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择期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中应用磷丙泊酚二钠与丙泊酚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东浩 李金辉 +3 位作者 班儒孟 闫津硕 刘芮竹 李学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磷丙泊酚二钠(FP)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成人择期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阶段的疗效及安全性,为FP在全麻诱导和维持阶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方法法:选择择期行手术治疗的ASAⅠ或Ⅱ级的成人患者,按就诊时间共... 目的:探讨磷丙泊酚二钠(FP)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成人择期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阶段的疗效及安全性,为FP在全麻诱导和维持阶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方法法:选择择期行手术治疗的ASAⅠ或Ⅱ级的成人患者,按就诊时间共有100例患者陆续进入观察,随机分为FP组(50例)和丙泊酚组(50例)。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准备,随后缓慢注射咪达唑仑2~3mg及舒芬太尼0.3μg·kg^(-1),1~2min后进行麻醉诱导。FP组患者静脉注射FP(10.0~12.5mg·kg^(-1)),丙泊酚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mg·kg^(-1)),待患者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降至1分后给予肌松药完成诱导。麻醉维持中,FP组患者持续静脉泵注FP,给药速率为12.5~15.0 mg·kg^(-1)·h^(-1);丙泊酚组患者持续泵注丙泊酚,以6 mg·kg^(-1)·h^(-1)为起始速率,2组患者均复合瑞芬太尼0.1~0.4μg·kg^(-1)·min^(-1)协同镇痛,根据患者状态适当调整给药速率。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即刻(T_(2))、诱导后5 min(T_(3))、诱导后10 min(T_(4))、诱导后20 min(T_(5))、诱导后30 min(T_(6))、诱导后40 min(T_(7))和手术结束时(T_(8))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记录2组患者镇静/麻醉起效(MOAA/S评分≤1分)时间及患者睁眼时间和苏醒时间(MOAA/S评分=5分);观察2组患者术中SBP和BIS值的最低值及所需时间;比较2组患者出现躁动、呛咳、恶心、呕吐、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组患者诱导时间明显长于丙泊酚组(P<0.05);在全麻苏醒期,FP组患者睁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长于丙泊酚组(P<0.05);在不同时间点,2组患者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组患者在T_(4)、T_(5)、T_(6)和T_(7)时间点的HR均低于丙泊酚组(P<0.05);FP组患者BIS值的最低值明显小于丙泊酚组,并且FP组患者BIS值降至最低的时间也明显晚于丙泊酚组(P<0.05);FP组患者的SBP降至最低值的时间晚于丙泊酚组(P<0.05),但2组患者SBP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比较,注射用FP在ASAⅠ或Ⅱ级的成人择期手术患者的全麻诱导和维持过程中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新的麻醉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丙泊酚二钠 丙泊酚 镇静 临床疗效 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注射咪唑安定防止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及对麻醉苏醒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禾田 郑艳 +1 位作者 单雪梅 王天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7-629,共3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时间注射咪唑安定防止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及对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胸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D1、D23组(每组15例)。用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静脉注射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对照组不... 目的:研究在不同时间注射咪唑安定防止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及对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胸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D1、D23组(每组15例)。用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静脉注射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对照组不辅加镇静剂,D1和D2两组分别在诱导时和诱导30min后注射咪唑安定。在脑电双频谱(BIS)保持同等状态下比较术中全麻药的用量及手术结束至拔气管导管时间。术后检验术中感知和回忆情况。结果:加用咪唑安定避免全麻患者术中知晓效果优于对照组,诱导时注射咪唑安定预防术中知晓的效果优于诱导30min后注射,麻醉苏醒所需时间短。结论:与诱导同时注射咪唑安定效果最佳,且能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稳定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投药和剂量 复合麻醉 术中知晓 术中回忆 苏醒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病人围术期血浆中4种神经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国庆 王显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病人围术期血浆 4种神经肽的影响。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的高血压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全麻组和联合组 ,每组 2 0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 15min、手术后 2 0min和术终 10min测定血浆中ET、C...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病人围术期血浆 4种神经肽的影响。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的高血压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全麻组和联合组 ,每组 2 0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 15min、手术后 2 0min和术终 10min测定血浆中ET、CGRP、神经肽 (NPY)和NT的含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在麻醉和手术后E组和G组病人的血压和 4种神经肽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或 0 0 1)。C组的血压、心率和 4种神经肽在手术开始后与组间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法 高血压 围术期 血浆 神经肽 内皮素 神经肽Y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神经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在无肌松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小颖 石玉博 +2 位作者 宋建利 崔飞宇 苏振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8-1393,共6页
