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参中精氨酸双糖苷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宝亮 丁传波 +4 位作者 王佳奇 郑毅男 刘文丛 张晶 徐晓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7-902,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强迫性游泳诱发的疲劳现象,探讨红参中非皂苷类物质——精氨酸双糖苷(AFG)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从红参中分离出AFG提取物,将80只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100、200和400mg·kg^(-1))AFG... 目的:观察小鼠强迫性游泳诱发的疲劳现象,探讨红参中非皂苷类物质——精氨酸双糖苷(AFG)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从红参中分离出AFG提取物,将80只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100、200和400mg·kg^(-1))AFG组,每组20只,连续灌胃给药28d后对小鼠进行强迫性游泳实验,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强迫性游泳时间,乳酸(LD)、尿素氮(BUN)、肝糖原(Gly)水平及腓肠肌中PGC-1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的体质量和脏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强迫性游泳时间、Gly水平和PGC-1αmRNA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血清中的LD和BUN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AFG对小鼠有抗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精氨酸双糖苷 力竭性游泳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宁 孙文伟 +2 位作者 赵建军 谭平 王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2-355,共4页
目的: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阐明其在CAP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27例CAP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127例CAP患者以合格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培养阳性组(n=54)与细菌培养阴性组(n=73);根据重症肺炎诊... 目的: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阐明其在CAP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27例CAP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127例CAP患者以合格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培养阳性组(n=54)与细菌培养阴性组(n=73);根据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将细菌培养阳性组患者分为重症肺炎组(n=13)和非重症肺炎组(n=41)。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PCT水平、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第8天,细菌培养阳性组、细菌培养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天,细菌培养阳性组和细菌培养阴性组研究对象血清PCT水平低于入院后第1天(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P<0.01),重症肺炎组患者WBC计数、NEUT%和CRP水平虽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细菌培养阳性为诊断细菌感染的金标准,血清PCT水平诊断细菌性CA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NEUT%和WBC计数。结论:血清PCT水平对诊断CAP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可指导判断CAP是否为细菌感染、评估肺炎的严重程度和停用抗生素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酒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调查——附吉林省1057例原发性肝癌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岩 高歌 +3 位作者 王江滨 王丽英 王秀英 刘德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0-142,共3页
明确饮酒与肝炎病毒感染是否有协同致原发性肝癌的作用。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吉林省 10 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 3 171例非肝病患者的饮用酒精量和HBV/HCV感染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饮酒可增加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 ,饮酒 ( 40 - 1... 明确饮酒与肝炎病毒感染是否有协同致原发性肝癌的作用。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吉林省 10 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 3 171例非肝病患者的饮用酒精量和HBV/HCV感染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饮酒可增加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 ,饮酒 ( 40 - 10 0 )g/d者OR值为 1 41,>10 0g/d为 3 0 4。饮酒可增加HBV、HCV感染者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 ,饮酒 ( 40 - 10 0 )g/d的HBV感染者OR值为 18 82 ,>10 0g/d为 3 1 15 ;饮酒 ( 40 - 10 0 )g/d的HCV感染者OR值为 3 2 0 2 ,>10 0g/d为 47 63 ;饮酒 ( 40 - 10 0 )g/d的HBV、HCV重叠感染OR值为 79 3 9,>10 0g/d为12 1 42。 45 2例行HBV -DNA检测的患者中 ,非嗜酒史者阳性率为 2 6 15 % ,饮酒 ( 40 - 10 0 )g/d为 49 0 7% ,饮酒 >10 0g/d为 70 5 6% ;特别是HBsAg、抗 -HBc、抗 -HBe阳性的重度嗜酒者HBV -DNA阳性率最高为 78 2 1%。嗜酒可增加HBV、HCV及重叠感染者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 ,酒精对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原发性肝癌 病因学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及尿液中的尿酸和肌酐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青山 王茜 +3 位作者 赵凯姝 翟淑波 刘舒 刘志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16-2720,共5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清和尿液中尿酸和肌酐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方法.样品经自动进样器引入液相色谱通过预柱富集和去除杂质后,直接引入质谱中进行分析.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模式下的多反应监控模式对肌... 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清和尿液中尿酸和肌酐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方法.样品经自动进样器引入液相色谱通过预柱富集和去除杂质后,直接引入质谱中进行分析.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模式下的多反应监控模式对肌酐进行定量分析,纯溶剂标准曲线的肌酐线性范围为0.03-400μmol/L;基质标准曲线的肌酐线性范围为0.2~400μmol/L;它们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03和0.2μmol/L.采用负离子电喷雾电离模式下的多反应监控模式对尿酸进行定量分析,纯溶剂标准曲线的尿酸线性范围为0.1~350μmol/L;基质标准曲线的尿酸线性范围为0.5—300~mol/L;它们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1和0.5ixmol/L.该方法的提取回收率在91.8%-103.7%之间,日内和日间RSD分别小于5.9%和6.8%,满足生物分析的要求.利用该方法进行抗痛风中药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药物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相比,中药二妙丸、黄柏和苍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可显著逆转肾功能损伤,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尿酸 肌酐 三重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纤联合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谭宝慧 杨宏 +1 位作者 徐忠信 刘松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3期2134-2136,共3页
