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动物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春峰 王洋 李莉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针对高校动物生物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详细介绍了动物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体系;二是要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并采用多渠道进行实验室安全宣传;三是要建立有毒有害的实验试剂管理体系;... 本文针对高校动物生物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详细介绍了动物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体系;二是要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并采用多渠道进行实验室安全宣传;三是要建立有毒有害的实验试剂管理体系;四是要对实验动物规范使用、饲养、处理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动物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为培养科研人才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管理 安全教育 实验动物安全 高危化学药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S)-人参皂苷Rg3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文杰 陈迪 +3 位作者 倪劲松 王心蕊 高静 李平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20(S)-人参皂苷Rg3(SPG-Rg3)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SPG-Rg3对PC-3M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IC50;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C-3M细胞周期的变化;AO/EB双染观察SPG-Rg3对PC-3M细胞凋... 目的研究20(S)-人参皂苷Rg3(SPG-Rg3)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SPG-Rg3对PC-3M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IC50;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C-3M细胞周期的变化;AO/EB双染观察SPG-Rg3对PC-3M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技术探讨SPG-Rg3对PC-3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与其相关基因caspase-8的关系。结果SPG-Rg3可明显抑制PC-3M细胞的生长,IC50为(248.5±0.58)mg.L-1;PC-3M细胞的生长周期中S期细胞数增加,G2/M期细胞数则明显减少,且在G1峰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SPG-Rg3作用后PC-3M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改变,且细胞caspase-8mRNA含量增加、表达明显增强。结论SPG-Rg3能诱导前列腺癌PC-3M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活化caspase-8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前列腺癌 PC-3M 凋亡 CASPASE-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白细胞介素-1β全长cDNA的克隆·鉴定及其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何江帅 卢强 +3 位作者 李伟 赵晓 冯祥汝 陈义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01-7304,共4页
[目的]进行鲤鱼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全长cDNA的克隆、鉴定及其差异表达分析。[方法]利用DD-RTPCR方法获得差异表达cDNA片段,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克隆了鲤鱼IL-1β的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差... [目的]进行鲤鱼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全长cDNA的克隆、鉴定及其差异表达分析。[方法]利用DD-RTPCR方法获得差异表达cDNA片段,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克隆了鲤鱼IL-1β的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获得的阳性克隆含有1个大小为831 bp编码276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聚类分析表明,鲤鱼IL-1β氨基酸序列与日本鲤鱼紧密聚为一支,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5%,之后聚类顺序依次为鲫鱼、斑马鱼、猪、牛、马、人和小鼠。差异表达分析表明,经有丝分裂原刺激后前期(4 h)白细胞中IL-1β的表达量显著增大,但随着时间推移(12,24 h)并非一直较同期大,表达量总体趋势成峰形。[结论]为进一步研究IL-1β在体内的表达方式、功能特点和调控机理以及在炎症反应、应急反应和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白细胞介素-1Β CDNA克隆 鉴定 差异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畜禽支原体中草药筛选及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美安 甄汉深 +4 位作者 裴渭静 沈永强 于录 史祺云 唐旭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了解10味中药体外抗畜禽支原体活性及其细胞毒性,以水回流提取法制备中药提取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10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MTT法测定10味中药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 为了解10味中药体外抗畜禽支原体活性及其细胞毒性,以水回流提取法制备中药提取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10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MTT法测定10味中药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0味中药中,两面针、南板蓝根、黄连、黄芩、黄柏、甘草和白鲜皮等7味中药对3种畜禽支原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两面针、南板蓝根和甘草活性较强,MIC分别为7.81mg/mL^31.25mg/mL、7.81mg/mL^62.50mg/mL、15.625mg/mL^62.50mg/mL;其余3味中药广藿香、土槿皮和艾叶活性最低,MIC几乎大于250mg/mL。10味中药中,土槿皮对Vero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最大安全浓度(TC0)为<0.49mg/m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70mg/mL;其余9味中药对Vero细胞毒性很小,TC0在3.91mg/mL^15.625mg/mL之间,IC50在54.73mg/mL^114.23mg/mL之间。提示筛选出两面针、南板蓝根、黄连、黄芩、黄柏、甘草和白鲜皮等7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和杀灭作用,且其细胞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畜禽 支原体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多糖的制备和生物学功能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韩雪 刘安军 +3 位作者 赵喜花 梁玲玲 张程 李研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2-44,共3页
