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NA、IL-6和IL-1β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任淑萍 张秀英 +3 位作者 李鹏 郑蓉 凌翎 李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3-955,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接种肿瘤细胞株所导致的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CNA、IL-1β和IL-6在结肠癌细胞、肝癌细胞接... 目的:探讨接种肿瘤细胞株所导致的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CNA、IL-1β和IL-6在结肠癌细胞、肝癌细胞接种后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确定PCNA、IL-1β和IL-6在结肠癌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PCNA、IL-1β和IL-6与肿瘤重量和体积的相关性。结果:PCNA在小鼠结肠癌和肝癌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IL-1β、IL-6在肿瘤间质的血管中有明显表达,PCNA、IL-1β的表达与肿瘤的重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IL-1β、IL-6和PC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 实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茜 吴尚操 +15 位作者 谢汉平 贾卉 周奇志 任毅 姚涛 张立军 姜宏 王丛香 周鸿雁 杨燕宁 潘雪菲 袁静 郝继龙 马华锋 陈建辉 曾庆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评估国产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轻中度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对照性药物临床试验。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08例(10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 目的通过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评估国产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轻中度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对照性药物临床试验。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08例(10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给予华北制药那他霉素滴眼液和爱尔康公司那特真滴眼液局部滴眼治疗。治疗前后观察项目包括症状、视力、裂隙灯检查并评分,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14 d、28 d、结束时进行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视力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治疗前眼部评分为(3.85±3.14)分,治疗后3 d、7 d、14 d、28 d及治疗结束时分别为(3.35±2.12)分、(3.01±1.62)分、(2.65±1.35)分、(1.86±1.48)分、(1.15±1.21)分,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对照组治疗前眼部评分为(3.78±3.42)分,治疗后3 d、7 d、14 d、28 d及治疗结束时分别为(3.42±2.51)分、(2.98±1.91)分、(2.57±1.36)分、(1.76±1.35)分、(1.17±1.29)分,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37例(66.1%)痊愈,18例(32.1%)有效,1例(1.8%)无效,有效率98.2%;对照组32例(61.5%)痊愈,18例(34.6%)有效,2例(3.9%)无效,有效率96.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结论国产那他霉素滴眼液与那特真治疗轻、中度真菌性角膜炎疗效相当,无眼部及全身毒副作用,可以作为我国治疗轻、中度真菌性角膜炎的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那他霉素 药物治疗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QDS-ⅡA型自动视野计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关小一 谷树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目的 :探讨 HQDS- A型自动视野计对原发性青光眼诊断的意义。方法 :用 HQDS- A型全自动视野计全阈值程序对 5 1例 (85眼 )原发性青光眼及 5 1例 (1 0 2眼 )正常人进行中心 30°和 30°~ 6 0°光阈值的测定 ,计算平均光... 目的 :探讨 HQDS- A型自动视野计对原发性青光眼诊断的意义。方法 :用 HQDS- A型全自动视野计全阈值程序对 5 1例 (85眼 )原发性青光眼及 5 1例 (1 0 2眼 )正常人进行中心 30°和 30°~ 6 0°光阈值的测定 ,计算平均光敏感度 (MS)、平均缺损 (MD)、丢失方差 (L V)及短期波动 (SF)。结果 :原发性青光眼组视野损害可以表现为局限性、弥漫性和混和型视网膜光敏感度下降。原发性青光眼组中心 30°视野 MS降低 ,SF增加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 ,MD与 L V随着 Hart视野分期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 ,MS随着 Hart视野分期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降低 ,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青光眼组中应用自动视野仪查出确切的视野损害的有 74眼 ,正常组中有 9眼视野损害程度达到了视野损害的判断标准。其敏感度为 87% (74 / 85 ) ,特异度为 91 %(93/ 1 0 2 )。结论 :HQ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诊断 视野 视野检查法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表稳态失衡与组织重建策略
4
作者 金梦怡 刘真 +5 位作者 曾百卉 康红花 石芮泽 郑岚 范凯 李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7-882,共16页
