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组织体外培养技术及其在生殖毒性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忠平 潘晓燕 +2 位作者 王喜艳 臧梦桐 许芳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965-3968,共4页
生殖系统功能障碍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许多外源性化学物质均可作用于雌性生殖系统,造成生殖系统损伤、生殖功能下降、自然流产率增加及后代发育异常等危害,如环境污染、环境毒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此,... 生殖系统功能障碍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许多外源性化学物质均可作用于雌性生殖系统,造成生殖系统损伤、生殖功能下降、自然流产率增加及后代发育异常等危害,如环境污染、环境毒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此,建立快速检测、鉴定生殖毒物及其作用机制的方法对防治化学物质造成的生殖系统损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卵巢组织体外培养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雌性生殖毒性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对不同阶段卵巢、卵泡的发育状态、激素合成和分泌等功能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用以研究在卵巢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中生殖毒物作用的确切机制及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性生殖系统 体外培养技术 卵巢组织 毒性检测 应用 外源性化学物质 公共卫生问题 生殖系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组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潘晓燕 王喜艳 +1 位作者 王正朝 李质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03-2105,共3页
各种针对肿瘤的化疗和放疗严重危害了女性的生育能力,导致卵巢功能的提早衰竭。在乳腺癌化疗的女性中,约68%的患者在治疗后会面临卵巢功能提早衰竭的危险。在放疗的过程中,
关键词 移植技术 卵巢组织 卵巢功能 生育能力 乳腺癌 女性 放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小鼠糖尿病早期Th1细胞与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弘珺 李质馨 +2 位作者 田洪艳 徐冶 刘忠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88-891,共4页
目的研究Th1细胞和CD4+CD25+Treg细胞在NOD小鼠糖尿病早期的变化,并评价其作用。方法选择4周(A组)、8周(B组)和16周龄(C组)的雌性NOD小鼠,取脾、胸腺和胰腺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脾Th1和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计算Th1/CD4+T、CD4+C... 目的研究Th1细胞和CD4+CD25+Treg细胞在NOD小鼠糖尿病早期的变化,并评价其作用。方法选择4周(A组)、8周(B组)和16周龄(C组)的雌性NOD小鼠,取脾、胸腺和胰腺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脾Th1和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计算Th1/CD4+T、CD4+CD25+Treg/CD4+T和Th1/CD4+CD25+Treg的比值,再测定胸腺CD4–CD8–T、CD4+CD8+T、CD4–CD8+T和CD4+CD8–T细胞比例,计算CD25+Treg/CD4+CD8–T的比值。取胰腺组织,行HE染色和Foxp3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学变化。结果 C组小鼠脾脏Th1细胞比例以及Th1/CD4+T和Th1/CD4+CD25+Treg比值明显高于A组和B组,但是A、B、C三组脾脏CD4+CD25+Treg细胞比例及CD4+CD25+Treg/CD4+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胸腺CD4–CD8–T、CD4+CD8+T、CD4–CD8+T和CD4+CD8–T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B组和C组胸腺CD25+Treg/CD4+CD8–T比值明显高于A组。HE染色结果显示,B组和C组的胰岛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但胰岛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部位免疫组化染色未见Foxp3阳性细胞。结论 NOD小鼠糖尿病早期外周Th1细胞呈进行性增加,但CD4+CD25+Treg细胞相对缺乏,考虑与NOD小鼠糖尿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近交NOD TH1细胞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糖尿病 1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组蛋白变化与雄性不育 被引量:5
4
作者 潘晓燕 李质馨 +4 位作者 王正朝 王雪楠 黄冰洋 窦肇华 孙艳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男性不育的许多病理现象与生精细胞的表观遗传改变关系密切。表观遗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调控着生精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过程,其中,作为表观遗传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组蛋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会发生多位点和多种形式的... 男性不育的许多病理现象与生精细胞的表观遗传改变关系密切。表观遗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调控着生精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过程,其中,作为表观遗传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组蛋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会发生多位点和多种形式的氨基酸残基修饰,不同的修饰方式在精子发生的不同阶段精确地调控着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且在精子形成阶段发生鱼精蛋白和组蛋白的替换。此外,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异常改变还可能会损伤精子的发育过程,导致雄性不育。