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水对泰安地震台钻孔分量应变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贾媛 甘卫军 +4 位作者 李杰 朱成林 殷海涛 卢双苓 鞠佳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9-1443,共15页
抽水干扰在钻孔应变观测中常见且影响显著,为了捕捉到真实的地震前兆信息,必须对其干扰机制进行研究。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泰安台RZB-3钻孔分量应变受抽水干扰严重。对此,文中以一个现场查明抽水信息的抽水干扰为例,分正常抽水、中断抽... 抽水干扰在钻孔应变观测中常见且影响显著,为了捕捉到真实的地震前兆信息,必须对其干扰机制进行研究。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泰安台RZB-3钻孔分量应变受抽水干扰严重。对此,文中以一个现场查明抽水信息的抽水干扰为例,分正常抽水、中断抽水和恢复抽水3个时段计算了钻孔的主应变状态,并利用集中载荷模型反演了应变仪相对抽水源集中力的深度和集中力,在此基础上正演模拟计算了抽水干扰对周边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1)反演的抽水源集中力位于抽水井底部及其下方附近,与实际情况吻合,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抽水干扰对钻孔应变的影响机制和程度;2)钻孔分量应变观测的应变状态与抽水干扰模型正演结果较为一致,根据观测结果计算的钻孔主应变反映了不同抽水状态下钻孔的应变状态;3)反演的抽水源集中力与所抽出的水量载荷相比,抽水过程对岩石孔隙压力的影响要显著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分量应变 抽水干扰 应变状态 集中载荷模型 干扰机制 孔隙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市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巴艳芳 谭雨文 +1 位作者 马铭志 杨昆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10期139-140,共2页
本文通过阐述吉林市地震监测现状,分析了当前吉林市监测台网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如何提升基层监测能力的具体工作措施,通过几年的台网建设和具体实践,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地震监测体系,总结了当前做好基层地震监测预报的几点启示,为市县... 本文通过阐述吉林市地震监测现状,分析了当前吉林市监测台网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如何提升基层监测能力的具体工作措施,通过几年的台网建设和具体实践,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地震监测体系,总结了当前做好基层地震监测预报的几点启示,为市县地震台网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市 地震监测预报 实践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铭志 李飞 李雪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4-1019,1030,共7页
对四平台、榆树台地电场北分量Ex和东分量Ey不同时段分钟值与长春台分量地磁、分量应变资料进行日变形态、日变幅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运用FFT将各观测资料的优势周期分解出来,以期进一步得到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地电场在地震前... 对四平台、榆树台地电场北分量Ex和东分量Ey不同时段分钟值与长春台分量地磁、分量应变资料进行日变形态、日变幅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运用FFT将各观测资料的优势周期分解出来,以期进一步得到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地电场在地震前的对应性进行相关总结。结果表明:1)两台地电场日变化都以双峰单谷为主;两测向优势周期都是以12h、8h为主。与分量磁场相比,东分量By与Ex比较吻合,北分量Bx与Ey的对应性很高;与分量应变相比,12h的优势周期为共有周期。2)两台地电场都能够记录到明显的地电暴同步变化。3)Ey与Bx的日变幅比较同步,Ex与By的日变幅比较同步,且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变化。4)两台地电场都能够较为清晰地记录到一定的短临异常,但两台震前异常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出现异常的时间也不同:震中距越近,出现异常越早,异常幅度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地磁场 分量应变 日变化 地电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中强震孕震环境和震源机制研究
4
作者 胡锦涛 危自根 +5 位作者 谢军 盛敏汉 金超 范心甜 刘益炜 陈闯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9,共16页
