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川湿地微塑料赋存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
作者 刘雨璇 邹继颖 +4 位作者 刘辉 李健炜 边红枫 和浩楠 贾晓宇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8-999,共12页
微塑料在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是一种难以降解的新型污染物,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随着我国湿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和生态风险正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解金川湿地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目视... 微塑料在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是一种难以降解的新型污染物,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随着我国湿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和生态风险正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解金川湿地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目视分析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法分析湿地微塑料赋存特征和污染现状。使用污染负荷指数(PLI)法评价微塑料污染水平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微塑料丰度为190~3760 n/kg,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丰度水平较高;微塑料共有白、黑、蓝3种颜色,其中白色占97.74%;微塑料的形状主要为纤维状和碎片状,纤维状微塑料占93.46%;粒径在0.1~0.5 mm的微塑料占总数的56.08%;聚合物主要是聚乙烯(PE);微塑料的颜色、形状、粒径等具有一定的空间趋同特征;微塑料污染负荷指数(PLI)均为低风险Ⅰ级水平;微塑料丰度与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性,微塑料丰度与重金属Ni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金川湿地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和评估提供了数据参考,为后续进行湿地污染防治、生态治理和保护野生动物等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湿地 微塑料 赋存特征 环境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层次分析与化工厂厂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松滨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本文运用优化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化工厂厂区环境质量状况,并建立了质量评价模型。经举例分析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较符合。
关键词 优化层次分析 化工厂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A值法的吉林市城区控制区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婵娟 周映燃 +3 位作者 张超 白鲜红 赵啟超 杨朝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92-1299,共8页
为了解吉林市城区的大气容量,以2018年吉林市气象数据和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单箱模型法和保证达标率法对A值进行修正,同时对吉林市城区控制区内大气环境容量和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单箱模型法修正A值... 为了解吉林市城区的大气容量,以2018年吉林市气象数据和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单箱模型法和保证达标率法对A值进行修正,同时对吉林市城区控制区内大气环境容量和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单箱模型法修正A值为6.600,概率公式达标率保证法得到SO_(2)、NO_(2)、PM_(10)和P_(M2.5)的A值分别为5.600、5.600、5.665、5.777;单箱模型法修正A值日分布呈单峰分布,月变化无明显规律;两种方法修正A值得到的大气环境容量Q_(a)和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Q_(b)有一定差异。研究可为控制吉林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大气环境容量 单箱模型法 达标保证率法 吉林市 污染物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同时检测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 被引量:9
4
作者 吴春英 谷风 +1 位作者 白鹭 陆文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3-848,共6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了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色谱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了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色谱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小柱为固相萃取柱、甲醇为淋洗液、水(0.1%甲酸)-甲醇(7∶3,v/v)为流动相进行水样预处理和色谱分离。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在水中的回收率为73%~12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8.8%~17.5%。各目标物的线性范围均为2~2 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7。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适用于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PPCPs的同时检测,可为微量有机物引起的水环境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品 个人护理用品 环境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检测环境水样中11种合成麝香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春英 白鹭 +1 位作者 陆文龙 谷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环境水样中佳乐、吐纳、特拉斯、开许梅龙、萨利、粉檀、二甲苯、麝香酮、伞花、葵子、西藏11种典型的合成麝香(Synthetic Musks)的同时快速检测方法。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乙酸乙酯... 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环境水样中佳乐、吐纳、特拉斯、开许梅龙、萨利、粉檀、二甲苯、麝香酮、伞花、葵子、西藏11种典型的合成麝香(Synthetic Musks)的同时快速检测方法。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乙酸乙酯为洗脱液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线性范围均为0.05-10ng/L(R2为0.995-0.999),回收率为83.9%-112.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9.9%。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环境水样中上述11种典型合成麝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合成麝香 固相萃取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类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江石 付净 +1 位作者 傅贵 吴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基于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煤矿、建筑、制造业等11个行业6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需要专业知识全面丰富,懂技术会管理,责任心强,安全业务素质高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授课重点,推行本科生全程导... 基于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煤矿、建筑、制造业等11个行业6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需要专业知识全面丰富,懂技术会管理,责任心强,安全业务素质高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授课重点,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负责制,重视创新和科研训练等方式,重点解决学生在安全知识全面系统性、问题导向式学习方法、安全责任与诚信意识以及处理安全问题所需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安全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 安全管理方向 需求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矩阵法的化工企业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葛及 郭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4,共4页