目的探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联合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34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1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应用碟脉灵、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联合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34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1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应用碟脉灵、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联合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 抗凝 抗血小板聚集 进展性脑卒中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机制及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悦超 亓文骞 赵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90-794,共5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受体(IGF-1R)广泛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表面,与肿瘤细胞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也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对IGF-1R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发生、发展以及IGF-1R作为靶点治疗肿瘤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受体 IGF 1型 胰腺肿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NO和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玉双 李学宇 +1 位作者 麻薇 杨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1-674,777,共5页
目的: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组(B组)和正常饮食组(C组),每组8只。各组分... 目的: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组(B组)和正常饮食组(C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在喂养16周末处死,ELISA法检测NO和PAI-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脂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O的表达水平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AI-1的表达水平B组低于A组和C组(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三组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23.51±10.58)、(14.27±3.51)和(1.36±0.33)mmol·L-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三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别为(21.39±10.00)、(14.23±4.01)和(0.72±0.35)mmol·L-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油三酯(TG)水平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脂饮食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NO和PAI-1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阿托伐他汀干预使NO表达水平升高,使PAI-1表达水平降低,有利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肿瘤中COX-2和VEGF的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晶珠 纪丽伟 +6 位作者 孙海旭 林丽 樊静 张爽 张世平 何晓宁 张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例浆液性囊腺瘤、10例交界性囊腺瘤、70例囊腺癌组织中COX-2及VEGF的表达。结果:①COX-2表达强度在浆液性囊腺瘤和...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例浆液性囊腺瘤、10例交界性囊腺瘤、70例囊腺癌组织中COX-2及VEGF的表达。结果:①COX-2表达强度在浆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OX-2表达强度在上皮性卵巢癌的不同临床分期(早期、晚期)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VEGF表达强度在浆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浆液性囊腺瘤和交界性囊性瘤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VEGF阳性表达率早期上皮性卵巢癌低于晚期(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③COX-2及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结论:COX-2与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二者的联合监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临床分期、预后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VLeiden和FIIG20210A与中国人群肺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佳 赵凤芹 +1 位作者 赵建军 赵永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V基因突变(FVLeiden)和凝血酶原G20210A基因突变(FIIG20210A)与中国人群肺血栓栓塞症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经过核素肺灌注显像和(或)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实验组,85例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V基因突变(FVLeiden)和凝血酶原G20210A基因突变(FIIG20210A)与中国人群肺血栓栓塞症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经过核素肺灌注显像和(或)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实验组,85例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凝血因子V基因突变和凝血酶原G20210A基因突变检测。结果:FVL和凝血酶原G20210A基因杂合子及纯合子突变在PTE患者组及对照组中基因型频率均为0,提示病例组及对照组上述基因型变异频率及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结论: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突变和凝血因子G20210A基因突变可能与中国人群肺血栓栓塞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基因 凝血因子V 凝血酶原G20210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庆国 王峰 +2 位作者 刘晶 王丹 丁相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1-923,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P16蛋白表达与胃癌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P16蛋白对胃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63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正常胃黏膜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0%,胃癌组... 目的:通过研究P16蛋白表达与胃癌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P16蛋白对胃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63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正常胃黏膜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0%,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44.4%,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位于贲门部、胃底体部和幽门部的胃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高分化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组(P<0.05);④癌组织侵犯肌层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未侵犯肌层组(P<0.05);⑤有淋巴结转移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暴露于不同侵袭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胃癌中P16的表达缺失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P16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相关肝脏疾病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乔 郭宏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80-784,共5页
