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硒酸对口腔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周期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童 张桐菲 +1 位作者 张泽兵 全海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8-572,共5页
目的:利用甲基硒酸(methylseleninic acid,MSA)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和KB细胞,探讨MSA对口腔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口腔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MSA培养不同时间,MTS 法及细胞克隆法测定细胞增殖情... 目的:利用甲基硒酸(methylseleninic acid,MSA)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和KB细胞,探讨MSA对口腔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口腔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MSA培养不同时间,MTS 法及细胞克隆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划痕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 MSA可显著抑制口腔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作用效果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MSA可诱导口腔癌细胞体外凋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口腔癌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MSA可改变口腔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口腔癌细胞周期阻断在G 2期,并且减少G 1期和S期细胞的比例。结论: MSA可显著抑制口腔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并促进其凋亡,改变口腔癌细胞周期。MSA有望成为治疗口腔癌的一种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硒酸 口腔鳞状细胞癌 增殖 凋亡 迁移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89-3p靶向DSPP基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干细胞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游东乐 全海薇 全海英(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miR-589-3p靶向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肿瘤干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对OSCC患者和口腔良性肿物患者组织中miR-589-3p和DSPP的表达进行检测,对miR-589-3p和DSP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双荧光素酶... 目的:探讨miR-589-3p靶向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肿瘤干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对OSCC患者和口腔良性肿物患者组织中miR-589-3p和DSPP的表达进行检测,对miR-589-3p和DSP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589-3p与DSPP的靶向关系。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OSCC肿瘤干细胞,干预肿瘤干细胞中miR-589-3p和DSPP的表达,将细胞分为mimics control组、mimics miR-589-3p组、inhibitors control组、inhibitors miR-589-3p组、mimics miR-589-3p+pcDNA-DSPP组。随后检测各组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的表达。MTT、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术分别用来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侵袭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相对于口腔黏膜良性肿物患者,OSCC患者miR-589-3p表达下降,DSPP表达增强,miR-589-3p与DSPP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相对于mimics control组,mimics miR-589-3p组中细胞凋亡增多,细胞增殖、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的表达被抑制(均P<0.05)。相对于inhibitors control,inhibitors miR-589-3p组中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增殖、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增多(均P<0.05)。miR-589-3p模拟物对OSCC肿瘤干细胞的作用能够被DSPP过表达逆转。结论:miR-589-3p可靶向抑制DSPP,进而抑制OSCC肿瘤干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89-3p 牙本质涎磷蛋白 口腔鳞状细胞癌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辛奕 浦铁民 +4 位作者 李剑锋 贾涵 万英明 张德素 朱海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8-440,共3页
关键词 牙周组织 正畸治疗 口腔卫生维护 口内矫治装置 口腔卫生状况 健康问题 口腔正畸医师 固定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A型人格行为特征分布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于艳 韩亚琨 张颖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A型人格行为对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比较不同类型人格行为人在慢性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慢性牙周炎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于门诊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32例(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患者126例(牙周... 目的:探讨A型人格行为对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比较不同类型人格行为人在慢性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慢性牙周炎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于门诊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32例(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患者126例(牙周健康组)。牙周炎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87版"Oral Surveys Basic Methods"以及美国牙周病学会(AAP)2000年制订的牙周病诊治参照标准。指导受试者填写A型人格行为类型问卷(1983年张伯源标准,1985年修订版)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记录受试者各项得分,各独立变量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相比于M型和B型人格,A型人格行为者在牙周炎组(68.94%)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组(27.78%)(P<0.05);且牙周炎组患者敌对(1.54±0.38)、焦虑(1.47±0.39)、抑郁(1.41±0.37)、人际关系敏感(1.23±0.39)、强迫症状(1.72±0.46)和躯体化(1.47±0.38)等项目得分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组(1.32±0.30、1.29±0.24、1.25±0.23、1.04±0.17、1.41±0.35、1.25±0.24)(P<0.05),且该类人群牙石指数(CI)高于其他人群(P<0.05),并更需要牙周治疗。结论:A型人格行为比其他人格类型更易罹患慢性牙周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人格 慢性牙周炎 心理社会因素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宿主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性B细胞变化特点 被引量:5
5
作者 韩亚琨 于程程 于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牙周炎时宿主不同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调节性B细胞的变化特点,比较健康个体与牙周炎模型之间的差异,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揭示牙周炎病理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SD大... 目的:探讨牙周炎时宿主不同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调节性B细胞的变化特点,比较健康个体与牙周炎模型之间的差异,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揭示牙周炎病理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实验性牙周炎病理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不同组织内TGF-β^+调节性B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各样本中B细胞发育相关因子B细胞活化因子(B-cellactivatingfactor,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oliferation-inducingligand,APRIL)及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牙周炎大鼠牙龈中TGF-β^+调节性B细胞比例显著上调(P<0.05);而在外周血中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龈中,牙周炎大鼠各检测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外周血中,牙周炎大鼠与健康组各检测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时宿主牙龈中TGF-β^+调节性B细胞上调,这与局部BAFF、APRIL及IL-33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调节性B细胞 宿主免疫 白细胞介素33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神经至不同磨牙牙龈缘距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辛奕 刘境华 +1 位作者 牛青松 吴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4-777,共4页
