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息肉组织半乳凝素3和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在嗜酸细胞浸润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孔红 刘巍巍 +2 位作者 郑军 高鸽 张旭鹤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79-380,共2页
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年研究结果表明,鼻息肉是鼻黏膜的慢性、持续性嗜酸细胞(eosinophil,Eos)性炎症。Bachert等曾指出揭示局部大量Eos浸润机制是了解鼻息肉本质的首要问题。国内、外一些研究,包括我们以前的报道证明鼻... 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年研究结果表明,鼻息肉是鼻黏膜的慢性、持续性嗜酸细胞(eosinophil,Eos)性炎症。Bachert等曾指出揭示局部大量Eos浸润机制是了解鼻息肉本质的首要问题。国内、外一些研究,包括我们以前的报道证明鼻息肉组织中Eos大量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Nanal Polyps)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 3) 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嗜酸细胞(Eosinophi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性铅中毒10例误诊分析
2
作者 钟艳平 邢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16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生活性铅中毒 误诊 分析 诊断 临床表现 胃肠道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孟粹达 朱冬冬 +1 位作者 高鸽 董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隐蔽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主要供应血管。方法对106例经前鼻镜未查明出血部位的隐蔽性鼻出血的患者经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并行止血治疗,对出血部位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顶部占55.7%(59/106)、... 目的探讨隐蔽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主要供应血管。方法对106例经前鼻镜未查明出血部位的隐蔽性鼻出血的患者经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并行止血治疗,对出血部位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顶部占55.7%(59/106)、中鼻甲及中鼻道顶部占33.0%(35/106)、嗅裂及鼻中隔部占9.4%(10/106)及部位不明者占1.9%(2/106)。106例中,除2例反复前后鼻孔填塞鼻腔黏膜损伤较重无法判断出血部位外,其余104例均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止血,1次治愈102例(96.2%),2次治愈2例(1.9%),随访1个月无复发,治愈率为98.1%。结论①隐蔽性鼻出血绝大部分为蝶腭动脉供应;②鼻内镜下查找出血部位并射频治疗隐蔽性鼻出血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内窥镜检查 蝶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与人源抗谷胱甘肽单链抗体的连接与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俊杰 王诗雯 +7 位作者 赵虹 陈桂秋 霍锐 田莉 段玉晶 李敏杰 杨柏 魏景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6-509,共4页
用已构建的表达载体pPELB-B3,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可溶性表达人源抗谷胱甘肽(GSH)单链抗体B3(scFv-B3),经N i2+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用点印迹法验证了其与GSH结合的特异性.将水相合成的半导体纳米粒子(半导体量子点,QD s)在N-羟基琥珀酰... 用已构建的表达载体pPELB-B3,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可溶性表达人源抗谷胱甘肽(GSH)单链抗体B3(scFv-B3),经N i2+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用点印迹法验证了其与GSH结合的特异性.将水相合成的半导体纳米粒子(半导体量子点,QD s)在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的作用下,与scFvs连接.光谱分析和膜印迹结果表明,scFvs成功地共价连接到QD s表面,所得的QD-scFvs复合物能够较好地识别GSH.荧光显微镜观察QD-scFvs与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作用结果,初步判断QD-scFvs能够跨膜进入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人源单链抗体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共价结合 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自发性咽部血肿致喉梗阻1例
5
作者 沙骥超 高鸽 +1 位作者 朱冬冬 孟粹达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10期615-616,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渐进性呼吸困难4小时入院。患者缘于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呈渐进性,伴吞咽障碍,言语模糊,口内含物感,无发热,无痰中带血。既往健康,无家族史。间接喉镜示:右侧咽后壁黏膜显著隆起,自口咽达喉咽,凸...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渐进性呼吸困难4小时入院。患者缘于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呈渐进性,伴吞咽障碍,言语模糊,口内含物感,无发热,无痰中带血。既往健康,无家族史。间接喉镜示:右侧咽后壁黏膜显著隆起,自口咽达喉咽,凸过中线至对侧,少量白色分泌物附着,推压会厌,会厌不能上抬。“三凹征”阳性。急诊以“咽部肿物,喉梗阻(III度)”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Hematoma) 下咽(Hypopharynx) 咽侧肌(pharynx muscle) 喉阻塞(laryngeal ob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多发骨折的早期诊断及内固定治疗
6
作者 哈秀民 徐九峰 +1 位作者 李玉祥 闻春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535-537,共3页
目的了解下肢多发性骨折早期诊断及内固定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87例下肢多发性骨折患者,除常规检查外,采用仔细全面的检查方法,防止漏诊、提高早期诊断水平;采用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内固定方法的利弊。结果 87例中... 目的了解下肢多发性骨折早期诊断及内固定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87例下肢多发性骨折患者,除常规检查外,采用仔细全面的检查方法,防止漏诊、提高早期诊断水平;采用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内固定方法的利弊。结果 87例中,71例疗效优良,1例死亡,15例疗效差;截肢1例,术后感染1例,畸形愈合2例,延迟或不愈合6例,关节僵硬或强直3例,内固定物断裂1例,去内固定后再骨折1例。结论下肢多发性骨折早期诊断及内固定治疗能够减少多发骨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明显减少全身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多发骨折 早期诊断 内固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界性叶状肿瘤伴导管上皮乳头状瘤样增生一例
7
作者 杨华 王英 +3 位作者 胡钰 崔亚南 王连友 续哲莉 《罕少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报告一例年轻女性的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同伴多个导管内上皮乳头状瘤样增生,并有乳腺癌家族史。方法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方法。结果导管包括乳头状瘤样增生的上皮细胞核ER、PR为阳性,余Cerb-2、EGFR和P53均不表达。导管周... 目的报告一例年轻女性的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同伴多个导管内上皮乳头状瘤样增生,并有乳腺癌家族史。方法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方法。结果导管包括乳头状瘤样增生的上皮细胞核ER、PR为阳性,余Cerb-2、EGFR和P53均不表达。导管周围和管腔内叶状肿瘤上皮下间质细胞核Ki-67阳性,偶见于腺管周围以外的区域,占增生间质的30-40%。结论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伴上皮乳头状瘤样增生少见,应注意观察,尤其是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状肿瘤 导管乳头状瘤样增生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军疆 杨华 +2 位作者 王英 崔亚南 朱桂荣 《罕少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45-46,共2页
目的报告一例罕见的乳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方法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方法。结果肿瘤细胞不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突触素和嗜铬颗粒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弥漫过表达。结论乳腺未分化内分泌癌可能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癌 小细胞型 免疫表型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