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研究演进与未来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家成 李德明 于星漫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3,共9页
当前,数字化学习逐渐成为我国社区建设的研究重点与热点。通过对国外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相关研究的探究,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基于WOS全球引文数据库绘制了近20年的2003—2023年国外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领域的可视化图谱,对不同... 当前,数字化学习逐渐成为我国社区建设的研究重点与热点。通过对国外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相关研究的探究,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基于WOS全球引文数据库绘制了近20年的2003—2023年国外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领域的可视化图谱,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发展层面、实践层面、技术层面以及结果层面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并对这四个主要方向进行了阐述,以国外社区教育数字化方面的探索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国外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发展经验的探索,为我国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研究和实践提供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数字化学习 研究热点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内在逻辑、发展机遇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诺斯 石宇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3,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生产力质的跃迁,以颠覆性创新技术与人才为根本驱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变革密不可分,作为其重要引擎和创新路径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高等教育满足新时代对新质生产力迫切需求的应对性革新。新质...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生产力质的跃迁,以颠覆性创新技术与人才为根本驱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变革密不可分,作为其重要引擎和创新路径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高等教育满足新时代对新质生产力迫切需求的应对性革新。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之间存在内涵相通、互为前提、双向驱动的内在逻辑关系。新质生产力的产生与发展,将会带给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理念统一、体系保障、更多教育资源以及产教深度融合等发展机遇。基于此,应从树立系统观念、确立保障路径、调整资源分配、推进动态转型四个方面建构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等教育数字化 高等教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门瑞雪 徐萱 李延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6-78,共3页
随着网络媒体成为“第四媒体”,网络空间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交往场域,网络舆情也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的内容多元、全程参与、交互性强等表征有助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而其中潜在的文化渗透、复杂的网络思潮、非... 随着网络媒体成为“第四媒体”,网络空间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交往场域,网络舆情也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的内容多元、全程参与、交互性强等表征有助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而其中潜在的文化渗透、复杂的网络思潮、非线性的散播路径等因素也为大学生国家认同产生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高校与社会应携手发力,以中华文化铸就国家认同之魂、以教育之“矢”瞄准国家认同之“的”、以中国立场凝聚国家认同之力,着力构建大学生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国家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协同治理研究--基于第三方组织行动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诺斯 石宇杰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第三方组织介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协同治理是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益探索。当前的实践导师协同治理存在着形式化、短期化、低效化、偏离化的现实困境,而第三方组织的介入可以促使当前的封闭秩序... 第三方组织介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协同治理是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益探索。当前的实践导师协同治理存在着形式化、短期化、低效化、偏离化的现实困境,而第三方组织的介入可以促使当前的封闭秩序向契约秩序转化,并实现权力冲突的调和、交易活性的激发与企业参与意愿的增强。在可行性上,第三方组织受职能责任的驱动介入,而这种介入行为的合法性来自其社会权力,校企双方出于价值共创愿意与其黏合成协同治理共同体,数智技术强化了介入的可操作性。在实践进路上,第三方组织可以在实践导师协同治理“选用育评”各环节发挥功用,通过标准化选拔、定制化提升、契约化行动、系统化考核,实现实践导师协同治理的共生、共创、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第三方组织 校外实践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域发展的比较研究图谱
5
作者 李家成 于星漫 李德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100,112,共11页
中外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域发展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CNKI知网数据库和WOS全球引文数据库中“学习型社会”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分析,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了2003年至2023年间国内外学习型社会研究的可视化... 中外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域发展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CNKI知网数据库和WOS全球引文数据库中“学习型社会”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分析,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了2003年至2023年间国内外学习型社会研究的可视化图谱,并通过对不同发文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热点词与聚类分析,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趋势与研究热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得到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学习共同体构建三个主要方向,且对三个方向的聚类进行了深度分析。以国内外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探索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索了国内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经验,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和实践提供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比较研究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风险评估内容、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静 郜娟 林永柏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5,共6页
