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患者尿液中供者细胞DNA变化在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
1
作者 傅耀文 周洪澜 +1 位作者 王伟刚 张文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11-713,共3页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尿液中供者细胞的出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或HLA DR抗原有错配的 80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 ,定期收集尿液标本 ,从中提取DNA ,利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分别...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尿液中供者细胞的出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或HLA DR抗原有错配的 80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 ,定期收集尿液标本 ,从中提取DNA ,利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片段DYZ 1和HLA DR抗原的基因DRB 1。结果 :手术当天受者的尿液中即有供者细胞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尿液中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强度逐渐减弱 ,直至术后 30天 ,仍有 90 0 %受者的尿液中有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 ,其中 8例 ( 2 9 6 % )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 ;出院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 ,90 0 %的尿液标本中能检测到供者细胞DNA ,抗排斥治疗结束后 2周 ,83 3%转为阴性 ;肾功能良好的稳定期受者 ,仅 6 7%的受者尿液中DYZ 1或HLA DRB1基因阳性。结论 :肾移植受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检测可以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一种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尿分析 DNA 嵌合体 供者 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1、AQP2及AQP3在人腺性膀胱炎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魏巍 张刚 +2 位作者 谷欣权 孔祥波 赵丽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8-320,共3页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2、3在人腺性膀胱炎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情况。方法:取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手术切取的腺性膀胱炎组织及周围正常膀胱组织各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QP1、AQP2及AQP3的分布及表达,并通过...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2、3在人腺性膀胱炎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情况。方法:取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手术切取的腺性膀胱炎组织及周围正常膀胱组织各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QP1、AQP2及AQP3的分布及表达,并通过计算机对染色结果进行灰度值测定。结果:在腺性膀胱炎组织中AQP1主要表达在微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化阳性指数35.947;AQP2主要表达在炎性膀胱黏膜上皮细胞的胞膜及胞质内,免疫组化阳性指数34.644;AQP3则呈阴性表达。AQP1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膀胱黏膜下微血管和小动脉的内皮细胞,AQP2和AQP3表达于膀胱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及胞质中。AQP1、AQP2及AQP3在正常膀胱组织的免疫组化阳性指数分别为57.038、61.425及60.468,与在腺性膀胱炎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腺性膀胱炎时AQPs的表达量明显减低,炎症病变影响AQPs在膀胱组织中的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炎 上皮细胞 内皮细胞 微血管 水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固相分散提取桃儿七根中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 被引量:8
3
作者 金永日 时晓磊 +2 位作者 李绪文 赵学忠 张慕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4-1057,共4页
利用基质固相分散法(MSPO)提取桃儿七根中的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鬼臼毒苷,以硅胶作为分散剂,以甲醇或乙醇作为洗脱剂时其提取率最高;对于异鬼臼苦酮,以硅藻土作为分散剂,以甲... 利用基质固相分散法(MSPO)提取桃儿七根中的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鬼臼毒苷,以硅胶作为分散剂,以甲醇或乙醇作为洗脱剂时其提取率最高;对于异鬼臼苦酮,以硅藻土作为分散剂,以甲醇或乙醇作为洗脱剂时其提取率最高.本方法对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8.40和0.60 mg/g,高于传统的甲醇回流提取(分别为17.55和0.38 mg/g),尤其对异鬼臼苦酮的提取率明显高于甲醇回流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固相分散法 桃儿七根 鬼臼毒苷 异鬼臼苦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提取液在离体肾脏低温灌注与保存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洪澜 那万里 +2 位作者 王伟华 崔成国 邢广君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 :研究人参提取液对离体犬肾低温灌注及保存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常规的HCA肾保存液为对照组 ,以 HCA肾保存液添加人参提取液为实验组 ,分别对离体犬肾进行低温灌注保存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结构变化 ,建立犬肾... 目的 :研究人参提取液对离体犬肾低温灌注及保存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常规的HCA肾保存液为对照组 ,以 HCA肾保存液添加人参提取液为实验组 ,分别对离体犬肾进行低温灌注保存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结构变化 ,建立犬肾移植模型 ,检测移植前后生化指标变化 ,综合分析。结果 :实验组保存的犬肾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移植肾早期功能指标检测 ,实验组血肌酐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内生肌酐清除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二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 P<0 .0 5)。结论 :人参用于肾脏低温灌注保存中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灌注 肾保存 人参提取液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镜下钬激光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附15例报告) 被引量:9