[背景]眼表位于眼球的最外层,是一个精细且复杂的系统,包括角膜、结膜以及相关的眼睑和泪腺,在维持人类视觉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眼表组织器官培养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能够更全面地探索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 [背景]眼表位于眼球的最外层,是一个精细且复杂的系统,包括角膜、结膜以及相关的眼睑和泪腺,在维持人类视觉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眼表组织器官培养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能够更全面地探索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复杂特性.[进展]环境污染、干燥应激等因素会对眼表组织构成威胁,导致稳态失衡和损伤.近几十年来针对环境污染对眼表组织影响的研究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眼表重建技术不断发展,如组织工程角膜、小分子化学药物应用,以及先进的眼表药物递送系统等.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眼表组织器官培养技术的最新进展、环境污染和干燥应激下眼表细胞的功能紊乱,以及多样化的眼表重建策略.[展望]未来持续深入研究眼表系统的稳态维持机制和疾病发生机制,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递送策略,将为眼科医生、研究人员及决策者提供更深入的参考和启示,推动眼表组织健康与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 器官培养 环境污染 小分子药物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建会 李云 +1 位作者 任治兴 高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诱导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黄芪组(RA)、黄芪联合胰岛素组(RA+Ins)和胰岛素组(Ins),同时设立正常...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诱导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黄芪组(RA)、黄芪联合胰岛素组(RA+Ins)和胰岛素组(Ins),同时设立正常大鼠为对照组(Control)。对照组和DM组大鼠无任何处理因素;RA组大鼠给予每日黄芪灌胃;Ins组大鼠每日胰岛素注射;RA+Ins组大鼠给予黄芪灌胃和胰岛素注射。8周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值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DM组、RA组、Ins组和RA+Ins组大鼠F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A组、Ins组和RA+Ins组大鼠FBG水平显著低于DM组(P<0.05),Ins组和RA+Ins组大鼠FBG水平显著低于RA组(P<0.05),并且RA+Ins组大鼠FBG水平高于Ins组(P<0.05)。Ins组、RA+Ins组大鼠FIN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M组和RA组(P<0.01),RA+Ins组大鼠FINS水平显著低于Ins组(P<0.01)。DM组、RA组、Ins组和RA+Ins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A组、Ins组和RA+Ins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低于DM组(P<0.05),RA组和Ins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RA+Ins组(P<0.05)。DM组、RA组、Ins组和RA+Ins组大鼠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A组、Ins组和RA+Ins组大鼠血清SOD活力显著高于DM组(P<0.05),RA组和Ins组大鼠血清SOD活力显著低于RA+Ins组(P<0.05)。DM组、RA组、Ins组和RA+Ins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A组、Ins组和RA+Ins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明显低于DM组(P<0.05),RA+Ins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明显低于RA组和Ins组(P<0.05)。DM组、RA组、Ins组和RA+Ins组大鼠IRS-1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RA+Ins组大鼠IRS-1表达高于DM组、RA组和Ins组(P<0.05)。DM组、RA组、Ins组和RA+Ins组大鼠p38MAPK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RA+Ins组大鼠p38MAPK表达低于DM组、RA组和Ins组(P<0.05)。结论:黄芪联合胰岛素明显改善了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状态,并且疗效优于单纯胰岛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1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液乳铁蛋白与干眼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景祥 李燕伟 张冰洁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0-620,共1页
关键词 干眼症患者 乳铁蛋白 泪液 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眼科疾病 质量浓度 发病关系 发病率 眼干涩 异物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兔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郝继龙 谷树严 +2 位作者 尹正玉 刘伯明 贾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9-630,共2页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对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作用的影响。方法 :角膜基质细胞三维胶原凝胶表面分别添加含纤溶酶原及不同浓度 TNF- α的 MEM液 ,培养 2 4 h,测定培养液中羟脯氨酸的量做为胶原降解活性。结果 :TNF- α...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对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作用的影响。