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竹提取物A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良中 时文艳 +1 位作者 鞠晓红 李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0-163,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竹提取物A(extraction A of polygonatum odoratum,EA-PAOA)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发挥此作用的可能机制。将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试验1组(EA-PAOA 0.5 g/kg)...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竹提取物A(extraction A of polygonatum odoratum,EA-PAOA)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发挥此作用的可能机制。将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试验1组(EA-PAOA 0.5 g/kg)、试验2组(EA-PAOA 1 g/kg)、试验3组(EA-PAOA 2 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尾静脉注射20mg/kg的ConA 0.5 mL,每天06∶00注射1次,连续5 d。每天注射ConA 2 h后,EA-PAOA 3个试验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EA-PAOA 0.5 mL,每天3次,共4 d,第5天只在注射ConA后2 h注射1次EA-PAOA。末次注射EA-PAOA后6 h,摘眼球取血低温保存,待测谷丙转氨酶活性(ALT)、3个细胞因子;取肝待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注射;取脾待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和流式细胞术以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EA-PAOA 3个试验组血清中,ALT、IFN-γ、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能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5组CD4+T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并无明显差别,都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EA-PAOA 3个试验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表明EA-PAOA可能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抑制其活性,调节Th1和Th2的数量及比例,降低血清中IFN-γ、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以此发挥其治疗免疫性肝损伤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肝损伤 刀豆蛋白A 玉竹提取物A 淋巴细胞转化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外科与非烧伤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细菌特点及耐药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鞠晓红 宿丽娟 马爱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5-699,共5页
目的了解烧伤外科与非烧伤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烧伤外科共分离出325株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 目的了解烧伤外科与非烧伤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烧伤外科共分离出325株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要病原菌,标本主要分布于创面分泌物和血液;非烧伤外科分离出289株细菌,排前3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主要分布于痰和伤口分泌物。烧伤外科和非烧伤外科分别有68.57%和63.41%的大肠埃希菌为ESBLs株,66.10%和38.2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MRSA。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动杆菌属的耐药率为0~7.14%,烧伤科铜绿假单胞菌对两药的耐药率分别是56.52%和43.48%,非烧伤外科则分别是5.88%和11.76%。烧伤科大肠埃希菌较敏感的药物还有阿米卡星、头孢西丁。所有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严重,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烧伤外科与非烧伤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产生及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烧伤 住院患者 感染率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EM16A钙激活氯离子通道在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电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郝峰 白雪松 +6 位作者 鞠晓红 方芳 藏雨轩 朱杭飞 向国艳 张雲乔 袁忠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33-1639,共7页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钙激活氯离子通道在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FRT)细胞的表达及其电生理特性。方法:构建pUB6/V5-TMEM16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方法转染TMEM16A至FRT细胞,同时优化脂质体和载体的量和比例,获得最佳转染效...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钙激活氯离子通道在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FRT)细胞的表达及其电生理特性。方法:构建pUB6/V5-TMEM16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方法转染TMEM16A至FRT细胞,同时优化脂质体和载体的量和比例,获得最佳转染效率和表达效果,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进行抗生素筛选,获取稳定表达TMEM16A的FRT细胞株。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TMEM16A于FRT细胞的表达情况;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MEM16A在FRT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卤族元素敏感的荧光蛋白YFPH148Q/I152L检测TMEM16A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的功能。结果:BamHⅠ和XbaⅠ双酶切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结果表明目的基因TMEM16A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UB6/V5中;RT-PCR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经杀稻瘟菌素筛选后的FRT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TMEM16A,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TMEM16A在FRT细胞膜上有表达;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卤族元素敏感的荧光蛋白YFP-H148Q/I152L证实稳定表达于FRT细胞的TMEM16A具有经典的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特性。结论:FRT细胞可高效表达TMEM16A。TMEM16A是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蛋白16A 钙激活氯离子通道 膜片钳术 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良中 李强 +2 位作者 冯宪敏 赵东海 潘小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5-157,共3页
