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MS法测定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中1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6
1
作者 贺军 周丽婷 +5 位作者 李娜 刘特 郑东春 曲笑锋 黄鉴 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检测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中锂、铍、铝、钒、锰、钴、镍、铜、锗、砷、硒、铷、钼、银、锡、铯、锑和钡1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评价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吉林省长白山靖宇县五龙泉、神龙泉、银龙泉和林海泉4处天然... 目的:检测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中锂、铍、铝、钒、锰、钴、镍、铜、锗、砷、硒、铷、钼、银、锡、铯、锑和钡1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评价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吉林省长白山靖宇县五龙泉、神龙泉、银龙泉和林海泉4处天然矿泉水,水样经酸化后直接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进行检测。结果:被测元素的检出限为0.005~0.573μg.L-1,除硒元素外,其他元素相对标准偏差为0.1%~4.5%,回收率为81%~116%;4处矿泉水中的18种微量元素含量均符合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标准。结论:ICP-MS方法检出限低,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多种元素快速检测;长白山靖宇县4处天然矿泉水中18种微量元素含量均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矿泉水 微量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对雌性大鼠子宫组织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娜 周丽婷 +2 位作者 朱健 于光艳 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9-473,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雌性大鼠子宫组织的影响,阐明DEHP对雌性大鼠子宫毒性作用的机制。方法:将48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玉米油)、低剂量DEHP组(300mg·kg-1·d^-1 DEHP,1/100LD... 目的:探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雌性大鼠子宫组织的影响,阐明DEHP对雌性大鼠子宫毒性作用的机制。方法:将48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玉米油)、低剂量DEHP组(300mg·kg-1·d^-1 DEHP,1/100LD50)、中剂量DEHP组(1 000mg·kg-1·d^-1 DEHP,1/30LD50)和高剂量DEHP组(3 000mg·kg-1·d^-1 DEHP,1/10LD50),每组12只。于动情间期处死大鼠,称体质量,计算子宫脏器系数;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和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表达水平。结果:染毒第2、3、4周,各剂量DEHP组大鼠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各组大鼠子宫脏器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可见对照组大鼠子宫形态正常,中和高剂量DEHP组大鼠子宫扭曲、管壁变薄,管腔内有大量黄色或清亮液体,并呈重度扩张;子宫浆膜面可见不同程度的积水、充血和肿胀现象。镜下各剂量DEHP组大鼠子宫内膜出现胞核假复层现象,上皮增生和内皮纤维化,固有层腺体数减少,部分腺体萎缩。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DEHP组大鼠子宫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程度逐渐减弱,面积减小。各剂量DEHP组大鼠子宫组织中FSHR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DEHP组大鼠子宫组织中LH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中和高剂量DEHP组大鼠明显低于低剂量DEHP组(P<0.05)。结论:DEHP可导致雌性大鼠体质量降低,子宫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对雌性大鼠产生子宫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雌性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冠宇 王硕 +1 位作者 刘艳 赵淑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3-557,共5页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00、400和800mg·kg-1 DBP组,每组10只。各剂量DB...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00、400和800mg·kg-1 DBP组,每组10只。各剂量DBP组小鼠连续灌胃给予DBP,灌胃剂量分别为200、400和800mg·kg-1·d-1,对照组小鼠仅给予玉米油溶剂。于染毒满2和4周时各组分别处死5只小鼠,收集睾丸,并测定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染毒2周后,400和800mg·kg-1 DBP组小鼠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200mg·kg-1 DBP组(P<0.05);400和800mg·kg-1 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SOD活性低于200mg·kg-1 DBP组(P<0.05);各剂量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GSH-Px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染毒4周后,400和800mg·kg-1 DBP组小鼠睾丸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和200mg·kg-1 DBP组(P<0.05);400和800mg·kg-1 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00 mg·kg-1 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800mg·kg-1 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和200、400 mg·kg-1 DBP组(P<0.05);各剂量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GSH-Px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BP可诱导小鼠睾丸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诱导氧化应激,导致睾丸抗氧化能力下降,造成生殖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过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对小鼠睾丸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春华 叶琳 +2 位作者 隋春生 王南南 王树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8-450,共3页