方法 :角膜基质细胞三维胶原凝胶表面分别添加含纤溶酶原及不同浓度 TNF- α的 MEM液 ,培养 2 4 h,测定培养液中羟脯氨酸的量做为胶原降解活性。结果 :TNF- α以剂量依赖关系增加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结论 :TNF-α促进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 ,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角膜基质细胞 胶原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脓杆菌外毒素A对兔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郝继龙 王菲 +2 位作者 周鸿雁 赵文霞 谷树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绿脓杆菌外毒素A兔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含兔角膜基质细胞(1×105.mL-1)三维胶原凝胶表面添加提纯的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0.1、1.0和10 mg.L-1)后,放入无血清MEM培养液中37℃培养24 h,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绿脓杆菌外毒素A兔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含兔角膜基质细胞(1×105.mL-1)三维胶原凝胶表面添加提纯的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0.1、1.0和10 mg.L-1)后,放入无血清MEM培养液中37℃培养24 h,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培养的兔角膜基质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损伤的兔角膜基质细胞释放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添加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0.1、1.0和10 mg.L-1)各组兔角膜基质细胞释放的LDH,与不添加绿脓杆菌外毒素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添加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各组较不添加绿脓杆菌外毒素A组,角膜基质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由长纺锤形变为圆形,细胞伪足减少。结论:绿脓杆菌外毒素A,破坏角膜基质细胞,对兔角膜基质细胞毒性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角膜基质细胞 外毒素类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周鸿雁 马庆杰 +5 位作者 郝继龙 谷树严 高识 温强 赵艳颖 张文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6-691,共6页
背景角膜新生血管(CNV)可发生在多种眼表疾病中,常可加重病情,但有效的I临床治疗方法仍在探索中。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76只清洁级Wistar纯系大鼠中70只用角膜碱烧伤的方法建立大鼠右眼CNV模型... 背景角膜新生血管(CNV)可发生在多种眼表疾病中,常可加重病情,但有效的I临床治疗方法仍在探索中。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76只清洁级Wistar纯系大鼠中70只用角膜碱烧伤的方法建立大鼠右眼CNV模型,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动物分为B射线10Gy一次性照射组2只、β射线7Gy分次照射组17只、β射线10Gy分次照射组17只、质量分数1%环孢素A(CsA)点眼组17只和角膜碱烧伤模型组17只,6只正常兔6只眼(均取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组。用90Sr-90Y眼科敷贴器于右眼角膜碱烧伤后第1天开始沿角膜缘进行B射线照射,1%CsA点眼组用药时间与照射时间相同。实验后每日行裂隙灯检查并计算CNV长度和面积。于角膜碱烧伤后3、5、7d制备角膜组织石蜡切片和匀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角膜组织中bcl-2、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别采用Western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角膜组织中V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角膜碱烧伤后7d,裂隙灯下可见β射线10Gy一次性照射组、B射线10Gy分次照射组均出现角膜溃疡,角膜碱烧伤模型组可见大量CNV生成,而β射线7Gy分次照射组和1%CsA点眼组CNV明显较少。角膜碱烧伤后7d,β射线7cy分次照射组、1%CsA点眼组CNV长度和面积均明显小于角膜碱烧伤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长度:q=14.40、24.20,P〈0.01;面积:q=17.80、14.00,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与角膜碱烧伤模型组比较,β射线7Gy分次照射组、1%CsA点眼组大鼠角膜中bcl-2和VEGF蛋白表达均减弱,而bax蛋白表达均增强。RT—PCR检测表明,β射线7Gy分次照射组、β射线10Gy分次照射组、1%CsA点跟组VEGFmRNA表达强度明显低于角膜碱烧伤模型组,Westernblot检测发现VEGF蛋白的表达与VEGFmRNA的表达遵循同样的规律。结论90Sr-90Y眼科敷贴器小剂量分次放射治疗可明显抑制角膜碱烧伤后CNV的生长,并且以β射线7cy分次照射作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角膜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90Sr-90Y眼科敷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朱姝 贾卉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的泪膜功能和干眼症的患病率。方法对2型DM患者55例(110眼)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为非DM患者40例(80眼)。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干眼症状问询及相关检查。结果DM组干眼症的患病率50.91%(56/110)明显高于对照组15.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的泪膜功能和干眼症的患病率。