临床麻醉工作中,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和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麻醉使得肌肉松弛(肌松)药的使用受限,而无肌松麻醉成为临床麻醉方式的新挑战。瑞芬太尼是具有超短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其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可为无肌松... 临床麻醉工作中,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和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麻醉使得肌肉松弛(肌松)药的使用受限,而无肌松麻醉成为临床麻醉方式的新挑战。瑞芬太尼是具有超短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其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可为无肌松麻醉气管插管和麻醉维持提供有利条件。与其他阿片类药物比较,瑞芬太尼具有起效迅速、快速清除和持续静脉输注无明显蓄积的特点,并可基本满足无肌松全身麻醉诱导的气管插管条件。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模式互补,能协同消除麻醉对机体的伤害性刺激,维持稳定的通气状态和血流动力学,满足手术条件,在停药后患者苏醒迅速,可避免肌松药残余作用导致呼吸恢复延迟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是实现无肌松麻醉的优选组合。现综合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不同手术需求和不同年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无肌松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肌肉松驰 气管插管 麻醉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压预测指数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中应用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阮文青 付泽润 +3 位作者 黄逸 李龙云 孙耀 李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0-1136,共7页
目的:分析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应用低血压预测指数(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经过,为同类型大手术的麻醉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采用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 目的:分析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应用低血压预测指数(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经过,为同类型大手术的麻醉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采用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血流动力学资料、血管活性药物用法用量和临床效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72岁,因肉眼血尿5个月伴尿痛3个月入院。膀胱镜检查,膀胱三角区右侧可见7 cm×7 cm×5 cm肿物,近膀胱颈可见大小约4 cm×3 cm×3 cm肿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检查,膀胱右后壁增厚伴高代谢,初步诊断为膀胱恶性肿瘤。进行麻醉前评估后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同时采用搭载HPI软件的监护仪指导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常规麻醉诱导后,使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患者术中共发生低血压事件(IOH)6次,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累计时间为13.7 min,占麻醉时长的4.4%,MAP<65 mmHg时间加权平均数为0.28 mmHg。HPI≥85的时间范围与MAP<65 mmHg大致重叠且包含后者。146个HPI≥85的时间点,68.5%(100/146)MAP>65 mmHg;47个MAP<65 mmHg的时间点,97.9%(46/47)均出现HPI≥85。患者术后第1天超敏肌钙蛋白I<0.01μg·L^(-1),未发生围术期不良事件,第8天顺利出院。结论:HPI可及时并准确地预警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IOH的发生。术中使用基于HPI的低血压纠正策略可将患者MAP<65 mmHg的时间加权平均数维持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低血压预测指数 机器学习 血流动力学管理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聋患者焦虑、抑郁和压力情绪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洋 宋祝萱 +2 位作者 鲍羿岐 崔娜 朱学伟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评估老年性聋(presbycusis,PC)患者焦虑、抑郁及压力状态,探讨对称性听力下降对老年患者压力、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收治的PC患者30例(观察组),纳入同... 目的评估老年性聋(presbycusis,PC)患者焦虑、抑郁及压力状态,探讨对称性听力下降对老年患者压力、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收治的PC患者30例(观察组),纳入同期就诊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群30例(对照组)。应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项版本(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21,DASS-21)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DRS-17)评估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抑郁及压力状态。分析PC患者言语识别率(speech recognition scores,SRS)与抑郁、焦虑、压力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DASS-21结果抑郁、焦虑、压力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RS-17结果抑郁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耳鸣PC组抑郁、焦虑、压力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RS与抑郁、焦虑、压力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曲线类型与抑郁、焦虑、压力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压力状态。在PC患者中焦虑,抑郁及压力发生率高于听力正常老年人群。应对听力下降的老年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加强有效沟通,改善PC患者的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焦虑 抑郁 压力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定对全髋置换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冰 刘昊川 +2 位作者 陈鹏 赵国庆 高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4-809,共6页