目的:研究甲醛对小鼠睾丸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甲醛对雄性小鼠的生殖与遗传毒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C)、甲醛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PC),每组12只。采用静式吸入染毒,各染毒组吸入甲醛浓... 目的:研究甲醛对小鼠睾丸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甲醛对雄性小鼠的生殖与遗传毒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C)、甲醛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PC),每组12只。采用静式吸入染毒,各染毒组吸入甲醛浓度分别是21(1/24LC50)、42(1/12 LC50)和84 mg.m-3(1/6 LC50),阴性对照组吸入正常空气,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 mg.kg-1)。染毒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睾丸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1/6LC50染毒组小鼠睾丸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着甲醛剂量的增加,S期细胞百分数逐渐增加,G0/G1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数逐渐减少,各剂量染毒组小鼠睾丸细胞S期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1/6LC50染毒组G0/G1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其他剂量组(P<0.05)。结论:甲醛可以使小鼠睾丸细胞凋亡率增加,并影响其细胞周期,具有一定的生殖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毒性 睾丸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平均气温对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住院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新 刘特 +5 位作者 王树越 张文静 谢静芳 秦元明 钱东华 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吉林省长春市不同季节日平均气温(DMT)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住院人次的关系,阐明DMT对AECOPD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并进行住院治疗的2 564例AECOPD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同期气象因素资料,采用病例交... 目的:探讨吉林省长春市不同季节日平均气温(DMT)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住院人次的关系,阐明DMT对AECOPD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并进行住院治疗的2 564例AECOPD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同期气象因素资料,采用病例交叉设计研究分析不同季节气象因素与AECOPD的关联性。结果:在控制日平均相对湿度(DMRH)、日平均风速(DMWS)及日平均气压(DMAP)等气象因素的条件下,春、夏季DMT每升高1℃,AECOPD患者住院人次分别增加18.9%(OR=1.189,95%CI=1.152-1.228)和14.2%(OR=1.142,95%CI=1.074-1.214);秋季DMT每升高1℃,AECOPD患者住院人次降低9.7%(OR=0.903,95%CI=0.874-0.933);冬季DMT与AECOPD患者住院人次无关联(P>0.05)。结论:春、夏季DMT升高可能是AECOPD患者的危险因素;秋、冬季DMT升高是AECOPD患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日平均气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例交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娟 贾一扬 +7 位作者 刘特 周丽婷 孙迪 徐缙 李春艳 王树越 于雷 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5-82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阐明ACE基因是否为冠心病的易感基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4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进行健...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阐明ACE基因是否为冠心病的易感基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4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共251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ACE基因上rs4267385和rs4316位点的多态性。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的2个SNPs(rs4267385和rs4316)位点基因型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rs4267385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4316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基因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 冠心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脂蛋白脂酶Pvu Ⅱ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丽婷 史杰萍 +5 位作者 叶琳 崔建林 王春华 隋春生 刘特 梁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5-407,共3页
目的:评价中国汉族人群中脂蛋白脂酶(LPL)Pvu Ⅱ基因多态性P-P-基因型与冠心病的关系,阐明LPL基因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PubMed、Medline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数... 目的:评价中国汉族人群中脂蛋白脂酶(LPL)Pvu Ⅱ基因多态性P-P-基因型与冠心病的关系,阐明LPL基因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PubMed、Medline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数据库等数据库,共搜集中国汉族人群LPLPvu Ⅱ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8个病例-对照研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累计病例593例,对照572例。LPLPvu ⅡP-P-基因型个体发生冠心病危险性的OR值为2.32,OR值95%可信区间为(1.64~3.28,P<0.05)。合并结果漏斗图基本对称,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LPLPvu ⅡP-P-基因型携带者易于发生冠心病,提示LPL基因可能为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遗传学 脂蛋白脂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化剂DEHP暴露人群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孙迪 王琪 +5 位作者 陈怀基 许峰 张月竹 张天融 刘洪泊 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暴露人群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为探索甲状腺疾病的病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查找建库至2016年7月1日... 目的:系统评价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暴露人群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为探索甲状腺疾病的病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查找建库至2016年7月1日前国内外发表的人群DEHP暴露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关系的全部中、英文文献。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7篇,均为英文文献,其中高质量文献1篇,中质量文献6篇,样本量共计5 692例。