近期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与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原发性肝癌的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并影响其预后,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作为炎症反应的标志物,计算简便、可重复性好,对判断其预后有良好前景。介绍了NLR与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 近期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与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原发性肝癌的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并影响其预后,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作为炎症反应的标志物,计算简便、可重复性好,对判断其预后有良好前景。介绍了NLR与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认为NLR对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但对于不同疾病最佳截点的选取仍存在争议,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功能衰竭 肝肿瘤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CNA和Bcl-2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长玉 阎晓凯 +1 位作者 高歌 侯治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 H .pylori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2 0例胃癌组织、1 8...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 H .pylori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2 0例胃癌组织、1 8例重度异型增生、1 2例肠上皮化生、2 4例萎缩性胃炎、1 6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 Bcl- 2、PCNA蛋白表达情况 ,快速尿素酶法和 HE染色检测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 :胃癌组 H.pylori感染 1 2例 ,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 PCNA指数呈递增趋势 ,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组中 H.pylori阳性组与 H.pylori阴性组的 PCNA LI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其余各组间 H.pylori阳性和 H.pylori阴性病例间的 PCNA LI差异无显著性。Bcl- 2蛋白在异型增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与慢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H .pylori阳性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织中 Bcl- 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 H .pylori阴性组 ,它们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H .pylori感染可促使 PCNA、Bcl- 2蛋白表达增加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癌 癌前病变 增殖细胞核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MTHFRC677T、CBS844ins68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方乐 王田蔚 +1 位作者 邵延坤 杨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0-313,共4页
目的:研究人MTHFR、CBS基因多态性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98例脑卒中患者(病例组)和116例健康人(对照组)MTHFRC677T及CBS844ins68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MTHF... 目的:研究人MTHFR、CBS基因多态性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98例脑卒中患者(病例组)和116例健康人(对照组)MTHFRC677T及CBS844ins68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MTHFR基因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4.09%和45.91%,对照组为37.93%和62.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T型携带者与CC型携带者罹患脑卒中比较相对危险度为2.83,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C等位基因携带者罹患脑卒中比较相对危险度为1.93。CBS844ins68多态性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D/I 2种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HFRC677T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且吸烟及高血压也与之有关联(P<0.01)。结论:汉族人群MTHFR C677T位点多态性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MTHFR基因可能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易感基因。CBS844ins68多态性位点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胱硫醚B合成酶 脑血管意外 多态现象(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汉族人群ERAP1基因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四宝 刘雪岩 +3 位作者 李冰 丁梅 贺玉泉 杨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3-388,共6页
目的:探讨ERAP1基因在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鉴定ERAP1基因3′UTR区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联的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方法:在吉林地区汉族人群中选取高血压患者300例(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者233名(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 目的:探讨ERAP1基因在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鉴定ERAP1基因3′UTR区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联的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方法:在吉林地区汉族人群中选取高血压患者300例(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者233名(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中ERAP1表达水平,混池测序法鉴定ERAP1基因3′UTR区SNPs位点,采用PCR测序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测序分型。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外周血中ERA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RAP1基因3′UTR区鉴定出2个SNPs位点E20-790G>A和E20-816C>T,E20-816C>T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数分布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E20-816C>T位点CT基因型频数在高血压组中显著降低(P<0.05,OR=0.145,95%CI:0.031-0.675)。结论:在吉林地区汉族人群中,ERAP1基因E20-816C>T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联,高血压中CT基因型频数的降低可能与ERAP1表达下调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内质网氨基肽酶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遗传学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常见问题 被引量:5
15
作者 焦健 王江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04-306,共3页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HCVRNA 长效干扰素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患者 自身免疫现象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MI指数的吉林省长春地区汉族青年面部软组织厚度超声测量及性别差异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莹 宋军学 +2 位作者 姚霁航 田勇 李幼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0-985,I0004,共7页
