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羟基查尔酮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芸芸 张冬娜 +6 位作者 李善智 朱羿龙 方瑞康 朱光泽 李一权 宗宇平 韩继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9,共9页
目的:从调节Th17/Treg平衡途径阐述4'-羟基查尔酮(4-HC)对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葡聚糖硫酸钠(DSS)的小鼠结肠炎疾病模型,通过HE染色等对结肠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进行了细致观察;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分析及Western blo... 目的:从调节Th17/Treg平衡途径阐述4'-羟基查尔酮(4-HC)对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葡聚糖硫酸钠(DSS)的小鼠结肠炎疾病模型,通过HE染色等对结肠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进行了细致观察;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分析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Treg细胞分化情况。结果:DSS诱导小鼠体重减轻,腹泻,便血,DAI积分明显增加,结肠长度明显缩短。4-HC治疗组小鼠体重初步下降后,呈现恢复趋势,腹泻及便血症状有所改善,与模型组比较,DAI评分明显下降,结肠长度增加。4-HC能明显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增加肠道内杯状细胞的数目以及小鼠的肠道隐窝结构。Wester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4-HC处理后,ZO-1和occludin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分化情况,发现相较于模型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h17分化率明显下降,而Treg细胞分化率明显上升。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验证了4-HC对STAT1和STAT3磷酸化水平的显著抑制作用,并上调了STAT6的磷酸化水平,提示4-HC可能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CD4+T细胞功能。结论:4-HC延缓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病情进展、改善结肠组织损伤,调节Th17/Treg平衡可能与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查尔酮 溃疡性结肠炎 Th17/Treg体内平衡 JAK/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阳 赵臣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为了解吉林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至2013年吉林地区4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发现吉林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无典型五期临床进展过程;患者肝、肾损伤明显,慢性乙... 为了解吉林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至2013年吉林地区4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发现吉林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无典型五期临床进展过程;患者肝、肾损伤明显,慢性乙肝患者如合并HV感染会加重肝功损害;结果表明,吉林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临床表现复杂,患者多呈不典型表现,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与广州及淮南等南部地区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地区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1411核酸适配体和金纳米颗粒组装新型生物传感器及其在超灵敏检测肿瘤细胞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艳艳 杨柳 +7 位作者 韩浩健 徐永权 邢文竹 许萌 陈恋菊 文庆莲 赵云冬 郝峰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AS1411核酸适配体可与表达在肿瘤细胞上的核蛋白结合,将其与纳米材料偶联建立一种传感平台,用于肿瘤细胞的超灵敏检测。以金纳米颗粒(AuNPs)为中心,通过金-硫醇键将聚乙二醇(PEG)衍生物与AuNPs链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巯基聚乙二醇马来... AS1411核酸适配体可与表达在肿瘤细胞上的核蛋白结合,将其与纳米材料偶联建立一种传感平台,用于肿瘤细胞的超灵敏检测。以金纳米颗粒(AuNPs)为中心,通过金-硫醇键将聚乙二醇(PEG)衍生物与AuNPs链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巯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SH-PEG-MAL)偶联剂,生成AuNPs-SH-PEG-MAL。进一步,将带有5-羧基荧光素(5-FAM)的AS1411核酸适配体与AS1411互补DNA单链结合,形成传感探针,最终构建了一个“开关式”的特异性检测传感器。所制备的传感器在10~300个细胞/m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Hela细胞的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91、检出限5个细胞/mL;MCF-7细胞的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83,检出限为7个细胞/mL。本研究建立的传感器具有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等优点,实现了“超灵敏”检测肿瘤细胞的目的,有望为临床肿瘤患者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AS1411 核酸适配体 金纳米颗粒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心血管病进程的加速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淑美 刘雅欣 +3 位作者 赵一桐 任清照 林凡琪 李明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6,共9页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作为人体甲硫氨酸的代谢产物,其体内水平与多种疾病的发病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以及中风发病的独立危险...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作为人体甲硫氨酸的代谢产物,其体内水平与多种疾病的发病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以及中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诱导的炎症反应、脂代谢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将严重影响血管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服用叶酸和B族维生素,可以有效降低HHcy患者血液Hcy水平。本文将围绕HHcy加速CVD进程的机制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HHcy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心血管病 致病机制 H型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制剂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董媛 王嘉宁 +4 位作者 刘佳琪 马广辉 朱洁 于欢 王会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17-2725,共9页
