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医院检验科教学工作经验分析
1
作者 王磊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3期89-90,共2页
医院实习是每个医学生必须要经历的学习阶段,它关系到学生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从学校生活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和阶梯。该文首先从学生安排、教师带教资格考核、组织集体培训等方面拟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然后... 医院实习是每个医学生必须要经历的学习阶段,它关系到学生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从学校生活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和阶梯。该文首先从学生安排、教师带教资格考核、组织集体培训等方面拟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然后针对主任、秘书及带教老师等不同教学主体,提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知识考核与临床操作考核并重、职业道德与工作技能并重的教学素养培训方法,意在通过分析以往的教学工作经验,实现检验科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检验科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科生物安全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晓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33期104-105,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检验科生物安全教学现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改进措施的探究。方法随机选择实习时间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45名学生依据生物安全发展现状... 目的分析研究检验科生物安全教学现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改进措施的探究。方法随机选择实习时间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45名学生依据生物安全发展现状,改进教学形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对于对照组的45名学生进行常规性生物安全教育,通过考试,研究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水平、院内感染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生物安全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接受生物安全教育期间的院内感染率较低。两组学生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考虑现阶段检验科生物安全教学现状,积极研究教学改进措施,促进实际教学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 生物安全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瑞明 杨晓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32期105-106,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同步保持着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医疗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当前,医学检验专业正在经历五年制培养到四年制培养的转变时期,作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临床血液学检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同步保持着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医疗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当前,医学检验专业正在经历五年制培养到四年制培养的转变时期,作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基于此,该文从2个方面提出"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删除落后的,临床上逐渐淘汰的检验项目,增加更加先进的,更加符合临床应用的教研项目;同时,强化血液学检验实验室自动化程度,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试验硬件条件;另外,积极打造数码互动实验室。(2)要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方面展开改革,教学方式要转变传统的"教师完全主导"的模式,建立学生主导的新型教学方式,并综合应用多媒体、网络课程、微信等技术等教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血液学检验 实验课 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式教学法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瑞明 杨晓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31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病例式教学法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校2016级医学检验专业的1班60名学生学生作为研究组,以同级2班58名学生作为参考组,展开此次研究。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参考组学生... 目的探讨和分析病例式教学法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校2016级医学检验专业的1班60名学生学生作为研究组,以同级2班58名学生作为参考组,展开此次研究。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参考组学生接受常规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学生接受病例式教学法教学;教学完成以后,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同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并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结果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8.4±9.3)分,实践考核成绩为(85.8±8.4)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学生(P<0.05)。同时,研究组学生对于病例式教学法在各项目上的认可度,均显著高于参考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病例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式教学法 临床血液学 血液检验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牛皮癣的药物致骨髓重度受抑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
5
作者 杨晓艳 王新成 +1 位作者 郭素红 曲保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5S期145-146,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临床应用牛皮癣药物导致的骨髓重度受抑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急性再障)之间的实验室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方法:药物导致的骨髓重度受抑和急性再障患者行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和末梢血涂片瑞姬氏染色后进行骨髓象... 目的:进一步探讨临床应用牛皮癣药物导致的骨髓重度受抑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急性再障)之间的实验室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方法:药物导致的骨髓重度受抑和急性再障患者行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和末梢血涂片瑞姬氏染色后进行骨髓象和血象的检测;另外采静脉血应用血细胞自动化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治疗牛皮癣药物导致的骨髓重度受抑与急性再障患者外周血象极为相似,但骨髓重度受抑患者的骨髓涂片、活检不同于急性再障患者的显示,各系、各阶段有核细胞比例大致正常,巨核细胞、血小板数量虽少但还可见;此类药物导致的骨髓重度受抑患者骨髓涂片的骨髓小粒并不少,且虽有部分空虚,但其中网络的是三系造血细胞。结论:通过了解病史和使用牛皮癣药物的治疗史,骨髓象和血象的实验室分析,可以进一步找出此类药物导致的骨髓重度受抑与急性再障之间的实验室鉴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骨髓重度受抑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活检 骨髓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不同检测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
6
作者 于红博 王海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7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ANCA不同检测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月检验科收集的281份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线性免疫分析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联合检验的方法检测ANCA。结果各种检测方法在ANCA阳... 目的探讨ANCA不同检测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月检验科收集的281份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线性免疫分析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联合检验的方法检测ANCA。结果各种检测方法在ANCA阳性率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轻症患者,联合检验的敏感度高于线性免疫分析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于重症患者,联合检验的敏感度高于线性免疫分析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检验的方法对于早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具有更为理想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 慢性支气管炎 线性免疫分析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梅毒血清学检测相关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
7
作者 高莉囡 葛连刚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1期25-27,共3页
目的文章分析和探讨的目的就是对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梅毒的传播途径及危害作了阐述,以此来降低梅毒疾病的传播及感染的可能性,为今后对梅毒治愈工作提供可借鉴参考的经验。方法通过对梅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 目的文章分析和探讨的目的就是对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梅毒的传播途径及危害作了阐述,以此来降低梅毒疾病的传播及感染的可能性,为今后对梅毒治愈工作提供可借鉴参考的经验。方法通过对梅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采用此TRUST、RPR和TPPA 3种方法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RPR法与TRUST法、TPPA法与EL ISA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性意义(P>0.05);TRUST法与TPPA法、RPR法与TPPA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对不同时期梅毒的诊断具有不同的意义。结论梅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播性疾病,对于梅毒患者来说会造成人体多种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危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梅毒疾病的发展与传播,此种疾病呈增长发展趋势,作为一名医生,要做好梅毒血清学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会减少与降低梅毒疾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感染 血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包削甲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及CO2激光治疗轻型甲真菌病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莉 张建东 +3 位作者 党晨 刘刚 赵梓霖 赵宝胜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年第5期280-283,共4页
目的:观察封包削甲后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轻型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最终纳入55例符合轻型甲真菌病的患者,其中治疗组27例(病甲58个),对照组28例(病甲61个),治疗组封包削甲后,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每天2次,同时每... 目的:观察封包削甲后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轻型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最终纳入55例符合轻型甲真菌病的患者,其中治疗组27例(病甲58个),对照组28例(病甲61个),治疗组封包削甲后,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每天2次,同时每周照射1次CO2点阵激光,对照组封包削甲后仅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比两组12周时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病甲58个,痊愈55个,显效3个,有效率100%。对照组病甲61个,痊愈39个,显效11个,好转9个,无效2个,有效率81.9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8,P<0.05)。结论:封包削甲后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联合每周照射一次CO2点阵激光的方法治疗轻型甲真菌病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点阵激光 甲真菌病 封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