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合生物技术处理制药废水及其生物相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鹏 张兰英 +5 位作者 刘莹莹 刘娜 刘峰 刘虹 崔哲 许国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9-175,共7页
为有效治理化学制药废水和生物制药废水,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室内模拟生物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出水COD、BOD5的去除率均大于90%,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对... 为有效治理化学制药废水和生物制药废水,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室内模拟生物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出水COD、BOD5的去除率均大于90%,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对生物相的显微镜观察分析表明,污泥絮体和生物膜生长良好,并出现变形虫、轮虫和漫游虫等原生和后生动物。对各构筑物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应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分别得到8株、3株、6株可培养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水解酸化 活性污泥 曝气生物滤池 BIOL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在松花江吉林段水体中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2
作者 魏薇 谢莹 +2 位作者 王建刚 张荣飞 景丽洁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4,共5页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含有苯环的有机污染物,易在生物体内富集,所以开展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规律研究至关重要。对松花江吉林段2008年3月份不同监测断面的水体进行监测,通过GC-MS定性分析和GC定量分析,确定该江段水体邻苯二甲酸酯类...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含有苯环的有机污染物,易在生物体内富集,所以开展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规律研究至关重要。对松花江吉林段2008年3月份不同监测断面的水体进行监测,通过GC-MS定性分析和GC定量分析,确定该江段水体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污染状况与污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吉林段水体中主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分布的总体趋势是更易存在于水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吉林段 水体 邻苯二甲酸酯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渗透性反应墙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虹 张兰英 +2 位作者 刘娜 高松 李志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9,共5页
采用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协同微生物作用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室内模拟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PRB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00d后,生物PRB前端介质总石油烃(TPH)含量高,15个取样点的TPH质量浓度为0.74~5.4... 采用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协同微生物作用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室内模拟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PRB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00d后,生物PRB前端介质总石油烃(TPH)含量高,15个取样点的TPH质量浓度为0.74~5.42mg/L,后端介质TPH含量较低且分布较均匀,10个取样点中TPH均低于0.29mg/L,生物PRB出水中未检出TPH。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生物PRB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物PRB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随着横向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其中B2与B5取样点微生物相似度最高,达83.1%。在生物PRB前端TPH浓度高的部位,微生物群落较为稳定,多样性较低,而后端TPH浓度低的部位,微生物群落不稳定,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污染地下水 可渗透性反应墙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和活性污泥法组合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金虎 刘虹 +2 位作者 廉今兰 徐晓晨 古川宪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69,73,共4页
利用摇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简称摇动床)技术具有的容积负荷高与污泥产量低的优点,在普通活性污泥池的前部填充高性能丙烯酸树脂纤维(Biofringe)填料,研究了摇动床和活性污泥法组合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组合技术具... 利用摇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简称摇动床)技术具有的容积负荷高与污泥产量低的优点,在普通活性污泥池的前部填充高性能丙烯酸树脂纤维(Biofringe)填料,研究了摇动床和活性污泥法组合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组合技术具有很强的有机物去除能力,当进水COD平均质量浓度由1500mg/L上升到2514mg/L时,出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基本保持在96%以上;整个运行阶段的出水COD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当进水NH4+-N浓度增加时,NH4+-N的去除率由99.7%降低到76.5%,但是在试验运行的整个阶段,摇动床和活性污泥法组合技术系统都表现出较强的硝化能力;活性污泥池中最高的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质量浓度为10625mg/L,最高MLSS约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4倍;运行结束后的污泥产率为0.186,污泥产率仅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活性污泥法 有机废水 污泥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固定化微生物降解水体中阿特拉津的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虹 张兰英 +1 位作者 刘娜 刘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7-1031,共5页