为分析去甲基斑蝥素二钠盐对人和小鼠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外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和小鼠肺癌Lewis细胞,用WST-1还原法检测不同浓度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 为分析去甲基斑蝥素二钠盐对人和小鼠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外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和小鼠肺癌Lewis细胞,用WST-1还原法检测不同浓度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技术分析MAPK激酶表达。NCTD抑制A549和Lewis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13.5和9.5μmol/L;0、6.25、12.50和25.00μmol/L NCTD处理24h,诱导A549细胞G2/M期阻滞率分别为26.30%、29.44%、49.83%和81.35%。结果表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是去甲基斑蝥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基斑蝥素 肿瘤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FP-N1脂质体转染方法的优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凤娥 向国艳 +4 位作者 孔繁利 郝峰 杨紫嫣 郑岩 方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2-616,I0004,共6页
目的:应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pEGFP-N1转染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并获得较佳的优化方案,阐明该优化条件在转染其他目的基因时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选取不同配比的质粒和脂质体,将pEGFP-N1转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 目的:应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pEGFP-N1转染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并获得较佳的优化方案,阐明该优化条件在转染其他目的基因时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选取不同配比的质粒和脂质体,将pEGFP-N1转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转染后36h,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情况和转染效率;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此获得优化的转染条件。同时将pEGFP-Aquaporin2、pEGFP-Aquaporin4和pEGFP-Aquaporin5分别以上述条件转染,并获取相应优化的转染条件。结果:在质粒质量固定的条件下,随着脂质体质量的增加,其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升高;但是当质粒∶脂质体>1∶4时,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下降。在质粒和脂质体比例固定而质量增加时,其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下降;当质粒∶脂质体>3.2μg∶12.8μL时,转染效率降低。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pEGFP-N1和转染pEGFP-Aquaporin2、pEGFP-Aquaporin4和pEGFP-Aquaporin5时,在质粒与脂质体的配比为1∶4(3.2μg∶12.8μL)时,转染效率达最高。结论:在应用脂质体介导的目的基因转染时,pEGFP-N1优化的转染条件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可用作后续目的基因高效转染优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PEGFP-N1 转染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辐射对大鼠的肝损伤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月华 蒋林哲 +3 位作者 李强 孙艳美 吕士杰 钟秀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功率微波辐射对大鼠肝细胞形态结构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100mW/cm2功率对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进行微波辐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辐射后1、7和14d进行心脏采血,取血清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 目的探讨高功率微波辐射对大鼠肝细胞形态结构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100mW/cm2功率对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进行微波辐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辐射后1、7和14d进行心脏采血,取血清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介素(IL)-6、IL-10和IL-18水平;采血后处死大鼠,冰浴下取肝右叶组织,采用光镜观察肝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辐射后1、7d大鼠肝小叶内有散在、片状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辐射后14d时病变减轻,但仍有部分肝细胞有变性及点状坏死。大鼠血清AST和ALT水平于辐射后1、7d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4d时ALT和AS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因子IL-6和IL-18水平于辐射后1、7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4d时有所恢复;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呈下降趋势,辐射后1d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功率微波辐射对肝脏结构和功能具有损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IL-6、IL-10和IL-18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辐射损伤 肝损伤 白介素6 白介素10 白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蓝氏贾第鞭毛虫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宪敏 朱枫 +1 位作者 藏秋雨 卢思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79-780,791,共3页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药物 贾第虫病 原生生物 发育阶段 消化不良 哺乳动物 寄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树突状细胞对体外培养的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良中 李瑶 +2 位作者 张铎 陈爽 时文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9-141,共3页
