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明标准”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东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0,共5页
自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问世以来,在冷战期间略显沉寂的文明研究又开始受到西方学术界的青睐。“文明标准”①研究成为文明研究的一个重要子领域,并产生了蔚然可观的学术成果。本文旨在梳理后冷战时代西方学术界关于“文... 自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问世以来,在冷战期间略显沉寂的文明研究又开始受到西方学术界的青睐。“文明标准”①研究成为文明研究的一个重要子领域,并产生了蔚然可观的学术成果。本文旨在梳理后冷战时代西方学术界关于“文明标准”的概念和历史叙事的代表性著述,进而总结其给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冲突论 国际关系研究 塞缪尔·亨廷顿 后冷战时代 西方学术界 冷战期间 全球化时代 历史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当·沃森与国际关系英国学派
2
作者 郑广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亚当·沃森是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外交官,沃森有着丰富的职业经历与现实关怀;作为学者,他在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中长期扮演着参与者与领导者的角色,这两种实践及彼此间的互动贯穿了沃森大部分学术生涯。围绕国... 亚当·沃森是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外交官,沃森有着丰富的职业经历与现实关怀;作为学者,他在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中长期扮演着参与者与领导者的角色,这两种实践及彼此间的互动贯穿了沃森大部分学术生涯。围绕国际社会这一主题,沃森奉献了数部带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的学术作品,传承、丰富、发展了英国学派的理论与方法。他拓展了国际社会研究的历史纵深,构建了国际社会中国家间关系的"光谱"形态和"钟摆"理论模型,参与外交事务的实践经验与思考丰富了早期英国学派理论探讨的视角与切入点,晚年对原有思想的修正与超越提升了英国学派理论的解释力与生命力。沃森的学术贡献与思想脉络也因此成为我们研究英国学派学术史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沃森 国际关系英国学派 国际社会 外交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理论的张力:反思“威斯特伐利亚” 被引量:5
3
作者 任东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6,共5页
“威斯特伐利亚”( Westphalia 或Westphalian)这一术语,源于欧洲历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1648年5月至10月,为了结束“三十年战争”,交战双方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of Westphalia)。斯蒂芬... “威斯特伐利亚”( Westphalia 或Westphalian)这一术语,源于欧洲历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1648年5月至10月,为了结束“三十年战争”,交战双方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of Westphalia)。斯蒂芬·克拉斯纳曾指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学术研究的“图标”(ic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历史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 张力 ICON 学术研究 国际关系 t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史观与民族主义历史叙事 被引量:3
4
作者 任东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3,47,共4页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重新反思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未来成为知识界和学术界的一种“时尚”。在世界史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1990年代和本世纪的头十年里,全球史的思想和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承认”。⑤然而,“何谓全...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重新反思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未来成为知识界和学术界的一种“时尚”。在世界史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1990年代和本世纪的头十年里,全球史的思想和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承认”。⑤然而,“何谓全球史”依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史观 历史叙事 民族主义 全球化时代 90年代 学术界 知识界 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与《历史研究》:汤因比的历史观 被引量:3
5
作者 任东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西方古典教育的背景奠定了汤因比历史观的基础,20世纪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构成了汤因比历史观的生成背景,个人命运的沉浮荣辱又为汤因比反思自己的历史观提供了不竭的外部刺激和动力。将历史研究与对国际现实问题分析结合起来,使他的历... 西方古典教育的背景奠定了汤因比历史观的基础,20世纪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构成了汤因比历史观的生成背景,个人命运的沉浮荣辱又为汤因比反思自己的历史观提供了不竭的外部刺激和动力。将历史研究与对国际现实问题分析结合起来,使他的历史研究具有了现实关怀和未来指向的特质。饱受争议的"文明"概念和《历史研究》不仅是分析汤因比历史观的重要依据,也是造成其历史观矛盾性的主要因素。整体观念和比较方法导致了汤因比的历史观兼具了循环论和终极论的特征,这一看似矛盾的历史观既是其所处时代的产物,也是其超越了特定时代精神的学术馈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历史研究》 汤因比 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编年与史学——从古代文明的历史记录中反思历史学的起源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史海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58,47,共3页
神话①中蕴含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久远的史实常常不可复原,神话和传说便被认定为历史的起点。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起源于神话不等同于史学起源于神话,至少,史学起源于神话不像历史起源于神话那样具有普遍意义。从内容看,神话里面蕴含... 神话①中蕴含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久远的史实常常不可复原,神话和传说便被认定为历史的起点。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起源于神话不等同于史学起源于神话,至少,史学起源于神话不像历史起源于神话那样具有普遍意义。从内容看,神话里面蕴含着文学、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等诸多知识的最初形态。但是,不能因此就把神话定为各种学科的起源。一种学科的起源,需要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问题 历史学 神话 历史记录 古代文明 反思 编年 历史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标准与英国学派的典型历史叙事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东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1,共5页