针对低浓度阿特拉津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于低温(10℃)条件下(考虑其在地下水或寒冷地区地表水污染中的应用),筛选的高效降解阿特拉津的优势菌株——4株茵W2、L1、L2、N8的混合菌(1:1:1:1),采用吸附固定技术对其进行固... 针对低浓度阿特拉津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于低温(10℃)条件下(考虑其在地下水或寒冷地区地表水污染中的应用),筛选的高效降解阿特拉津的优势菌株——4株茵W2、L1、L2、N8的混合菌(1:1:1:1),采用吸附固定技术对其进行固定,选取最佳微生物固体载体——活性炭,并筛选出其最佳固定化条件:活性炭粒径为0.5~1mm、pH=8。在此条件下,对固定化与悬浮态菌体处理阿特拉津的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混合菌的降解率在6d内即达到了9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污染水体 低温降解 微生物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生物填料污泥减量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洵 欧阳文璟 +3 位作者 付冰 刘景明 徐岩 张捷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2-64,69,共4页
为减少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量,采用BF生物填料在缺氧—好氧工艺中组成复合生物氧化池,对其污泥减量效果进行了中间试验。结果表明:剩余污泥量减少89.5%,且对CODCr等也有比较高的去除效果。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生物填料 生物接触氧化 污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生物转化乙醇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马会强 张兰英 +3 位作者 刘娜 刘虹 李爽 赵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3-997,共5页
针对生活垃圾中的可利用成分,经酶水解后,利用筛选酵母菌对水解液进行乙醇发酵。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优水解条件为:pH值为5.5、加入纤维素酶8 mg、淀粉酶6 mg、水5 mL,65℃水解40 min。确定AQ菌作为最优菌种进行乙醇发酵实验。分别选取... 针对生活垃圾中的可利用成分,经酶水解后,利用筛选酵母菌对水解液进行乙醇发酵。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优水解条件为:pH值为5.5、加入纤维素酶8 mg、淀粉酶6 mg、水5 mL,65℃水解40 min。确定AQ菌作为最优菌种进行乙醇发酵实验。分别选取接种量、pH值、温度等因素进行单因子实验,讨论其对乙醇产量的影响。条件实验中,每克干生活垃圾最大产乙醇量为148.37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水解 乙醇发酵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所产生物活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赖崇德 涂晓嵘 +4 位作者 倪国荣 张智平 刘玄 王洪华 涂国全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102-104,共3页
利用无水乙醇分别从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摇瓶发酵液的上清液和菌丝体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分别对不同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上清液和菌丝体的乙醇提取液对蜡质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 利用无水乙醇分别从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摇瓶发酵液的上清液和菌丝体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分别对不同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上清液和菌丝体的乙醇提取液对蜡质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啤酒酵母、木霉、毛霉、黑曲霉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氏链霉菌变种S-221 生物活性物质 抑菌活性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芋生料联合生物加工发酵生产燃料乙醇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梅 袁文杰 凤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438-5441,共4页
[目的]在联合生物加工技术发酵菊芋生料生成乙醇工艺中,降低高浓度菊芋生料醪液的黏度,使菊芋发酵乙醇浓度达到或超过目前玉米乙醇的行业水平。[方法]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通过添加辅助酶制剂、改变拌料水温... [目的]在联合生物加工技术发酵菊芋生料生成乙醇工艺中,降低高浓度菊芋生料醪液的黏度,使菊芋发酵乙醇浓度达到或超过目前玉米乙醇的行业水平。[方法]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通过添加辅助酶制剂、改变拌料水温及优化补料方式等方法,降低发酵醪液黏度,提高菊芋生料的浓度,从而提高发酵终点的乙醇浓度并缩短发酵时间。[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45℃水拌料,pH 5.0,添加0.10%酒精复合酶,发酵初始干粉浓度为240 g/L,分别在发酵12和24 h补料,菊芋干粉终浓度可达到300 g/L,发酵时间48 h,乙醇浓度达到91.6 g/L,乙醇对糖的得率为0.464,为理论值的90.6%。[结论]此工艺为菊芋乙醇工业化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燃料乙醇 联合生物加工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批式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镉对暗棕壤呼吸强度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文龙 郭景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47-49,共3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重金属镉对暗棕壤呼吸强度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天数内,随土壤外源镉含量的增加土壤呼吸强度均呈明显减弱趋势:当土壤外源镉含量为0.5~3.0mg/kg时,随着培养天数的...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重金属镉对暗棕壤呼吸强度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天数内,随土壤外源镉含量的增加土壤呼吸强度均呈明显减弱趋势:当土壤外源镉含量为0.5~3.0mg/kg时,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特别是在培养14d后,土壤呼吸强度亦呈减弱趋势,而在土壤外源镉含量为5.0—10.0mg/kg时,随培养天数的增加土壤呼吸强度变化不显著。