目的:观察全髋置换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后围拔管期及苏醒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拟行全髋置换择期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DEX组,每组2... 目的:观察全髋置换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后围拔管期及苏醒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拟行全髋置换择期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DEX组,每组20例,术毕前30min各组患者分别静脉泵注0、0.5、1.5和2.5μg.kg-1 DEX,10min内泵注完毕。观察并分别记录各组患者用药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及拔管后3min(T3)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心肌耗氧量(MCO),同时记录苏醒时间(t1)、拔管时间(t2)以及术后30 min(Ta)、术后35 min(Tb)、术后40 min(Tc)3个时间点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T3时间点,DEX低剂量组患者SBP、DBP、HR及M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中、高剂量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EX高剂量组患者拔管时间(t1)、苏醒时间(t2)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EX高剂量组患者OAA/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5μg.kg-1 DEX能稳定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维持OA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苏醒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深度指数用于全麻手术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6
8
作者 冯微 赵国庆 +2 位作者 叶虹 郑艳 张禾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评价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麻醉深度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ASAⅠ或Ⅱ级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和维持。A组以CSI监测数据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使CSI维持在50±5。B组根据经验... 目的评价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麻醉深度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ASAⅠ或Ⅱ级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和维持。A组以CSI监测数据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使CSI维持在50±5。B组根据经验用药。常规监测SBP、DBP、HR、ECG、SpO2、CSI,计算用药总量,记录苏醒时间;诱导期进行警觉/镇静(OAA/S)评分,计算CSI对于OAA/S的等级相关系数。结果麻醉期间,B组的SBP、DBP、HR、CSI波动明显大于A组(P<0.05);A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拔管后躁动、嗜睡、恶心、呕吐的病例数少于B组;A组无一例术中知晓,B组有1例发生术中知晓。CSI与OAA/S评分具有显著的等级相关性。结论CSI可动态反映大脑生理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全麻深度,指导麻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指数 全身麻醉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丹西酮防止术中不良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禾田 王天元 +1 位作者 叶虹 刘岩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4-295,共2页
目的 :研究恩丹西酮防治手术中病人恶心、呃逆、鼓肠和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腹部手术的 ASA ~ 级病人 80例 ,在全身麻醉和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者各 4 0例。两种麻醉下的病人再随机分为恩丹西酮组 ( E组 )和对照组 ( C... 目的 :研究恩丹西酮防治手术中病人恶心、呃逆、鼓肠和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腹部手术的 ASA ~ 级病人 80例 ,在全身麻醉和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者各 4 0例。两种麻醉下的病人再随机分为恩丹西酮组 ( E组 )和对照组 ( C组 ) ,每组各 2 0例。 E组病人在麻醉生效后于开腹前静脉注射恩丹西酮 0 .1mg·kg-1,观察恩丹西酮对手术中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 ,并比较 E组和 C组病人术中用药量和全麻病人拔气管导管时间。结果 :恩丹西酮除稳定病人术中状态 ,还可以减少全麻病人全麻药和肌肉松弛药的用量 ,进而缩短术终至拔除气管内导管所需时间。对硬膜外麻醉的病人 ,可以减少或免用镇静药和升压药。结论 :恩丹西酮能有效防止术中不良反应 ,平静术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丹西酮 不良反应 手术中 恶心 呃逆 麻醉 鼓肠 牵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与HRV监测下丙泊酚TCI麻醉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丽英 王景民 张禾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声带息肉摘除术 丙泊酚 临床观察 麻醉 监测 TCI HRV B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麻醉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耀中 姚嵩梅 +1 位作者 赵国庆 巴凤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1-503,共3页
目的:研究眯达唑仑和丙泊酚麻醉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胃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眯达唑仑组(Mz组,n=20)和丙泊酚组(P1组,n=20)。于麻醉诱导前、手术后1h、术毕时和术后24h分别... 目的:研究眯达唑仑和丙泊酚麻醉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胃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眯达唑仑组(Mz组,n=20)和丙泊酚组(P1组,n=20)。于麻醉诱导前、手术后1h、术毕时和术后24h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Mz组患者于切皮后1h、手术结束时和手术后24h血浆IL-6、IL-8水平高于麻醉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1组切皮后1h和手术结束时血浆IL-6、IL-8水平明显增高,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Mz组相应时点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患者切皮后1h和手术结束时血浆IL-10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PI组增加的幅度高于Mz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眯达唑仑和丙泊酚麻醉能促进胃癌手术患者产生致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并能保持两者的平衡。咪达唑仑较丙泊酚有明显的抑制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眯达唑仑 丙泊酚 胃肿瘤/外科学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R基因多态性与吉林人群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吉林 刘冲 +1 位作者 单雪梅 宋玉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讨吉林人群IL-23R基因rs7517847和rs1048962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8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IL-23R基因多态性检测,与100例健康者对照分析。