目的:对中国长春地区青年的面部软组织厚度进行测量,为法医学中的颅面部重构技术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选取长春地区113名青年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体质指数(BMI)、不同性别分组,测量研究对象左侧面部19个点软组织厚度。采用超声仪... 目的:对中国长春地区青年的面部软组织厚度进行测量,为法医学中的颅面部重构技术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选取长春地区113名青年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体质指数(BMI)、不同性别分组,测量研究对象左侧面部19个点软组织厚度。采用超声仪(频率11.4MHz,接触面积为8.5mm×45.5mm)探测面部相应目的部位软组织厚度。分别分析各分组人群的面部软组织厚度差异。结果:男性和女性颊部各点的软组织均较薄,且以supra-M2和Infra-M2 2点为最薄;男性和女性分别有14和11个点的软组织厚度与BMI相关,主要分布于嘴、颊、下颌和额;男性和女性面部12个点软组织厚度有显著不同,Rhinion、Alare curvature和Mid-philtrum3点与BMI无相关性(r=-0.152,r=0.195,r=0.157),且女性面部软组织厚于男性(P<0.05)。结论:中国长春地区汉族青年面部软组织厚度受BMI、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可为颅面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个别不受BMI影响的部位可作为初步定位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厚度 超声 长春地区 汉族 青年 颅面部重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磷脂酶A2受体及其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广宇 郭莹 +4 位作者 王婉宁 尹敏 王雪婷 吴晨 张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1-655,共5页
膜性肾病(M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自身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抗M型PLA2R自身抗体是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从M型PLA2R和抗M型PLA2R抗体与IMN的诊断、病情活动性、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归纳总结M型P... 膜性肾病(M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自身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抗M型PLA2R自身抗体是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从M型PLA2R和抗M型PLA2R抗体与IMN的诊断、病情活动性、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归纳总结M型PLA2R及抗M型PLA2R抗体在IMN诊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受体 M型磷脂酶A2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基因特征及人群易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焦健 王江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及基因芯片技术对5 79例HCV感染者的HCV基因型以及30例HCV感染者以及30例健康人HLA -DRB1等位基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东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基因型特征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群易感性。5. 79例患...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及基因芯片技术对5 79例HCV感染者的HCV基因型以及30例HCV感染者以及30例健康人HLA -DRB1等位基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东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基因型特征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群易感性。5. 79例患者中Ⅳ/ 2b型HCV感染率最高,为5 1 .12 % ;约34 .72 %的HCV感染者ALT持续正常;Ⅱ/ 1b型和混合型HCV感染在ALT反复升高组中的感染率明显高于ALT持续正常组(P <0 .0 5 )。Ⅰ型和Ⅲ型HCV合并HBV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混合型HCV合并HBV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与单独感染比较差异显著(P <0 .0 5 ) ;混合型HCV感染主要见于有2次或2次以上输血史者。HLA -DRB1 0 4和DRB1 13在HCV感染者中的出现频率较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 0 5 )。因此,中国东北地区HCV感染以Ⅳ/ 2b型为主,约34 72 %的HCV感染者不表现出肝炎的症状,可能成为重要的传染源。Ⅱ/ 1b型和混合型HCV感染更容易导致肝细胞损伤。Ⅰ/ 1a型和Ⅲ/ 2a型HCV可能更易于同HBV共存,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共存的HCV则不易于同HBV合并感染。反复接受血液或血制品可能是出现混合型HCV感染的主要原因。HLA -DRB1 0 4和DRB1 13等位基因可能与HCV的人群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易感性 人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蕈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9
作者 葛安琪 吴昆哲 徐晓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2-415,共4页
目的:报道1例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毒蕈中毒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探讨毒蕈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方法及原理。方法:患者接受血浆置换,隔日1次,联合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序贯血液净化治疗,并辅以激素冲击、抗感染等积极对症支持治疗。... 目的:报道1例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毒蕈中毒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探讨毒蕈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方法及原理。方法:患者接受血浆置换,隔日1次,联合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序贯血液净化治疗,并辅以激素冲击、抗感染等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生命体征平稳,肝功能、肾功能和凝血等均有改善。结论:早期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序贯血液净化可有效治疗毒蕈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血栓性微血管病,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血液净化 毒蕈中毒 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栓性微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电压门控钙通道在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邢影 张文杰 +1 位作者 方芳 郑昭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2-1926,共5页
目的:检测单纯局灶性脑缺血和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不同时间L-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的变化,通过比较探讨其在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线栓法制备单纯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 目的:检测单纯局灶性脑缺血和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不同时间L-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的变化,通过比较探讨其在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线栓法制备单纯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根据缺血不同时间分为正常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1 h、3 h、6 h、24 h;糖尿病假手术组、糖尿病脑缺血1 h、3 h、6 h、24 h共计10组。对单纯缺血24 h及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24 h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缺血周围皮层神经元细胞上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术后清醒较晚,肢体偏瘫程度重于单纯缺血组(P<0.05);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单纯局灶性脑缺血及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各组L-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呈逐渐增大趋势(P<0.05),其中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各组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分别高于单纯局灶性脑缺血各组(P<0.05)。结论:与正常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相比,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加重的原因可能与膜上钙通道开放电流增大导致的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电压门控钙通道 糖尿病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