【目的】探究蛹虫草、灵芝、黄芪、五味子、党参、当归、茯苓复方中药制剂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模型组、复方中药制剂高(250 mg/(kg·d))、中(50 mg/(kg·d))和低(10 mg/(k... 【目的】探究蛹虫草、灵芝、黄芪、五味子、党参、当归、茯苓复方中药制剂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模型组、复方中药制剂高(250 mg/(kg·d))、中(50 mg/(kg·d))和低(10 mg/(kg·d))剂量组,各剂量组灌胃给药,1次/d,模型组灌胃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试验期3周,另设置正常组进行常规饲喂。末次给药后采集抗凝全血,检测小鼠血细胞数量、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细胞因子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 T细胞亚群;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碳粒廓清试验考察荷瘤小鼠免疫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液中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淋巴细胞(W-SCR)数量极显著或显著减少(P<0.01;P<0.05),白细胞介素-2(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SOD、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以及细胞色素C(Cyt C)浓度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和低剂量组小鼠血清IL-2、IL-6、TNF-α含量和SOD、Caspase-3活性均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MDA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中剂量组小鼠血液中WBC、PLT数量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P<0.05);高剂量组小鼠血液中PLT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Cyt C浓度显著升高(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液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细胞数量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中药制剂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液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高、中剂量组小鼠刺激指数、半数溶血值和吞噬指数均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复方中药制剂能提高H22荷瘤小鼠免疫活性,进而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制剂 荷瘤小鼠 免疫调节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octamin家族中钙激活氯离子通道调节剂筛选及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明达 洪啟元 +6 位作者 兰月娇 姚岚 习诗婷 刘雪莹 高俊涛 郑锴 郝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454,共10页
钙激活氯离子通道(CaCC)是一类能通过胞内钙离子激活转运氯离子的通道蛋白,其主要在神经元和肌细胞中参与调节膜电位、细胞内钙平衡和细胞兴奋性等重要的生理作用。Anoctamin(Ano)家族中Ano1是最经典的CaCC,Ano1的靶向调节剂对癌症、囊... 钙激活氯离子通道(CaCC)是一类能通过胞内钙离子激活转运氯离子的通道蛋白,其主要在神经元和肌细胞中参与调节膜电位、细胞内钙平衡和细胞兴奋性等重要的生理作用。Anoctamin(Ano)家族中Ano1是最经典的CaCC,Ano1的靶向调节剂对癌症、囊性纤维化、高血压、腹泻和哮喘等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自2008年Ano1首次被发现后,先后出现了多种CaCC特异性调节剂的筛选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荧光蛋白的高通量初级筛选、电生理膜片钳技术和虚拟筛选,进而发现了多种药理学作用不同的小分子调节剂。本文综述了目前较为主流的筛选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对迄今发现的Ano1特异性调节剂的化学结构和潜在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激活氯离子通道 Anoctamin Ano1 Ano2 高通量筛选 特异性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来源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鞠晓红 李瑶 +1 位作者 王月华 赵蓬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检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exoS、exoU表达及与氟喹诺酮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以液体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PCR法扩增exoS、exoU基因。结果检出... 目的检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exoS、exoU表达及与氟喹诺酮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以液体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PCR法扩增exoS、exoU基因。结果检出铜绿假单胞菌46株,exoS、exoU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6.96%(40/46)和69.57%(32/46),检出率最高的基因型是exoS+/exoU+(60.87%,28/46)。其中36.96%(17/46)为多重耐药菌(MDR)。氟喹诺酮不敏感(FQNS)菌株78.95%(15/19)为MDR,89.47%(17/19)表达exoU基因,明显高于氟喹诺酮敏感(FQ-S)菌株(P<0.05)。与FQ-S菌株相比,FQ-NS菌株耐药严重,对氨曲南和头孢吡肟耐药率高达70%以上,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高于50%。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多黏菌素B(10.53%,2/19)、阿米卡星(10.53%,2/19)、头孢他啶(15.79%,3/19)和庆大霉素(21.05%,4/19)。