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53、bcl-2、c-myc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歌 周长玉 +2 位作者 林种玉 侯治富 杨绍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胃粘膜p53、bcl-2、c-myc基因的表达,以探讨Hp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0例胃癌组织、18例异型增生、29例肠上皮化生、35例萎缩性胃炎、29例浅表...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胃粘膜p53、bcl-2、c-myc基因的表达,以探讨Hp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0例胃癌组织、18例异型增生、29例肠上皮化生、35例萎缩性胃炎、29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bcl-2、c-myc基因蛋白表达情况,PCR/SSCP测定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Hp阳性由快速尿素酶法和HE染色确定。结果:胃癌组Hp阳性41例,阴性19例。在胃癌组织中p53、bcl-2、c-myc基因阳性表达分别为38例(63.3%)、38例(63.3%)、18例(30.0%)。p53、c-myc基因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型增生(P<0.05)。bcl-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bcl-2、c-myc基因表达与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性关系(P>0.05),但bcl-2与胃癌类型、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每一种病变类型Hp阳性组p53、bcl-2、c-myc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Hp阴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者具有更多肿瘤生物学行为,可以引起抑癌基因p53第5~8外显子突变,癌基因c-myc、凋亡调节基因bcl-2表达增加,Hp可能为促癌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癌前病变 胃癌 HP感染 基因表达 p53 BCL-2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CNA和Bcl-2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长玉 阎晓凯 +1 位作者 高歌 侯治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 H .pylori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2 0例胃癌组织、1 8...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 H .pylori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2 0例胃癌组织、1 8例重度异型增生、1 2例肠上皮化生、2 4例萎缩性胃炎、1 6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 Bcl- 2、PCNA蛋白表达情况 ,快速尿素酶法和 HE染色检测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 :胃癌组 H.pylori感染 1 2例 ,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 PCNA指数呈递增趋势 ,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组中 H.pylori阳性组与 H.pylori阴性组的 PCNA LI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其余各组间 H.pylori阳性和 H.pylori阴性病例间的 PCNA LI差异无显著性。Bcl- 2蛋白在异型增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与慢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H .pylori阳性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织中 Bcl- 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 H .pylori阴性组 ,它们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H .pylori感染可促使 PCNA、Bcl- 2蛋白表达增加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癌 癌前病变 增殖细胞核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过程中内皮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辛华 郑雅娟 +1 位作者 韩振国 王维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61-764,共4页
目的 :阐明肿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过程中内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MLCK)及Rho Rho激酶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肿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的体外模型 ,观察肿瘤细胞的血管外游走状况 ,并测定肿瘤细胞游走过程中血管内皮单细胞层的电阻变化 ;... 目的 :阐明肿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过程中内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MLCK)及Rho Rho激酶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肿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的体外模型 ,观察肿瘤细胞的血管外游走状况 ,并测定肿瘤细胞游走过程中血管内皮单细胞层的电阻变化 ;通过Westernblot评价肿瘤游走过程中内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 (MLC)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肿瘤细胞可以穿过血管内皮细胞游走至血管外 ;并且肿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过程中跨血管内皮细胞层的电阻下降、内皮细胞MLC的磷酸化水平升高 ;而内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抑制剂 (ML 7)及Rho抑制剂 (C3转移酶 )、Rho激酶抑制剂 (Y 2 76 32 )能够抑制上述变化。结论 :内皮细胞MLCK及Rho Rho激酶可以通过控制MLC的磷酸化水平来引起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向血管外游走 内皮细胞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RHO/RHO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巴胺诱导大肠癌Caco-2细胞凋亡效应和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代恩勇 张桂珍 +3 位作者 卢振霞 杜珍武 白鹭鹭 孟令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7-412,共6页