方法对2型DM患者55例(110眼)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为非DM患者40例(80眼)。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干眼症状问询及相关检查。结果DM组干眼症的患病率50.91%(56/110)明显高于对照组15.0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泪膜功能相关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It)(9.48±4.02)mm,低于对照组(11.73±3.81)mm(P<0.05),泪膜破裂时间(BUT)(6.64±3.18)s,与对照组(12.30±2.79)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FL)20%(22/110),高于对照组5.00%(4/80)(P<0.01)。泪膜功能改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和血糖控制不佳有关,与病程无关。结论2型DM患者泪膜功能发生改变,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干眼症 泪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固化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殿秋 王辉 毛永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5-366,共2页
探讨肝癌患者经超声引导进行微波凝固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固化治疗(PMCT)患者24例,共32个结节,PMCT治疗后用超声监测结节的变化。术后2个月结节开始逐渐缩小,25个结节明显缩小,5个结节变化不明显,2个结节可见血... 探讨肝癌患者经超声引导进行微波凝固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固化治疗(PMCT)患者24例,共32个结节,PMCT治疗后用超声监测结节的变化。术后2个月结节开始逐渐缩小,25个结节明显缩小,5个结节变化不明显,2个结节可见血流进入病灶。PMCT是目前灭活率最高的肿瘤物理疗法,是一种应该发展普及的治疗肝癌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微波固化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文松 周鸿雁 +2 位作者 谷树严 郑雅娟 徐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3-71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在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形成中的抑制作用。方法:SD大鼠及Wistar大鼠各20只,在SD大鼠与Wistar大鼠之间建立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分为选择性环氧化酶-1(COX-1)抑制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给药组、选择性CO...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在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形成中的抑制作用。方法:SD大鼠及Wistar大鼠各20只,在SD大鼠与Wistar大鼠之间建立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分为选择性环氧化酶-1(COX-1)抑制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给药组、选择性COX-2抑制剂西乐葆给药组、非选择性COX抑制剂消炎痛给药组及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对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混浊、水肿、新生血管形成情况评分得出角膜排斥反应指数(RV),对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形态计算得出新生血管反应区域。并进行角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选择性COX-1抑制剂组及阴性对照组大鼠在7 d时RV值>5,排斥反应已经发生,选择性COX-2抑制剂组及非选择性COX抑制剂组未发生排斥反应。裂隙灯检查及角膜病理切片检查可见选择性COX-2抑制剂组及非选择性COX抑制剂组术后7d出现植床周围少许新生血管。选择性COX-1抑制剂组及阴性对照组术后7 d时新生血管接近创口。选择性COX-2抑制剂组及非选择COX抑制剂组角膜新生血管反应区域及RV值均少于选择性COX-1抑制剂组及阴性对照组。结论:COX-2选择性抑制剂可抑制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氧化还原酶类/拮抗剂和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冰洁 马明远 +2 位作者 程广印 贾卉 欧仁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3-144,共2页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吻合成功的关键所在。方法 :对 1 1 1例 1 30眼慢性泪囊炎行改进的泪囊鼻腔吻合术 ,术后冲洗泪道及随访。结果 :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1 30眼 ,成功 1 2 9眼 (99.2 % ) ,不同年龄组间成功率比较 (P=0 .831 )、伴有...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吻合成功的关键所在。方法 :对 1 1 1例 1 30眼慢性泪囊炎行改进的泪囊鼻腔吻合术 ,术后冲洗泪道及随访。结果 :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1 30眼 ,成功 1 2 9眼 (99.2 % ) ,不同年龄组间成功率比较 (P=0 .831 )、伴有及不伴有沙眼或结膜炎组间成功率比较 (P=1 .0 )、伴有及不伴有泪小管阻塞及泪囊瘘组间成功率比较 (P=1 .0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改进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术后的正确处理可以极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外科学 泪囊鼻腔吻合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段紫外线对豚鼠皮肤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雯雯 刘雅娟 +5 位作者 李云 陈强 李鹏 凌翎 林晓晨 任淑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48,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B段紫外线(UV-B)对豚鼠皮肤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UV-B照射组和未照射对照组,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切片及皮下组织中氧化损伤指标MDA、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测定,探讨UV-B对豚鼠皮肤的损伤作用。