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树突状细胞(DC),示踪树突状细胞的生长,并研究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C)的活化及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连续贴壁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采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树突状细胞(DC),示踪树突状细胞的生长,并研究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C)的活化及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连续贴壁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采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将质粒EGFP-N1转染入DC,示踪转染前后DC表面分子表达的变化;转染后的DC和NKC共培养,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L-15及IFN-γ的浓度。转染后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0及HLA-DR的表达增高;转染后DC与NKC共同培养后,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L-15及IFN-γ的浓度均增加。本试验方法能成功诱导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成熟树突状细胞,其与自然杀伤细胞共同培养后,可以促进NKC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鞠晓红 李瑶 +1 位作者 王月华 冯宪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7,共5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能引起各种急慢性感染。其中最重要的毒力因子是Ⅲ型分泌系统,主动向宿主细胞靶向输送效应蛋白,引起宿主细胞的病理变化,并逃避免疫细胞的降解。研究Ⅲ型分泌系统不仅有助于...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能引起各种急慢性感染。其中最重要的毒力因子是Ⅲ型分泌系统,主动向宿主细胞靶向输送效应蛋白,引起宿主细胞的病理变化,并逃避免疫细胞的降解。研究Ⅲ型分泌系统不仅有助于明确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更重要的是为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Ⅲ型分泌系统 致病机制 T3SS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octamin 1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离子通道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峰 王皓 +5 位作者 许会静 方青 张丽 朱杭飞 张雲乔 鞠晓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6-1231,1337,共7页
目的:探讨anoctamin 1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离子通道特性,为研究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的生理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PCR方法获得anoctamin 1编码区基因,构建pcDNA3.1-anoctamin 1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anoctamin ... 目的:探讨anoctamin 1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离子通道特性,为研究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的生理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PCR方法获得anoctamin 1编码区基因,构建pcDNA3.1-anoctamin 1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anoctamin 1至CHO中,抗生素筛选获取稳定表达anoctamin 1的CHO株。应用RT-PCR技术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anoctamin 1于CHO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应用卤族元素敏感的黄色荧光蛋白双突变体YFP-H148Q/I152L检测anoctamin 1离子通道的功能。以加入calcimycin和高浓度碘离子的PBS缓冲液的为实验组,未加入calcimycin和高浓度碘离子的PBS缓冲液的为对照组。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目的基因anoctamin 1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T-PCR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CHO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anoctamin 1,且anoctamin 1蛋白主要表达于CHO膜上;荧光淬灭动力学实验,CHO表达的anoctamin 1具有转运碘离子的作用,且实验组碘离子转运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noctamin 1可高效表达于CHO膜;CHO表达的anoctamin 1具有经典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ctamin 1 离子通道 卵巢细胞 中国仓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7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爽 林静 +1 位作者 崔善 张庆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2-554,559,共4页
目的:探讨东北地区汉族人群IL-27p28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在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11例健康对照者的IL-27p28启动子区g.-964A/G,外显子区g.2905T/G、g.4730T/C进行基因型... 目的:探讨东北地区汉族人群IL-27p28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在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11例健康对照者的IL-27p28启动子区g.-964A/G,外显子区g.2905T/G、g.4730T/C进行基因型检测,并对比分析出两组人群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所检测三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7p28基因启动子区和外显子区单核苷酸多态g.-964A/G和g.2905T/G、g.4730T/C均未发现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易感性有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7 基因多态性 支气管哮喘 东北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肝癌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CTL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鞠晓红 陈爽 +1 位作者 刘玉侠 方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55-456,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肝癌细胞(SMMC-7721)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后,对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诱导作用。方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加入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扩增出...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肝癌细胞(SMMC-7721)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后,对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诱导作用。方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加入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扩增出脐血DC;SMMC-7721细胞经反复冻融,直接超声破碎及热休克处理后再超声破碎细胞三种方法提取肿瘤抗原,然后分别致敏DC,以MTT法检测脐血DC诱导T细胞增殖及其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结果热休克处理后再超声破碎法提取的抗原致敏DC,能诱导更强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并且可以诱导更强的CTL活性。结论加热处理后再超声破碎细胞提取的肿瘤抗原致敏DC,在体外可诱导强大的抗肿瘤免疫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细胞 肿瘤疫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紫杉醇诱导A549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妍 蔺迪 +1 位作者 姜志明 马东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323-9325,共3页