结果:两个SNP位点(rs7517847和r... 目的:探讨吉林人群IL-23R基因rs7517847和rs1048962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8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IL-23R基因多态性检测,与100例健康者对照分析。结果:两个SNP位点(rs7517847和rs10489629)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假设遗传方式下,rs7517847位点的纯合突变GG基因型与(TG+TT)基因型比较;rs10489629位点的纯合突变AA基因型与(GA+GG)基因型比较,其频率分布差异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3R基因rs7517847和rs10489629位点的多态性均与吉林人群AS易感性有关;携带G等位基因(或A等位基因)且为GG(或AA)基因型的个体患AS的倾向性增大,可能是患AS的易感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白细胞介素23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性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和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明 赵国庆 +1 位作者 韩雪梅 张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0-941,共2页
目的:探讨适合于老年人外科手术的麻醉诱导方法.方法:6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3组,先静注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1,然后A组静注依托咪酯0.2 mg·kg-1、B组静注异丙酚2.0 mg·kg-... 目的:探讨适合于老年人外科手术的麻醉诱导方法.方法:6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3组,先静注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1,然后A组静注依托咪酯0.2 mg·kg-1、B组静注异丙酚2.0 mg·kg-1、C组静注依托咪酯0.1 mg·kg-1和异丙酚1.0 mg·kg-1麻醉诱导,注药在1 min内完成,气管插管.观察麻醉诱导显效时间及循环系统的变化.结果:C组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间[(46.1±7.5)s]、睫毛反射消失时间[(51.1±6.3)s]、眼球固定时间[(60.1±14.6)s]明显小于A组[分别为(66.2±11.5)s、(70.2±10.6)s和(82.1±12.5)s](P<0.05),与B组[分别为(45.3±7.2)s、(50.6±7.6)s和(60.2±13.8)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与A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与注药前比较,A组在插管即刻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明显上升(P<0.05),B组在诱导后MAP和HR明显下降(P<0.05),C组循环变化不明显(P>0.05).血氧饱和度(SPO2)均保持在97%~100%.结论:依托咪酯和异丙酚伍用是老年人麻醉诱导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异丙酚 老年人 麻醉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中应用尼卡地平控制高血压危象的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国庆 苏振波 +2 位作者 张耀中 王宏宇 韩阳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28-329,共2页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高血压危象 手术中应用 尼卡地平 主要死亡原因 钙通道阻断药 后继治疗 肿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abled-1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让娟 李凯 +5 位作者 邢琬莹 王悦书 于维 吴广智 崔树森 李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2-936,共5页
目的:探讨Disabled-1(Dab1)基因在乳腺上皮细胞及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阐明Dab1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的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乳腺癌细胞MCF-7、BT-549和MDA-MB-231,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法检测MCF-... 目的:探讨Disabled-1(Dab1)基因在乳腺上皮细胞及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阐明Dab1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的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乳腺癌细胞MCF-7、BT-549和MDA-MB-231,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法检测MCF-10A、MCF-7、BT-549和MDA-MB-231细胞中Dab1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ab1蛋白的表达水平。取对数生长期的BT-549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pKH3组和转染pKH3-Dab1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Real-time PCR法检测,与MCF-10A细胞(0.998±0.020)比较,乳腺癌细胞MCF-7(0.504±0.037)、BT-549(0.302±0.027)和MDA-MB-231(0.330±0.031)中Dab1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MCF-10A细胞(0.227±0.021)比较,乳腺癌细胞MCF-7(0.134±0.014)、BT-549(0.076±0.01)和MDA-MB-231(0.074±0.005)中Dab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和转染pKH3组比较,转染pHK3-Dab1组BT-549细胞出现细胞周期G1期阻滞。结论:Dab1在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下调,Dab1过表达可阻滞乳腺癌细胞G1细胞周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b1基因 人乳腺癌细胞 细胞周期 G1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广东 赵国庆 +1 位作者 高凤 李龙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14-1116,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体重220-240g,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七氟醚预处理组(C组)和七氟醚后处理组(D组)。采用结扎右侧肾动脉,夹...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体重220-240g,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七氟醚预处理组(C组)和七氟醚后处理组(D组)。采用结扎右侧肾动脉,夹闭左侧肾动脉45min、再灌注24h的方法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仅切开腹腔,游离两侧肾蒂,但不阻断任何动脉;C组于制备模型前吸入七氟醚45min,浓度维持在1MAC(2.5%);D组在氯胺酮100mg/kg麻醉开放动脉后吸入1MAC七氟醚并维持45min,其余步骤同其他各组。缺血-再灌注后24h分别测定血浆及肾组织超氧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对肾小管损害进行Paller评分。