在相同培养天数内,随土壤外源镉含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呈明显减少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而对于所有外源镉处理,随培养天数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亦呈显著减少趋势;10mg/kg外源镉处理培养7、14、21、28、42d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分别为对照的46.43%、32.26%、28.74%、27.39%和24.62%,说明较高浓度的镉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棕壤 外源镉 土壤呼吸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填料接触氧化法处理化工综合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万友 付冰 +1 位作者 欧阳文璟 刘景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试验研究了以采用新型BF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化工综合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其处理效果稳定、表观污泥产率低、抗冲击能力强。为检验填料的性能,提出以填料丝长负荷判断去除效果,在填料的CODCr、BOD5和NH3-N丝长负荷分别高达67.39、... 试验研究了以采用新型BF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化工综合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其处理效果稳定、表观污泥产率低、抗冲击能力强。为检验填料的性能,提出以填料丝长负荷判断去除效果,在填料的CODCr、BOD5和NH3-N丝长负荷分别高达67.39、32.68、10.24 g/(m.d)的情况下,CODCr、BOD5和NH3-N去除率仍分别达86.43%、95.55%和9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填料 化工综合废水 填料丝长去除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为碳源去除硝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虎 刘虹 谷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采用室内土壤柱试验装置,研究了以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的废弃物为反硝化碳源去除水中的硝酸盐。结果表明,以PSM为反硝化碳源,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最高去除率达到97%。试验结束后,PSM的质量从试验开始的40 g经60 d降到18 g,原有光滑... 采用室内土壤柱试验装置,研究了以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的废弃物为反硝化碳源去除水中的硝酸盐。结果表明,以PSM为反硝化碳源,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最高去除率达到97%。试验结束后,PSM的质量从试验开始的40 g经60 d降到18 g,原有光滑的PSM表面变成粗糙,说明PSM作为碳源被反硝化菌所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出水的COD与进水的COD相当接近,出水的COD基本稳定在3.4 mg.L-1以内,说明PSM的碳释放量具有可控性,不易造成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 废弃物 碳源 生物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S-无机膜生物反应器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江丽 李中 宋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0-102,共3页
采用接触氧化法和陶瓷膜相结合设计制备了无机膜生物反应器、在温度10~28℃、pH〉6.5、HRT(水力停留时间)8h、SRT(污泥停留时间)130h、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10.2g/L、膜面流速5.0~7.0m/s,膜操作压力0.20MPa的条件... 采用接触氧化法和陶瓷膜相结合设计制备了无机膜生物反应器、在温度10~28℃、pH〉6.5、HRT(水力停留时间)8h、SRT(污泥停留时间)130h、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10.2g/L、膜面流速5.0~7.0m/s,膜操作压力0.20MPa的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膜通量为:130~170L/(h·m2),HLS-无机膜生物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出水NH3-N为3~6mg/L,浊度为3~8NT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膜 MBR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MBR)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去除城市污水中典型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春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74-1679,共6页
采用模拟生活污水,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对10种典型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反应器对不同目标物PPCPs的去除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MBR和SBR对甲氧苄氨嘧... 采用模拟生活污水,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对10种典型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反应器对不同目标物PPCPs的去除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MBR和SBR对甲氧苄氨嘧啶(TRM)和红霉素(ERY)的去除无明显差别;苏必利(SLP)和卡马西平(CBZ)在两反应器中均不能得到有效去除;但对于其他目标物,尤其是咖啡因(CAF)、酮洛芬(KTP)、避蚊胺(DEET),MBR的去除率明显高于SBR.总体上,MBR在出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药品及个人护理品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圆池夏季浮游生物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继颖 刘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5期10450-10452,共3页
2012年7月对长白山圆池浮游生物的进行调查,从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等方面,探究长白山圆池浮游生物的现状,并对比2012年7月瀑布、小天池的浮游生物现状。结果表明,2012年7月圆池浮游植物共6门44属92种,浮游动物40种... 2012年7月对长白山圆池浮游生物的进行调查,从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等方面,探究长白山圆池浮游生物的现状,并对比2012年7月瀑布、小天池的浮游生物现状。结果表明,2012年7月圆池浮游植物共6门44属92种,浮游动物40种,2012年长白山圆池水体有富营养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密度 生物量 多样性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γ-干扰素纯化工艺的建立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崇利 欧阳红生 +1 位作者 许崇波 张艳平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2期36-38,41,共4页