本文介绍了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植物多糖 动物多糖 微生物多糖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柁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及cid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红 于录 +3 位作者 周泐 熊凌锌 史祺云 宋晓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9-363,共5页
为研究桃柁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通过结晶紫半定量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桃柁酚对S.aureu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利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桃柁酚对cidA及其调控基因的作用,并测定了桃柁酚对胞外DN... 为研究桃柁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通过结晶紫半定量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桃柁酚对S.aureu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利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桃柁酚对cidA及其调控基因的作用,并测定了桃柁酚对胞外DNA(eDNA)释放的作用及对HaCaT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桃柁酚可以有效减少eDNA的释放并抑制S.aureus生物膜的形成,并且抑制趋势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在1/8×MIC药物浓度时,桃柁酚可以诱导eDNA的释放并诱导生物膜形成。桃柁酚可以通过影响agr和sar调控系统,作用于cidA基因进而影响eDNA释放及生物被膜的形成。而且,4×MIC浓度的桃柁酚对人体无毒害作用。本研究为治疗S.aureus感染提供新的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桃柁酚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 桃柁酚 cidA E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囊蚴在大鼠不同消化液的脱囊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叶春艳 吴秀萍 +4 位作者 刘明远 杨秀云 李玉香 王学林 王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8-869,共2页
目的研究华支睾吸虫在大鼠不同部位消化液内的脱囊情况。方法以大鼠的新鲜胃液、十二指肠液、小肠上段液、小肠中段液、小肠下段液和大肠液作为脱囊液,模拟体内消化道环境,观察华支睾吸虫囊蚴在30min后的脱囊情况。如果脱囊率小于10%,... 目的研究华支睾吸虫在大鼠不同部位消化液内的脱囊情况。方法以大鼠的新鲜胃液、十二指肠液、小肠上段液、小肠中段液、小肠下段液和大肠液作为脱囊液,模拟体内消化道环境,观察华支睾吸虫囊蚴在30min后的脱囊情况。如果脱囊率小于10%,重复试验,把作用时间延长为4h,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华支睾吸虫囊蚴在胃液中30min不能脱囊,延长时间至4h仍未见脱囊;在十二指肠液、小肠上段液、小肠中段液、小肠下段液和大肠液中30min均能大量脱囊,脱囊率分别在97.7%、94.6%、95.9%、91.7%、93.8%,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脱囊的幼虫活力较好。结论华支睾吸虫囊蚴在胃液中4h内不能脱囊,能在肠液中30min内成功脱囊,脱囊幼虫活力较好;采用新鲜肠液模拟体内环境也是华支睾吸虫囊蚴体外脱囊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囊蚴 脱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体内组织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牛云 王心蕊 +3 位作者 何旭 张丽红 马英智 李玉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制备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研究其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从而为骨组织工程提供最佳的支架材料。方法:制备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将BALB/c小鼠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物衍生骨支架植入组和异种骨植入组。植入21天后分别采用肌肉刺... 目的:制备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研究其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从而为骨组织工程提供最佳的支架材料。方法:制备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将BALB/c小鼠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物衍生骨支架植入组和异种骨植入组。植入21天后分别采用肌肉刺激实验,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实验分析生物衍生骨对动物机体局部组织的影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取植入物周围组织做HE染色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支架组材料周围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而异种骨组骨组织周围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并有坏死组织。支架组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而异种骨组结果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衍生骨支架 组织相容性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玉章 母连志 丁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1-94,共4页