采用0、1.5、3、6 nmol/L紫杉醇处理A549细胞,建立低浓度紫杉醇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凋亡模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计数和免疫印迹法分析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Bc1-2家族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低浓度紫杉醇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 采用0、1.5、3、6 nmol/L紫杉醇处理A549细胞,建立低浓度紫杉醇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凋亡模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计数和免疫印迹法分析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Bc1-2家族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低浓度紫杉醇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并上调Bim分子表达,而对Bc1-2家族其他凋亡相关分子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BIM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氟灭酸对氯化钴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晶 邹荣军 +3 位作者 梁祖凤 石婉婷 齐玲 李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尼氟灭酸(NFA)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乳鼠海马细胞,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细胞的形态变化。将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含1%血清培养液)、CoCl2损伤组(含200μmo... 目的:探讨尼氟灭酸(NFA)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乳鼠海马细胞,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细胞的形态变化。将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含1%血清培养液)、CoCl2损伤组(含200μmol·L-1 NFA等体积培养液)和不同浓度NFA组(在CoCl2损伤组基础上加入20、40、80μmol·L-1 NFA)。MTT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海马神经元调亡率,ELISA法检测神经元培养液上清中相关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和缺氧相关蛋白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海马神经元在培养7d后形态规则,突触相互交织形成网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oCl2损伤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CoCl2损伤组比较,20、40和80μmol·L-1 NFA组神经元存活率升高(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oCl2损伤组神经元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与CoCl2损伤组比较,20、40和80μmol·L-1 NFA组神经元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下降(P<0.05或P<0.01)。ELISA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oCl2损伤组神经元培养液上清中HIF-1α、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CoCl2损伤组比较,20和40μmol·L-1 NFA组神经元培养上清中HIF-1α、caspace-3和Bax表达水平下降,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NFA可以降低CoCl2对海马神经元的缺氧损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HIF-1α的表达、下调Bax/Bcl-2及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氟灭酸 海马神经元 氯化钴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对G2/M期A549细胞4EBP1分子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妍 于卉影 +2 位作者 蔺迪 姜志明 马东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紫杉醇对A549细胞周期、凋亡和4EBP1分子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A549细胞,建立凋亡和G2/M期阻滞模型;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用免疫印迹方法分析4EBP1的表达与磷酸化。[结果]G...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紫杉醇对A549细胞周期、凋亡和4EBP1分子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A549细胞,建立凋亡和G2/M期阻滞模型;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用免疫印迹方法分析4EBP1的表达与磷酸化。[结果]G2/M期细胞百分率随紫杉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细胞凋亡率随紫杉醇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随G2/M阻滞的增加,4EBP1分子3组丝/苏氨酸位点磷酸化均增强。[结论]紫杉醇在G2/M期上调A549细胞内4EBP1分子多位点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凋亡 真核翻译启始因子4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的医患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鞠晓红 方德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081-1082,共2页
前一段时间北京某医院发生的孕妇死亡事件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医患关系的尖锐矛盾以两条鲜活生命的离去这样一个悲剧形式再次呈现于公众面前,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极大震动,这样的结局是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都难以接受,却又无法改变的。
关键词 医患关系 死亡事件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毒性蛋白ExoU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鞠晓红 李正花 +1 位作者 马爱新 李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69-1074,共6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有多种毒力因子,其中Ⅲ型分泌系统(T3SS)在其引起的急性感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病的重要因素。T3SS主要通过靶向输送4种效应蛋白(ExoS、ExoT、ExoU和ExoY)对宿主细胞发挥...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有多种毒力因子,其中Ⅲ型分泌系统(T3SS)在其引起的急性感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病的重要因素。T3SS主要通过靶向输送4种效应蛋白(ExoS、ExoT、ExoU和ExoY)对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其中ExoU是最具破坏性的蛋白,与感染的发生、预后及治疗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将近年来与毒性蛋白ExoU有关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旨在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控制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Ⅲ型分泌系统 ExoU 多重耐药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