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北地区多维分化的困境、成因与协同振兴对策研究
1
作者 赵杨 张慧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79,共10页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背景下,东北地区面临系统性振兴障碍与多维度区域分化的双重挑战。当前分化格局表现为经济极化、人口收缩、创新失衡与治理分化交织共存,根源在于路径依赖、制度惯性、市场失灵与地缘约束等结构性因素的...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背景下,东北地区面临系统性振兴障碍与多维度区域分化的双重挑战。当前分化格局表现为经济极化、人口收缩、创新失衡与治理分化交织共存,根源在于路径依赖、制度惯性、市场失灵与地缘约束等结构性因素的叠加。分化趋势加剧了“中心-边缘”式空间裂解,强化了“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演化逻辑。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在经济、人口、创新、治理等维度的区域差异,深入探讨分化的深层机制,提出包括产业升级、区域协同、要素流动与人才政策重构在内的系统性破局路径,旨在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区域分化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
2
作者 陈英姿 周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10,共8页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互助养老作为农村地区应对家庭养老服务弱化的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得到国家层面大力支持。本文采用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经济特征、心理特征四个维度分析我...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互助养老作为农村地区应对家庭养老服务弱化的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得到国家层面大力支持。本文采用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经济特征、心理特征四个维度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为,年龄、照料需求、婚姻、经济收入以及相关心理特征对老年人的互助养老意愿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基于此,在设计和选择互助养老服务时,要充分考虑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具体特征和心理状态,针对低意愿组人群的年龄较高、收入较低等特点,结合地域特征和人口结构,制定多种类型的个性化社会养老服务项目,联动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养老 养老服务模式 农村老年人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亚地区国际劳务合作与我国的境外就业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峰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29,共4页
东北亚地区各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差异,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区域内劳动力供需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开展形成了区域内国际劳务合作的多种形式。我国作为区域内的主要劳务输出国,扩大与区域内各国的劳务合作,对缓... 东北亚地区各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差异,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区域内劳动力供需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开展形成了区域内国际劳务合作的多种形式。我国作为区域内的主要劳务输出国,扩大与区域内各国的劳务合作,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合作 劳务合作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子关系对子女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解释生育意愿的新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世存 冯瑞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1,共12页
个人生育意愿的转变是人口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其受到现实因素和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双重影响。大学生所处的青年阶段是生育行为发生的关键时期,在我国正式步入人口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育意愿对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影... 个人生育意愿的转变是人口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其受到现实因素和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双重影响。大学生所处的青年阶段是生育行为发生的关键时期,在我国正式步入人口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育意愿对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基于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探究亲子关系对大学生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生育意愿的平均值为1.393,低于更替水平,总体上并不乐观,亲子关系、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的均值分别为4.507、4.375和4.640,处于较高水平。通过使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亲子关系对大学生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的亲子关系能显著提高子女的生育意愿。在稳健性检验中,通过使用计数数值模型,并在泊松分布的假设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此方法下,亲子关系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系数的方向和显著性水平依旧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为避免遗漏变量、互为因果等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在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发现亲子关系对子女生育意愿仍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父子关系对子女生育意愿的影响比母子关系更大,亲子关系对不同性别子女的生育意愿均存在影响效应,亲子关系对专科生的影响大于本科生。进一步分析发现亲子关系通过提高子女的结婚意愿和家庭幸福度影响子女的生育意愿。生育是一种对社会环境极为敏感的个体微观决策,除却理性的现实因素,子女的生育意愿还受到感情的影响,本研究从多视角、多方面探讨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有效提高生育意愿,进而为实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的政策启示:在制定鼓励青年生育的相关社会福利政策的基础上,政府还应围绕改善家庭中亲子关系这一思路制定有关政策,在社会上大力弘扬并宣传幸福家庭、和谐家庭,加强家庭代际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增强父亲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父母尤其是父亲在家庭中与子女保持友好关系,采用正确方法与子女相处,培育幸福健康家庭典型,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关系 家庭 生育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俄罗斯研究发展概览与未来进路思考
5
作者 吴昊 徐博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8-225,共8页
经过冷战结束后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俄罗斯研究成果产出保持稳定增长、领域不断扩展,并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队伍。中国的俄罗斯研究受“俄罗斯本土主义范式”影响较大,“西方主义范式”在青年一代学者中也有一定影响。总体看来,有关研... 经过冷战结束后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俄罗斯研究成果产出保持稳定增长、领域不断扩展,并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队伍。中国的俄罗斯研究受“俄罗斯本土主义范式”影响较大,“西方主义范式”在青年一代学者中也有一定影响。总体看来,有关研究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性,实质性的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当前中国的俄罗斯问题研究仍存在研究队伍规模偏小且布局分散、重复性研究较多和重要问题研究缺失并存、关于中俄合作原则性研究偏多而可操作性研究偏少等问题。未来应该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和加快培育高素质后备人才,加快构建中国的俄罗斯问题研究自主知识体系,进一步推进中国的俄罗斯研究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驱动研究方法创新,扎实开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实践路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 俄罗斯问题 区域国别研究 西方主义 本土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藩阀与政党之间:日本临时外交调查委员会研究(1917—1922)
6
作者 李卓燃 戴宇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4,共14页