在后冷战时代,作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英国学派,重新获得国际关系学和世界史两大学科的青睐。“两个核心要素界定了英国学派的特殊性:它的三个重要概念及其理论上的多元主义方法。
关键词 英国学派 历史叙事 “文明”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标准 后冷战时代 国际关系学 多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与汤因比的文明史观 被引量:1
8
作者 任东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27,共4页
阿诺德·J.汤因比(1889--1975)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纵观其一生,几度沉浮、历经荣辱。汤因比自己也经历了类似于“文明兴衰”的过程。汤因比在1940年代中期声名鹊起,在1950年代中期却黯然失色,但在1970年代及... 阿诺德·J.汤因比(1889--1975)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纵观其一生,几度沉浮、历经荣辱。汤因比自己也经历了类似于“文明兴衰”的过程。汤因比在1940年代中期声名鹊起,在1950年代中期却黯然失色,但在1970年代及以后的岁月里又重新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汤因比的两位同样大名鼎鼎的同胞——R.G.柯林伍德和E.H.卡尔分别对汤氏的历史观和国际观进行了批判。与其同一年出生的柯林伍德曾批评汤因比的“总的历史观归根到底是自然主义的;他把一个社会生命看作是一种自然生命而不是一种精神生命,根本上是某种纯属生物学的东西并且最好是根据生物学的类比来加以理解。而这一点则与他从来没有达到过把历史知识看作是过去在历史学家心灵中的重演的概念这一事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史观 汤因比 全球化时代 历史学家 柯林伍德 20世纪 40年代 5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下的俄罗斯史学
9
作者 杨翠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33,共4页
一般来说,俄罗斯史学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段:1917年前为俄国时期,1917--1991年为苏联时期,1991年后称为俄罗斯联邦时期。苏联史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史学发展中的崭新时期,以马克思主... 一般来说,俄罗斯史学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段:1917年前为俄国时期,1917--1991年为苏联时期,1991年后称为俄罗斯联邦时期。苏联史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史学发展中的崭新时期,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发展和巩固为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苏联史学中唯一的正统流派”。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具有以阶级分析方法为主,关注政治史的研究,强调布尔什维克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功绩,否定俄国时期和西方的史学成就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联邦 史学发展 全球化视野 马克思主义史学 俄国十月革命 苏联时期 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帝国与文明认同
10
作者 史海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4,共4页
古代文明之间经常围绕着领土、财富和权力进行战争,但是古代文明之间亦存在和平、交往与认同。到了“帝国”阶段,文明之间的关系更趋复杂。埃及帝国、赫梯帝国、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一直到罗马帝国等,都面对过由于统... 古代文明之间经常围绕着领土、财富和权力进行战争,但是古代文明之间亦存在和平、交往与认同。到了“帝国”阶段,文明之间的关系更趋复杂。埃及帝国、赫梯帝国、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一直到罗马帝国等,都面对过由于统治区域渐广所造成的民族、法律、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问题,在处理与被征服地区以及帝国之外异质文明的关系问题上所体现出来的认同观念也愈发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述帝国 古代文明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 罗马帝国 宗教信仰 差异问题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比较视野下的史学起源的社会条件
11
作者 史海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0,共3页
文明的阶段性特征是定位历史现象的一种参照,而文明之间的联系能为历史研究提供更为宏大的时空背景。古代世界的各大文明之间的交往、冲突、融合频繁而深入。古典作家的作品中有幸记录了一些文明间的互相评价,能够为某些文化现象的起... 文明的阶段性特征是定位历史现象的一种参照,而文明之间的联系能为历史研究提供更为宏大的时空背景。古代世界的各大文明之间的交往、冲突、融合频繁而深入。古典作家的作品中有幸记录了一些文明间的互相评价,能够为某些文化现象的起源和发展提供证据。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就曾经批驳了一些希腊人把埃及人的灵魂不灭、转世轮回的学说纳入自己名下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社会条件 比较视野 起源 史学 阶段性特征 历史现象 时空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世纪初期东征理论家与西欧文明优越意识的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兆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7,共4页
“文明”的概念诞生于18世纪,它表现了西欧的一种自我意识,即在技术水准、礼仪规范、科学知识和世界观方面超越世界其他地方。历史上,西欧就自身作为一个区域实体优于其他地方的意识,曾以不同的形式出现。1291年十字军国家耶路撒冷... “文明”的概念诞生于18世纪,它表现了西欧的一种自我意识,即在技术水准、礼仪规范、科学知识和世界观方面超越世界其他地方。历史上,西欧就自身作为一个区域实体优于其他地方的意识,曾以不同的形式出现。1291年十字军国家耶路撒冷王国被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攻陷,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失败;西欧一批东征理论家纷纷著书立说,号召发动新的十字军东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军东征 自我意识 “文明” 理论家 西欧 14世纪 18世纪 技术水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早期苏格兰议会改革
13
作者 郭军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2,128,共8页
近代早期苏格兰王国的政治力量出现了严重的对立和分化,形成了亲英格兰派和亲法国派,造成了政治共同体的长期分裂。苏格兰新教思想的传播激化了苏格兰王国的政治矛盾,使宗教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苏格兰推行了一系列议会改革... 近代早期苏格兰王国的政治力量出现了严重的对立和分化,形成了亲英格兰派和亲法国派,造成了政治共同体的长期分裂。苏格兰新教思想的传播激化了苏格兰王国的政治矛盾,使宗教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苏格兰推行了一系列议会改革,确立了新教的合法性和男爵为第四等级,调整了与法国和英格兰的关系,从而对苏格兰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早期 苏格兰 宗教改革 议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