随着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的发展,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成为当今病毒载体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论文在综述了新城疫病毒的安全性评价、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以新城疫病毒作为病毒载体表达外源基因应用于基础研究、疫苗研究和作... 随着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的发展,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成为当今病毒载体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论文在综述了新城疫病毒的安全性评价、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以新城疫病毒作为病毒载体表达外源基因应用于基础研究、疫苗研究和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等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病毒载体 反向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的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关振宏 李影 +1 位作者 张茂林 段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521-13523,共3页
[目的]获得真核表达的Flag-PKR融合蛋白,以用于流感病毒相关的PKR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方法]以RT-PCR方法扩增PKR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Flag中。将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0-Flag-PKR转染293T细胞,利用Flag抗体... [目的]获得真核表达的Flag-PKR融合蛋白,以用于流感病毒相关的PKR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方法]以RT-PCR方法扩增PKR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Flag中。将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0-Flag-PKR转染293T细胞,利用Flag抗体偶联的琼脂糖凝胶(anti-Flag M2-Agarose)纯化Flag-PKR融合蛋白,所得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及体外活性鉴定。[结果]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显示表达出的融合蛋白能够被抗Flag的抗体特异性识别,其相对分子量约为69 kDa,与Flag-PKR融合蛋白大小相符;体外磷酸化试验表明,Flag-PKR融合蛋白能够发生自动磷酸化。[结论]在293T细胞中表达、纯化了有活性的Flag-PKR融合蛋白,为PKR信号通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 真核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PB1-F2蛋白通过激活ERK1/2激酶刺激AP-1转录因子的活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新 于洪敏 +3 位作者 张茂林 段铭 李影 关振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1-685,共5页
为探索A型流感病毒PB1-F2蛋白对转录因子AP-1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PB1-F2蛋白的表达对AP-1转录活性的调控,利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B1-F2对c-Fos/AP-1的m RNA转录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为探索A型流感病毒PB1-F2蛋白对转录因子AP-1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PB1-F2蛋白的表达对AP-1转录活性的调控,利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B1-F2对c-Fos/AP-1的m RNA转录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以ER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0126抑制ERK1/2的活性后,以验证PB1-F2调控AP-1是否通过ERK1/2激酶介导。结果显示:A549和293T细胞中表达PB1-F2蛋白后,AP-1的转录活性均显著升高,并且c-Fos/AP-1的m RNA转录水平呈现显著上调;过表达PB1-F2蛋白同样能够显著上调磷酸化ERK1/2水平;以U0126抑制ERK1/2激活后,PB1-F2上调AP-1转录活性的作用显著下降。本研究表明,流感病毒PB1-F2蛋白能够通过激活ERK1/2激酶诱导AP-1转录因子的活化,为进一步研究PB1-F2蛋白参与调控炎症反应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流感病毒 PB1-F2蛋白 ERK1/2信号通路 AP-1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isdA基因对宿主上皮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丛立新 李蕾 于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IsdA的编码基因缺失前后与宿主上皮细胞共孵育后的免疫学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金葡菌感染机制及抗金葡菌制剂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金黄葡萄球菌野生株Newman和IsdA缺失株NewmanΔIsdA分别作用于上皮细胞Hacat,运...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IsdA的编码基因缺失前后与宿主上皮细胞共孵育后的免疫学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金葡菌感染机制及抗金葡菌制剂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金黄葡萄球菌野生株Newman和IsdA缺失株NewmanΔIsdA分别作用于上皮细胞Hacat,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 PCR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IsdA+/-均能提高上皮细胞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IL-8、TNF-α和IL-6),趋化因子MCP-1,表面受体TLR2和TLR4,C型植物血凝素-1(dectin-1)及抗菌肽LL-37的表达,而IsdA-/-诱导上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能力要低于IsdA+/+,但IsdA-/-组上皮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通过ELISA、Western Blot检测与PCR结果一致。结论研究表明,受金黄色葡萄球菌缺失株NewmanΔIsdA作用的上皮细胞促炎症因子分泌减少,细胞表面受体蛋白的表达和转录水平也相应降低,暗示了该缺失株的侵袭力降低,为进一步研究金葡菌感染机制及抗金葡菌制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IsdA 基因敲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肌幼虫p45cDNA的克隆及鉴定
13