本文总结了精子发生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变化、对生殖细胞发育的调控作用,以及组蛋白的异常改变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发生 组蛋白修饰 鱼精蛋白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睾丸提取液对铅损伤小鼠精子顶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洪艳 李质馨 +4 位作者 王弘珺 朱辛为 潘晓燕 刘忠平 林冬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观察羊睾丸提取液对铅损伤小鼠精子顶体形成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清洁级ICR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醋酸铅(30mg/kg)灌胃建立睾丸损伤模型,给药组在醋酸铅灌胃的同时腹腔注射羊睾丸提取液... 目的观察羊睾丸提取液对铅损伤小鼠精子顶体形成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清洁级ICR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醋酸铅(30mg/kg)灌胃建立睾丸损伤模型,给药组在醋酸铅灌胃的同时腹腔注射羊睾丸提取液0.5ml,对照组采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及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21d。经心脏行甲醛灌流固定,制备睾丸标本,PAS染色,光镜下观察圆形精子细胞期顶体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精子顶体形成障碍,顶体囊泡不完整,膜皱缩,较粗糙,结构模糊;给药组精子顶体形成接近对照组,顶体囊泡形状较规则,膜平滑。结论羊睾丸提取液可保护小鼠精子顶体在形成过程中免受铅的损害,从而维持其正常的结构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提取物 铅中毒 精细胞 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精子顶体发生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洪艳 李质馨 +5 位作者 王弘珺 林冬静 刘忠平 潘晓燕 李宏宇 窦肇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精子形成过程中顶体发生的形态学变化特点,为深入研究顶体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PAS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区分小鼠睾丸生精上皮周期中不同时相的生精上皮,观察精子细胞顶体在不同时相的形态学变化特... 目的探讨小鼠精子形成过程中顶体发生的形态学变化特点,为深入研究顶体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PAS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区分小鼠睾丸生精上皮周期中不同时相的生精上皮,观察精子细胞顶体在不同时相的形态学变化特点。结果精子细胞顶体含有多糖类物质,经PAS染色后呈紫红色。小鼠精子发生的最后1个半周期为精子形成过程,也是顶体的发生过程。在圆形精子细胞期,顶体变化由圆形、椭圆形至左右对称的帽形,角度逐渐增大;在变形精子细胞早期,顶体由左右对称的帽形演变成位于头背部的镰形;在变形精子细胞晚期,顶体位于头背部。结论上述对小鼠精子顶体发生过程中形态学变化特点的观察为进一步研究顶体发生机制及临床评价男性生育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顶体 生精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comb Group蛋白复合体与干细胞的发育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冰洋 潘晓燕 +3 位作者 李质馨 王正朝 于永生 窦肇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1-285,共5页
Polycomb group(PcG)蛋白是表观遗传调控因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家族,参与维持特定基因的沉默,在调控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cG蛋白可通过形成不同的蛋白复合物引起不同的染色质修饰来调控干细胞的生命活动,其复... Polycomb group(PcG)蛋白是表观遗传调控因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家族,参与维持特定基因的沉默,在调控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cG蛋白可通过形成不同的蛋白复合物引起不同的染色质修饰来调控干细胞的生命活动,其复合物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PRC1(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和PRC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为了阐明PcG蛋白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本文分别从PcG蛋白复合体的组成、在靶基因中的定位、募集和在干细胞发育中的调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干细胞的发育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OMB group蛋白 干细胞 基因沉默 表观遗传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8
作者 潘晓燕 李质馨 +6 位作者 王喜艳 王雪楠 孙建欣 臧梦桐 李文君 王红荷 窦肇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1-507,共7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从妊娠第2.5天雌鼠子宫角获取桑葚胚进行体外培养48 h。胚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或硝普钠(SNP),以及L-NAME与SNP联合添加。分别于第...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从妊娠第2.5天雌鼠子宫角获取桑葚胚进行体外培养48 h。胚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或硝普钠(SNP),以及L-NAME与SNP联合添加。分别于第4天和第5天统计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统计囊胚总细胞数和活化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 3)表达。结果随着L-NAME和SNP浓度增加,囊胚发育率、孵化率和囊胚总细胞数显著降低。在5 mmol/L L-NAME培养液中添加10 nmol/L SNP可显著提高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但随着SNP浓度增加,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L-NAME对囊胚细胞中活化型caspase 3表达没有显著影响,而500 nmol/L以上浓度SNP可显著提高囊胚细胞中活化型caspase 3表达,促进囊胚细胞凋亡。结论 NO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可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囊胚细胞中NO浓度过低或过高都将会影响卵裂球分裂,降低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且过高浓度NO会引起囊胚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一氧化氮 囊胚发育 囊胚孵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咖啡因对早期妊娠小鼠胚泡植入的影响