目的:探讨环巴胺对大肠癌Caco-2细胞的促凋亡效应,在线粒体蛋白水平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大肠癌Caco-2细胞分为环巴胺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以5、10、20和40μmol.L-1环巴胺处理Caco-2细胞,分别应用MTS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Cac... 目的:探讨环巴胺对大肠癌Caco-2细胞的促凋亡效应,在线粒体蛋白水平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大肠癌Caco-2细胞分为环巴胺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以5、10、20和40μmol.L-1环巴胺处理Caco-2细胞,分别应用MTS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Caco-2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采用nano LC-ESI-MS方法检测环巴胺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差异。结果:环巴胺处理组Caco-2细胞分别经10、20和40μmol.L-1环巴胺作用24、48和72 h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3.1%±1.8%,46.2±0.9%,53.4±2.3%;45.1%±2.8%,73.0%±2.5%,81.2%±1.6%;59.7±2.3%,87.5±1.4%,91±1.0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8%±0.2%,2.5%±0.1%,3.7%±0.3%)(P<0.01);经5、10、20和40μmol.L-1环巴胺作用于Caco-2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1%±1.3%、31.7%±1.6%、50.5%±2.3%和64.0%±1.9%,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4.4%±0.7%)(P<0.01)。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环巴胺作用后,Caco-2细胞线粒体共有32种蛋白表达下调,25种蛋白表达上升,这些蛋白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细胞骨架、核酸、核糖体及蛋白质代谢等,其中与凋亡关系密切的蛋白包括ATF6、Clusterin、OPA1、RGD1565411和Cofilin。结论:环巴胺通过阻断Hedgehog(HH)通路,抑制大肠癌Caco-2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环巴胺可明显改变Caco-2细胞线粒体蛋白表达,其差异与凋亡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巴胺 HEDGEHOG通路 大肠肿瘤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和k-ras基因突变在大肠癌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卢振霞 孙延霞 +1 位作者 侯治富 张秀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2-394,共3页
目的 :探讨 p5 3和 k- ras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PCR- SSCP方法检测 64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 p5 3和 k- ras基因。结果 :64例大肠癌患者中发生 p5 3基因突变 2 8例 ( 4 3.8% ) ,发生 k- ras基因... 目的 :探讨 p5 3和 k- ras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PCR- SSCP方法检测 64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 p5 3和 k- ras基因。结果 :64例大肠癌患者中发生 p5 3基因突变 2 8例 ( 4 3.8% ) ,发生 k- ras基因突变 2 6例 ( 4 0 .6% ) ,出现 p5 3和 kras基因协同突变 1 1例 ( 1 7.2 % )。p5 3和 k- ras基因突变与病人性别、肿块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及 Dukes分期无关 ;k- ras基因突变组年龄略高于非突变组 ;p5 3或 k- ras基因单一突变组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但无统计学意义 ;p5 3和 k- ras基因协同突变组淋巴结转移率 ( 1 0 /1 1、90 .9% )明显高于两者均无突变组( 7/2 1、33.3% ,P<0 .0 5 )。结论 :p5 3和 k- ras基因协同突变可能直接或间接促进了大肠癌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P53基因 K-RAS基因 大肠癌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Rho及Rho激酶在肉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辛华 郑雅娟 +1 位作者 韩振国 王维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0-953,共4页
目的 :探讨肉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过程中内皮细胞Rho及Rho激酶的作用。方法 :利用肉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的体外模型 ,观察肉瘤细胞的血管外游走状况 ;并测定肉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过程中血管内皮单细胞层的电阻变化。结果 :肉瘤细胞可以穿... 目的 :探讨肉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过程中内皮细胞Rho及Rho激酶的作用。方法 :利用肉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的体外模型 ,观察肉瘤细胞的血管外游走状况 ;并测定肉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过程中血管内皮单细胞层的电阻变化。结果 :肉瘤细胞可以穿过血管内皮细胞游走至血管外 ;肉瘤细胞向血管外的游走能够引起单层血管内皮细胞的电阻下降 ;而内皮细胞Rho抑制剂 (C3转移酶 )及Rho激酶抑制剂 (Y - 2 76 32 )能够抑制肉瘤细胞向血管外的游走、并抑制游走过程中引起的血管内皮单细胞层电阻下降。结论 :内皮细胞Rho及Rho激酶可以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改变 ,来影响肉瘤细胞穿过内皮细胞间缝隙向血管外游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细胞运动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基因启动子调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喉癌Hep-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峰 周翔宇 +3 位作者 张桂珍 王伟 杜珍武 张天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8-502,I0001,共6页