风险评估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标准署(TEQSA)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风险评估框架(RAF)描述了风险评估的目标定位、指标体系框架和评估流程等内容。风险评估的指标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通过多渠道收集数据,以减轻评估负... 风险评估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标准署(TEQSA)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风险评估框架(RAF)描述了风险评估的目标定位、指标体系框架和评估流程等内容。风险评估的指标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通过多渠道收集数据,以减轻评估负担;对风险评估结果保密,风险应对措施体现必要性和恰当性;风险评估为其他质量评估措施提供参考或依据。借鉴其经验,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应当更新理念,增强高等教育质量风险意识;改革机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部分工与合作;完善数据库,强化对高等教育质量风险的监控;加强立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标准署 风险评估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约会暴力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志光 门瑞雪 刘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6-582,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约会暴力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选取450对大学生异性恋情侣,采用简版冲突决策量表(CTS-2S)、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调查约会暴力与儿童期虐待。结果:男生CTS-2S总分及心理、伤害、躯体、性暴力维度得分和... 目的:探讨大学生约会暴力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选取450对大学生异性恋情侣,采用简版冲突决策量表(CTS-2S)、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调查约会暴力与儿童期虐待。结果:男生CTS-2S总分及心理、伤害、躯体、性暴力维度得分和CTQ-SF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均P<0.05)。男生CTQ-SF总分与男生CTS-2S总分、女生CTS-2S总分正向关联(β=0.62、0.49,均P<0.01),女姓CTQ-SF总分与女生CTS-2S总分正向关联(β=0.12,P<0.05)。结论:儿童期虐待经历对情侣约会暴力的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虐待 约会暴力 成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的心理高度——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具身认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鲁忠义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3,共7页
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对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对传统隐喻概念的认知模式,还可以为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提供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基础。我们采用心理学的行为研究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对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对传统隐喻概念的认知模式,还可以为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提供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基础。我们采用心理学的行为研究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显示:(1)人们普遍存在着“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的心理表征。(2)与未卷入者相反的是,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形成的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是“道德是下,不道德是上”;青少年犯罪者虽然形成的是“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心理表征,但道德概念与垂直空间之间的隐喻联结强度比起正常青少年来要弱。(3)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认知发展有几个不同阶段:儿童4—5岁时初步形成,7—9岁时基本形成,11—13岁时已接近成人水平。(4)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存在文化上的差异,由于西方“抑恶”文化和我国“扬善”文化的不同,我们“道德是上”的心理表征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道德 概念隐喻 垂直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儿童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评估:国外课程指南文献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成子娟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38,共19页
学前儿童学习发展是各国政府、学前教育机构、办学团体和家长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课题。研究选取了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芬兰和美国的学前课程指南文献进行比较,从中探讨这五个国家培育学前儿童的方向、学前儿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评估... 学前儿童学习发展是各国政府、学前教育机构、办学团体和家长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课题。研究选取了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芬兰和美国的学前课程指南文献进行比较,从中探讨这五个国家培育学前儿童的方向、学前儿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评估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五国一致聚焦于儿童体能、健康、认知、情绪、群性、科学探索、艺术创意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儿童全面发展依赖于综合学习活动。但是,在跨学科综合学习还是超学科综合学习方面存在差异;儿童是否需要评估,评估所涉及的儿童年龄和学习表现指标的构成等,也表现出各国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学习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公众污名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志光 陈磊 +1 位作者 王徐子醇 怀家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44-949,共6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评估我国居民对残疾人的公众污名量表(PSDS),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通过开放式访谈、文献分析、专家评议,编制初始问卷;选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457人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 目的:编制适用于评估我国居民对残疾人的公众污名量表(PSDS),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通过开放式访谈、文献分析、专家评议,编制初始问卷;选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457人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选取366人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及聚合效度、区别效度、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以世界卫生组织残疾态度量表(WHO-DAS)作为效标工具,进行效标效度检验。结果:PSDS包括25个条目,分为行为偏差、社会拒绝和人际疏远3个因子,累计解释总方差的69.35%;三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2.79,CFI=0.94,TLI=0.93,IFI=0.94,TLI=0.93,SRMR=0.05,RMSEA=0.07);PSD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WHO-DAS总分均呈负相关(ICC=-0.42~-0.70,均P<0.01);量表的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良好。总量表及各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在0.86~0.97间,分半信度在0.85~0.97间。结论:本研究编制的残疾人公众污名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作为评估我国居民残疾污名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公众污名 效度 信度 量表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