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时代高校化学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有效方法研究——评《以化学为基础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魏瑀阳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化学专业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即时性、共享性和互动性,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构建价值观念的重要平台,这一变化不仅极大地丰富...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化学专业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即时性、共享性和互动性,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构建价值观念的重要平台,这一变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在此背景下,高校化学专业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化学专业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信息来源 移动互联网技术 学科特点 价值观培育 道德素养 即时性 专业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党伟业》的爱国主义精神叙事和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竞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01-103,共3页
一部纪念建党90周年的献礼主旋律红色电影《建党伟业》于2011年6月在全国上映,电影采用了生活化的叙事策略彰显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彰显了这一精神的弥足珍贵。再现了无数仁人志士通过不懈抗争将国家和民族解救于危... 一部纪念建党90周年的献礼主旋律红色电影《建党伟业》于2011年6月在全国上映,电影采用了生活化的叙事策略彰显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彰显了这一精神的弥足珍贵。再现了无数仁人志士通过不懈抗争将国家和民族解救于危难之中,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对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宣传和延续有着重要的启示,也推动了我国红色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伟业》 爱国主义 叙事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回流的理论研究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云 林世伟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0-31,共2页
农民工回流问题近来成为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现象。自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从而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尤其是对有低技能的女性农民工的影响更严重,从而出现了大批女性农民工... 农民工回流问题近来成为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现象。自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从而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尤其是对有低技能的女性农民工的影响更严重,从而出现了大批女性农民工回流的现象。针对该现象,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其现状、理论层面与路径选择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劳动力回流理论研究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建设问题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郝秋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98-99,共2页
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根本和核心,是大学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高等院校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学科建设的作用。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彰显办学特色,文章对... 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根本和核心,是大学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高等院校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学科建设的作用。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彰显办学特色,文章对学科建设这一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时代课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学校特色 办学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六省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吕赫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6-50,共5页
我国中部地区具有贯通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特点,起到连接周围省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加快推行中部六省城镇化进程建设速度,是提高中部经济发展与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法。论文首先解释城镇化是通过劳动力转移、扩大内需和积... 我国中部地区具有贯通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特点,起到连接周围省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加快推行中部六省城镇化进程建设速度,是提高中部经济发展与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法。论文首先解释城镇化是通过劳动力转移、扩大内需和积聚效应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其次,以城镇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使用线性回归计量方法分析各自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具体关系,并通过多元回归方程计算出我国中部六省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拐点;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以解决中部地区城镇化存在问题为出发点,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我国中部地区 劳动力转移 实证分析结果 回归方程计算 地区城镇化 经济发展 积聚效应 影响因素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质量转换及其路径选择
6
作者 武敬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92,共2页
本文界定了"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内涵,阐释了这一观念转变的背景和发展方针,指出了发展模式更新是实现质量转换的必然路径。深入理解和切实落实经济发展的"又好又快",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 本文界定了"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内涵,阐释了这一观念转变的背景和发展方针,指出了发展模式更新是实现质量转换的必然路径。深入理解和切实落实经济发展的"又好又快",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方针 质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探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稳 蒋东升 +1 位作者 李晓华 韩长良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110,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参与式观察等方法,系统分析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的价值与现实挑战,并提出推进路径。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价值:产生“1+1>2”的业态融合效应;形成资源互动、优势联合的效益;立足怀旧和文化记忆,... 运用文献资料、参与式观察等方法,系统分析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的价值与现实挑战,并提出推进路径。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价值:产生“1+1>2”的业态融合效应;形成资源互动、优势联合的效益;立足怀旧和文化记忆,留住乡愁。现实挑战:系统规划不完善,开发状态零散;运营机制不健全,消费意愿疲软;保障措施不完善,制度建设滞后;资源利用效果差,文化展示不够。推进路径:强化理念,合理规划,建设和谐高效的融合系统;体系优化,模式创新,建立互惠共赢的运营机制;完善制度,精准施策,形成动态可调的保障机制;明确理念,文化坚守,实现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冰雪体育旅游 村寨文化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理论视角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稳 蒋德龙 李晓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131,共9页
基于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所面临“学生需求变化和供给错位”的实际状况,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侧改革亟待进行,而“互联网+”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支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等方法,对“互联网+”时代学校武... 基于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所面临“学生需求变化和供给错位”的实际状况,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侧改革亟待进行,而“互联网+”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支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等方法,对“互联网+”时代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体系构建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体系要确立科学精神的构建原则,探索符合时代特色的学校武术教育供给新样态;“互联网+”时代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体系应从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形态、供给结构4个模块进行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学校武术供给体系构建是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学校武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这对引领学校武术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学校武术教育 供给侧改革 供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晓华 王稳 朱颜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39,共4页