1917年6月,日本寺内正毅内阁为了压制反对党,以统一外交方针为由成立了临时外交调查委员会。此后,该委员会成为日本政府藩阀与政党高层协商外交问题的平台,一度压制了日本外务省,在日本武装干涉苏俄和巴黎和会等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17年6月,日本寺内正毅内阁为了压制反对党,以统一外交方针为由成立了临时外交调查委员会。此后,该委员会成为日本政府藩阀与政党高层协商外交问题的平台,一度压制了日本外务省,在日本武装干涉苏俄和巴黎和会等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藩阀的衰落、外务省的复兴及首相原敬遇刺,该委员会的地位逐渐下降,在“外交一元化”进程中被外务省取代,最终于1922年9月遭到解散。临时外交调查委员会的演进历程,在政治层面反映了日本从藩阀政治向政党政治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在外交层面则反映了寺内正毅内阁和原敬内阁时期日本政府外交方针的转向,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临时外交调查委员会 外务省 藩阀 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56
7
作者 陈英姿 景跃军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5,共5页
相对资源承载力是指通过选定资源承载力的理想状态作为参照区,以该参照区人均资源拥有量为标准,将研究区与参照区的资源存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研究区内资源相对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吉林省与全国比较,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 相对资源承载力是指通过选定资源承载力的理想状态作为参照区,以该参照区人均资源拥有量为标准,将研究区与参照区的资源存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研究区内资源相对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吉林省与全国比较,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自然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始终在50%以上,说明对吉林省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是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承载力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相对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生态人口容量研究——以2002年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化波 王卓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9,共5页
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的模型叫做生态足迹模型,这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纷纷开始将其应用于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而一... 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的模型叫做生态足迹模型,这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纷纷开始将其应用于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而一个区域生态人口容量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自然资源和人口数量的协调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人口容量 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流出流入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比较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杨东亮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44,共11页
东北人口流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利用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比较研究的方式,以东北流出流入人口为样本,重点研究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城市长期居留意愿差异,定量研究发现东北的高学历人口流失严重,非农户... 东北人口流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利用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比较研究的方式,以东北流出流入人口为样本,重点研究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城市长期居留意愿差异,定量研究发现东北的高学历人口流失严重,非农户口人群高比例流失,年富力强者和事业有成者偏好于非东北地区。从更好地发展东北经济的目的出发,提出重视东北本地人才、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步伐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城市居留意愿 城市融入 比较研究 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地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昊 赵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以吉林省西部地区63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人口数、年龄、教育年限、家庭承包农地面积、农业收益、非农收入占比、农业补贴和流转中介等因素对农户转... 以吉林省西部地区63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人口数、年龄、教育年限、家庭承包农地面积、农业收益、非农收入占比、农业补贴和流转中介等因素对农户转入农地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年龄、教育年限、健康状况、家庭承包农地面积、农业收益、农地租金、非农收入占比、养老保险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农户转出农地具有显著影响。为推进吉林省西部地区农地流转,应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覆盖农村的养老保险体系,弱化农民对农地的依赖;培育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地流转的市场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人才资源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红 马利彪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8,共5页
振兴吉林,人才资源是关键。吉林省未来10年,人才资源总量与结构均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从调整用人机制出发,吸引人才到吉林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人才资源 人才资源供需矛盾 用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模型对吉林省失地人口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少岩 逯家英 王化波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2,共7页
失地人口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群体,对于吉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而言,认识并解决好失地人口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失地人口数进行估算后,使用ARIMA模型对失地人口的变动趋势进行拟合,发现失地人口具有滞后性特征,进而利用模型对未来... 失地人口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群体,对于吉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而言,认识并解决好失地人口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失地人口数进行估算后,使用ARIMA模型对失地人口的变动趋势进行拟合,发现失地人口具有滞后性特征,进而利用模型对未来的失地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制度、经济发展因素以及社会保障因素等方面对解决失地人口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人口 ARIMA模型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口集聚的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胜今 衣尚锦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9,共12页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关乎东北振兴战略的成效。本文在对一系列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获得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路径分析进一步探索人口集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建立城...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关乎东北振兴战略的成效。本文在对一系列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获得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路径分析进一步探索人口集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建立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并通过反映东北地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的截面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直观展现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水平,评价结果显示辽宁省的沈阳市、大连市,吉林省的长春市以及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为东北地区综合竞争实力最高的城市,同时各省份城市竞争力也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本文对人口集聚以及其他因素与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关系进行了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口集聚对于城市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用施加,以人口规模施加的直接效用和公共财政收入施加的间接效用为主,而人口密度虽然也会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产生正向的综合效用,但是其效用水平低于其他影响因素。东北地区应进行统筹规划以避免区位和资源禀赋差异造成的城市之间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还应提高人口集聚水平,推动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人口集聚 因子分析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要素空间集聚与不平衡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儒煜 许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04-1113,共10页