目的:构建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表达载体,观察在喉癌Hep-2细胞系中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eGFP基因表达能力,为应用CD133基因启动子调控靶向肿瘤干细胞(CSCs)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人... 目的:构建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表达载体,观察在喉癌Hep-2细胞系中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eGFP基因表达能力,为应用CD133基因启动子调控靶向肿瘤干细胞(CSCs)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人外周血基因组中克隆人CD133基因启动子,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人CD133基因启动子克隆入慢病毒基因转移载体pWPXLd-eGFP中,构建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eGFP基因表达载体,PCR以及酶切鉴定构建载体的正确性。应用脂质体介导该载体转染入Hep-2细胞中,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质粒)、阳性对照组(转染pWPXLd)和实验组(转染pWPXLd-eGFP-CD133)。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eGFP基因在喉癌Hep-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PCR法获得了约1 810bp大小的CD133基因启动子片段;酶切与PCR鉴定,成功构建了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eGFP基因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下,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转染的Hep-2细胞株有eGFP的表达,而空白组对照组的Hep-2细胞内无eGFP的表达。结论:构建的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eGFP基因表达载体可以调控eGFP基因在喉癌Hep-2细胞内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启动子 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肿瘤干细胞 HEP-2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茜 杜珍武 +1 位作者 卜丽莎 张桂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4-308,共5页
目的:构建调控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表达的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载体,验证其在肝癌细胞内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利用该调控系统调控治疗基因治疗肝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根据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与pcD... 目的:构建调控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表达的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载体,验证其在肝癌细胞内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利用该调控系统调控治疗基因治疗肝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根据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与pcDNA3.1载体的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pcDNA3.1载体为模板进行PCR。将具有串联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的PCR产物连接入pcDNA3.1载体CMV启动子下游,构建成pcDNA3.1-TetO2载体,应用ABI3130测序仪利用pcDNA3.1-TetO2载体对TetO2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再将β-gal克隆入pcDNA3.1-TetO2载体,构建成受四环素调控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TetO2-β-gal。利用脂质体将携带四环素调控子基因(TR)的pcDNA6/TR载体转染到肝癌细胞HepG2中,利用杀稻瘟菌素进行细胞转染的稳定筛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R基因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将pcDNA3.1-TetO2-β-gal载体转染到稳定表达pcDNA6/TR的HepG2细胞中,转染3~4d后,给予强力霉素(4mg.L-1),利用β半乳糖苷酶原位染色试剂盒染色,检测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结果:构建的pcDNA3.1-TetO2载体测序结果表明,串联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片段插入到pcDNA3.1载体CMV启动子基因下游。pcDNA3.1-TetO2-β-gal载体酶切鉴定结果表明,β-gal成功地克隆入pcDNA3.1-TetO2载体。RT-PCR结果显示,TR基因在pcDNA6/TR转染的经杀稻瘟菌素筛选的HepG2细胞内得到稳定表达。给予强力霉素后,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稳定转染TR基因的HepG2细胞内得以表达;而未给予强力霉素,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稳定转染TR基因的HepG2细胞内表达受到抑制。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的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载体,利用该载体成功地调控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基因表达调控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00与CD200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楠 李立营 +1 位作者 高嵩 侯治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0-972,共3页
