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腭裂语音的元音语图模式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温波 徐勇忠 +1 位作者 吕明臣 王双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腭裂 语音 元音 语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悼亡文学的艰难历程——兼谈古代的悼夫诗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古代悼亡文学的艰难历程——兼谈古代的悼夫诗词王立一、“悼亡”果真功归潘岳乎?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四指出:“寿诗、挽诗、悼亡诗,惟悼亡诗最古。潘岳、孙楚皆有《悼亡诗》载入《文选》。《南史》:宋文帝时,袁皇后崩,上令颜... 古代悼亡文学的艰难历程——兼谈古代的悼夫诗词王立一、“悼亡”果真功归潘岳乎?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四指出:“寿诗、挽诗、悼亡诗,惟悼亡诗最古。潘岳、孙楚皆有《悼亡诗》载入《文选》。《南史》:宋文帝时,袁皇后崩,上令颜延之为哀策,上自益‘抚存悼亡,感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悼亡诗》 艰难历程 《穆天子传》 《文选》 伤悼文学 悼亡作品 《南史》 齐武帝 悼祭主题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应对句”说略 被引量:16
3
作者 吕明臣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6-19,共4页
一 在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相当于英语“yes”的,在汉语中都说成“是”吗?“ok”的意思汉语怎么说?和日语“はい”的用法一样的汉语词是什么?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给一个一般的解答也许并不难,比如我们... 一 在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相当于英语“yes”的,在汉语中都说成“是”吗?“ok”的意思汉语怎么说?和日语“はい”的用法一样的汉语词是什么?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给一个一般的解答也许并不难,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学生:“yes”相当于汉语的“是”,“ok”就是“好”的意思,“はい”大致等于“是”。不过,仔细想一下,这样的解释都失之于笼统(如果不算是错误的话)。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英语的“yes”和日语的“はい”并不总是能对译成汉语的“是”,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说略 “是” 功能意义 “好” 句子 日语 言语交际 句类 语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正结构“名·动”词别议 被引量:9
4
作者 徐正考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4期53-53,共1页
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主谓式、偏正式可由“名·动”结构构成。其中主谓式的例子如“霜降、地震”等,偏正式的例子如“笔谈、春耕、席卷”等。此类问题学者们都已经论述过。这里我们要谈的是偏正结构“名·动”词的内部异同问题... 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主谓式、偏正式可由“名·动”结构构成。其中主谓式的例子如“霜降、地震”等,偏正式的例子如“笔谈、春耕、席卷”等。此类问题学者们都已经论述过。这里我们要谈的是偏正结构“名·动”词的内部异同问题,而这个问题学者们或根本不谈或语焉不详。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结构 语义关系 现代汉语教学 能产性 句法结构关系 名词性语素 汉语复合词 名词作状语 词法结构 主谓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语音中不送气辅音的声学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温波 张学军 +1 位作者 吕明臣 王双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9-771,共3页
目的 :初步掌握健康儿童和腭裂术前患者汉语普通话语音中不送气辅音的声学特征。方法 :应用VS- 970 0语音工作站 (1.0版 )分别对 2 2名正常儿童和 19名腭裂患者的汉语普通话中的擦音 ([f]、 [s]、 [s]、[c]、 [x])和不送气塞擦音 ([ts]... 目的 :初步掌握健康儿童和腭裂术前患者汉语普通话语音中不送气辅音的声学特征。方法 :应用VS- 970 0语音工作站 (1.0版 )分别对 2 2名正常儿童和 19名腭裂患者的汉语普通话中的擦音 ([f]、 [s]、 [s]、[c]、 [x])和不送气塞擦音 ([ts]、 [ts]、 [tc])进行声学分析 ,观察不送气辅音的语图模式特征 ,分析各自的特点。结果 :腭裂患者的不送气塞擦音语图模式上无塞音特征 ,只有擦音特征 ,其强频区位置下移。腭裂患者和正常儿童的擦音语图模式区别不明显 ,仅表现为强频区位置的下移。结论 :腭裂患者的不送气塞擦音语图模式上只有擦音特征 ,擦音语图模式除能量下降外 ,和正常儿童比较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语音 不送气辅音 语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与错位:早期鲁迅对“众治”批判的当代解读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福贵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23,共12页
超前与错位:早期鲁迅对“众治”批判的当代解读●张福贵作为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的文化选择是超前的。他对于近代的超越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预告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的到来。他不仅把物质变革、... 超前与错位:早期鲁迅对“众治”批判的当代解读●张福贵作为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的文化选择是超前的。他对于近代的超越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预告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的到来。他不仅把物质变革、规范变革、观念变革浓缩为一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孙中山 文化选择 梁启超 生命哲学 早期文化 政治学 章太炎 价值取向 社会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新诗以现代化激励的“泛后现代主义”——80年代“后崛起”诗潮透视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德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整个80年代,新诗在躁动中度过。最引人注目的是,短短的十年,诗坛迅疾而全面地搬演了西方经由数百年文化准备才得以形成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诗学和创作,重复了台湾久已平静的“现代主义”的诗潮,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诗歌的... 