Meta分析,尿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水平每升高1μg·L^(-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10%(OR=0.10,95%CI:0.02~0.44,P=0.002),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降低6%(OR=0.06,95%CI:0~0.81,P=0.03),血清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水平降低7%(OR=0.07,95%CI:0.01~0.39,P=0.002),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无明显变化(P=0.11)。结论:DEHP人群暴露水平增加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人群暴露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不同程度污染城市人群尿中多环芳烃代谢产物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春华 吴桂锋 +3 位作者 杨平 张治富 韩春姬 李忠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不同程度污染城市人群尿中多环芳烃代谢产物1-羟芘葡糖苷酸(1-OHPG)和2-萘酚(2-naphthol)的水平,阐明1-OHPG和2-萘酚作为评价多环芳烃污染及对人群健康危害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多环芳烃(PAHs)...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不同程度污染城市人群尿中多环芳烃代谢产物1-羟芘葡糖苷酸(1-OHPG)和2-萘酚(2-naphthol)的水平,阐明1-OHPG和2-萘酚作为评价多环芳烃污染及对人群健康危害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多环芳烃(PAHs)严重污染(大同)、中等污染(长春)和较轻污染(昆明)的城市,分别对60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尿中多环芳烃代谢产物1-OHPG和2-萘酚的水平。结果:大同市学生尿中1-OHPG水平[(10.94±6.58)μmol.mol-1肌酐]和家长尿中1-OHPG水平[(5.87±6.87)μmol.mol-1肌酐]高于长春学生[(6.33±8.54)μmol.mol-1肌酐]和家长[(4.60±4.08)μmol.mol-1肌酐],也高于昆明学生[(1.90±3.57)μmol.mol-1肌酐]和家长[(1.62±2.44)μmol.mol-1肌酐](P<0.01),长春市学生和家长尿中1-OHPG水平高于昆明市学生和家长尿中1-OHPG水平(P<0.01)。大同、长春、昆明三城市学生之间和家长之间尿中2-萘酚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中1-OHPG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人群接触PAHs污染的状况,可作为评价PAHs污染对人群健康损害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生物学标记 多环芳烃 1-羟芘葡糖苷酸 2-萘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类暴露与人群肥胖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缙 陈怀基 +5 位作者 许峰 王琪 张月竹 刘洪泊 张天融 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6-310,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邻苯二甲酸酯类暴露与人群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人群肥胖的发生提供新思路。方法: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 Direct、OVID等外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邻苯二甲酸酯类暴露与人群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人群肥胖的发生提供新思路。方法: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 Direct、OVID等外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暴露与人群肥胖关系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6篇,样本量共1 259例。Meta分析,肥胖人群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是正常人群的4.1倍(95%CI:1.43~6.76);而2组人群血清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水平的合并效应值分别为1.17(95%CI:0.64~1.69)、0.80(95%CI:0.13~1.48)和0.72(95%CI:-0.19~1.63),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和邻苯二甲酸单乙酯(MEP)水平的合并效应值分别为1.75(95%CI:-0.45~3.96)和2.75(95%CI:0.36~5.15),文献无异质性(P>0.05)。结论:DBP代谢产物MBP水平升高与人群肥胖有关联,MBP可能会促进人群肥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类 肥胖 人群暴露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L3和APOL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11
作者 王树越 周丽婷 +2 位作者 郑东春 史杰萍 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APOL基因家族APOL3和APOL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中国吉林省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组成的97个核心家系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目的:探讨APOL基因家族APOL3和APOL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中国吉林省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组成的97个核心家系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APOL3基因rs132630位点和APOL1基因rs223978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利用拟合优度χ2检验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数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应用UNPHASED软件进行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APOL3基因rs132630位点和APOL1基因rs2239785位点基因型在患者组及其父母组中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HRR分析结果显示,rs132630和rs2239785位点等位基因在患者组和父母组的频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DD分析结果显示,rs132630和rs2239785位点杂合子父母双亲传递给患病子女的2个不同等位基因概率均未偏离50%(P>0.05)。结论:APOL3基因上的rs132630位点和APOL1基因上的rs2239785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遗传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 APOL3 APO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帕金森模型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笑尘 李浩 +1 位作者 王保华 李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8-647,共10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确定不同浓度(0.2、0.4、0.8、1.6和3.2 mmol·L^(-1))MPTP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CC...