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性肥胖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磊 石琳琳 +3 位作者 卢丹 张蕾 王清 姚文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患者及肥胖伴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 ,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瘦素在单纯性肥胖及肥胖伴 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单纯性肥胖患者 6 0例 ,肥胖伴 2型糖尿病患者 6 0例 ,正常对照 30例...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患者及肥胖伴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 ,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瘦素在单纯性肥胖及肥胖伴 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单纯性肥胖患者 6 0例 ,肥胖伴 2型糖尿病患者 6 0例 ,正常对照 30例。测定所有入选对象的空腹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水平 ,计算体重指数 (BM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IAI)。结果 :单纯肥胖组及肥胖伴 2型糖尿病组患者 BMI、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IA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肥胖伴 2型糖尿病组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 (P<0 .0 1) ,IAI显著低于单纯肥胖组 (P<0 .0 1)。肥胖伴 2型糖尿病组空腹瘦素水平与 BMI呈正相关 (r=0 .4 8,P<0 .0 5 ) ,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 (r=0 .5 5 ,P<0 .0 5 ) ,与 IAI呈负相关 (r=- 0 .4 7,P<0 .0 5 )。结论 :瘦素的过量表达参与了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 2型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血液 肥胖症 糖尿病性/血液 瘦素/血液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文伟 魏丽琴 +3 位作者 孙丽娟 侯杰 任磊 周雪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38例,依据空腹胰岛素水平分为T2DMA类(空腹胰岛素值低于正常,餐后释放反应低、峰时延... 目的:探讨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38例,依据空腹胰岛素水平分为T2DMA类(空腹胰岛素值低于正常,餐后释放反应低、峰时延迟)59例,T2DM B类(空腹胰岛素值正常或高于正常值,餐后释放反应高、峰时延迟)79例,另选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患者服药(口服25%葡萄糖溶液300 mL)后不同时间血糖、胰岛素及空腹IGF-Ⅰ水平。结果:T2DM A类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低,服药后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水平降低(P<0.05),服药后胰岛素峰值也较低(P<0.05),高峰值后延30~60 min,180 min仍保持较高值(P<0.05),其IGF-Ⅰ低于对照组和T2DM B类患者(P<0.05);T2DM B类患者空腹胰岛素值高于正常对照组,服药后高峰出现较晚,后延60~120 min,峰值与对照组接近(P>0.05),180 min时仍保持较高值,其IGF-Ⅰ高于对照组和T2DM A类患者(P<0.05)。结论:IRT及IGF-Ⅰ能较好地反映人体内降糖途径的功能状况,两者结合分析对于T2DM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应用甲巯咪唑导致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李时孟 齐新 +3 位作者 林思彤 伞湘雯 金玲 张斯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应用甲巯咪唑(MMI)治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和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医生鉴别诊断RP和多发性骨髓瘤(MM)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例GD粒细胞缺乏症并发R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应用甲巯咪唑(MMI)治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和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医生鉴别诊断RP和多发性骨髓瘤(MM)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例GD粒细胞缺乏症并发R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有GD和腹腔感染病史,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且伴有中性粒细胞缺乏,涂片复检见可疑浆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浆细胞百分率为33%,外周血浆细胞百分率为4%;血清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性增生;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阴性;流式细胞学分析,浆细胞免疫表型正常。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基本排除MM可能,符合RP的诊断。考虑中性粒细胞缺乏与用药有关,暂停MMI,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数,控制腹腔感染后进行GD专科治疗。患者预后良好,6个月后随访复查血常规正常。结论:GD患者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并发RP在临床上较为罕见,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积极治疗RP原发疾病后,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GRAVES病 浆细胞 粒细胞缺乏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研 崔巍 +1 位作者 温言 王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8-1003,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Mogenson分期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n=32)、早期DN组(EDN组,n=40)和临床DN组(CDN组,n=28),并设对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Mogenson分期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n=32)、早期DN组(EDN组,n=40)和临床DN组(CDN组,n=28),并设对照组(n=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研究对象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生化指标、Cys 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循环酶法测定研究对象Hcy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所有受试者测量体质量、身高、腰围、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相关分析法分析Cys C、Hcy和UAER的影响因素;比较各组患者中Cys C、Hcy和UAER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随T2DM病程延长,患者SBP、HbA1c和TC水平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肾功能UAER、BUN、Scr、Cys C和Hcy水平逐渐升高。DM组患者UAER、BUN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DN组患者UAER、BUN、Cys C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仅UAER、Cys C和Hcy水平高于DM组(P<0.05);与EDN组比较,CDN组患者UAER、BUN、SCr、CysC和Hcy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DM组患者UAER、BUN、Scr、Cys C和Hcy水平升高(P<0.05)。糖尿病各组患者Ccr和GFR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CDN组患者Ccr和GFR水平低于对照组、DM组和END组(P<0.05)。相关分析检测,血清Cys C水平与病程和UAER、Hcy、Scr、BUN、HbA1c、SB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1,r=0.804,r=0.597,r=0.516,r=0.487,r=0.423,r=0.359,P<0.01),与GFR和Ccr呈负相关关系(r=-0.652,r=-0.589,P<0.01);Hcy水平与病程和UAER、Scr、BUN、HbA1c及SB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73,r=0.784,r=0.502,r=0.396,r=0.416,r=0.209,P<0.01),与GFR、Ccr呈负相关关系(r=-0.623,r=-0.647,P<0.01)。偏相关分析检测,UAER与Cys C相关程度高(r=0.789,P<0.01),与Hcy相关程度明显(r=0.697,P<0.01),与Scr和BUN相关程度一般(r=0.472,r=0.543,P<0.01)。