结果:照射组豚鼠... 目的:探讨B段紫外线(UV-B)对豚鼠皮肤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UV-B照射组和未照射对照组,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切片及皮下组织中氧化损伤指标MDA、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测定,探讨UV-B对豚鼠皮肤的损伤作用。结果:照射组豚鼠皮肤表皮红肿、脱屑;照射剂量达5.28J/cm2时,组织切片中可见整个表皮层增厚,内含排列紊乱的不典型细胞,层次不清,表面有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细胞层明显肥厚。全层细胞体积均增大且具异型性,核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染色深浅不匀。UV-B照射组血清和皮下组织中MDA和RO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V-B能够造成豚鼠皮肤的光老化并出现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豚鼠 自由基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壳聚糖和角膜基质细胞复合膜的构建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卉 王娇 +2 位作者 胡源 张媛 张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0-443,579,共5页
目的:探讨以胶原-壳聚糖为生物支架构建角膜基质细胞复合膜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兔和人角膜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后种植到胶原-壳聚糖共混膜上,构建成复合膜后移植到异体大耳白兔角膜基质囊袋中,术后1、2和4周时分别于活体进行前节OCT、Cs-... 目的:探讨以胶原-壳聚糖为生物支架构建角膜基质细胞复合膜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兔和人角膜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后种植到胶原-壳聚糖共混膜上,构建成复合膜后移植到异体大耳白兔角膜基质囊袋中,术后1、2和4周时分别于活体进行前节OCT、Cs-4检查和离体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复合膜中角膜基质细胞生长状态、生物支架对正常角膜细胞的影响及生物膜的降解情况。结果:活体前节OCT、Cs-4检查和离体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显示,兔和人角膜基质细胞在胶原-壳聚糖共混膜上生长良好,移植后复合膜逐渐发生降解,角膜组织未发生坏死和溶解,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细胞形态结构正常。结论:胶原-壳聚糖可作为角膜基质构建的生物支架,角膜共焦显微镜及前节OCT作为新的手段可活体观察构建后的角膜基质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细胞 胶原-壳聚糖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与术前睫状体脱离及眼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巍 郑雅娟 +2 位作者 赵婧 王丹 王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浅前房、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57例(472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入院时行UBM及眼压检查,将术前发生睫状体脱离且需行滤过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浅前房、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57例(472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入院时行UBM及眼压检查,将术前发生睫状体脱离且需行滤过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22例(26眼)列为A组,随机选取30例(32眼)非睫状体脱离且行滤过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B组,将A、B2组合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浅前房分为浅前房组(C组)和非浅前房组(D组)。分析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浅前房、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的关系。结果 A、B2组患者所有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浅前房者14例(17眼),C、D组患者术前眼压分别为(49.90±4.70)mmHg(1kPa=7.5mmHg)、(3.71±3.02)mmHg;术后第1天眼压:C组(9.75±0.98)mmHg;D组(15.76±1.74)mmHg;眼压下降幅度:C组(38.30±4.33)mmHg、D组(19.04±2.72)mmHg;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C组与D组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小梁虹膜夹角为0°的象限个数及小梁睫状体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虹膜晶状体夹角(C组:14.53°±0.44°;D组:12.74°±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前是否并发睫状体脱离与术后是否发生浅前房未见统计学相关性。术前眼压越高,虹膜晶状体夹角越大,治疗后眼压下降幅度越大,及术后第1天眼压越低,发生浅前房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睫状体脱离 浅前房 超声生物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及环孢素对高危角膜移植术后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鸿雁 温强 +6 位作者 马庆杰 谷树严 高识 柏林 赵艳颖 张文松 董贺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2-627,共6页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高危角膜移植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角膜缘缝线法刺激CNV,将15只SD大鼠的角膜作为供体、30只Wistar大鼠的右眼作为受体行穿透角膜移植术。