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多糖硫酸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亚巍 韩丽琴 +1 位作者 金瑛 朱文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9-684,共6页
目的:对灵芝多糖(GLP)进行硫酸酯化分子修饰,观察灵芝多糖硫酸酯(GL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硫酸酯化修饰GLP,得到GLPS;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GLP组(40 mg·kg^(-1)·... 目的:对灵芝多糖(GLP)进行硫酸酯化分子修饰,观察灵芝多糖硫酸酯(GL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硫酸酯化修饰GLP,得到GLPS;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GLP组(40 mg·kg^(-1)·d^(-1))、GLPS组(40 mg·kg^(-1)·d^(-1))和尼莫地平组(1mg·kg^(-1)·d^(-1)),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匀浆中核因子kappa 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LP和GLPS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1),脑组织含水量减少(P<0.05或P<0.01),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降低(P<0.05或P<0.01),NF-κB、TNF-α、IL-1和IL-6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且GLPS组变化较GLP组明显(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模型组比较,GLP组和GLPS组大鼠脑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GLPS组大鼠脑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而GLP组HSP-7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效果不明显。结论:硫酸酯化修饰可以明显改善GL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HSP70/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再灌注后继发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硫酸酯化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蛋白Se-76P对STZ诱导的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肾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强 田福俊 +3 位作者 魏子敬 葛鑫 胡超 王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80-284,共5页
研究含硒蛋白(Se-76P)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小鼠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C57BL/6J雄性小鼠腹腔注射STZ(40 mg/kg)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将60只小鼠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Ⅰ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Ⅱ组)、模型+Se-76P低剂量组(Ⅲ组)、模型... 研究含硒蛋白(Se-76P)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小鼠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C57BL/6J雄性小鼠腹腔注射STZ(40 mg/kg)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将60只小鼠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Ⅰ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Ⅱ组)、模型+Se-76P低剂量组(Ⅲ组)、模型+Se-76P中剂量组(Ⅳ组)、模型+Se-76P高剂量组(Ⅴ组)和模型+胰岛素治疗组(Ⅵ组)。各组小鼠均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给药,Ⅰ组和Ⅱ组给予生理盐水;Ⅲ、Ⅳ、Ⅴ组分别给予低(20μmol/kg)、中(40μmol/kg)、高(60μmol/kg)浓度Se-76P蛋白;Ⅵ组给予5 U/kg·d胰岛素。各组连续给药4周,每周测量小鼠体重;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检测各组小鼠尿肌酐(UCr)和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与模型组相比,Se-76P各治疗组空腹血糖值均降低;SCr、BUN、UCr、MAU水平以及CCr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肾组织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SOD和GPx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0.05)。Se-76P可能通过提高SOD和GPx活性,提升抗氧化水平,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蛋白 Se-76P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对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李妍 孙黎光 +4 位作者 吕世杰 张莹 王玉 彭博 游园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6-588,共3页
目的研究染锰不同浓度对SH-SY5Y细胞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观察维生素C对染锰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锰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 目的研究染锰不同浓度对SH-SY5Y细胞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观察维生素C对染锰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锰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在分别含0,25,50,100,200,300μmol/L浓度氯化锰(MnCl2)及10 mmol/L维生素C+300μmol/LMnCl2的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试剂盒检测MnCl2对细胞T-SOD、Mn-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及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结果MnCl2能显著降低SH-SY5Y细胞T-SOD、Mn-SOD活性;而随着MnCl2浓度的增加,细胞MDA含量显著升高,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维生素C预处理可显著降低染锰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结论MnCl2可显著降低SH-SY5Y细胞T-SOD、Mn-SOD的活性,并使细胞内MDA生成量增多,提示氧化应激可能是锰产生多巴胺能神经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而维生素C对锰诱导的氧化应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Y5Y细胞 氧化应激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文赫 柳玉 +5 位作者 张家琦 李艳 刘微 董媛 刘磊 王会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探讨T-2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给予T-2毒素)和实验组(给予0.25、2.50、25.00、250.00和2 500.00μg·L^(-1)T-2毒素)。24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 目的:探讨T-2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给予T-2毒素)和实验组(给予0.25、2.50、25.00、250.00和2 500.00μg·L^(-1)T-2毒素)。24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Hoechest 33258染色法观察HepG2细胞凋亡形态表现,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结果:T-2毒素作用HepG2细胞24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皱缩变形。MT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ub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Hoechest 33258染色法检测,实验组细胞出现染色质固缩,细胞核呈致密浓染色的凋亡形态。实验组细胞中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2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肝肿瘤 细胞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