目的:研究舌神经至不同磨牙牙龈缘的距离,并分析其相关性,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用1980~2006年收集的30具成人头部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解剖,测量左、右舌神经至下颌第一、二、三磨牙远中龈缘水平方向、远中舌侧牙龈角向下... 目的:研究舌神经至不同磨牙牙龈缘的距离,并分析其相关性,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用1980~2006年收集的30具成人头部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解剖,测量左、右舌神经至下颌第一、二、三磨牙远中龈缘水平方向、远中舌侧牙龈角向下后45°方向、舌侧龈缘中点垂直向下方向的距离,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左、右舌神经至下颌第一、二、三磨牙牙龈远中龈缘水平方向、远中舌侧牙龈角向下后45°方向、舌侧龈缘中点垂直向下方向的距离,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神经至下颌第三磨牙远中舌侧牙龈角向下后45°方向与舌侧龈缘中点垂直向下方向的距离有相关性(P=0.023<0.05,r=0.293);舌神经至下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牙龈缘远中龈缘水平方向的距离存在相关性(P=0.00<0.05,r=0.637)。结论:左、右舌神经具有相同的解剖结构及特点;舌神经至下颌第三磨牙远中舌侧牙龈角向下后45°方向与舌侧龈缘中点垂直向下方向的距离存在相关性,但相关程度一般;舌神经至下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牙龈远中龈缘水平方向的距离存在相关性,并且相关程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神经 磨牙 牙龈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根管桩钉用纤维/树脂可塑性复合材料的优化制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江 何惠明 +1 位作者 刘玉红 郑亚萍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7,共5页
以聚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体系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增强相,采用优化的纤维浸润—热预聚—拉挤成型等工艺,制备出了具有可塑性的光固化型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考察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以聚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体系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增强相,采用优化的纤维浸润—热预聚—拉挤成型等工艺,制备出了具有可塑性的光固化型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考察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共混体系断口的微观形貌,用三点弯曲试验考察了共混体系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聚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0/20的共混体系中浸入74.1%(质量分数,下同)的玻璃纤维,在80℃下热聚合2 h,再经1.0 cm/min的匀速拉挤成型,最后通过可见光固化60 s,此工艺下制备出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648.01 MPa,弯曲模量达到33.12 GPa,更接近牙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桩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牙龈浆细胞表型及RANKL表达特点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于艳 于程程 韩亚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7-764,共8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对牙周炎患者牙龈浆细胞表型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于本科就诊的60例研究对象,按入组标准分为健康组、牙周炎组和牙周炎+RA组,每组20例。记录各组研究...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对牙周炎患者牙龈浆细胞表型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于本科就诊的60例研究对象,按入组标准分为健康组、牙周炎组和牙周炎+RA组,每组20例。记录各组研究对象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和临床附着丧失量(CA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牙龈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和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研究对象牙龈组织中CD38+和CD138+细胞百分率,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牙龈浆细胞中RANKL+细胞百分率和RANKL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各组研究对象破骨样细胞生长情况,RT-q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牙龈浆细胞中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TRAF6)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牙周炎组和牙周炎+RA组患者GI、PD、BOP和CAL均升高(P<0.05);与牙周炎组比较,牙周炎+RA组患者PD和CAL升高(P<0.05)。与健康组比较,牙周炎组和牙周炎+RA组患者牙龈组织中APRIL和BLyS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牙周炎组比较,牙周炎+RA组患者APRIL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健康组比较,牙周炎组和牙周炎+RA组患者牙龈组织中CD38+和CD138+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与牙周炎组比较,牙周炎+RA组患者牙龈组织中CD138+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与健康组比较,牙周炎组和牙周炎+RA组患者牙龈浆细胞中RANKL+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与牙周炎组比较,牙周炎+RA组患者牙龈浆细胞中RANKL+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与健康组比较,牙周炎组和牙周炎+RA组患者牙龈浆细胞中RANKL水平升高(P<0.05)。与健康组比较,牙周炎组和牙周炎+RA组正常诱导TRAP+破骨样细胞数增加(P<0.05);与牙周炎组比较,牙周炎+RA组正常诱导TRAP+破骨样细胞数增加(P<0.05);与正常诱导破骨样细胞比较,各组anti-RANKL诱导的TRAP+破骨样细胞数均减少(P<0.05)。与健康组比较,牙周炎组和牙周炎+RA组患者牙龈浆细胞中RANKL、RANK和TRAF6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牙周炎组比较,牙周炎+RA组患者牙龈浆细胞中RANKL、RANK和TRAF6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牙周炎伴RA患者牙龈浆细胞分化水平及其诱导破骨样细胞分化能力均高于单纯牙周炎患者,可能是RA导致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破坏加剧的潜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浆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张成骨中骨密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9
作者 吴巍 姚欣欣 +2 位作者 黄相道 史宏伟 宋立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3-886,共4页
目的:研究兔牵张成骨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并对骨密度新型测量方法评定。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牵张术后1d、1周、2周、4周、6周组,每组4只。随机选取一侧下颌骨行牵张成骨术。处死后的兔游离下颌骨根据阿基米德原... 目的:研究兔牵张成骨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并对骨密度新型测量方法评定。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牵张术后1d、1周、2周、4周、6周组,每组4只。随机选取一侧下颌骨行牵张成骨术。处死后的兔游离下颌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行骨密度测量、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和钙含量测定,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骨密度的差异并通过单能X线骨密度标准评定阿基米德原理测量骨密度值方法,分析骨密度与钙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阿基米德原理骨密度测量、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和钙含量测定均显示牵张区骨密度和钙含量逐渐增加,6周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基本接近正常骨密度和钙含量,且变化趋势相同。阿基米德原理骨密度测量与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正性相关,回归方程:Y单能X线=-0.227+0.457X阿基米德;骨密度与钙含量正性相关,回归方程:Y钙含量=-623.579+483.473X阿基米德骨密度。结论:阿基米德骨密度测量方法尽管在手段上不够先进,但其可以准确描述牵张成骨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可以简化实验流程,降低研究费用,有利于实验研究的广泛采用。同时合并钙含量的测量,基本可以准确描述骨发生过程中骨质结构变化的过程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密度 单能 X 线 阿基米德原理 钙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