CD200是一种Ⅰ-型膜糖蛋白,胞膜外区有两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广泛地表达在组织中;CD200R也是一种糖蛋白,表达在巨噬细胞表面及T细胞亚群上。CD200具有介导T细胞共刺激信号,促进T细胞增殖,使1型细胞因子减少,2型... CD200是一种Ⅰ-型膜糖蛋白,胞膜外区有两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广泛地表达在组织中;CD200R也是一种糖蛋白,表达在巨噬细胞表面及T细胞亚群上。CD200具有介导T细胞共刺激信号,促进T细胞增殖,使1型细胞因子减少,2型细胞因子增加的作用,CD200与CD200R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传递抑制性信号减低髓样细胞的活性,改变其迁移。CD200在免疫疾病和抑制排斥反应中作为一种免疫耐受信号,它的一些相关分子在免疫调节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糖蛋白类 CD200 CD200R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CNA、Bcl-2及P16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长玉 高歌 +1 位作者 阎晓凯 杨绍娟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7-619,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抑癌基因 p16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的表达 ,进一步探讨胃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90例病人的 PCNA、Bcl- 2、P16蛋白表达情况 ,其中 2 0... 目的 :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抑癌基因 p16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的表达 ,进一步探讨胃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90例病人的 PCNA、Bcl- 2、P16蛋白表达情况 ,其中 2 0例胃癌组织 ,18例异型增生 ,12例肠上皮化生 ,2 4例萎缩性胃炎 ,16例浅表性胃炎。结果 :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 PCNA指数呈递增趋势 ,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Bcl- 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癌组织中 Bcl- 2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 (P<0 .0 5 )。p16在慢性胃炎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P<0 .0 5 )。结论 :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存在较明显的 p16基因表达低下 ,PCNA、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病变 增殖细胞核抗原 癌基因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waf1/cip1)在U937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11
作者 侯治富 杜珍武 +2 位作者 卜丽莎 高申 郑德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 :探讨 P2 1/ waf1/ cip1在 U937细胞分化中表达情况。方法 :用佛波脂 ( PMA)诱导 U937细胞向单核 -巨噬细胞分化 ,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 P2 1/ waf1/ cip1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分化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 目的 :探讨 P2 1/ waf1/ cip1在 U937细胞分化中表达情况。方法 :用佛波脂 ( PMA)诱导 U937细胞向单核 -巨噬细胞分化 ,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 P2 1/ waf1/ cip1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分化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U937细胞向单核 -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由分散和悬浮转变为粘附和贴壁 ,呈现了 P2 1/ waf1/ cip1高度表达 ,同时细胞周期停滞于 G1和 G2 /M期 ,无细胞凋亡。结论 :P2 1/ waf1/ cip1在 U937细胞分化过程中有高表达 ,并伴随细胞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cip1基因 细胞分化 单核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肿瘤病理学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基因治疗中丙氧鸟苷对细胞系的毒性分析
12
作者 索新 周劲松 +1 位作者 何成彦 郭永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 :研究丙氧鸟苷 ( GCV)对 C6BPBAG脑胶质瘤细胞、psi2细胞、psi2 STK细胞的毒性。方法 :将 C6BPBAG脑胶质瘤细胞、psi2细胞、psi2 STK细胞分别在不同浓度 GCV的培养基中培养 ,观察以上 3类细胞对 GCV的毒性反应。结果 :在有效浓度 (... 目的 :研究丙氧鸟苷 ( GCV)对 C6BPBAG脑胶质瘤细胞、psi2细胞、psi2 STK细胞的毒性。方法 :将 C6BPBAG脑胶质瘤细胞、psi2细胞、psi2 STK细胞分别在不同浓度 GCV的培养基中培养 ,观察以上 3类细胞对 GCV的毒性反应。结果 :在有效浓度 ( 0 .0 1~ 1 0 μmol·L-1 )中 ,GCV对C6BPBAG脑胶质瘤细胞、psi2细胞几乎无伤害 ,而经改造后的 psi2 STK细胞对 GCV毒性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体外实验证实由逆转录病毒载体 ( STK)传导的 HSV- TK基因 ,在培养的 C6胶质瘤细胞中 ,可提高 GCV对 ps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治疗 阿昔洛韦/治疗应用 基因疗法 单纯病毒属 胸苷激酶/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表达质粒抑制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R)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研究
13
作者 干惠珠 张桂珍 +4 位作者 张凤春 卜丽莎 杨绍娟 高申 郑德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3,37,共4页