为衡量化工企业总体安全水平,将化工企业风险因素分解为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用半定量分析方法得到各风险因素的安全评价分值,然后运用风险矩阵法得到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最后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到化工企业总体风险等级。将该... 为衡量化工企业总体安全水平,将化工企业风险因素分解为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用半定量分析方法得到各风险因素的安全评价分值,然后运用风险矩阵法得到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最后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到化工企业总体风险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化工企业总体风险的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企业总体风险等级为中度,需要从人、机、料3个方面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化工企业 风险矩阵法 风险因素 风险等级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于环境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春英 谷风 白鹭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1-575,共5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由于其能耗小、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并且随着产电微生物、电极材料及构型等方面研究的深入,MFC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本文综述了MFC的工作原理、最新构型和特点,通过对MF...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由于其能耗小、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并且随着产电微生物、电极材料及构型等方面研究的深入,MFC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本文综述了MFC的工作原理、最新构型和特点,通过对MFC在产电、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废水、脱盐、脱氮、脱硫、脱氯等方面分析归纳,详细总结了MFC应用于环境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为MFC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原理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模糊聚类分析与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松滨 王风翔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0-172,共3页
以灰色关联度为基础,提出了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之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反映出环境系统的模糊性特征,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关键词 灰色 模糊聚类分析 环境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企业环境伦理理念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景丽洁 郭建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3-64,共2页
环境伦理是人类道德关怀范围的扩展和延伸.它把原来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应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伦理方面给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以根据。它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还要把这样的关爱扩展到生态系统中的自然... 环境伦理是人类道德关怀范围的扩展和延伸.它把原来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应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伦理方面给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以根据。它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还要把这样的关爱扩展到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上,给予它们良知上的尊重,用道德来约束人类对待大自然的行为。随着环境危机的日趋严重,面对大自然的报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理念 企业环境 伦理道德观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社会 道德关怀 环境伦理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Cr(Ⅲ)和Cr(Ⅵ)的吸附机制研究
11
作者 和浩楠 刘辉 +1 位作者 邹继颖 肖其天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8-1049,共12页
微塑料在环境中分布广、难降解而造成严重污染,重金属也因为对环境的污染而备受关注。微塑料对重金属具有载体效应而形成复合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毒性并威胁人体健康,因此了解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对评估其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选... 微塑料在环境中分布广、难降解而造成严重污染,重金属也因为对环境的污染而备受关注。微塑料对重金属具有载体效应而形成复合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毒性并威胁人体健康,因此了解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对评估其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氯化聚乙烯(CPE)、低密度聚乙烯(LPE1、LPE2)、聚氯乙烯(PVC)四种典型微塑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方法对微塑料进行表征,结合吸附实验分析四种微塑料对重金属铬离子[Cr(Ⅲ)和Cr(Ⅵ)]的吸附行为,并考察不同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微塑料对重金属铬离子[Cr(Ⅲ)和Cr(Ⅵ)]的吸附机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微塑料对Cr(Ⅲ)和Cr(Ⅵ)的吸附量均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CPE对Cr(Ⅲ)的吸附能力最强,Kf值为(4390±183)(mg^(1-n)·L^(n))/kg,吸附能力依次为PCE>PVC>LPE1>LPE2;微塑料对和Cr(Ⅵ)的吸附能力差异不显著,Kf值为(16±4)~(44±18)(mg^(1-n)·L^(n))/kg,Cr(Ⅲ)在微塑料上的吸附高于Cr(Ⅵ)。