采用超声破碎的方法提取hIFN-γ包涵体,经盐酸胍溶解、稀释复性、浓缩后通过SPSepharose F.F层析纯化,简化了纯化步骤,缩短周期,提高了蛋白回收率。SDS-PAGE检测表明,hIFN-γ纯度达97%,比活性为3.5×107IU/mg,总回收率达40%。说明... 采用超声破碎的方法提取hIFN-γ包涵体,经盐酸胍溶解、稀释复性、浓缩后通过SPSepharose F.F层析纯化,简化了纯化步骤,缩短周期,提高了蛋白回收率。SDS-PAGE检测表明,hIFN-γ纯度达97%,比活性为3.5×107IU/mg,总回收率达40%。说明整个工艺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hIFN-γ批量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Γ-干扰素 包涵体 复性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企业环境伦理理念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景丽洁 郭建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3-64,共2页
环境伦理是人类道德关怀范围的扩展和延伸.它把原来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应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伦理方面给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以根据。它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还要把这样的关爱扩展到生态系统中的自然... 环境伦理是人类道德关怀范围的扩展和延伸.它把原来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应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伦理方面给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以根据。它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还要把这样的关爱扩展到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上,给予它们良知上的尊重,用道德来约束人类对待大自然的行为。随着环境危机的日趋严重,面对大自然的报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理念 企业环境 伦理道德观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社会 道德关怀 环境伦理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γ-干扰素基因工程菌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崇利 欧阳红生 +1 位作者 许崇波 张艳平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第11期26-30,共5页
研究不同类型培养基、诱导时间、菌体密度和不同补料对rhIFN-γ表达的影响,并运用高密度发酵工艺对rhIFN-γ的产量进行优化,目的蛋白表达量从4 000 mg/L提高到20 000 mg/L以上,发酵产量提高了5倍,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为验证工艺的稳定... 研究不同类型培养基、诱导时间、菌体密度和不同补料对rhIFN-γ表达的影响,并运用高密度发酵工艺对rhIFN-γ的产量进行优化,目的蛋白表达量从4 000 mg/L提高到20 000 mg/L以上,发酵产量提高了5倍,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为验证工艺的稳定性,将优化的发酵条件进行连续三批重复发酵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条件具有重复性,表达稳定,维持在40%左右,从而为rhIFN-γ大规模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Γ-干扰素 发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的机理 被引量:120
19
作者 袁东海 景丽洁 +3 位作者 张孟群 高士祥 尹大强 王连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4-617,共4页
研究了砂子、沸石、蛭石、黄褐土、下蜀黄土、粉煤灰和矿渣7种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净化污水磷素的机理,并初步评价了其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可能导致的磷素二次污染的风险.结果表明,矿渣、粉煤灰有很好的磷素去除效果,蛭石、黄褐土和下蜀黄土次... 研究了砂子、沸石、蛭石、黄褐土、下蜀黄土、粉煤灰和矿渣7种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净化污水磷素的机理,并初步评价了其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可能导致的磷素二次污染的风险.结果表明,矿渣、粉煤灰有很好的磷素去除效果,蛭石、黄褐土和下蜀黄土次之,沸石和砂子的去除效果较差.上述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的机理主要为化学机理,表现为基质全钙、氧化钙、水溶性钙的含量越高,其固定形成的磷酸钙盐越多,在pH值较高的情况下,主要形成难溶性的磷酸八钙和磷酸十钙,有利于磷素的净化;基质中游离氧化铁、铝和胶体氧化铁、铝含量越高,其固定形成的磷酸铁盐和磷酸铝盐数量越多,基质净化磷素的能力越强.除砂子外,上述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比例很低.加强人工湿地基质管理,其基质吸附的磷素一般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基质 磷素 净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煤燃烧方式降低NOx排放比较及解耦燃烧应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尚校 高士秋 +3 位作者 汪印 董利 许光文 郭景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2-679,共8页
采用两段反应器研究了三种煤在不同燃烧方式下抑制NOx生成的效果。结果表明,煤的热解气和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均能较好的抑制NOx生成,抑制效果优于空气分级燃烧,解耦燃烧方式抑制NOx生成的效果最显著,相对于传统燃烧其NOx排放降低了32%... 采用两段反应器研究了三种煤在不同燃烧方式下抑制NOx生成的效果。结果表明,煤的热解气和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均能较好的抑制NOx生成,抑制效果优于空气分级燃烧,解耦燃烧方式抑制NOx生成的效果最显著,相对于传统燃烧其NOx排放降低了32%以上。煤种对各种燃烧方式降低NOx的程度有明显影响,煤中单位氮含量的燃料比(固定碳/挥发分)越小,煤的热解气和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以及解耦燃烧方式下NOx的排放量越低。在煤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烧方式中,部分氧化气化段通氧量不同,降低NOx排放的效果也不同,在氧气体积分数为8%~10%时的NOx生成量最低。基于解耦燃烧技术原理,研制了1.4 MW解耦燃烧工业锅炉,在燃烧同一煤种时,解耦燃烧锅炉和传统立式锅炉相比,烟气中NOx排放量降低了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燃烧 气体再燃 解耦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