目的探讨靶向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小发夹结构RNA(ShorthairpinRNA,shRNA)对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R)中EGFP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针对EGFP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与pcDNA3.0EGFP质粒共转染MCF-7/AdrR细胞,分别用... 目的探讨靶向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小发夹结构RNA(ShorthairpinRNA,shRNA)对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R)中EGFP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针对EGFP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与pcDNA3.0EGFP质粒共转染MCF-7/AdrR细胞,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aserconfocalscanningmicroscope,LCSM)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效果。结果瞬时共转染pSilencerTM3.1-H1neoEGFPshRNA质粒和pcDNA3.0EGFP质粒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MCF-7/AdrR细胞中发出荧光的细胞数量减少,荧光强度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至35.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靶向EGFP的shRNA表达质粒能有效而特异抑制EGFP在MCF-7/AdrR中的表达,MCF-7/AdrR细胞中存在RNA干扰现象,为进一步利用RNA干扰技术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绿色荧光蛋白 乳腺肿瘤 SHRNA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研究进展
14
作者 常颖 张桂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215,共4页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基因 自身免疫 IDDM 遗传易感性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8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肺结核病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彤 张娟 +5 位作者 张桂珍 徐江涛 张萍 蒋俊 孙秀华 杜珍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8(TLR8)基因的4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我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结核病的关联性,分析其基因型频数分布在肺结核病与其他肺病间的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中国东北地区368例汉族肺结核病患者(病例...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8(TLR8)基因的4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我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结核病的关联性,分析其基因型频数分布在肺结核病与其他肺病间的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中国东北地区368例汉族肺结核病患者(病例组)和355例汉族其他肺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检测2组患者TLR8基因4个位点rs3764880、rs3761624、rs3788935和rs3764879的基因型,比较2组患者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计算其危险系数(OR),并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组间基因型频数分布的差异。结果 :TLR8基因rs3764880、rs3761624、rs3788935和rs3764879位点等位基因型频数在2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2组患者TLR8基因4个位点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8基因位点rs3764880、rs3761624、rs3788935和rs3764879的SNP在我国东北地区汉族肺结核患者与其他肺病患者中的分布相同,提示上述TLR8基因4个位点的SNP与结核病的发生无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8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pIRHN核酸疫苗构建和表达及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龚伟 葛涛 +5 位作者 王宏伟 罗琴芳 孙大辉 李萍 金宁一 薛立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研究NDV HN基因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 pIRES1neo为表达载体构建了 NDV HN基因的pIRHN核酸疫苗,在体外转染HeLa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pIRHN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状况,用荧光显微镜、DNA琼脂糖电泳及TU... 目的:研究NDV HN基因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 pIRES1neo为表达载体构建了 NDV HN基因的pIRHN核酸疫苗,在体外转染HeLa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pIRHN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状况,用荧光显微镜、DNA琼脂糖电泳及TUNEL染色等方法,检测HN基因导致细胞死亡的类型;用3,5-二羟基甲苯法测定HeLa细胞唾液酸含量的变化。结果:pIRHN 转染HeLa细胞后,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能促进肿瘤细胞死亡,其死亡方式主要以诱导细胞凋亡为主,pIRHN使 HeLa细胞唾液酸含量减少。结论:用 NDV HN基因所构建的核酸疫苗能够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表达的 HN蛋白主要位于胞膜,胞浆中亦有 HN蛋白表达;pIRHN具有抗肿瘤作用,可能通过其表达产物与肿瘤细胞唾液酸受体的相互作用,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本实验为迸一步阐明NDV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 NDV HN基因 基因疫苗 抗肿瘤作用 HELA细胞 pIRHN 肿瘤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Z小剂量多次注射诱导大鼠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动物模型探讨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霆 张桂珍 +1 位作者 卜丽莎 牟明威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8-580,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应用于糖尿病研究中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腹腔注射 30 mg/kg的链脲佐菌素 (STZ) ,每周一次连续 4周 ,诱导大鼠产生慢性自身免疫胰岛损害 ,观察血糖、尿糖及组织学损害。