结论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exoS、exoU阳性率较高,以exoS+/exoU+基因型为主。与FQ-S比较,FQ-NS菌株耐药性更为严重,exoU阳性率更高,提示临床应加强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exoS基因 exoU基因 耐药性 氟喹诺酮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LDL介导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对TLR-4和EpCAM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为 张葵 +2 位作者 张宸豪 李强 李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对Toll样受体4(TLR-4)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5、50、100和200mg·L-1 OX-LDL),处理... 目的: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对Toll样受体4(TLR-4)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5、50、100和200mg·L-1 OX-LDL),处理后细胞继续培养24h,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周期与凋亡以及EpCAM和TLR-4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50、100和200mg·L-1 OX-LDL组ECV-304细胞内ROS水平升高,细胞活力和MMP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25和50mg·L-1 OX-LDL组S期细胞百分率升高,而G0/G1期细胞略减少,SubG1期细胞(凋亡细胞)随OX-LDL浓度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50mg·L-1 OX-LDL组24h时ECV-304细胞膜表面TLR-4和EpCAM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OX-LDL具有提高内皮细胞ROS水平、降低细胞活力和MMP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损伤效应,此过程中ECV-304细胞中TLR-4和EpCAM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活性氧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TOLL 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Y72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宸豪 李瑶 +2 位作者 陈为 赵良中 李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4-1157,I0013,共5页
目的:观察FTY720对刀豆蛋白A(Con A)所致肝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刀豆蛋白A(Con A)建立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取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FTY720低剂量(1mg·kg-1)组和FTY720高剂... 目的:观察FTY720对刀豆蛋白A(Con A)所致肝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刀豆蛋白A(Con A)建立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取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FTY720低剂量(1mg·kg-1)组和FTY720高剂量(4mg·kg-1)组,每组10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肝脏指数,观察肝脏组织学病理变化。结果:FTY720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ALT、AST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光学显微镜观察,模型组有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Masson染色,模型组血管周围有明显纤维条束,肝小叶发生融合;与模型组比较,FTY720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损伤程度较轻,且随FTY720剂量增加肝组织损伤程度逐渐减轻。结论:FTY72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ALT和AST活性,进而减轻肝脏损伤程度而延缓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 刀豆蛋白A 肝纤维化 肝损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表达载体pET22b-SUMO-FGFR4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微 姚杨 +4 位作者 马萧萧 邓裕宣 梅迪 刘磊 王会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2-647,共6页
目的:设计合成小泛素修饰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SUMO-FGFR4)基因,构建pET22bSUMO-FGFR4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Overlap PCR方法制备SUMO-FGFR4融合基因,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获得pET22b-SUMO-FGFR4... 目的:设计合成小泛素修饰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SUMO-FGFR4)基因,构建pET22bSUMO-FGFR4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Overlap PCR方法制备SUMO-FGFR4融合基因,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获得pET22b-SUMO-FGFR4重组表达载体。以乳糖为诱导剂,观察乳糖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和乳糖的添加方式等因素对SUMO-FGFR4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确定最佳诱导条件,并进行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结果:pET22b-SUMO-FGFR4表达的融合蛋白在相对分子质量40 000处显示目标条带,并与FGFR4抗体特异性结合。融合蛋白在乳糖终浓度为1.0g·L-1、诱导时间为3h、诱导时机A(600)值为0.8、诱导温度为37℃时表达量最高,乳糖的添加方式对SUMO-FGFR4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乳糖作为诱导剂比传统诱导剂IPTG诱导SUMO-FGFR4融合蛋白的表达量高7.5%,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为主。结论:以乳糖作为诱导剂,成功表达了SUMO-FGFR4融合蛋白,确定了融合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 重组融合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洋 刘亚萌 +6 位作者 吴少花 谢奇 衣丹 徐海月 胡耀狄 陈君 徐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2-906,I0001,I0002,共7页