EDN组患者Cys C和Hcy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Scr、BUN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 C和Hcy均能够反映早期肾损伤,Cys C敏感性更高,具有早期诊断DN和作为肾损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血清Cys C联合Hcy检测可监测DN患者肾功能和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张萍 于宝柱 +1 位作者 李欣欣 刘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现状及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以吉林大学第二、三临床医学院及长春市三个社区的27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123例(入组135例,失访12...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现状及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以吉林大学第二、三临床医学院及长春市三个社区的27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123例(入组135例,失访12例)和对照组113例(入组135例,失访2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每月随访1次,每次60 m in。干预组除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糖尿病指导外,针对问题采取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每月指导1次,期间患者可以随时电话咨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实现一个阶段目标后,结合血糖监测情况对患者进行鼓励,使患者树立积极的健康信念。均于第6次随访后再次调查饮食治疗依从情况并检测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随机血糖(R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等。结果干预组在进行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后,与对照组在依从性评分、饮食治疗相关知识得分及FPG、RPG、HbA1 c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体质指数(BM 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能够根据教育对象的职业、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方面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对代谢控制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石琳琳 张秀英 +2 位作者 刘波 卢丹 姚文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4-936,共3页
目的:比较胰激肽原酶(怡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怡开40 U,1次/日,肌注8周。每周测定所有患者的UAE... 目的:比较胰激肽原酶(怡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怡开40 U,1次/日,肌注8周。每周测定所有患者的UAER。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治疗4周后UAER由治疗前的(182.5±85.6)mg/24 h减少到(112.6±35.4)mg/24 h(P<0.05),而且随治疗时间延长UAER减少愈明显,第6周已降至(55.4±25.4)mg/24 h(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在治疗后第7周UAER由治疗前的(728.5±282.4)mg/24 h减少到(525.4±128.1)mg/24 h(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RE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临床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激肽原酶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败血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卢丹 刘波 +2 位作者 姚文华 梁志斌 黄光宇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败血症 糖代谢紊乱 细菌种类 感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SE表达水平对肺癌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锐 李立 +2 位作者 卢丹 刘波 徐光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的诊断、评估化疗敏感性及病情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96例肺癌患者、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NSE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显...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的诊断、评估化疗敏感性及病情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96例肺癌患者、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NSE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P<0.001),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NSE水平显著高于肺腺癌及肺鳞癌(P<0.001)。SCLC中扩展性病变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局限性病变,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血清NSE水平同NSCLC临床分期无关联性(P>0.05)。NSCLC组和SCLC组NSE阳性者肺癌近期化疗有效率(66.67%和87.10%)高于NSE阴性者(33.33%和40.00%)(P<0.05)。结论:血清NSE是一种有效的肺癌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肿瘤标记 生物学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毒性通过JNK信号通路对胰岛β细胞系INS-1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研 袁莉 唐兆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5-759,共5页
目的:研究高糖毒性通过JNK信号分子对INS-1细胞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在5.6mmol/L(5.6G)、11.2mmol/L(11.2G)、33.3mmol/L(33.3G)葡萄糖浓度下加入或者不加IGF-1培养INS-1细胞,观察细胞的活性和凋亡,并通过添加或不添加JNK抑制剂后... 目的:研究高糖毒性通过JNK信号分子对INS-1细胞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在5.6mmol/L(5.6G)、11.2mmol/L(11.2G)、33.3mmol/L(33.3G)葡萄糖浓度下加入或者不加IGF-1培养INS-1细胞,观察细胞的活性和凋亡,并通过添加或不添加JNK抑制剂后,观察JNK信号分子和IRS的丝氨酸磷酸化改变。结果:INS-1细胞活性随暴露高糖环境中的葡萄糖浓度和时间增加而下降,IGF-1有增加细胞活性的作用,但其作用随糖浓度增加而受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总的凋亡率分别为11.3%、12.7%、28.2%,33.3G组凋亡发生率是5.6G组的2.49倍(P<0.01)。高糖激活JNK和IRS的丝氨酸磷酸化,在33.3G组2种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分别是11.2G组的3.33倍(P<0.01)和1.17倍(P<0.01),加入IGF-1以后,进一步抑制它们的丝氨酸磷酸化水平。添加JNK抑制剂SP600125后,可以完全抑制JNK的激活,但仅部分抑制IRS的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并且使33.3mmol/L葡萄糖培养下细胞活性增加8%(P<0.05),凋亡减少49%(P<0.01)。结论:高糖通过激活JNK信号分子抑制IRS信号系统,从而抑制胰岛β细胞活性,促进凋亡发生。阻断JNK信号分子可以通过抑制IRS的丝氨酸磷酸化而减少细胞凋亡,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毒性 JNK信号通路 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锐 何成彦 +1 位作者 徐冬岩 刘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及骨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阐明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29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67例正常男性的BMD,并检测生化及骨代谢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组BMD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及骨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阐明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29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67例正常男性的BMD,并检测生化及骨代谢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组BMD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钙、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磷无明显改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BMD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420,-0.341,-0.372,-0.298,-0.285,与空腹胰岛素(FINS)呈正相关关系,r为0.320;2型糖尿病患者BMD与年龄、病程和血糖控制有关联(P<0.01)。