5
作者 范海涛 王伟华 +3 位作者 张慕淳 张刚 孔祥波 王志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镜下钬激光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对15例16侧成人输尿管囊肿采用经尿道膀胱镜下治疗,其中单纯输尿管囊肿13例,2例合并囊内结石。对于直径<1cm的囊肿,以钬激光从管口切开直到囊肿根部...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镜下钬激光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对15例16侧成人输尿管囊肿采用经尿道膀胱镜下治疗,其中单纯输尿管囊肿13例,2例合并囊内结石。对于直径<1cm的囊肿,以钬激光从管口切开直到囊肿根部;对于直径>1cm但<3cm的囊肿,于囊肿膨胀时将囊肿低位切开并切除下1/3囊肿壁。对合并囊内结石者,将囊肿切开后用钬激光直接行碎石治疗,然后用Ellik冲洗器将碎石冲出。结果15例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25~65min,平均35min。无输血与死亡病例。术后住院3~7d,平均5d。15例术后病理报告均示输尿管囊肿。患者的血尿、腰腹部疼痛及排尿困难消失。15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B超及膀胱造影等检查证实无复发,无输尿管反流,无输尿管开口狭窄;8例单侧肾积水消失,1例双侧肾积水明显减轻。结论对于成人直径<3cm的输尿管囊肿,经尿道膀胱镜下钬激光治疗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囊肿 钬激光 膀胱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AQP1 2 3的表达和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牛文斌 孔祥波 魏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41-443,446,共4页
目的:明确水通道蛋白(AQP)1、2及水通道蛋白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并探讨其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取前列腺癌组织20例及正常前列腺组织1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1、2及AQP3在前列腺癌和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明确水通道蛋白(AQP)1、2及水通道蛋白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并探讨其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取前列腺癌组织20例及正常前列腺组织1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1、2及AQP3在前列腺癌和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AQP1主要表达于前列腺癌的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及部分腺体。AQP2于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中均有散在表达。AQP3主要表达于正常前列腺组织假复层柱状上皮及固有层粘膜腺体,可能参与前列腺液分泌调节。结论:AQ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主要分布在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肿瘤上皮和血管对水的通透性运输,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及向周围基质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前列腺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蛋白聚糖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操海萍 舒振波 +1 位作者 王维忠 张桂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C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DCNmRNA及蛋白在38例乳腺癌及9例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乳腺癌癌细胞内可见DCNmRNA表达,阳性率为88.00%(22/25),正常乳腺腺细胞内未...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C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DCNmRNA及蛋白在38例乳腺癌及9例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乳腺癌癌细胞内可见DCNmRNA表达,阳性率为88.00%(22/25),正常乳腺腺细胞内未见DCNmRNA表达,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DCN蛋白在38例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55.26%(21/38),相对正常乳腺腺细胞内未见DCN蛋白表达,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乳腺癌间质DCN蛋白表达较相对正常乳腺组织增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DCNmRNA及蛋白在乳腺癌癌细胞及间质表达均较相对正常乳腺组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聚糖 原位杂交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MP-2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医术 那万里 +3 位作者 周洪澜 李一雷 王心蕊 李玉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3,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6 0例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 TCCB组织中 MMP- 2的表达情况 ,同时取 5例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MMP- 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6 0例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 TCCB组织中 MMP- 2的表达情况 ,同时取 5例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MMP- 2蛋白在间质细胞中表达远多于肿瘤细胞 ,在肿瘤细胞中仅呈散在表达且表达较弱 ;MMP- 2 m RNA在间质细胞和肿瘤细胞均有表达 ;在正常膀胱组织中 MMP- 2不表达或呈分布均匀的微量表达 ;随着 TCCB临床病理分期、分级的升高 ,MMP- 2表达呈现增高趋势 (P<0 .0 1)。结论 :MMP- 2在 TCCB组织中表达并且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移行细胞癌 明胶酶A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血液透析建立血管通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傅耀文 周洪澜 王伟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1-792,共2页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应用于临床血液透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 198例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 ,检测其透析前后血清尿素氮 (BU N) ,计算尿素下降率 (U RR)及尿素清除指数 (Kt/ V) ,以 5 0例...