目的:观察杨梅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按杨梅素给药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杨梅素组,杨梅素给药浓度分别为0、20、40和60mg·L-1。MTT法... 目的:观察杨梅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按杨梅素给药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杨梅素组,杨梅素给药浓度分别为0、20、40和60mg·L-1。MTT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SKOV3细胞核形态变化并计算异常细胞核比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active 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中DNA损伤相关蛋白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浓度杨梅素组SKOV3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t=-12.35,t=-11.42,t=-10.21,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各浓度杨梅素组细胞出现核皱缩等凋亡形态学改变,且细胞中异常细胞核比率高于对照组(t=6.87,t=9.35,t=7.22,P<0.05),高浓度杨梅素组异常细胞核比率高于低、中浓度杨梅素组(t=9.55,t=7.25,P<0.05);随着杨梅素给药浓度的增加,SKOV3细胞中active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各浓度杨梅素组SKOV3细胞中γ-H2AX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5.41,t=3.21,t=6.58,P<0.05)。结论:杨梅素可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DNA双链断裂可能是其促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卵巢肿瘤 SKOV3细胞 细胞凋亡 DNA双链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樟脑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安英 杨倩 +4 位作者 黄健禄 江凯 曾庆容 宋文欣 王艳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741,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氧化樟脑注射液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阐明其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so模型组、维生素C组和不同剂量氧化樟脑注射液组;采用2mg·kg-1... 目的:探讨氧化樟脑注射液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阐明其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so模型组、维生素C组和不同剂量氧化樟脑注射液组;采用2mg·kg-1·d-1 Iso皮下注射制备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连续14d,不同剂量氧化樟脑注射液组和维生素C组大鼠同时腹腔注射氧化樟脑注射液(0.8、1.6和3.2mg·kg-1·d-1)和维生素C(80mg·kg-1·d-1),连续28d。实验结束后采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和心功能,测定心脏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紫外分光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酶标仪检测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模型组大鼠心率增快、左室收缩压(LVSP)降低、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降低(P<0.05或P<0.01);HMI和LVMI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LDH活性增高,NO含量降低,SOD和iNOS活性降低,ColⅠ和ColⅢ含量增高(P<0.05或P<0.01)。与Iso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氧化樟脑注射液组大鼠HMI和LVMI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氧化樟脑注射液组大鼠心肌组织匀浆中LDH活性、MDA含量降低,NO含量增加(P<0.05或P<0.01),ColⅠ和ColⅢ含量降低(P<0.05或P<0.01),iNOS和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结论:氧化樟脑注射液可抑制Iso所致的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提高NO水平进而抑制胶原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氧化樟脑注射液 异丙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宸豪 李妍 +3 位作者 陈为 陈爽 方芳 赵良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为临床白血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FTY720处理组,FTY720处理组细胞分别采用6μmol·L-1 FTY720诱导3、6和12h,或采用...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为临床白血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FTY720处理组,FTY720处理组细胞分别采用6μmol·L-1 FTY720诱导3、6和12h,或采用2、4、6和8μmol·L-1 FTY720处理24h。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周期。采用WST-1还原法检测FTY720作用下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μmol·L-1 FTY720诱导细胞3、6和12h后,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4、6和8μmol·L-1FTY720诱导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FTY720浓度增加,K562细胞内ROS水平增加(P<0.01),同时其MMP下降(P<0.01)。细胞周期分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FTY720浓度增加,G0/G1期细胞百分率增加(P<0.05),而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减少(P<0.05)。WST-1还原法分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TY720处理72h后,2、4、6和8μmol·L-1 FTY720处理组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24.0±4.1)%、(46.4±3.9)%、(67.0±4.8)%和(88.2±5.6)%]明显升高(P<0.01),FTY720对K56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5μmol·L-1。