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确定不同浓度(0.2、0.4、0.8、1.6和3.2 mmol·L^(-1))MPTP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CCK-8法确定不同浓度(0.001、0.010、0.100、0.200、0.400、0.600、0.800和1.000 g·L^(-1))利多卡因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Western blotting法进一步确定利多卡因最佳作用浓度。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何处理)、MPTP组(给予0.8 mmol·L^(-1) MPTP作用24 h)、MPTP+利多卡因组(给予0.8 mmol·L^(-1) MPTP作用24 h后再给予0.6 g·L^(-1)利多卡因作用6 h)、MPTP+利多卡因+DKK1组(给予0.8 mmol·L^(-1) MPTP作用24 h后再给予0.6 g·L^(-1)利多卡因和100μg·L^(-1) DKK1作用6 h)和MPTP+DKK1组(给予0.8 mmol·L^(-1) MPTP作用24 h后再给予100μg·L^(-1) DKK1作用6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PC12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nt配体蛋白1(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nt1、β-catenin、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TP组PC12细胞中ROS、IL^(-1)β、IL-6和TNF-α水平及GSK-3βmRNA表达水平以及GSK-3β、p-GSK-3β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Wnt1、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PTP组比较,MPTP+利多卡因组PC12细胞中ROS、IL^(-1)β、IL-6和TNF-α水平及GSK-3βmRNA表达水平以及GSK-3β、p-GSK-3β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Wnt1、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显著降低PC12细胞中ROS的生成及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还可显著下调凋亡蛋白caspase 3的表达,从而发挥对MPTP诱导的PD模型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利多卡因 氧化应激 Wnt配体蛋白1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联合黄芪多糖对体外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浩 刘东阁 +1 位作者 闫姝琪 任淑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1-1421,共11页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1,25(OH)_(2)D_(3)]联合黄芪多糖(APS)对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采用1,25(OH)_(2)D_(3)和APS缓解IR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CK-8法和己糖激酶法确定棕榈酸(PA)溶液(0.2、0.4、0.6、0.8和1.0 ...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1,25(OH)_(2)D_(3)]联合黄芪多糖(APS)对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采用1,25(OH)_(2)D_(3)和APS缓解IR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CK-8法和己糖激酶法确定棕榈酸(PA)溶液(0.2、0.4、0.6、0.8和1.0 mmol·L^(-1))的最佳作用剂量和最佳作用时间、APS(25、50、100和200 mg·L^(-1))最佳作用剂量及1,25(OH)_(2)D_(3)(1、10、100和1000 nmol·L^(-1))最佳作用剂量。将骨骼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PA组(给予0.4 mmol·L^(-1) PA作用24 h)、PA+APS组(给予0.4 mmol·L^(-1) PA作用24 h后再给予100 mg·L^(-1) APS作用24 h)、PA+1,25(OH)_(2)D_(3)组[给予0.4 mmol·L^(-1) PA作用24 h后再给予100 nmol·L^(-1)1,25(OH)_(2)D_(3)作用24 h]、PA+APS+1,25(OH)_(2)D_(3)组[给予0.4 mmol·L^(-1) PA作用24 h后再给予100 mg·L^(-1) APS和100 nmol·L^(-1)1,25(OH)_(2)D_(3)作用24 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P65、磷酸化P65(p-P65)、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组骨骼肌细胞中ROS、IL-6、TNF-α、MCP-1水平和P65、p-P65、p38MAPK及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IL-10水平和InsR、IRS-1、p-IRS-1及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PA组比较,PA+APS、PA+1,25(OH)_(2)D_(3)和PA+APS+1,25(OH)_(2)D_(3)组细胞中ROS、IL-6、MCP-1和TNF-α水平及P65、p-P65、p38MAPK及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IL-10水平和InsR、IRS-1、p-IRS-1及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A+APS+1,25(OH)_(2)D_(3)组细胞中ROS水平、p-P65和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PA+APS和PA+1,25(OH)_(2)D_(3)组(P<0.05),InsR、IRS-1、p-IRS-1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PA+APS和PA+1,25(OH)_(2)D_(3)组(P<0.05)。结论:1,25(OH)_(2)D_(3)联合APS可有效减轻IR,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通路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来实现的,且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细胞 胰岛素抵抗 骨化三醇 黄芪多糖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
14
作者 郑东春 冯淑娟 +5 位作者 周丽婷 陈新 吴娟 李春艳 王树越 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5-979,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为探索CHD的遗传背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全面检索1990—2013年PubMed、Medline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T...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为探索CHD的遗传背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全面检索1990—2013年PubMed、Medline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在全面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0统计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合并效应量、评估文献发表偏倚以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累计病例8 343例,对照5 357例。TLR4基因Asp299Gly位点的基因型Meta分析结果,合并OR=0.98,95%CI(0.78,1.23),P=0.87;TLR4基因Asp299Gly位点的等位基因Meta分析结果,合并OR=0.98,95%CI(0.78,1.22),P=0.84。结论: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可能与CHD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TOLL样受体4 遗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