基于2000—2017年东北地区县域尺度生产要素与GDP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法,考察东北地区要素集聚与不平衡发展的时空特征和空间关系。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要素集聚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差异缩小,经济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且... 基于2000—2017年东北地区县域尺度生产要素与GDP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法,考察东北地区要素集聚与不平衡发展的时空特征和空间关系。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要素集聚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差异缩小,经济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逐步缩小。②要素空间集聚与经济发展水平由以中心城市为主的高值区,逐渐演变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及其临近地域组成的城市群高值集聚区。二者空间耦合性较好,形成了中南部地区要素集聚与经济发展的空间高度一致性;但北部地区存在显著的空间错位,特别是北部地区的鹤岗、伊春等市的市辖区虽然要素集聚度高于其他地区,但经济发展水平却处于中低水平。可以看出,以哈长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为主的城市群,正日渐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带动区。③区位差异、偏向城市的发展政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共同作用,主导了东北地区要素集聚与不平衡发展的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集聚 不平衡发展 经济转型 城市群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东北传统农具刍议——以犁杖、耲耙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伟 衣保中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30,共13页
近代东北农具以犁杖和耲耙为代表,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该犁杖与考古发掘出的"辽东犁"有关联性,其核心构件"犁铧"及其附加的拨土板,可贯彻垄种和适度深耕原则。耲耙是垄作的产物,一般是播种颗粒较小作物的首选,是东... 近代东北农具以犁杖和耲耙为代表,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该犁杖与考古发掘出的"辽东犁"有关联性,其核心构件"犁铧"及其附加的拨土板,可贯彻垄种和适度深耕原则。耲耙是垄作的产物,一般是播种颗粒较小作物的首选,是东北特有的农具。双心耲耙可实现一垄二条播。当然,犁杖和耲耙属传统农具,其投入在农业经济中几乎可被忽略,即便如此,所创造的产值并不逊于近代欧美农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传统农具 耕犁 犁铧 糠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佟新华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了探讨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采用1952~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借助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存在长... 为了探讨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采用1952~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借助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具有反向的误差修正机制;产业结构对人口城市化影响的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强于第二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是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人口城市化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要强于对第二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产业结构 动态机制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豪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6,共5页
建国后,吉林省的人口发展经历了迅速增长和平稳下降两个阶段,而由此产生的劳动力就业压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不容忽视。同时,人口的压力也造成了吉林省资源的紧张、生态的破坏。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 建国后,吉林省的人口发展经历了迅速增长和平稳下降两个阶段,而由此产生的劳动力就业压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不容忽视。同时,人口的压力也造成了吉林省资源的紧张、生态的破坏。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才能真正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人口 资源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劳动力就业压力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驱动效应测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英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3,共6页
完美迪氏指数分解(LMDI)将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解为技术、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四个因素,结合东北地区碳排放相关数据对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驱动效应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能源强度效应、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是促使东... 完美迪氏指数分解(LMDI)将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解为技术、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四个因素,结合东北地区碳排放相关数据对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驱动效应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能源强度效应、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是促使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效应是导致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碳排放强度变化的驱动类型为两因素主导型,其中能源消费结构因素和能源强度因素的驱动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东北地区 驱动效应 驱动类型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人口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红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3,共4页
人口安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对于吉林省来说,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攀升、老龄化加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下降等是目前人口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全社会共同努... 人口安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对于吉林省来说,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攀升、老龄化加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下降等是目前人口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人口安全 出生要儿性别比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俄(苏)的中国东北史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定天 彭传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4,共8页
由于受地缘因素的影响,俄(苏)史学界十分重视中国东北史的研究,撰写出版了相关著作数十部、论文数百篇,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是俄(苏)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苏)的中国东北史研究具有全面性、注重第一手资料及中国学者的著述、形成了系... 由于受地缘因素的影响,俄(苏)史学界十分重视中国东北史的研究,撰写出版了相关著作数十部、论文数百篇,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是俄(苏)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苏)的中国东北史研究具有全面性、注重第一手资料及中国学者的著述、形成了系统的学术观点和体系、经历了从域外到本土化的发展历程和建立起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等鲜明特色;但存在诸如否认东北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否认中俄东段边界形成的历史和否认沙俄对中国东北的侵略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苏) 中国 东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