整个80年代,新诗在躁动中度过。最引人注目的是,短短的十年,诗坛迅疾而全面地搬演了西方经由数百年文化准备才得以形成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诗学和创作,重复了台湾久已平静的“现代主义”的诗潮,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诗歌的一大文学奇观。有人说,这是一场闹剧而已。有人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并且代表着新诗美学的最终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泛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意识形态话语 80年代 新诗 现代化 诗潮 中国当代诗歌 “朦胧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中州诗坛的构成与诗学取向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大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18,共4页
清初诗坛异彩纷披 ,而中州诗人群体为其中重要一翼。本文对薛所蕴、王铎及孟津诗派、彭而述、张文光、赵宾等一系列诗坛名家进行考证梳理 ,意在展现中州诗人群体在清初的整体面貌 。
关键词 清初诗坛 中州诗群 孟津诗派 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上塘书》:致力于人性启蒙的乡村叙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丛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50,共6页
孙惠芬自1980年代发表作品至今,一直用写作来编构着自己的文学故乡,“上塘”和“歇马山庄”这两个辽南地域文化浓重的文学村庄已成为她的专属领地,其对孙惠芬的价值不亚于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的意义。如果说,莫言是在历史的纵深沟壑... 孙惠芬自1980年代发表作品至今,一直用写作来编构着自己的文学故乡,“上塘”和“歇马山庄”这两个辽南地域文化浓重的文学村庄已成为她的专属领地,其对孙惠芬的价值不亚于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的意义。如果说,莫言是在历史的纵深沟壑中打捞沉淀于岁月底层的乡村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叙事 人性 80年代 地域文化 孙惠芬 文学 莫言 故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及其反思的历史性检视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桂妹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制导性力量,五四文化激进主义所倡导的现代思想启蒙及其文学革命以对传统的激烈批判显示了自身巨大的历史价值,但五四文化激进主义所持的一元文化认知模式在当时以及后来的五四继承史和研究史中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制导性力量,五四文化激进主义所倡导的现代思想启蒙及其文学革命以对传统的激烈批判显示了自身巨大的历史价值,但五四文化激进主义所持的一元文化认知模式在当时以及后来的五四继承史和研究史中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由这种思维定势所产生的价值建构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理论局限。本文力图检视某些理论建构所显露的历史性逻辑缺口,在既继承五四文化批判精神又要走出五四文化认知模式的基础上重新理解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化 激进主义 历史性检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7-111,共5页
文艺作为一定观念、意识的分工形式,具有意识形态性,但不等于说文艺就是意识形态。辨清这一问题对于正确解决文艺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起始,对于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考察。
关键词 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性 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形式 非意识形态化 观念 马克思主义 社会性质 社会经济形态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地域·生命:工人作家鬼金的草根叙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丛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7,共7页
近年来,东北工人作家鬼金笔耕不辍,新作迭出,是文坛活跃的70后作家。他的创作有自觉的时代追溯意识和工人职业的实践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代际性,常借底层人凡俗生活中的孤苦来传递生命个体的疼痛体验和精神信仰,以想象和幻觉... 近年来,东北工人作家鬼金笔耕不辍,新作迭出,是文坛活跃的70后作家。他的创作有自觉的时代追溯意识和工人职业的实践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代际性,常借底层人凡俗生活中的孤苦来传递生命个体的疼痛体验和精神信仰,以想象和幻觉等尖端的艺术形式营造象征主义感官交错的艺术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个体 地域性 作家 工人 叙事 草根 精神信仰 艺术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关于第三者的疑问句的否定式答语语义”──兼和侯一麟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明臣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22,共4页
也论“关于第三者的疑问句的否定式答语语义”──兼和侯一麟先生商榷吕明臣《中国语文》1995年第一期载侯一麟先生“关于第三者的疑问句的否定式答语语义确定性初探”一文,读后颇有些感想。侯先生文章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 也论“关于第三者的疑问句的否定式答语语义”──兼和侯一麟先生商榷吕明臣《中国语文》1995年第一期载侯一麟先生“关于第三者的疑问句的否定式答语语义确定性初探”一文,读后颇有些感想。侯先生文章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应该怎样来研究疑问句的答语语义?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句 否定式 第三者 言语行为 疑点前提 主动词 语义确定 百货大楼 避免歧义 否定回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倾心态下的自我误读——中国古代文学资源进入现代文学的一种特殊渠道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国兴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1,共3页
既往的文学现实对于任何时期的文学变革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或者从反向上启示后来文学的新视角,或者为后来文学提供再行发展的根基;问题在于,不同条件下,古代文学资源进入当下文学现实的渠道和方式是不同的.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学 文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信息化新浪潮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化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坚 《现代情报》 1994年第5期88-90,共3页