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应用于临床血液透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 198例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 ,检测其透析前后血清尿素氮 (BU N) ,计算尿素下降率 (U RR)及尿素清除指数 (Kt/ V) ,以 5 0例同期应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例为对照 ,比较其透析效果。结果 :静脉置管一次性成功 194例 ,成功率为 97.9%。与置管相关的主要并发症为血肿 6例 (3.0 % ) ,感染 11例 (5 .6 % ) ,血栓栓塞 2 3例 (11.6 % )。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血流量充分 (>190 m L· min- 1 ) ,透析后 BU N均下降 4 5 %以上 ,透析前后的 BUN、 U RR、 Kt/ V等检测值与动静脉内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切开术 肾透析 导管留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傅耀文 周洪澜 +1 位作者 王伟刚 王金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67-868,872,共3页
目的 :观察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16 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 ,4 2例移植术后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 (5mg d)为治疗组 ;其它 12 2例为对照组。观察移植术后人 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及CMV感染的发... 目的 :观察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16 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 ,4 2例移植术后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 (5mg d)为治疗组 ;其它 12 2例为对照组。观察移植术后人 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及CM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 1年、2年及 3年人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而治疗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治疗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18 6 % )比对照组 (2 8 7% )低 ,P <0 0 5 ,且首次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明显延长 ,对MP冲击治疗效果好。治疗组CMV感染的发生率 (33 3% )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肾移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对提高移植肾存活率 ,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较好的作用 ;用药期间应注意预防及治疗CM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单克隆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茜 杜珍武 +1 位作者 卜丽莎 张桂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4-308,共5页
目的:构建调控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表达的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载体,验证其在肝癌细胞内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利用该调控系统调控治疗基因治疗肝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根据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与pcD... 目的:构建调控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表达的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载体,验证其在肝癌细胞内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利用该调控系统调控治疗基因治疗肝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根据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与pcDNA3.1载体的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pcDNA3.1载体为模板进行PCR。将具有串联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的PCR产物连接入pcDNA3.1载体CMV启动子下游,构建成pcDNA3.1-TetO2载体,应用ABI3130测序仪利用pcDNA3.1-TetO2载体对TetO2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再将β-gal克隆入pcDNA3.1-TetO2载体,构建成受四环素调控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TetO2-β-gal。利用脂质体将携带四环素调控子基因(TR)的pcDNA6/TR载体转染到肝癌细胞HepG2中,利用杀稻瘟菌素进行细胞转染的稳定筛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R基因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将pcDNA3.1-TetO2-β-gal载体转染到稳定表达pcDNA6/TR的HepG2细胞中,转染3~4d后,给予强力霉素(4mg.L-1),利用β半乳糖苷酶原位染色试剂盒染色,检测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结果:构建的pcDNA3.1-TetO2载体测序结果表明,串联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片段插入到pcDNA3.1载体CMV启动子基因下游。pcDNA3.1-TetO2-β-gal载体酶切鉴定结果表明,β-gal成功地克隆入pcDNA3.1-TetO2载体。RT-PCR结果显示,TR基因在pcDNA6/TR转染的经杀稻瘟菌素筛选的HepG2细胞内得到稳定表达。给予强力霉素后,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稳定转染TR基因的HepG2细胞内得以表达;而未给予强力霉素,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稳定转染TR基因的HepG2细胞内表达受到抑制。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的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载体,利用该载体成功地调控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基因表达调控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计数和侵入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慕淳 张赟 +5 位作者 王金辉 王永刚 高吉 马天武 温建平 孔祥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4-796,共3页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中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情况与肾癌病理分期及术后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Ⅷ因子和CD34两种标记染色方法检测88例RCC组织标本中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情况,回顾性分析其与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及是否发生转移的...