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易发生骨质疏松症,BMD、血清钙、ALP、BGP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血糖和血脂的调控及尽可能的保护胰岛β细胞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多糖治疗糖尿病大鼠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印 陈兆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探讨知母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STZ(60 mg/kg)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格列苯脲组(25 mg/kg)和知母多糖组(50、100、200 mg/kg),灌胃给药大鼠,每天1次。28 d后,检测大... 目的探讨知母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STZ(60 mg/kg)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格列苯脲组(25 mg/kg)和知母多糖组(50、100、200 mg/kg),灌胃给药大鼠,每天1次。28 d后,检测大鼠体质量、葡萄糖耐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Phospho-IRS1)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结果知母多糖可以增加大鼠体质量,并改善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降低FBG水平,提高FINS水平;也可以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及肝组织MDA含有量,提高肝组织CAT、SOD活性。同时,知母多糖还可以减少肝组织Phospho-IRS1表达,增加Glut4表达。结论知母多糖具有抗糖尿病作用,其机理包括抗炎、抗氧化、减少Phospho-IRS1的表达及增加Glut4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多糖 糖尿病大鼠 抗炎 抗氧化 胰岛素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泌达致低血糖1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文成 张建中 +3 位作者 李洋 张颖 王丽芬 马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3-543,共1页
百泌达注射液(Exenatidelnjection)通用名艾塞那肽1,与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53%,可发挥拟GLP-1作用。该药安全有效,导致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极其少见,本院收治了1例百泌达致低血糖患者,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百泌达注射液(Exenatidelnjection)通用名艾塞那肽1,与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53%,可发挥拟GLP-1作用。该药安全有效,导致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极其少见,本院收治了1例百泌达致低血糖患者,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发现血糖增高5年余,频发低血糖2周于2012年4月16日入院。患者否认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 胰高血糖素样肽 氨基酸序列 GLP-1 不良反应 临床资料 血糖增高 通用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哲 周长玉 韩立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7-948,共2页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 (IBD)患者体内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和 D-二聚体变化及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与自动血细胞分析系统 Washing Solution试剂检测 2 7例溃疡性结肠炎 (U C)活动期患者、 2 5例缓解期患者 ,8例克罗恩...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 (IBD)患者体内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和 D-二聚体变化及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与自动血细胞分析系统 Washing Solution试剂检测 2 7例溃疡性结肠炎 (U C)活动期患者、 2 5例缓解期患者 ,8例克罗恩病 (CD)活动期患者、 9例缓解期患者及 5 3例健康志愿者的 MPV和 D-二聚体。结果 :UC和 CD活动期患者 MPV较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低 (P<0 .0 1) ;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 (P<0 .0 1) ,缓解期患者 MPV较正常对照组也降低 (P<0 .0 5 )。结论 :IBD活动期患者 MPV较低 ,而 D-二聚体水平较高 ;MPV和 D-二聚体可做为 IBD活动性的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血小板平均体积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胸段食管癌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丽强 杨秀婷 +1 位作者 林思彤 玄延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7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析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胸段食管癌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8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析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胸段食管癌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8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深部热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率为88.37%(38/43),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28/43)](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3/43),对照组为90.70%(39/4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失访病例。研究组患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癌灶扩散率分别为62.79%、25.58%、25.58%,对照组分别为51.16%、27.91%、32.5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皮炎、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可显著提高胸段食管癌近期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治疗本身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食管癌的远期疗效无明显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化疗 深部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氧化离子电位水联合烧伤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欣欣 周明慧 +4 位作者 李艳华 辛宇波 李东梅 孙亚密 佟丽芳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9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强氧化离子电位水与烧伤膏联合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34 例压疮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25例(30处),对照组9例(17处)。观察组采用局部减压,强氧化离子电位水清创,烧伤膏局部涂搽;对照组采用局部减压,以生理盐水清创,烧伤... 目的探讨强氧化离子电位水与烧伤膏联合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34 例压疮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25例(30处),对照组9例(17处)。观察组采用局部减压,强氧化离子电位水清创,烧伤膏局部涂搽;对照组采用局部减压,以生理盐水清创,烧伤膏局部涂搽。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1)。结论强氧化离子电位水与烧伤膏联合应用为治疗压疮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强氧化电位水 烧伤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致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清 柳林 +1 位作者 赵凯军 杨海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1-383,共3页
