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景天对大鼠嗅球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陆艳娟 关桂梅 董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4-205,F002,共3页
目的 :明确红景天素对老龄大鼠嗅球中凋亡相关基因 Bcl- 2和 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健康老龄大鼠 2 0只 ,随机分成注射红景天素实验组 (1 0只 )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 (1 0只 )。断头处死取嗅球 ,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免疫... 目的 :明确红景天素对老龄大鼠嗅球中凋亡相关基因 Bcl- 2和 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健康老龄大鼠 2 0只 ,随机分成注射红景天素实验组 (1 0只 )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 (1 0只 )。断头处死取嗅球 ,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Bcl- 2和 Bax主要表达于大鼠嗅球中的僧帽细胞。红景天素实验组 Bcl- 2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0 .0 1 ) ;Bax阳性细胞表达率实验组虽略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红景天能够诱导老龄大鼠嗅球中 Bcl- 2蛋白表达增多 ,抑制僧帽细胞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素 药物作用 嗅球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面分离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海生 张秋航 杨占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颅面分离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10月至2000年10月诊治的28例颅面分离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治疗方法。结果:28例病人中21例为外伤性颅面分离,7例为非外伤性颅面分离。外伤患者中有眼眶并发症者37例次,颅内并... 目的:探讨颅面分离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10月至2000年10月诊治的28例颅面分离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治疗方法。结果:28例病人中21例为外伤性颅面分离,7例为非外伤性颅面分离。外伤患者中有眼眶并发症者37例次,颅内并发症者29例次,其中脑脊液鼻漏占42.9%。外伤者骨折复位固定术式为经面部创口进路者9例,经面中部掀翻进路4例,颅面联合进路4例,多切口骨膜下隧道贯通进路4例。非外伤性颅面分离者均在切除颅底沟通瘤时一期进行了颅面骨的固定与颅面分离的修复。结论:颅面分离是颅面外科一种特殊类型疾病,采用适宜的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 外科治疗 外伤性 分离 病人 并发症 诊断 结论 适宜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r-sHemopexin重组质粒的构建及体外辐射诱导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贵全 许传杰 +2 位作者 杨文 朴春姬 董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 :克隆小鼠分泌型 Hemopexin(s PEX)编码区的 c DNA序列 ,构建含 Egr- 1启动子的 p Egr- s PEX真核表达载体 ,检测辐射诱导重组质粒在 B16 F10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用 RT- PCR从 NIH3T3细胞中扩增出s PEX,经测序证实后 ,构建 p Egr-... 目的 :克隆小鼠分泌型 Hemopexin(s PEX)编码区的 c DNA序列 ,构建含 Egr- 1启动子的 p Egr- s PEX真核表达载体 ,检测辐射诱导重组质粒在 B16 F10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用 RT- PCR从 NIH3T3细胞中扩增出s PEX,经测序证实后 ,构建 p Egr- s PEX重组质粒 ,以脂质体转染 B16 F10细胞 ,用 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16 F10细胞上清中辐射诱导 PEX的表达。结果 :测序表明扩增的 s PEX c DNA序列与 Gen 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 ,s PEX c DNA正确插入表达载体 pc DNA3.1- Egr- 1,转染入 B16 F10细胞内 PEX基因在体外辐射诱导下成功获得表达。结论 :成功地克隆了小鼠 s PEX基因 ,并在体外证实了 p Egr- s PEX具有辐射诱导表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PEXIN 操纵子 黑色素瘤 基因表达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黏附分子SLeX和CD24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4
作者 李光宇 姜晓丹 +2 位作者 孟粹达 高鸽 朱冬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4-30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唾液酸化Lewis-X抗原(SLeX)和CD24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42个原发灶、24个相应癌旁组织及20例睡眠呼吸暂...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唾液酸化Lewis-X抗原(SLeX)和CD24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42个原发灶、24个相应癌旁组织及2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患者的咽部正常黏膜组织中SLeX和CD24的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对照正常黏膜组织中SLe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37.5%和30.0%;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8.3%和5.0%。CD2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33.3%和25.0%;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7%、4.2%和0.0%。3组间两两比较,喉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旁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X、CD24强阳性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SleX和CD24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5,P<0.05)。结论:SLeX及CD24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检测对喉癌的生物治疗和预测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黏附分子 SLEX CD24 喉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颅联合入路治疗鞍区疾病的内镜解剖学研究