通过CAP技术反演了湖北省2018年秭归M_(S)4.5和2006年随州ML4.7地震的震源参数,并采用接收函数与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联合方法揭示了湖北省有地震记录以来的三次M6以上强震和1958年地震仪观测以来的六次M4.5—6.0地震震中处的地壳剪切波... 通过CAP技术反演了湖北省2018年秭归M_(S)4.5和2006年随州ML4.7地震的震源参数,并采用接收函数与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联合方法揭示了湖北省有地震记录以来的三次M6以上强震和1958年地震仪观测以来的六次M4.5—6.0地震震中处的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果显示:随州地震走向呈NW向,震源深度为8 km,发震断层与襄樊—广济断裂带以及皂市断裂或潜北断裂有关;秭归地震走向为NNE和NE向,震源深度为5 km,发震断层与新华—龙王冲断裂带和高桥断裂带有关。基于前人采用CAP等方法得到的2013年巴东M_(S)5.1、2014年秭归M_(S)4.6和2019年应城M_(S)4.9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以及本文接收函数与面波联合反演所得的地壳S波速度对孕震环境和震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湖北地区中等地震的发震断层都以走滑为主,与断裂构造分布状况相对应;获得震源机制解的五次中强地震分别发生在不同速度特征的垂向高低速转换区域,四次震源深度未知的中强震在传统发震层深度范围内也呈现明显的垂向高低速互层变化特征;2006年随州ML4.7、2014年秭归M_(S)4.6和2019年应城M_(S)4.9地震可能为构造型地震,2013年巴东M_(S)5.1和2018年秭归M_(S)4.5地震可能为水库触发型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中强地震 孕震环境 震源参数 接收函数与面波联合反演 CAP方法 扬子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研究地震和断层活动的进展
5
作者 孙凤霞 崔月菊 +3 位作者 杨帆 刘轶男 姜莉 杜建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6-454,共9页
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记录了地球古流体的形成和演化、矿物的形成环境等各种地质信息。利用微区微量测量技术测定断裂带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可以获得断层和地震活动的信息,延长认识地震复发周期的时间,对确定地震活动规律有重要意义。迄今... 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记录了地球古流体的形成和演化、矿物的形成环境等各种地质信息。利用微区微量测量技术测定断裂带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可以获得断层和地震活动的信息,延长认识地震复发周期的时间,对确定地震活动规律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地震流体研究主要是关于宏观区域流体(水和气体)变化规律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对微区微量流体的研究很少。本文扼要介绍了地震和构造活动中流体作用与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测量技术,综述了流体包裹体(FI)分析在地震与断裂活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领域,以期促进微区微量地震流体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古地震 断层 地震活动周期 岩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幔流体及其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帆 孙凤霞 +1 位作者 刘轶男 杜建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2-445,共14页
依据地球物理宏观资料、行星化学和地球化学微观分析以及高温高压实验结果,阐明了地幔中存在丰富的流体,扼要介绍了若干流体引发地震的假说,简述了隐爆产生地震的机制。地幔矿物流体包裹体、高温高压相含水硅酸盐矿物与地球物理探测资... 依据地球物理宏观资料、行星化学和地球化学微观分析以及高温高压实验结果,阐明了地幔中存在丰富的流体,扼要介绍了若干流体引发地震的假说,简述了隐爆产生地震的机制。地幔矿物流体包裹体、高温高压相含水硅酸盐矿物与地球物理探测资料表明,整个地幔内普遍存在高能密流体,地幔过渡带和D″层是流体富集的地带,地幔中存在的总水量比海水量高出几个数量级。地幔高能密流体流动产生热对流,造成了固体地球内温度、电导率、地震波速度以及地球化学组成的不均一性。高能地幔流体向外逃逸,不仅改变了壳幔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且为岩浆形成和地震孕育提供了能量。流体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降低断层带摩擦力以及岩石强度触发地震和流体爆炸或相变产生地震。流体爆炸产生地震是地核与下地幔流体以“运移—局部聚集—爆炸的幕式循环”反复进行,产生不同震源深度、不同震级的各类地震。然而,地幔流体的组成、行为及其在孕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流体 地震 流体包裹体 地幔矿物 高温高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满井水氡的映震灵敏性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良 范垂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76,共6页
系统分析了吉林省丰满地震观测井的水氡异常及其与远近地震的对应关系,发现在日本海等地的40次中强以上地震之前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此,笔者认为丰满井是一口映震灵敏井。
关键词 水氡 映震能力 灵敏性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