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表达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5提高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雷 沈维高 +1 位作者 刘艳波 许海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68-875,共8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5(programmed cell death 5 gene, PDCD5)对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脑神经胶...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5(programmed cell death 5 gene, PDCD5)对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116例。分别利用q PCR、WB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稳定克隆U87-PDCD5细胞、转染si-PDCD5后的脑胶质瘤细胞以及原发性神经胶质瘤组织中PDCD5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过表达或敲降PDCD5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及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建立脑胶质瘤细胞系U87裸鼠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TMZ组、PDCD5组和TMZ+外源性PDCD5重组表达载体联合组,治疗20 d后断颈处死动物,切取瘤组织,测量瘤体积并称瘤质量。采用q PCR、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DCD5的表达水平,分析PDCD5联合TMZ治疗对脑神经胶质瘤生长的影响。结果:PDCD5 mRNA和蛋白在U87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在U251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均P<0.05);在高级别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PDCD5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低级别组织(均P<0.05);U87-PDCD5和U251细胞对TMZ的敏感性均高于U87细胞(均P<0.05),U87-PDCD5-siRNA、U251-siRNA组细胞对TMZ的敏感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比较裸鼠移植瘤的瘤体积和质量,对照组>TMZ组>PDCD5组>联合组(均P<0.05);各组移植瘤组织内PDCD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趋势与之相反(均P<0.05)。结论:PDCD5过表达可增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对TMZ的化疗敏感性,而沉默PDCD5表达作用则相反,PDCD5与TMZ联合应用可更好地抑制脑神经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基因5 脑神经胶质瘤 U87细胞 U251细胞 替莫唑胺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23-5p调控PDCD5表达增强神经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雷 沈维高 刘艳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0-1105,共6页
目的:探讨miR-423-5p在人脑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5(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5,PDCD5)增强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华大学附属医... 目的:探讨miR-423-5p在人脑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5(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5,PDCD5)增强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20例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瘤及瘤旁组织标本,以及胶质瘤细胞系U251、U87、SHG-44和人脑小胶质细胞株HMC-3,用qPCR法检测胶质瘤组织及细胞系中miR-423-5p和PDCD5的表达水平。用合成的miR-423-5p mimics和miR-NC分别转染U251和U87细胞,同时用不同浓度(50、100、150和200μmol/L)的TMZ处理细胞,检测转染细胞对TMZ的耐药性,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活力,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U251、U87细胞中c-caspase 3、Bcl-2和PDCD5蛋白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23-5p与PDCD5的靶向关系。结果:miR-423-5p在脑神经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中均高表达(均P<0.01)。与miR-NC组比较,miR-423-5p mimics组U251和U87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均P<0.01),对TMZ的耐药性增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423-5p可与PDCD53'UTR结合,抑制PDCD5的表达。结论:miR-423-5p高表达增强胶质瘤细胞对TMZ的耐药能力,其可作为临床胶质瘤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5 脑神经胶质瘤 U251细胞 U87细胞 增殖 肿瘤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3对恶性脑胶质瘤发生发展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实验验证
3
作者 沈维高 刘雨齐 +3 位作者 张骏 林珈羽 崔航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1318-1332,共1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白细胞介素33(IL-33)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并通过组织病理学实验进行验证,探讨IL-33作为脑胶质瘤诊治辅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从UCSC XENA数据库下载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GB...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白细胞介素33(IL-33)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并通过组织病理学实验进行验证,探讨IL-33作为脑胶质瘤诊治辅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从UCSC XENA数据库下载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GBMLGG)病例数据,包括689例胶质瘤样本数据、5例癌旁样本数据和1152例正常脑组织样本数据。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GBMLGG样本和正常脑组织中IL-33 mRNA的表达差异。根据GBMLGG组织中IL-33的表达水平,将肿瘤样本分为IL-33低表达组和IL-33高表达组,使用人类蛋白质图谱(HPA)验证IL-33在GBMLGG样本中的蛋白表达差异,使用R语言DESeq2功能包对GBMLGG肿瘤病例样本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使用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对DEGs进行通路分析,同时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讨IL-33在GBMLGG组织中显著富集的通路,使用GSVA功能包分析GBMLGG样本中的免疫浸润情况,采用survival数据包及survminer数据包分析IL-33表达水平对GBMLGG不同临床亚组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IL-33表达与GBMLGG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收集GBMLGG和对照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BMLGG和正常脑组织样本中IL-33及其受体致癌性抑制基因2(ST2)的表达水平。结果:GBMLGG组织中IL-3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脑组织明显升高。IL-33低和高表达组共有634个DEGs,包括283个上调DEGs和351个下调DEGs。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DEGs与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免疫球蛋白复合物形成和介导免疫球蛋白受体结合等生物学行为有关。GBMLGG病程发展中,IL-33高表达可以降解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诱导柠檬烯和蒎烯降解,促进丙酸代谢,同时激活利什曼病菌感染通路、Not样受体信号通路和异体移植排斥通路。IL-33高表达组树突状细胞(DC)和肥大细胞浸润水平高于IL-33低表达组,嗜酸性粒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中央记忆型T细胞(Tcm)浸润水平低于IL-33低表达组。IL-33表达水平与γδT细胞(Tgd)、辅助性T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cm和效应记忆T细胞(Tem)浸润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DC、自然杀伤细胞(NK)、CD8+T细胞和CD56高表达的NK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IL-33高表达组和IL-33低表达组的GBMLGG患者总生存期(O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及无疾病间隔(D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亚组分析,少突神经细胞瘤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低于星形胶质细胞瘤和少突-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高于少突神经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和年龄是影响GBMLGG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IDH突变和主要治疗效果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正常脑组织比较,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IL-33及其受体ST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两者表达水平在正常脑组织和恶性胶质瘤组织中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胶质瘤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33高表达可能是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白细胞介素33 免疫微环境 预后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