四种微塑料对Cr(Ⅲ)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因此既有单层吸附也有多层吸附,而四种微塑料对Cr(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则以多层吸附为主;Hery等温模型显示四种微塑料对Cr(Ⅲ)的吸附以及LPE1和LPE2对Cr(Ⅵ)的吸附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线性分配规律,而CPE和PVC对Cr(Ⅵ)的吸附线性规律较弱;pH值对微塑料吸附Cr(Ⅲ)和Cr(Ⅵ)的影响较大,在pH=2~9时,四种微塑料对Cr(Ⅲ)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四种微塑料对Cr(Ⅵ)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微塑料对Cr(Ⅲ)的吸附机制为静电引力和络合作用,微塑料对Cr(Ⅵ)的吸附机制主要以静电作用为主。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微塑料与重金属的吸附行为机制、评估复合污染环境风险及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重金属铬 吸附机制 PH值 载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精细调控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尉兵 张建帆 陈哲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439,共15页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能够有效地将CO_(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从而减少CO_(2)排放,为CO_(2)的治理提供一举两得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碳排放目标。目前,常用的单金属纳米催化剂具有催化位点单一以...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能够有效地将CO_(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从而减少CO_(2)排放,为CO_(2)的治理提供一举两得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碳排放目标。目前,常用的单金属纳米催化剂具有催化位点单一以及产物与中间体的吸附能调控困难等缺点,导致其在催化剂选择性、活性及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不佳。而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由于存在2种原子配位,能够调整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实现对中间体结合能的精细调控,并带来丰富且灵活的活性位点,从而被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的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针对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精细调控手段,如掺杂调控、非均相结构调控、合金化调控和几何结构调控进行了总结,对其中所存在的协同效应、应力效应和电子效应等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还原CO_(2)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 催化剂 电化学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寒地黑土不同组分吸附土霉素的影响
13
作者 肖其天 刘辉 +3 位作者 孙大志 邹继颖 贾晓宇 刘雨璇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6-1505,共10页
微塑料污染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土壤中的微塑料可以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与土壤的不同组分共存,进而影响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本研究选取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模型微塑料,研究寒地黑土不同组分对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 微塑料污染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土壤中的微塑料可以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与土壤的不同组分共存,进而影响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本研究选取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模型微塑料,研究寒地黑土不同组分对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的吸附,探讨不同pH对寒地黑土不同组分吸附OTC的影响,探究HDPE微塑料对土霉素的吸附,以及HDPE存在时寒地黑土对OTC的吸附,以期为研究微塑料对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迁移转化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土霉素在土壤不同组分上的吸附可以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拟合;土壤对土霉素的吸附机理受pH影响较大;HDPE微塑料对OTC吸附机理主要有静电作用、疏水作用;当微塑料存在时,去有机质土、去DOM土对高浓度的土霉素吸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土霉素 吸附 寒地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海南省火电行业大气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阚慧 伯鑫 +6 位作者 屈加豹 杨朝旭 伍鹏程 田飞 莫华 赵晓宏 周学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8-439,共12页
基于火电企业在线监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排污许可及火电排放清单等,分析各统计口径下的海南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差异,并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分析海南省火电排放时间变化规律.分别设置现状、排污许可及超低排放3种情景,采用CALPUFF模型... 基于火电企业在线监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排污许可及火电排放清单等,分析各统计口径下的海南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差异,并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分析海南省火电排放时间变化规律.分别设置现状、排污许可及超低排放3种情景,采用CALPUFF模型分析3种情景下火电厂对海南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统计口径下火电厂各污染物排放量差异较大,最大差值可达到5.65倍;在时间维度上,海南省火电行业污染物排放量月际分布较平稳,每月污染物排放量约占全年的7%~10%,24h变化呈现明显"两峰两谷"特征.在大气环境影响方面,火电企业大气SO_2、NO_x、PM2.5、PM10浓度分布总体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趋势.现状情景下火电企业对各城市年均浓度影响范围为SO_2 0.001~0.015μg/m^3、NO_x 0~0.01μg/m^3、PM_(10) 0.001~0.006μg/m^3、PM_(2.5)0~0.003μg/m^3,最高浓度基本出现在东方市、临高县.火电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为许可情景>现状情景>超低情景,执行排污许可时火电厂排放PM_(10)和NO_x对各城市均值年均浓度较现状情景分别增加50%和38%;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后,火电厂对大气环境影响有明显改善,SO_2和PM_(2.5)对各城市均值年均浓度较现状情景分别降低57%和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许可 火电 在线监测 CALPUFF 排放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指标集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付净 聂方超 +2 位作者 刘虹 张海燕 王泽恒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6-132,共7页