结果 :实验组大鼠产生明显迟发性胰岛损害 ,尿糖阳... 目的 :探索一种应用于糖尿病研究中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腹腔注射 30 mg/kg的链脲佐菌素 (STZ) ,每周一次连续 4周 ,诱导大鼠产生慢性自身免疫胰岛损害 ,观察血糖、尿糖及组织学损害。结果 :实验组大鼠产生明显迟发性胰岛损害 ,尿糖阳性 ,血糖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 ,组织学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胰岛炎特征。结论 :STZ小剂量多次注射诱导大鼠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DDM)动物模型适用于糖尿病发病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动物模型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立民 孔祥波 +3 位作者 常喜华 那万里 张茁 卜丽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调控的作用。方法:按姜黄素浓度分为10、20、30和40μmol.L-14个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姜黄素),处理PC-3M细胞不同时间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调控的作用。方法:按姜黄素浓度分为10、20、30和40μmol.L-14个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姜黄素),处理PC-3M细胞不同时间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FCM)进行细胞周期时相分析;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处理组可使细胞明显变圆、体积缩小、脱壁细胞增多;MTT法检测显示,姜黄素处理组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对PC-3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荧光显微镜下部分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学改变,对照组和4个姜黄素不同浓度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9.83±1.53)%、(19.50±1.00)%、(24.83±2.52)%、(30.17±2.08)%和(38.50±2.65)%;流式细胞术显示,停滞在S、G2/M期细胞增加,而G0/G1期细胞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姜黄素浓度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前列腺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对其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建军 刘建国 +5 位作者 韩东 孙洪斌 卜丽莎 杨绍娟 张文岚 徐莘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 :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 2腺病毒表达载体 ( Ad- BMP- 2 )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 BMSC) ,以探讨基因转染对 h BMS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 Ad- BMP- 2转染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利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 目的 :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 2腺病毒表达载体 ( Ad- BMP- 2 )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 BMSC) ,以探讨基因转染对 h BMS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 Ad- BMP- 2转染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利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 - 2 ( BMP- 2 )的表达 ,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培养液中 BMP- 2分泌蛋白表达。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转染后 ,h BMP- 2基因在 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到培养液中有 BMP- 2蛋白阳性表达。转染 h BMP- 2基因后 ,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 ,S期细胞比例增多 ,说明细胞 DNA的合成增加。结论 :Ad- BMP- 2可高效转染 h BM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髓基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与鉴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侯治富 郭楠 +4 位作者 高申 郑德明 卜丽莎 高嵩 才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7-660,F0002,共5页
目的:体外诱导、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获得不同成熟阶段的树突状细胞(DCs)。方法:用贴壁法从健康人外周血浓缩白细胞获取单核细胞,第一阶段在GM-CSF+IL-4存在的条件下培养7 d,获得未成熟DCs;第二阶段在GM-CSF+TNF-α联合诱导下培养至14... 目的:体外诱导、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获得不同成熟阶段的树突状细胞(DCs)。方法:用贴壁法从健康人外周血浓缩白细胞获取单核细胞,第一阶段在GM-CSF+IL-4存在的条件下培养7 d,获得未成熟DCs;第二阶段在GM-CSF+TNF-α联合诱导下培养至14 d,获得成熟的DCs。对DCs的形态进行显微镜下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用MTT的方法对DCs的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获得的未成熟DCs中度表达CD1a、共刺激分子,高表达HLA-DR分子,在DCs的成熟期共刺激分子、HLA-DR及CD83、CD25分子均高度表达,刺激同种异型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强。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获得不同发育阶段DCs的方法,并获得了大量纯度较高的D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 培养的 诱导 共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