结论:FTY720可通过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和激发ROS而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 细胞凋亡 活性氧 细胞周期 FTY7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通过Beclin-1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芳 方青 +4 位作者 赵良中 李强 陈爽 张铎 王立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8,I0002,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饥饿诱导的自噬模型,探讨CD147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饥饿诱导方式建立自噬细胞模型。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和RNAi干扰CD147组(PC-3/shCD147组)。GFP-LC3质粒转染观察细胞自噬斑点... 目的:通过建立饥饿诱导的自噬模型,探讨CD147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饥饿诱导方式建立自噬细胞模型。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和RNAi干扰CD147组(PC-3/shCD147组)。GFP-LC3质粒转染观察细胞自噬斑点形成情况,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细胞死亡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C-3/shCD147组GFP-LC3斑点细胞数增加(P<0.01),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0.01)和Beclin-1(P<0.05)表达水平升高;与阴性对照组(22.3%±3.5%)比较,PC-3/shCD147组细胞死亡率(38.4%±3.1%)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PC-3细胞中,CD147通过Beclin-1抑制饥饿诱导的自噬过程,减少细胞自噬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自噬 BECLIN-1 细胞增殖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组蛋白变化与雄性不育 被引量:5
15
作者 潘晓燕 李质馨 +4 位作者 王正朝 王雪楠 黄冰洋 窦肇华 孙艳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男性不育的许多病理现象与生精细胞的表观遗传改变关系密切。表观遗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调控着生精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过程,其中,作为表观遗传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组蛋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会发生多位点和多种形式的... 男性不育的许多病理现象与生精细胞的表观遗传改变关系密切。表观遗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调控着生精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过程,其中,作为表观遗传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组蛋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会发生多位点和多种形式的氨基酸残基修饰,不同的修饰方式在精子发生的不同阶段精确地调控着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且在精子形成阶段发生鱼精蛋白和组蛋白的替换。此外,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异常改变还可能会损伤精子的发育过程,导致雄性不育。本文总结了精子发生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变化、对生殖细胞发育的调控作用,以及组蛋白的异常改变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发生 组蛋白修饰 鱼精蛋白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FP-H148Q/I152L在FRT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碘离子敏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锴 朱杭飞 +7 位作者 王长文 郭素红 李正祎 藏雨轩 张雲乔 郑岩 方芳 郝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3,I0001,共4页
为探讨YFP-H148Q/I152L在FRT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碘离子的敏感性,应用点突变试剂盒将真核表达载体YFP特异编码序列第148位氨基酸H突变为Q,第152位氨基酸I突变为L,脂质体介导将YFP-H148Q/I152L转染入稳定表达Ano2的FRT细胞中,应用荧光淬... 为探讨YFP-H148Q/I152L在FRT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碘离子的敏感性,应用点突变试剂盒将真核表达载体YFP特异编码序列第148位氨基酸H突变为Q,第152位氨基酸I突变为L,脂质体介导将YFP-H148Q/I152L转染入稳定表达Ano2的FRT细胞中,应用荧光淬灭动力学试验检测YFP-H148Q/I152对其碘离子的敏感性。测序结果证实,成功将YFP突变为YFP-H148Q/I152L,且荧光淬灭动力学试验表明,表达YFP-H148Q/I152L的FRT细胞在加入激活剂和碘离子后,相对荧光强度显著下降。表明成功构建YFP-H148Q/I152L真核表达载体,并证实表达于FRT胞浆中的YFPH148Q/I152L具有对碘离子敏感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FP-H148Q/I152L FRT细胞 相对荧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2糖蛋白D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微 罗晓华 +7 位作者 陈文婧 董媛 朱洁 郭健 姜勇 张磊 孟桂先 王会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0-724,共5页