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高危角膜移植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角膜缘缝线法刺激CNV,将15只SD大鼠的角膜作为供体、30只Wistar大鼠的右眼作为受体行穿透角膜移植术。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眼。A组为辐射组,术后第1天β射线7Gy照射右眼,每日1次,共7次;B组为质量分数1%环孢素A(CsA)组,术后第1天起点用1%CsA滴眼液,每日3次,共7d;C组为单纯移植组。每日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植片的临床反应。分别于干预后7d、14d摘除鼠眼获得角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在角膜中的阳性表达情况,Westernblot方法半定量观察VEGF蛋白在角膜中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VEGFmRNA在各组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裂隙灯下可见角膜移植后14d,与C组比较,A组和B组角膜植片水肿较轻,CNV较少。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A组和B组VEGF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呈淡黄色,C组呈棕色。RT-PCR检测显示,VEGFmRNA的反应条带在C组最强、A组最弱,Westernblot检测的结果与RT-PCR相同。结论 90Sr-90Y眼科敷贴器小剂量分次放射治疗及1%CsA滴眼液局部应用可明显抑制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的生长,90Sr-90Y眼科敷贴器辐射作用强于1%CsA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90Sr-90Y 角膜移植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环孢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和瞳孔直径的测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安志红 杨贲 张冰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1-573,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手术前后前房深度的变化对瞳孔直径测量的影响,为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提供准确的瞳孔参考数据。方法:因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130眼,术前及术后均测量前房深度、角膜曲率及自然光照明下的瞳孔直径,并对... 目的:观察白内障手术前后前房深度的变化对瞳孔直径测量的影响,为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提供准确的瞳孔参考数据。方法:因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130眼,术前及术后均测量前房深度、角膜曲率及自然光照明下的瞳孔直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前房深度(2.81±0.42)mm,术后(3.62±0.26)mm,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白内障术前的前房深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286,P<0.01);术前瞳孔直径的测量值/解剖值的比值(M)术前为1.10±0.02,术后为1.14±0.0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前M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278,P<0.01)。结论:前房深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变浅,M值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变小,因此对年轻患者有可能因前房较深而过大地估计瞳孔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 瞳孔直径 前房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兔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云 张冰洁 +4 位作者 尹正玉 刘伯明 郝继龙 贾卉 张吉豫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作用的影响。方法 :角膜基质细胞三维胶原凝胶表面分别添加含纤溶酶原 ( 10 0 mg/ L)及不同浓度 ( 0、0 .1、1.0和 10 .0μg/ L )转化生长因子β1的MEM液 ,培养 2 4 h,测定培养液中羟...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作用的影响。方法 :角膜基质细胞三维胶原凝胶表面分别添加含纤溶酶原 ( 10 0 mg/ L)及不同浓度 ( 0、0 .1、1.0和 10 .0μg/ L )转化生长因子β1的MEM液 ,培养 2 4 h,测定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做为胶原降解活性。结果 :转化生长因子β1以剂量依赖关系减少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结论 :转化生长因子β1抑制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 ,可能有助于角膜溃疡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角膜基质细胞 胶原降解 角膜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角膜穿透角膜移植术后的远期圆锥动态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景祥 李燕伟 +2 位作者 贾卉 郝继龙 李勤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2-402,共1页
关键词 圆锥角膜 穿透角膜移植术 动态观察 圆锥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