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中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情况与肾癌病理分期及术后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Ⅷ因子和CD34两种标记染色方法检测88例RCC组织标本中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情况,回顾性分析其与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及是否发生转移的关系。患者随访4年以上,分为无复发转移组和复发转移组。结果用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下对RCC组织标本的微血管进行计数,术后4年无复发转移组和复发转移组中平均微血管数量分别为52.3和96.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复发转移组有微血管侵入者仅占总数42.3%,复发转移组中有微血管侵入者占76.5%(P<0.01);CD34标记下两者比例分别是47.1%和18.3%(P<0.05)。结论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对预测RCC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有参考意义,对于较易发生转移或复发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并考虑及早进行靶向治疗或其他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计数 肾细胞癌 侵入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洪澜 王医术 +3 位作者 侯毅 李一雷 王心蕊 傅耀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9-310,313,共3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B)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 30例 TCCB组织 (实验组 )和 5例正常膀胱组织 (对照组 )中MMP- 9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 MMP- ...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B)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 30例 TCCB组织 (实验组 )和 5例正常膀胱组织 (对照组 )中MMP- 9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 MMP- 9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 ,而对照组中 MMP- 9不表达或呈分布均匀的微量表达 ,并且在不同 TCCB病理分期、分级的各实验组中 ,MMP- 9的阳性表达随着病理分期、分级的升高呈现增高趋势 ,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TCCB中 MMP- 9的表达情况与 TCCB的病理分期、分级密切相关 ,临床上可以将 MMP- 9作为判断 TCCB侵袭和转移潜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细胞 膀胱肿瘤 明胶酶B 肿瘤侵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疾病10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海涛 王伟华 +5 位作者 张慕淳 张刚 王凯臣 王志新 孔祥波 邵起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疾病的疗效。方法输尿管狭窄及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应用钬激光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及肾结石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然后置入输尿管镜应用钬激光碎石。结果无输尿管穿孔、漏尿及感染等情况发生... 目的探讨腔内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疾病的疗效。方法输尿管狭窄及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应用钬激光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及肾结石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然后置入输尿管镜应用钬激光碎石。结果无输尿管穿孔、漏尿及感染等情况发生。23例输尿管狭窄中,6例狭窄段消失,10例较治疗前增宽;5例输尿管狭窄段无明显增宽;2例输尿管狭窄段无变化或较治疗前狭窄加重或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无变化,患者仍有腰部胀痛及反复感染症状,转开放性手术,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后治愈。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无再狭窄。40例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中,采用输尿管镜逆行碎石,33例结石粉碎成功,7例结石返回肾脏,经二期体外震波碎石治愈;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5个月,无输尿管狭窄、再发结石。24例上段输尿管结石及14例肾结石中,采用经皮输尿管镜碎石术,一期结石取净36例,2例由于术中出血,视野不清,留置肾造瘘管1周后二期将结石取净;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8个月,无结石残留、再发、输尿管狭窄等。结论腔内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疾病是安全、微创,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泌尿外科 钬激光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蛋白聚糖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舒振波 操海萍 +1 位作者 王大民 张桂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0,F0002,共5页
目的:构建人核心蛋白聚糖(DCN)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含有人DCN cDNA的质粒pBluescript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及PCR产物经XbaⅠ... 目的:构建人核心蛋白聚糖(DCN)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含有人DCN cDNA的质粒pBluescript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及PCR产物经Xba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109,获得重组载体pCDNA-DEC,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重组载体转染CHO细胞,经G418(800mg·L-1)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稳定转染CHO细胞中DCN表达。结果:PCR获得与预期大小一致约1000bp的特异性DNA片段;重组载体pCDNA-DEC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人DCN基因cDNA片段正确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在稳定转染的CHO细胞株中可见DCN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DCN真核表达载体pCDNA-DEC,并建立稳定转染CHO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聚糖 基因表达 转染 CHO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FasL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周洪澜 王医术 +2 位作者 那万里 王心蕊 张慕淳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1-632,共2页