目的:比较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传统内科治疗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效果,探讨PTA对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价值。方法:40例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患者志愿20例行PTA(PTA组),另20例给予传... 目的:比较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传统内科治疗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效果,探讨PTA对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价值。方法:40例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患者志愿20例行PTA(PTA组),另20例给予传统内科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肢疼痛、冷感、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血流峰值的变化,并且判断两组治疗6个月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肢及足部疼痛积分、冷感积分、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PTA组患者下肢及足部疼痛积分、冷感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和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6个月后PTA组特校率为85%(17/20),对照组为0;PTA组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75%(15/20)。PTA组特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TA治疗糖尿病致下肢动脉闭塞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科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肌钙蛋白Ⅰ水平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言 王清 刘国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0-460,共1页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6年6月-2009年4月出现肌钙蛋白I变化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10例为观察组,年龄37-68岁,男性4例,女性6例;其中有明确甲减病史者8例,以剧烈胸闷、胸痛急诊入院1例,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肌钙蛋白I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发病风险 患者 2009年 临床资料 急诊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试点地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双向转诊的知晓情况和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葛高琪 唐楠 +1 位作者 陈兆杰 王晶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493-3497,共5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试点地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双向转诊的知晓情况、服务需求、利用情况及满意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调查员家庭所在地,以陕西省试点地区汉中市圣水镇、黄官镇为调查地区,以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7—8月... 目的了解陕西省试点地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双向转诊的知晓情况、服务需求、利用情况及满意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调查员家庭所在地,以陕西省试点地区汉中市圣水镇、黄官镇为调查地区,以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7—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为:居民的基本情况,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双向转诊的知晓情况,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和了解途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双向转诊的利用情况,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和对双向转诊的评价。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5.0%。结果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双向转诊的知晓率为91.1%(205/225)。对家庭医生签约和双向转诊服务项目知晓率较高的3项为:每年一次免费体检、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双向转诊报销比例,知晓率分别为83.6%(188/225)、56.0%(126/225)、53.8%(121/225)。不同年龄、职业、自觉健康状况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双向转诊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9%(164/225)的居民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已经能基本满足需求;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率最高的项目为定期体检(81.3%,183/225),最主要的了解途径为医务人员讲解(36.0%,81/225)。89.3%(201/225)的居民赞成基层首诊制度,86.2%(194/225)的居民表示看病会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满意度最高的方面是服务态度,非常满意者占18.2%(41/225),比较满意者占66.2%(149/225)。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非常及时、比较及时者分别占21.3%(48/225)、70.7%(159/225);认为上级医院响应非常及时、比较及时者分别占22.7%(51/225)、62.6%(141/225)。结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和双向转诊总体知晓水平和满意度较高。家庭医生签约和双向转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率、缓解大医院就诊压力的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式服务 签约 双向转诊 知晓 满意度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羟化酶缺陷症16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许英 杨莉 王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7-607,共1页
关键词 21-羟化酶缺陷症 临床分析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alski综合征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
作者 李海琦 孙晨思 +3 位作者 刘海贝 陈凯丽 徐磊 何金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4-1549,共6页
目的:分析Opalski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Opalsk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总结Opalski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结果:5例Opalski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8.00±... 目的:分析Opalski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Opalsk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总结Opalski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结果:5例Opalski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8.00±15.96)岁,其中4例患者存在长期饮酒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伴有病灶侧肢体瘫痪,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均存在延髓部位的梗死灶,但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显示其责任血管不同,患者1为椎动脉夹层,患者2~4为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患者5为椎动脉闭塞,5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其中患者1经过神经介入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男性Opalski综合征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其责任血管和发生病变的原因存在差异,临床医师需要根据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给予患者最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WALLENBERG综合征 Opalski综合征 延髓梗死 肢体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