目的:在昆虫细胞中表达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糖蛋白D(gD2)胞外区基因,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以HSV-2病毒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得到gD2片段,构建至杆状病毒质粒Bacmind中,转染sf9细胞,包装重组杆状病毒,收集后连续感染sf9细胞,收获第4... 目的:在昆虫细胞中表达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糖蛋白D(gD2)胞外区基因,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以HSV-2病毒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得到gD2片段,构建至杆状病毒质粒Bacmind中,转染sf9细胞,包装重组杆状病毒,收集后连续感染sf9细胞,收获第4代重组杆状病毒(P4),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空斑实验检测重组病毒滴度,将P4代重组病毒作为种子大量感染sf9细胞,上清经镍柱亲和层析进行纯化,将纯化后的蛋白在第0、2和4周免疫BALB/c小鼠(gD2组),以PBS作为阴性对照(PBS组),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gD2特异性IgG滴度。结果:PCR鉴定和DNA测序,重组表达质粒gD2-Bacmind构建正确,空斑实验检测重组病毒滴度为2.0×109 pfu·mL-1,纯化的gD2重组蛋白在相对分子质量37 000处出现目标条带,纯度达90%以上。第6周gD2组小鼠免疫血清中gD2特异性IgG抗体滴度Log10平均值达到4.34,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gD2胞外区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HSV-2疫苗的候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疱疹病毒2型 糖蛋白D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黄瓜枯萎病原真菌海洋链霉菌的筛选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皓 刘秋 +3 位作者 姜勇 郝峰 李艳 王会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4-149,共6页
从大连海域不同采样地点采集海泥样品,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获得海洋放线菌95株,根据菌丝生长状态以及可溶性色素产生情况,选取其中48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测定其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供试48个菌株均属于链霉菌属... 从大连海域不同采样地点采集海泥样品,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获得海洋放线菌95株,根据菌丝生长状态以及可溶性色素产生情况,选取其中48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测定其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供试48个菌株均属于链霉菌属,分属9个类群20个种。对黄瓜枯萎病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cumerinum)的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链霉菌菌株M95、M108、HL9、HE16、HE66和YH91对尖镰孢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YH91的抑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链霉菌 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 拮抗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 RNA干扰对前列腺癌LNCaP-AI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芳 张万生 +4 位作者 唐化勇 赵良中 陈爽 李强 王立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0-463,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CD147对前列腺癌LNCaP-AI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阐明CD147对LNCaP-AI细胞侵袭作用的机制,为研究前列腺癌的侵袭过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靶向CD147基因的shRNA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至LNCaP-AI细胞中,经G418筛... 目的:探讨CD147对前列腺癌LNCaP-AI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阐明CD147对LNCaP-AI细胞侵袭作用的机制,为研究前列腺癌的侵袭过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靶向CD147基因的shRNA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至LNCaP-AI细胞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分别命名为AI/shCD147(CD147沉默组)和AI/Scramble(阴性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2组LNCaP-AI细胞的体外侵袭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与AI/Scramble组比较,AI/shCD147组LNCaP-AI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ranswell实验,AI/shCD147组吸光度(A)值(1.43±0.2)明显低于AI/Scramble组(2.0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法,AI/shCD147组细胞中MMP-2蛋白表达水平(0.46±0.08)明显低于AI/Scramble组(0.85±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47可通过诱导MMP-2分泌促进前列腺癌LNCaP-AI细胞的体外侵袭力,其可能成为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CD147 RNA干扰 基质金属蛋白酶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β-防御素Gal-3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连军 莫索 +5 位作者 贺元欣 刘欢 王彦 魏刚 张琦 王会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5,共5页
利用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鸡β-防御素-3基因重组蛋白的表达,探讨工程化生产的可能性。分别对影响重组蛋白表达的因素(IPTG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溶氧量)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的IPTG诱导条件:IPTG的终浓度为0.6mmol/L,诱... 利用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鸡β-防御素-3基因重组蛋白的表达,探讨工程化生产的可能性。分别对影响重组蛋白表达的因素(IPTG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溶氧量)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的IPTG诱导条件:IPTG的终浓度为0.6mmol/L,诱导起始吸光度A600为0.6,最适溶氧量为15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且在33℃下诱导4h重组蛋白表达量达到最大。该方法为工程化生产提供良好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β-防御素-3 IPTG诱导 大肠杆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