9
作者 潘晓燕 王喜艳 +3 位作者 王正朝 李质馨 窦肇华 朱辛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50-953,共4页
目的研究咖啡因对小鼠妊娠早期胚泡植入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低、中、高剂量咖啡因组(分别给予60、120、240mg/kg剂量的咖啡因)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口服不同剂量咖啡因的妊娠小鼠胚泡着床的变化,并进... 目的研究咖啡因对小鼠妊娠早期胚泡植入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低、中、高剂量咖啡因组(分别给予60、120、240mg/kg剂量的咖啡因)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口服不同剂量咖啡因的妊娠小鼠胚泡着床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雌激素和孕酮的变化,以及着床点部位子宫内膜厚度、腺体发育和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高剂量咖啡因组[240mg/(kg·d)]孕鼠着床率显著低于其他两个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同时发现低剂量组[60mg/(kg·d)]和中剂量组[120mg/(kg·d)]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低、中浓度咖啡因处理组着床点部位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显著增加,而高浓度咖啡因处理组着床点部位子宫内膜厚度则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与对照组和低、中浓度咖啡因处理组相比,高浓度咖啡因处理组子宫内膜腺腔直径缩小,腺体数量显著减少;另外还观察到着床点部位子宫内膜糖原含量的变化与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是一致的。结论口服高剂量咖啡因可引起雌、孕激素分泌紊乱,阻滞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反应,进而影响早期妊娠小鼠的胚泡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胚泡 胚胎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晏佩佩 潘晓燕 +5 位作者 王雪楠 王正朝 李质馨 万颖 何植 窦肇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3-688,共6页
双酚A(BPA)是一种酚类环境雌激素,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接触到的一类物质。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长期接触BPA,会使机体的内分泌紊乱,引起卵巢、子宫、阴道和输卵管等生殖器官形态及功能上的改变。BPA与不同的靶分子和靶组织相互作... 双酚A(BPA)是一种酚类环境雌激素,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接触到的一类物质。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长期接触BPA,会使机体的内分泌紊乱,引起卵巢、子宫、阴道和输卵管等生殖器官形态及功能上的改变。BPA与不同的靶分子和靶组织相互作用,会引起不同的作用效果。为进一步阐明BPA对雌性生殖系统的危害,本综述总结了BPA对卵巢、子宫、阴道、输卵管等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作用机制 雌性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与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继明 丁浩然 +1 位作者 李质馨 王弘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8-572,共5页
姜黄素是从中药姜黄中提取的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多酚类物质。近年来,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姜黄素在肿瘤细胞自噬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转录因子EB、Beclin-1/Bc... 姜黄素是从中药姜黄中提取的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多酚类物质。近年来,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姜黄素在肿瘤细胞自噬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转录因子EB、Beclin-1/Bcl-2、内质网应激等信号通路调控自噬。由于自噬与凋亡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深入探讨姜黄素诱导自噬的机制以及姜黄素诱导自噬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将为姜黄素治疗肿瘤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对小鼠囊胚发育和植入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晏佩佩 潘晓燕 +6 位作者 王红荷 李质馨 王雪楠 赖勤 宋文静 赵华一 窦肇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 研究双酚A (BPA)对囊胚发育和植入的影响.方法 对妊娠鼠进行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100、300、600 mg/(kg·d)BPA组和对照组,将BPA处理组的孕鼠从妊娠的0.5~3.5 d灌服100、300和600 mg/(kg·d)BPA,着床点染色,统计胚... 目的 研究双酚A (BPA)对囊胚发育和植入的影响.方法 对妊娠鼠进行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100、300、600 mg/(kg·d)BPA组和对照组,将BPA处理组的孕鼠从妊娠的0.5~3.5 d灌服100、300和600 mg/(kg·d)BPA,着床点染色,统计胚胎的着床数和着床率,检查植入前囊胚的发育和孵化情况,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孵化囊胚的卵裂球分布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的表达.结果 300 mg/(kg·d)BPA显著降低了孕鼠的着床点数和着床率,而600 mg/(kg·d)BPA处理的孕鼠未观察到着床点,抑制了胚胎的植入.不同浓度的BPA对妊娠第4天囊胚发育率和囊胚总细胞数无影响,但300和600 mg/(kg·d)BPA显著降低了囊胚的孵化率,提高了孵化囊胚中凋亡细胞的数量.结论 高浓度的BPA损伤了附植前囊胚的发育,影响了胚胎的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囊胚发育 胚胎植入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