作者 孙树民 吴秀萍 +7 位作者 付宝权 王学林 郭恒 于申业 邓洪宽 刘马峰 P.Boireau 刘明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9-441,44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45kDa抗原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从旋毛虫肌幼虫cDNA文库中扩增靶基因p45cDNA,并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NovaBlue后测序分析。获得827bp的p45cD-NA。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旋毛虫p4... 目的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45kDa抗原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从旋毛虫肌幼虫cDNA文库中扩增靶基因p45cDNA,并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NovaBlue后测序分析。获得827bp的p45cD-NA。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旋毛虫p45基因序列相比共有1个核苷酸发生改变,二者的同源性为99%,其编码蛋白质由268个氨基酸组成,与45kDa抗原的同源性为99%。将p45cDN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至表达菌BL21star(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出约30kDa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检测表明,p45重组蛋白可以被旋毛虫感染猪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P45 CDNA 克隆 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复苏促进因子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丛立新 马玉杰 +1 位作者 梁俊超 周会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67,共3页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此病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所引起.结核分枝杆菌除了可以感染人以外,还能够引起25种禽类和50多种哺乳动物发病,这其中感染力较强的是人结核分枝杆菌、家禽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它们主要引起人结核病、禽...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此病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所引起.结核分枝杆菌除了可以感染人以外,还能够引起25种禽类和50多种哺乳动物发病,这其中感染力较强的是人结核分枝杆菌、家禽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它们主要引起人结核病、禽结核病和牛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促进因子 休眠 牛结核病 人畜共患病 牛分枝杆菌 哺乳动物 禽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感染早期小鼠肠道病理变化及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伊宁 徐静 +4 位作者 庞建达 王昕蕊 刘晓雷 刘明远 孙树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究旋毛虫感染早期如何诱导肠道病理变化及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方法观察旋毛虫感染BALB/c鼠早期4个关键时间节点肠道病理学变化,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Meso Scale Discovery,MSD)检测感染... 目的探究旋毛虫感染早期如何诱导肠道病理变化及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方法观察旋毛虫感染BALB/c鼠早期4个关键时间节点肠道病理学变化,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Meso Scale Discovery,MSD)检测感染早期肠系膜淋巴结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肠道病理学结果表明,肠粘膜增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多。MSD结果显示,感染后6 h肠系膜淋巴结Th1型细胞因子(I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其他细胞因子无显著变化;感染后3d至6d,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呈Th1/Th2混合型免疫应答。结论 旋毛虫感染后6 h至6 d肠道炎症随感染时间延长加重,感染后6 h Th1型免疫应答受到抑制,随后旋毛虫通过诱导机体产生以Th2型为主的混合型免疫应答,实现旋毛虫在机体内的长期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细胞因子 免疫抑制 混合型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筛选人白细胞文库中与A型流感病毒PB1-F2相互作用的蛋白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雨明 侯佩莉 +3 位作者 张茂林 李鸿梅 黄飞 关振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文库中与A型流感病毒PB1-F2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为研究PB1-F2蛋白的功能提供依据。构建pGBKT7-PB1-F2诱饵重组载体,在证实诱饵蛋白不具有自激活作用的前提下,以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白细胞文库中与PB1-F2...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文库中与A型流感病毒PB1-F2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为研究PB1-F2蛋白的功能提供依据。构建pGBKT7-PB1-F2诱饵重组载体,在证实诱饵蛋白不具有自激活作用的前提下,以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白细胞文库中与PB1-F2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酵母细胞内验证蛋白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酵母表达载体pGBKT7-PB1-F2在酵母中成功表达PB1-F2融合蛋白。酵母双杂交筛选并验证,获得了8个与流感病毒PB1-F2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探索PB1-F2蛋白的新功能,为揭示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 A型流感病毒 PB1-F2蛋白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睾丸抗原基因在肿瘤诊断与免疫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永立(综述) 任圣男(审阅) 陈芳芳(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5-760,共6页
