009年第3期23-24,27,共3页
目的观察知母提取物乳膏对豚鼠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治疗作用及皮肤用药安全性。方法制备豚鼠皮肤须癣毛癣菌感染模型,观察知母提取物乳膏治疗效果;急性皮肤毒性实验和皮肤致敏实验,了解知母提取物乳膏的安全性。结果与乳膏基质比较,知母提... 目的观察知母提取物乳膏对豚鼠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治疗作用及皮肤用药安全性。方法制备豚鼠皮肤须癣毛癣菌感染模型,观察知母提取物乳膏治疗效果;急性皮肤毒性实验和皮肤致敏实验,了解知母提取物乳膏的安全性。结果与乳膏基质比较,知母提取物乳膏对豚鼠须癣毛癣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P<0.05)。毒理学实验表明,知母提取物乳膏对皮肤无明显的致敏作用及毒性。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知母提取物对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纯中药制剂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真菌 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肝康颗粒入血成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凤兰 董威严 +3 位作者 宋丽君 陈强 杨文思 魏艳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8-530,共3页
目的:确认扶正肝康颗粒口服给药后入血有效成分的吸收状况。方法:按工艺制备扶正肝康及方中各单味药,以甲醇溶解,过滤后作为HPLC检测样品。Wistar大鼠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分别给与扶正肝康颗粒(给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高... 目的:确认扶正肝康颗粒口服给药后入血有效成分的吸收状况。方法:按工艺制备扶正肝康及方中各单味药,以甲醇溶解,过滤后作为HPLC检测样品。Wistar大鼠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分别给与扶正肝康颗粒(给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扶正肝康颗粒给药后大鼠血清中有效成分吸收分布,考察其分离效果和保留时间,比较扶正肝康颗粒与各单味药HPLC图;比较扶正肝康颗粒给药组及对照组大鼠血清HPLC图。结果:扶正肝康颗粒HPLC图中色谱峰基本上与方中各单味药中色谱峰相对应;给药组大鼠血清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血清HPLC图比较,在第10.065、27.965及30.532 min出现3种新峰;且给药大鼠血清HPLC图中新峰,与扶正肝康颗粒色谱峰保留时间不一致。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分析扶正肝康颗粒及其入血成分,在大鼠体内的扶正肝康颗粒有效成分可能为其代谢吸收形式而非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肝康颗粒 入血成分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烷胺修饰物抗禽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坤 杨松涛 +7 位作者 张士尧 侯雷 王宏芳 浦昀 李金华 夏咸柱 李娟 李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6-869,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金刚烷胺修饰物(NAM)抗禽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为抗禽流感病毒新药NAM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狗肾细胞(MDCK)进行体外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和受试物组。①采用细胞病变法结合MTT法检测NAM对禽流感病毒(H5N1... 目的:初步探讨金刚烷胺修饰物(NAM)抗禽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为抗禽流感病毒新药NAM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狗肾细胞(MDCK)进行体外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和受试物组。①采用细胞病变法结合MTT法检测NAM对禽流感病毒(H5N1)的抑制作用,受试物组分为先加入NAM后感染病毒、先感染病毒后加入NAM和感染病毒的同时加入NAM,观察3种方式NAM对禽流感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②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检测NAM对神经氨酸酶的活性影响。结果:①3种不同的实验方式NAM剂量对数与细胞保护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5、0.95和0.99,P均<0.05),且NAM与保护率存在量效依赖关系。先加入NAM后感染病毒,NAM的IC50为15.32 mg.L-1,TI为103.31;先感染病毒后加入NAM,NAM的IC50为30.78 mg.L-1,TI为28.10;感染病毒的同时加入NAM,NAM的IC50为203.92 mg.L-1,TI为4.24。②NAM具有一定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其IC50为87.36 mg.L-1。结论:NAM对穿入细胞后的禽流感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干扰病毒吸附和侵入细胞的脱壳过程也有一定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金刚烷胺 流感病毒A型 H5N1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烷胺修饰物对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坤 李静 +7 位作者 李金华 侯雷 杨松涛 王宏芳 浦昀 吴新宇 李娟 夏咸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观察金刚烷胺修饰物(NAM)对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抗禽流感病毒新药NAM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小鼠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PC)、金刚烷胺阳性药物组(AMA)及NAM25、50、100和... 目的:观察金刚烷胺修饰物(NAM)对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抗禽流感病毒新药NAM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小鼠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PC)、金刚烷胺阳性药物组(AMA)及NAM25、50、100和200mg·kg-1剂量组。测定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刺激指数(SI)、NK细胞杀伤活性和干扰素(IFN)活性。结果:NAM100mg·kg-1剂量组平均脾指数高于PC组(P<0.05);NAM各剂量组平均胸腺指数高于PC组(P<0.05)。NAM25、100和200mg·kg-1剂量组的刺激指数高于PC组(P<0.05);NAM100和200mg·kg-1剂量组刺激指数高于AMA组(P<0.05)。NAM100和200mg·kg-1剂量组NK细胞杀伤活性高于PC组(P<0.05);NAM25、100和200mg·kg-1剂量组NK细胞杀伤活性高于AMA组(P<0.05)。NAM50、100和200mg·kg-1剂量组IFN活性高于PC组(P<0.01);NAM50、100和200mg·kg-1剂量组IFN活性高于AMA组(P<0.05)。结论:NAM可刺激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脾细胞和胸腺细胞增殖,对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NK细胞杀伤活性及IFN免疫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金刚烷胺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