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岁儿童情景记忆及其监测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金雪莲 姜英杰 王志伟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0-656,共7页
通过以图片内容的再认作为项目记忆任务,图片与颜色背景的联结记忆作为来源记忆任务,并对两种记忆结果分别做信心判断,考察3~6岁儿童情景记忆及其监测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3岁儿童已具有项目记忆能力,4~6岁儿童其项目记忆能力显著... 通过以图片内容的再认作为项目记忆任务,图片与颜色背景的联结记忆作为来源记忆任务,并对两种记忆结果分别做信心判断,考察3~6岁儿童情景记忆及其监测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3岁儿童已具有项目记忆能力,4~6岁儿童其项目记忆能力显著优于3岁;6岁时才发展出来源记忆,两种记忆的发展不平衡。3~6岁儿童已经具备有效的项目记忆监测能力,但4~6岁儿童的监测准确性要高于3岁儿童;6岁儿童能够有效监测来源记忆,其准确性显著高于3~5岁儿童。结论:3~6岁儿童随年龄增长情景记忆及其监测能力不断发展,且来源记忆能力及有效监测能力的发展要滞后于项目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记忆 来源记忆 信心判断 情境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自我-他人来源记忆监测损伤:学习时间分配的作用
2
作者 金雪莲 姜英杰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774,共7页
通过采用物品命名的来源记忆范式,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考察ASD儿童自我-他人来源记忆监测的特点及学习时间分配的作用。结果发现:(1)ASD儿童自我来源记忆监测准确性显著高于他人来源记忆监测,但自我和他人来源记忆监测准确性均显著低于TD... 通过采用物品命名的来源记忆范式,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考察ASD儿童自我-他人来源记忆监测的特点及学习时间分配的作用。结果发现:(1)ASD儿童自我来源记忆监测准确性显著高于他人来源记忆监测,但自我和他人来源记忆监测准确性均显著低于TD儿童。(2)ASD儿童的自我-他人来源记忆学习时间显著少于TD儿童。(3)学习时间分配的动态过程中,ASD儿童和TD儿童的自我来源记忆的学习时间均长于他人来源记忆的时间。研究表明,ASD儿童自我-他人来源记忆监测准确性存在损伤,表现为高估,其认知机制可能是ASD儿童对自我和他人来源记忆材料的学习时间分配均少于TD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记忆监测 信心判断 学习时间分配 孤独症 眼动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