肿瘤一直是人类医疗健康领域的巨大难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是一类多功能蛋白家族,在男性精子细胞及肿瘤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而在其他健康体细胞中无表达。研究发现CTA参与肿... 肿瘤一直是人类医疗健康领域的巨大难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是一类多功能蛋白家族,在男性精子细胞及肿瘤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而在其他健康体细胞中无表达。研究发现CTA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且部分CTA具有免疫原性,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可能。临床试验中已针对CTA家族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1(MAGE1)和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1(NY-ESO-1)抗原进行多种肿瘤疫苗研究,展现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及良好的生物安全性;CTA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功能研究有利于推动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及新的免疫疗法的开发。本文主要综述了CT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诊断和免疫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睾丸抗原基因 肿瘤 诊断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完全抗原的合成·鉴定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文迪 周玉 +5 位作者 卢士英 任洪林 李岩松 柳増善 宋芳 郝亚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072-18074,共3页
[目的]获得抗Cu2+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以异硫氰酸苄基乙二胺四乙酸(ITCBE)为双功能螯合剂,使Cu2+分别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获得免疫原(Cu-ITCBE-BSA)和检测原(Cu-ITCBE-OVA)。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鉴定... [目的]获得抗Cu2+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以异硫氰酸苄基乙二胺四乙酸(ITCBE)为双功能螯合剂,使Cu2+分别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获得免疫原(Cu-ITCBE-BSA)和检测原(Cu-ITCBE-OVA)。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鉴定偶联结果。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获得能稳定分泌抗Cu2+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腹水获得抗Cu2+的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了1株能稳定分泌抗Cu2+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4A6),所分泌的抗体亚类为IgG1,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可达1∶1.0×103,腹水效价可达1∶6.4×105。以该细胞株接种Balb/C小鼠腹腔,获得抗Cu2+的腹水型单抗;该腹水经过亲和层析法纯化后,纯度可达95%。[结论]获得了抗Cu2+的单克隆抗体,为环境水样中Cu2+的免疫学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抗原合成 鉴定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禽流感病毒PB1-F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国双 刘恩华 +2 位作者 张茂林 段铭 关振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共6页
以重组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PB1-F2的C端蛋白(cPB1-F2)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构建cPB1-F2的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蛋白表达与纯化;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筛选抗重组cPB1-F2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间接免疫荧... 以重组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PB1-F2的C端蛋白(cPB1-F2)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构建cPB1-F2的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蛋白表达与纯化;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筛选抗重组cPB1-F2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选鉴定阳性细胞株,并对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纯化的重组cPB1-F2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筛选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抗cPB1-F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6F4、2C5和4D3,经鉴定抗体均为IgG1亚类,且3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识别重组PB1-F2蛋白。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cPB1-F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研制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1 PB1-F2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狂犬病病毒M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欢欢 王甲慧 +2 位作者 段铭 张茂林 关振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3,共5页
为筛选人脑cDNA文库中与狂犬病病毒基质蛋白(M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基因,并对阳性克隆进行初步的分析和鉴定。首先构建了含有M基因的诱饵质粒pGBKT7-CVS11-M,并对其进行自激活和毒性检测,然后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初步筛选出与M蛋白具... 为筛选人脑cDNA文库中与狂犬病病毒基质蛋白(M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基因,并对阳性克隆进行初步的分析和鉴定。首先构建了含有M基因的诱饵质粒pGBKT7-CVS11-M,并对其进行自激活和毒性检测,然后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初步筛选出与M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12个阳性克隆,对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及测序分析,并通过酵母回复性试验最终获得3个无重复性克隆,编码的蛋白质分别为TAB2、P4HA2和RCN1。为研究狂犬病病毒M蛋白在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M蛋白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