为有效评估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功效性,促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为蓝本,从安全管理体系的有关评估工具、通用框架和行业法规标准项要素中提取并确定了化... 为有效评估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功效性,促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为蓝本,从安全管理体系的有关评估工具、通用框架和行业法规标准项要素中提取并确定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指标集,包括8个维度、29个要素和162项观测指标,采用信息熵法确定各维度和要素的权重,采用区间可拓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对构建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指标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评估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综合评估等级为Ⅲ级,属于良好,同时强调该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体系的反馈、学习和持续改进(H)方面存在不足。构建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指标集能够更加系统地从技术规范、管理理念及方式等角度对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化工企业开展自查、完善标准化建设成果、提升安全管理绩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企业 安全管理体系 评估指标集 可拓理论 信息熵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A-24Model的化工事故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付净 聂方超 +1 位作者 刘虹 佟林全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9-165,共7页
为更有效地预防化工事故,选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事故原因十分必要。基于FTA和24Model理论,结合各自特点构建了FTA-24Model事故原因分析框架,通过设定事故原因5步分析法,结合Why-Because方法制定出完整的事故原因逻辑分析程序,并以某典型化... 为更有效地预防化工事故,选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事故原因十分必要。基于FTA和24Model理论,结合各自特点构建了FTA-24Model事故原因分析框架,通过设定事故原因5步分析法,结合Why-Because方法制定出完整的事故原因逻辑分析程序,并以某典型化工事故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共识别出35项直接致因因素、17项间接致因因素、22项组织层面深层次致因因素,确定了173条关联路径并应用Gephi 0.9.2进行可视化展示,突出显示了安全重要程度(SC 2)、工艺过程规程及设备管理制度和要求(SMS 6)、遵法守规意识(HB 1)、变更管理方式(UA X 11)等因素的重要性。与案例事故报告信息相比,FTA-24Model框架分析方法可系统化地演绎事故原因间的逻辑关系,完整地展现出事故致因链条及其演变历程,使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具体,并最大程度地削弱了主观因素的影响。该框架分析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化工事故原因的调查,其分析结果可为化工企业制定事故预防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24Model FTA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市龙潭川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泽 邹继颖 +2 位作者 李印飞 祖科吉 李万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7-71,共5页
黑臭水体在我国水环境中非常普遍,且呈增多态势。黑臭水体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及周围居民的健康。因此,黑臭水体的治理刻不容缓。以龙潭川为调查对象,检测了水体及底泥中重金属、COD、氨氮等主要指标,重点分析其... 黑臭水体在我国水环境中非常普遍,且呈增多态势。黑臭水体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及周围居民的健康。因此,黑臭水体的治理刻不容缓。以龙潭川为调查对象,检测了水体及底泥中重金属、COD、氨氮等主要指标,重点分析其黑臭水体的成因和机理,并根据龙潭川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川内环保清淤,沿川雨、污水管线重新规划,水生植物修复川内黑臭水体,建设川内水生态、长效修复工程,建设河道补水工程,建设沿川两岸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水质保障的长效机制等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形成原因 治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系统决策的专家排序法
18
作者 柯建中 郭景海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03-306,共4页
根据系统分析的Delphi法和位分值法,提出了专家排序法,可用于解决环境系统决策问题,决策结果较为客观、合理。
关键词 环境系统 决策 专家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27种三嗪类除草剂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春英 白鹭 +1 位作者 谷风 陆文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4,共9页
应用固相萃取(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水中27种三嗪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和色谱柱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固相萃取柱、0.1%甲酸-乙腈(2∶8,V/V)为淋洗液、0.1%甲酸-乙腈(6∶4... 应用固相萃取(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水中27种三嗪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和色谱柱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固相萃取柱、0.1%甲酸-乙腈(2∶8,V/V)为淋洗液、0.1%甲酸-乙腈(6∶4,V/V)为流动相做水样预处理.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在水中回收率为79.1%—129.2%,相对标准偏差(RSDs)在8.8%—14.3%,线性范围均在1—2000μg·L-1,各目标物标准品在UPLC-MS/MS系统中有效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以上.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水中27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三嗪类除草剂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的18种酰胺类除草剂 被引量:20
20
作者 吴春英 白鹭 +1 位作者 谷风 陆文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2-606,共5页
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建立了测定地表水中的18种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水样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萃取,以丙酮-正己烷(3+7)混合液进行淋洗,洗脱液中加入内标物菲-D10后,在反相ACQUITY UPLCTMBEH C_(18... 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建立了测定地表水中的18种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水样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萃取,以丙酮-正己烷(3+7)混合液进行淋洗,洗脱液中加入内标物菲-D10后,在反相ACQUITY UPLCTMBEH C_(18)色谱柱上分离,以水-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中选择电喷雾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18种酰胺类除草剂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4~8.0ng·L^(-1)之间,测定下限(10S/N)在1.0~10ng·L^(-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0.1%~10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9.6%~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酰胺类除草剂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