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苏联到俄罗斯:历史学科的变化与前景——专访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卡尔波夫教授和副主任鲍罗德金教授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德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共4页
2006年3月初,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卡尔波夫教授和副主任鲍罗德金教授应邀到吉林大学访问,并受聘为吉林大学名誉教授。卡尔波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S.P.Karpov)教授是俄罗斯和国际著名的中世纪史学家和拜占廷学家,自1992... 2006年3月初,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卡尔波夫教授和副主任鲍罗德金教授应邀到吉林大学访问,并受聘为吉林大学名誉教授。卡尔波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S.P.Karpov)教授是俄罗斯和国际著名的中世纪史学家和拜占廷学家,自1992年起担任俄国上古史和中世纪史学会主席。1992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德国柏林莱布尼茨()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列昂尼德·约瑟夫·鲍罗德金()(Leonid Borodkin)教授是俄罗斯杰出的历史学家。现任莫斯科大学经济史中心主任,莫斯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历史和计算”国际学术协会成员,国际经济史协会执行委员。1998和2005年先后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和院士。两位教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都取得了非凡的学术成就。3月2日,《史学集刊》主编刘德斌教授对卡尔波夫和鲍罗德进行了专访,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历史学科的形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科学院 莫斯科大学 名誉教授 历史学科 苏联解体后 学术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建跨学科研究的国际平台——“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方法论探索与学科构建”高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宋鸥 欧春荣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历史学 国际关系学 学术研讨会 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李善长之死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希哲 宋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9-34,70,共7页
李善长之死,是明代最大的政治冤案,《明太祖实录》、《明史》等文献所列李善长得祸的原因.皆属欲加之罪,不实之词,不足为凭。但从李善长案发的前前后后,却能集中地反映出明初朱元璋滥杀开国功臣的方方面面,从中可见洪武年间皇权... 李善长之死,是明代最大的政治冤案,《明太祖实录》、《明史》等文献所列李善长得祸的原因.皆属欲加之罪,不实之词,不足为凭。但从李善长案发的前前后后,却能集中地反映出明初朱元璋滥杀开国功臣的方方面面,从中可见洪武年间皇权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后世的深远的负面影响。而洪武朝那种极不正常的政治走向,与其说是君权与相权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如说是朱元璋的病态心理与雄猜好杀的个性起了主导作用。这是朱元璋与前代开国皇帝相比较最为逊色之处。这不但是李善长等开国功臣们的不幸,也是朱元璋本人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善长 开国元勋 冤狱 主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西哥人移民美国的历程 被引量:5
4
作者 宋鸥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4,共10页
墨西哥移民在美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今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墨西哥人向美国较大规模的移民开始于20世纪初前后,概而观之,除20世纪30年代因大萧条而短暂中断外,墨西哥移民一直呈现出持续的高水平特征。墨西... 墨西哥移民在美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今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墨西哥人向美国较大规模的移民开始于20世纪初前后,概而观之,除20世纪30年代因大萧条而短暂中断外,墨西哥移民一直呈现出持续的高水平特征。墨西哥人移民美国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四次移民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第二次移民浪潮从1942年美墨双方签署《布拉塞洛计划》到1964年该计划终结;第三次浪潮从1965年移民法颁布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间大量墨西哥无证件移民流入美国;第四次浪潮从《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颁布至今。墨西哥人移民美国源于一系列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根植于美墨两国总体社会经济背景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移民 《布拉塞洛计划》 《1965年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 《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中和解看尼克松政府的“均势”政策 被引量:3
5
作者 宋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0-55,共6页
60年代中、后期,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以往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世界战略难以再呈现良性运行态势。为确保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1969年1月上任的尼克松政府决定走调整、迂回之路——变往昔依据优势力量谋... 60年代中、后期,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以往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世界战略难以再呈现良性运行态势。为确保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1969年1月上任的尼克松政府决定走调整、迂回之路——变往昔依据优势力量谋求世界霸权为通过推行“均势”外交实现美国一如既往的战略目标。尼克松尤其重视中国在全球均势中的作用,他把中国作为抗衡苏联的地缘政治砝码,积极促成美中和解的实现。从本质上说,“均势”政策是美国外交战略的一种调动方式,尼克松意在通过利用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的矛盾,分而治之,在交叉变位中牵引国际格局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松 均势 美中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学囚笼中的国际关系学 被引量:14
6
作者 贾斯廷.罗森博格 宋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1,共18页
最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学科经历了机构的急剧增长和前所未有的知识拓展。然而,与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比较文学这些邻近的学科不同,它仍然没有生成能够影响整个人文科学的"大思想"。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形?对此有何应对之策... 最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学科经历了机构的急剧增长和前所未有的知识拓展。然而,与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比较文学这些邻近的学科不同,它仍然没有生成能够影响整个人文科学的"大思想"。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形?对此有何应对之策?本文分三个方面予以阐释:首先,回溯了国际关系学作为政治学分支的持久性界定问题;其次,指出应依据自身学科相互关联的问题群——即(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来重新确定国际关系学的基础;最后表明重新确定国际关系学基础如何开启了它的跨学科潜力。具体而言,"不平衡与综合发展"提供了国际关系学的"大思想"可以传播到其他学科的一个范例,因为通过把多样性的意义付诸实践,它揭示了"国际"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世界的因果意义和构成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国际关系学 国际理论 政治学 不平衡与综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