目的 :检测细胞凋亡基因 Fas L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9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和 2 4例前列腺癌标本中 Fas L蛋白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Fas L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 目的 :检测细胞凋亡基因 Fas L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9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和 2 4例前列腺癌标本中 Fas L蛋白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Fas L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P<0 .0 1)。结论 :F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细胞凋亡基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P-GP_(170)蛋白表达与化疗失败关系的研究
17
作者 赵玉千 那万里 吴长利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腔内化疗失败原因。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膀胱癌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中 MDR1基因产物 P- GP170 糖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初发膀胱癌组织中 P- GP170 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复发膀胱癌组织 ,并且膀胱... 目的 :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腔内化疗失败原因。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膀胱癌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中 MDR1基因产物 P- GP170 糖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初发膀胱癌组织中 P- GP170 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复发膀胱癌组织 ,并且膀胱癌病理分级高者 P- GP170 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病理分级低者。结论 :膀胱癌 MDR1基因产物 P- GP170 的测定有助于术后化疗方案的制定及判断预后 ,膀胱组织中P- GP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P-GP170糖蛋白 MDR1基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尿道石街17例报告
18
作者 范海涛 王伟华 郭顺添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77-478,共2页
关键词 输尿管镜治疗 尿道石街 钬激光治疗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联谊医院 下尿路病变 医院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19
作者 任家祥 金光俊 王永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4-1350,共7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 2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为BPH的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0例因下尿路症状(LUTS)就诊且门诊初诊为BPH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 2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为BPH的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0例因下尿路症状(LUTS)就诊且门诊初诊为BPH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为PKEP组(采用PKEP进行治疗)和PKRP组(采用PKRP进行治疗),每组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术前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水平、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水平、术前和术后钠离子水平、前列腺体积、中叶突入程度、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和口服5α还原酶抑制剂百分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体积、切除速率、切除效率,术后总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前和术后生活质量(QOL)评分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年龄、体质量、BMI、tPSA水平、术前HCT、术前Hb水平、术前钠离子水平、前列腺体积和中叶突入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和口服5α还原酶抑制剂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R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体积、切除速率和切除效率高于PKRP组(P<0.05);2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钠离子水平、QOL评分和I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各自组内QOL评分及IP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EP组患者出现尿失禁1例,PKRP组患者出现尿失禁2例,未出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2种术式疗效和安全性相似,均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PKEP术中患者出血量较少,腺体切除量、切除效率和切除速率较高,是治疗BPH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 切除速率 切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小儿输尿管息肉1例
20
作者 孙鹏浩 那万里 +2 位作者 南永浩 田文杰 刘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3-645,共3页
输尿管息肉,即输尿管纤维息肉或输尿管上皮息肉,为原发性良性病变,在输尿管肿瘤中较为罕见,仅占约1%。目前输尿管息肉的病例国内、外报告均较少,尤其是小儿输尿管息肉,较成人更为罕见,双侧小儿输尿管息肉尚未见报道。息肉多发于输尿管... 输尿管息肉,即输尿管纤维息肉或输尿管上皮息肉,为原发性良性病变,在输尿管肿瘤中较为罕见,仅占约1%。目前输尿管息肉的病例国内、外报告均较少,尤其是小儿输尿管息肉,较成人更为罕见,双侧小儿输尿管息肉尚未见报道。息肉多发于输尿管上段以及肾盂输尿管连接处[1],患者常因腰疼症状就诊,影像学最常见表现为肾积水,本病例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5月份收治病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息肉 儿童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