世界信息化新浪潮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化对策[作者简介]刘坚,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任吉林大学中文系讲师。撰写、主编著作两部,在国内学术杂志、报纸和高等院校学报上发表文化学、新闻学、文艺学、写作学... 世界信息化新浪潮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化对策[作者简介]刘坚,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任吉林大学中文系讲师。撰写、主编著作两部,在国内学术杂志、报纸和高等院校学报上发表文化学、新闻学、文艺学、写作学、公共关系学等论文30余篇,有8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中国 信息高速公路 社会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诗文融合传统
16
作者 郭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69-74,共6页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诗文融合传统郭杰所谓“诗文融合”,是指在散文体小说的大结构中交织着诗歌体(包括诗、词、曲、赋等)的小段落,用以写景抒情或叙事状物。诗文融合的写法,大致不外乎两种类型:A型,从外在的角度出发,把诗词作为...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诗文融合传统郭杰所谓“诗文融合”,是指在散文体小说的大结构中交织着诗歌体(包括诗、词、曲、赋等)的小段落,用以写景抒情或叙事状物。诗文融合的写法,大致不外乎两种类型:A型,从外在的角度出发,把诗词作为作者叙述故事的手段,客观地加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文学研究 《左传》 《搜神记》 《世说新语》 唐传奇 话本 中国 诗文融合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诗歌形式的纵深拓展
17
作者 郭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6-110,共5页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表情达意的基本媒介,语言的构成形式在诗歌创作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一大主流的诗歌,其语言形式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孽生与演变,并逐渐形成诗、词、曲、赋等丰富多彩的体裁形式,从而...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表情达意的基本媒介,语言的构成形式在诗歌创作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一大主流的诗歌,其语言形式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孽生与演变,并逐渐形成诗、词、曲、赋等丰富多彩的体裁形式,从而极大地充实了中国诗歌的艺术内涵。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精辟地道出了中国诗歌(文学)体裁发展嬗递的基本过程。在此过程中,从诗歌语言形式的角度看,屈原,宋玉等人“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继《诗经》那种成熟的四言诗体之后,另辟一境,开创了具有崭新特征的“楚辞”新诗体,为诗歌形式的纵深拓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诗歌形式 屈原 《离骚》 《招魂》 《天问》 《卜居》 《诗经》 辞藻 四言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诗学的丰碑──论闻一多的诗学理论
18
作者 张德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0-74,共5页
本文作者认为,闻一多的诗学理论科学、严谨、厚重,既立足于本民族优秀的诗歌艺术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美学思想的精华,同时还紧密结合着他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具有高度的民族性、科学性、实践性和现代性。为此,作者从诗歌的审美术质... 本文作者认为,闻一多的诗学理论科学、严谨、厚重,既立足于本民族优秀的诗歌艺术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美学思想的精华,同时还紧密结合着他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具有高度的民族性、科学性、实践性和现代性。为此,作者从诗歌的审美术质、诗应具有的美的形式、新诗的精神──人格内容、对民族诗歌艺术传统的态度以及新诗的前途五个方面论述了闻一多的诗学理论,肯定了他对新诗诗学的重大贡献,认为,闻一多的诗学理论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他关于诗的审美本质、诗美的形式、诗的人文内容及终极旨归的探讨丰富了现代新诗理论,同时也是促成他的诗学理论成为现代诗学的丰碑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现代诗学 西方诗学 诗学理论 新诗 “三美” 中国艺术精神 美的形式 中体西用 民族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思考
19
作者 陈方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20-25,共6页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思考●陈方竞上着眼于鲁迅与故乡文化的联系,进一步思考,可能发现:第一,鲁迅故乡因其历史的久远,文化内涵相当丰富。考察其历史———远古时代称“古荒服之国”。《史记·夏本纪》载:“禹会诸侯江南...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思考●陈方竞上着眼于鲁迅与故乡文化的联系,进一步思考,可能发现:第一,鲁迅故乡因其历史的久远,文化内涵相当丰富。考察其历史———远古时代称“古荒服之国”。《史记·夏本纪》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宁绍平原 中国传统 越族 鲁迅 大禹治水 稻作文化 河姆渡遗址 吴越文化 钱塘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得一”:《老子》三十九章悬解
20
作者 张松如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0-66,共7页
说“得一”:《老子》三十九章悬解张松如(吉林大学中文系)《老子》三十九章讲“得一”,亦即为道、体道。深幽发微,可从而窥见其气化谐和的宇宙生成论以至生命意识审美理想,在五千言中实居重要地位,具特殊意义。而历来诸本,在章... 说“得一”:《老子》三十九章悬解张松如(吉林大学中文系)《老子》三十九章讲“得一”,亦即为道、体道。深幽发微,可从而窥见其气化谐和的宇宙生成论以至生命意识审美理想,在五千言中实居重要地位,具特殊意义。而历来诸本,在章句上虽亦不无参差,一般分作三段,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老子道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 天地万物 生命意识 帛书 审美理想 本体论 天地生 “一”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