5
作者 刘德华 刘海生 +4 位作者 杜超 赵丛海 高强 郭新 刘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3-655,共3页
目的 :研究眶上锁孔入路及经鼻 -蝶窦入路的内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 ,探讨二者联合应用治疗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 ,为颅底外科手术提供相关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 :利用 2 5具成人尸头 ,模拟内镜眶上锁孔入路 ,观察所能... 目的 :研究眶上锁孔入路及经鼻 -蝶窦入路的内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 ,探讨二者联合应用治疗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 ,为颅底外科手术提供相关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 :利用 2 5具成人尸头 ,模拟内镜眶上锁孔入路 ,观察所能达到的解剖部位 ,并测量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 :眶上锁孔入路可以从前方和上方达到鞍区及斜坡上段 ,清晰显露垂体、垂体柄、视交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结构 ;经鼻 -蝶窦入路可从下方显露垂体及鞍隔等鞍区结构。结论 :内镜眶上锁孔与经鼻 -蝶窦联合入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鞍 解剖学 组织学 锁孔入路 微创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3在人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赵丹 朱建国 +2 位作者 王伟华 杨宝学 赵雪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00-2003,共4页
目的:揭示水通道蛋白3(AQP3)在人前列腺移行区和外周区的表达及意义,为深入探讨AQP在人前列腺及疾病状态下的表达及生理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取前列腺组织标本5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AQP3mRNA在前列腺组织的表达。同时应用Western blott... 目的:揭示水通道蛋白3(AQP3)在人前列腺移行区和外周区的表达及意义,为深入探讨AQP在人前列腺及疾病状态下的表达及生理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取前列腺组织标本5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AQP3mRNA在前列腺组织的表达。同时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染色技术研究AQP3蛋白在前列腺组织的定位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前列腺的移行区和外周区均存在AQP3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人前列腺的移行区和外周区均特异表达AQP3蛋白,且移行区表达强于外周区。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AQP3表达在前列腺移行区分泌细胞的细胞膜。结论:前列腺移行区分泌细胞表达AQP3提示,AQP3在前列腺液分泌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水通道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与肿瘤 被引量:7
7
作者 关兵 董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777-780,共4页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肿瘤 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3缺失小鼠尿素和尿浓缩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建国 刘喜春 +1 位作者 赵雪俭 赵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36-2140,共5页
目的:肾脏表达水通道蛋白3(AQP3)在尿浓缩机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AQP3缺失小鼠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严重障碍。为阐明这种基因缺失的生理特性和发生机制,我们利用AQP3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复制急性尿素负荷动物模型,对其作用机制及... 目的:肾脏表达水通道蛋白3(AQP3)在尿浓缩机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AQP3缺失小鼠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严重障碍。为阐明这种基因缺失的生理特性和发生机制,我们利用AQP3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复制急性尿素负荷动物模型,对其作用机制及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对小鼠实施急性尿素负荷,从实验前2h到尿素负荷后第8h,每隔2h收集1次尿样分别检测尿量、尿渗透压及尿素浓度。分离肾脏组织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反应。应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肾组织中尿素转运蛋白(UTs)的变化。结果:给予尿素后4h左右,2种不同基因型小鼠均有负荷尿素的排泄。尿素负荷后AQP3缺失小鼠尿的渗透压和尿素含量逐渐增高,第8h,几乎与野生型小鼠值相等,但尿中非尿素溶质浓度却没有改变。在最后4h内尿量下降到基础值的1/4。AQP3基因缺失和野生型小鼠尿素负荷显著地上调了UT-A3的表达。结论:AQP3基因缺失并没有直接干扰肾脏对尿素的浓缩功能,但却减弱了对尿中其它溶质浓缩的能力。这种对溶质选择性的反应是由于AQP3对水和尿素转运能力的不同所致。结果表明AQP3对尿中非尿素溶质的浓缩具有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尿素转运蛋白 水通道蛋白3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