结果B.C、D组血清与肾组织中SOD含量明显低于,MDA、MPO明显高于A组(P〈0.01);C、D组血清与肾组织SOD含量明显高于,MDA、MPO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5)。B、C及D组的肾小管Paller评分明显高于A组,且C、D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均可通过氧自由基介导作用减轻肾脏损伤,两者对改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活性氧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预处理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明 韩雪梅 +1 位作者 王宏宇 张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ASA I~Ⅱ级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复合全麻组(GE组,n=20)及单纯全麻组(G组,n=20),分别于麻醉前 (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探查时(T2)、术毕气管拔... 目的:探讨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ASA I~Ⅱ级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复合全麻组(GE组,n=20)及单纯全麻组(G组,n=20),分别于麻醉前 (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探查时(T2)、术毕气管拔管后(T3)静脉采血,测定去甲肾上腺紊(NE)、皮质醇(COS)并记录同一时间点血压(BP)、心率(HR)。结果:两组T0时SBP、DBP、HR、NE、COS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1时NE值GA组低于G组(P<0.05);T2时GE组SBP、DBP、NE和COS 值低于G组(P<0.05或P<0.01);T3时DBP、SBP、NE和COS GE组低于G组(P<0.05或P<0.01)。 GE组T1、T2、T3时BP、NE、COS值较T0时明显降低(P<0.05或P<0.01),T3时GE组、G组各观察值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抑制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效果优于单纯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是胆囊切除术适宜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麻/方法 麻醉 硬膜外/方法 胆囊切除术/方法 去甲肾上腺素/血液 氢化可的松/血液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在腹主动脉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凯 赵国庆 +1 位作者 李龙云 高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比较自体血与库血的质量及对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库血组(Y组)和自体血组(Z组)。记录术中出血量、补血、补液情况;对清洗浓缩后的自体血与库存异体血行血气分析,并检测患... 目的比较自体血与库血的质量及对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库血组(Y组)和自体血组(Z组)。记录术中出血量、补血、补液情况;对清洗浓缩后的自体血与库存异体血行血气分析,并检测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和血生化;记录输血相关并发症。结果 Z组异体RBC用量明显低于Y组(P<0.01);Y组PO2、Na+低于,K+、血糖、乳酸和Hb含量高于Z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WBC均高于术前,Plt均低于术前(P<0.01),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组术后第1天肝功能、肾功能有轻度的损伤,显著高于术前及Z组(P<0.05);Y组输血后并发症高于Z组(P<0.05)。结论自体回收的血液质量优于异体库存血,自体血液回输后可降低异体血用量,减少术后脏器功能紊乱,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主动脉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 库血 腹主动脉瘤 输血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麻醉对机体部分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国庆 王宏宇 +4 位作者 王金兰 张耀中 李龙云 苏振波 王天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麻醉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均分成氯胺酮麻醉组(A组)和对照组(B组)。在实验开始时(T1)、4h后(T2)、第7天晨(T3)、第21天晨(T4)分别采兔耳缘静脉血1.5ml,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B细胞、CD4、CD8... 目的探讨氯胺酮麻醉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均分成氯胺酮麻醉组(A组)和对照组(B组)。在实验开始时(T1)、4h后(T2)、第7天晨(T3)、第21天晨(T4)分别采兔耳缘静脉血1.5ml,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B细胞、CD4、CD8、CD25、CD11b、CD11c等细胞的含量。结果麻醉后A组血液中性粒细胞在T2时明显上升(P<0.05),之后逐渐回降;CD4表达率在T2时显著下降(P<0.01),之后逐渐回升,至T4时接近正常水平;CD8在T2、T3时略有下降,在T4时骤然升高(P<0.01);CD25在T2、T3时下降(P<0.05),在T4时也骤然升高(P<0.01);CD11b、CD11c在T2时明显下降(P<0.01),在T4时略有回升但仍低于正常水平(P<0.01)。结论氯胺酮麻醉对机体免疫细胞有抑制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麻醉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依达拉奉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永谦 岳云 +1 位作者 吴安石 韩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依达拉奉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老年重症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麻醉开始前研究组静脉泵入依达拉奉(60mg/40ml)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桡动脉...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依达拉奉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老年重症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麻醉开始前研究组静脉泵入依达拉奉(60mg/40ml)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桡动脉穿刺后、手术开始后1h、缝皮前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水平。记录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尿量,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情况,于术前、术后72h测定APACHEⅡ评分。结果手术开始后1h与缝皮前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MDA则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研究组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率、APACHEⅡ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依达拉奉可防止MDA升高、SOD下降,减轻自由基损伤并减少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APACHEⅡ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自由基 低氧血症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