村级集体经济有助于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带动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阶段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整体弱化的趋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业发展贡献不足,“空壳村”问题越发明显。在新时代背景下,需逐步推动村级集... 村级集体经济有助于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带动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阶段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整体弱化的趋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业发展贡献不足,“空壳村”问题越发明显。在新时代背景下,需逐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通过统筹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等方式为农村整体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同时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丰富帮扶形式,支持村集体创业,以加快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 新型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福林 杨宇平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2期17-18,共2页
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系,尽管千头万绪,但在这诸多的矛盾中,人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人的过速增长,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要生存、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物种消失、生态平衡破坏,造成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化... 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系,尽管千头万绪,但在这诸多的矛盾中,人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人的过速增长,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要生存、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物种消失、生态平衡破坏,造成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化,走向事物的反面。要使矛盾协调、转化,也必须从人的方面,分析矛盾激化的原因,找出矛盾转化的条件。本文试图从人的方面,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人口过速增长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历史唯物论一贯重视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研究人口的因素,首先是着眼人口增长的速度,它直接关系到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发展与转化。因为地球毕竟是个有限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科学技术 保护环境 自然生态 地球 酸沉降 物种消失 人口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建设视域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创新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97,共4页
教育的主体是"人",坚持以"人"为本是实施科学教育观的基础。在制度视域下,以"授业""传道""启智"为出发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受客观... 教育的主体是"人",坚持以"人"为本是实施科学教育观的基础。在制度视域下,以"授业""传道""启智"为出发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偏离了这一轨道,因此,亟待从教学意识、教学对象、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寻求创新之路,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回归"树德育人"的正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思想政治教育 制度建设 教学理念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为文化自信筑基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智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36-137,共2页
延续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在这一重要历史阶段,我们要以红色文化的发展为文化自信筑基:不仅要塑造文化地标,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还要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全新发展模式,增强传播优势,... 延续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在这一重要历史阶段,我们要以红色文化的发展为文化自信筑基:不仅要塑造文化地标,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还要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全新发展模式,增强传播优势,增进公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文化自信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家训文化看新时代家风意涵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婵娟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140-141,共2页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文化历来是维系我国社会公序良俗和维持社会稳定的精神力量。历代家训基本训义的价值内核、道德取向、行为规范有共通之处。新时代家风意涵要以此为基,夯实中国治理之基的功能定位,凸显"...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文化历来是维系我国社会公序良俗和维持社会稳定的精神力量。历代家训基本训义的价值内核、道德取向、行为规范有共通之处。新时代家风意涵要以此为基,夯实中国治理之基的功能定位,凸显"家—国—天下"的价值内核,倡导崇德向善的道德取向,具化睦亲齐家的行为规范,才能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共性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 新时代家风 意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缘何如此重要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婵娟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48-49,共2页
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这既与家风建设中蕴含的立德修身、勤俭廉洁、重教尚学等内容有关,也是由家风建设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所起的制度保障、时间空间拓展、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作用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可通过制... 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这既与家风建设中蕴含的立德修身、勤俭廉洁、重教尚学等内容有关,也是由家风建设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所起的制度保障、时间空间拓展、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作用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可通过制度建设、教育培养、实践自觉、媒体助力等途径构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党员干部 家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家训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转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威 赵婵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46,共11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须对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挖掘和转化。中华传统家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追求、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准则、执中守本的生态伦理智慧、俭用节欲的生态消费观念以及乐山乐水的生...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须对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挖掘和转化。中华传统家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追求、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准则、执中守本的生态伦理智慧、俭用节欲的生态消费观念以及乐山乐水的生态审美感悟等生态伦理思想,不仅为当代社会的生态伦理构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而且为新时代倡导人们追求生态幸福、培育生态美德、顺用生态规律、崇尚绿色消费理念,以及彰显生态资源的多元价值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化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建设“美丽中国”拓宽了家风化育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 生态伦理 现代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维系与组织化:明清时期墓祭对华北宗族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巧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1-178,共8页
与华南或江南不同,明清时期的华北宗族并不将祠堂视为宗族的象征和标志,而是以祖茔作为宗族的主要载体和活动中心。而围绕祖茔展开的墓祭活动,则实现了宗族的构建、维系与组织化。墓祭不仅将散处各村的族人组织起来、将族人的祖先认同... 与华南或江南不同,明清时期的华北宗族并不将祠堂视为宗族的象征和标志,而是以祖茔作为宗族的主要载体和活动中心。而围绕祖茔展开的墓祭活动,则实现了宗族的构建、维系与组织化。墓祭不仅将散处各村的族人组织起来、将族人的祖先认同实际转化成了宗族认同,还在祭祀之余管理族人、处理宗族公共事务。可见,华北宗族的墓祭活动在实际上完成了祠堂应有的功能和职责。以祖茔为宗族象征、以墓祭为核心活动,构成了华北宗族的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华北 墓祭 宗族文化 谱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评《生态治理现代化》
17
作者 李晓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0-230,F0003,共2页
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两个文明阶段,人类都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任何伟大文明都是人民创造的结果,而这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又离不开政府和国家层面的宏观统筹和协调,可以说伟大的文明... 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两个文明阶段,人类都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任何伟大文明都是人民创造的结果,而这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又离不开政府和国家层面的宏观统筹和协调,可以说伟大的文明创造既需要伟大的人民参与,也需要高效、强大的政府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做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能力 能力提升路径 精神文明 人类文明 宏观统筹 物质文明 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