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氏梭菌α毒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宫语晨 许崇利 +1 位作者 钱爱东 许崇波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7期62-65,共4页
对魏氏梭菌α毒素的生物学特性、基因克隆、对细胞和生物膜的作用、表达调控和疾病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α毒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魏氏梭菌 Α毒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网络综合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宋迪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2期71-74,共4页
综述换热网络综合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热力学方法、数学规划法、人工智能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过程,从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说明单一方法对解决换热网络优化问题的不足,对... 综述换热网络综合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热力学方法、数学规划法、人工智能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过程,从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说明单一方法对解决换热网络优化问题的不足,对换热网络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得出多种优化方法,其互补集成设计将成为今后换热网络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网络 优化 进展 集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正己酸正丁酯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祥 丁斌 +3 位作者 郝凤岭 关昶 王海东 刘群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6-189,共4页
以磷钨酸掺杂聚苯胺(H3PW12O40/PANI)为催化剂,正己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正己酸正丁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n(正... 以磷钨酸掺杂聚苯胺(H3PW12O40/PANI)为催化剂,正己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正己酸正丁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n(正丁醇)∶n(正己酸)=4∶1,H3PW12O40/PANI的用量为正丁醇和正己酸总质量的8%,在温度不高于126℃条件下反应5 h。较佳反应条件下正己酸的转化率为98.88%;在此条件下进行重现,转化率稳定在98.46%以上;催化剂使用4次后,正己酸的转化率为97.97%。反应总级数为二级,表观活化能为21.87 kJ·mol-1,指前因子为1.636 L·mol-1·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酸正丁酯 磷钨酸掺杂聚苯胺 合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酸二异丙酯的合成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祥 丁斌 +3 位作者 郝凤岭 关昶 王海东 刘群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46-549,共4页
采用3A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丁二酸和异丙醇为原料合成丁二酸二异丙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较佳酯化反应工艺条件为:n(异丙... 采用3A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丁二酸和异丙醇为原料合成丁二酸二异丙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较佳酯化反应工艺条件为:n(异丙醇)∶n(丁二酸)=3.5∶1,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的用量为异丙醇和丁二酸总质量的9%,在温度不高于100℃条件下反应2 h。较佳反应条件下丁二酸的转化率为99.16%。反应总级数为二级,表观活化能为73.4 kJ·mol-1,指前因子为1.62×107L·mol-1·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二异丙酯 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脱水 酯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玉米原油环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群 丁斌 +3 位作者 郝凤岭 关昶 李祥 王海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3-67,共5页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为助催化剂,使用低浓度双氧水与甲酸原位反应生成过氧甲酸(PA);以PA为氧化剂、玉米原油为原料合成环氧玉米油。考察了EDTA-Na2、NKC-9、双氧水、甲酸溶液的用量,反应温...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为助催化剂,使用低浓度双氧水与甲酸原位反应生成过氧甲酸(PA);以PA为氧化剂、玉米原油为原料合成环氧玉米油。考察了EDTA-Na2、NKC-9、双氧水、甲酸溶液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EDTA-Na2、NKC-9、双氧水、甲酸溶液的用量分别为玉米原油质量的0.01%、13%、110%、17%,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6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环氧玉米油的环氧值达到6.49%,环氧率为85.85%,未反应率为2.83%,开环率为11.32%;与传统硫酸催化工艺相比,使用NKC-9催化产品的环氧率比硫酸催化高,并且开环率低约0.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原油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环氧玉米油 环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甲酯的合成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群 丁斌 +3 位作者 郝凤岭 关昶 李祥 王海东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29,共4页
采用3A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棕榈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棕榈酸甲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n(甲醇)∶n(棕榈酸)=2.5∶1... 采用3A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棕榈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棕榈酸甲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n(甲醇)∶n(棕榈酸)=2.5∶1、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的用量为棕榈酸和甲醇总质量的8%、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 h。最佳反应条件下棕榈酸的转化率为92.95%;反应总级数为二级,表观活化能为64.50 k J/mol,指前因子为2.95×108 L/(mo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甲酯 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 吸附脱水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纶的磷氮系膨胀型阻燃整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群 丁斌 +3 位作者 郝凤岭 关昶 李祥 王海东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1,52,共4页
以磷酸(P)、三异丙醇胺(T)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新型磷-氮膨胀型阻燃剂PT。试验考察了P与T的摩尔分数比、反应时间、带水剂和催化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锦纶织物损毁炭长的影响,优化的阻燃剂PT合成反应条件:n(P)... 以磷酸(P)、三异丙醇胺(T)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新型磷-氮膨胀型阻燃剂PT。试验考察了P与T的摩尔分数比、反应时间、带水剂和催化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锦纶织物损毁炭长的影响,优化的阻燃剂PT合成反应条件:n(P)∶n(T)=6∶1,m(甲苯)∶m(P和T)=0.9∶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P和T总质量的1%,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4 h。采用合成的阻燃剂PT对锦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燃烧后无熔滴,烟量微少,损毁炭长为5.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膨胀型阻燃剂 磷酸 三异丙醇胺 锦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肽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富校轶 孙茂成 +2 位作者 高永欣 张佰荣 王舒然 《大豆科技》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发现,大豆肽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肽,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将大有所为。文章就大豆肽对免疫系统中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过程中存... 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发现,大豆肽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肽,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将大有所为。文章就大豆肽对免疫系统中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肽 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碱溶性龙胆多糖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温钢 冯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15-119,共5页
为深入开发提取碱溶性多糖,采用响应面法(RSM)即碱提醇沉法对龙胆多糖进行提取,研究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碱浓度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提取碱溶性龙胆多糖的... 为深入开发提取碱溶性多糖,采用响应面法(RSM)即碱提醇沉法对龙胆多糖进行提取,研究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碱浓度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提取碱溶性龙胆多糖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4℃,料液比1∶25,提取时间1.8h,提取次数为1次,碱浓度为9%。模型预测的碱溶性龙胆多糖的提取率为4.4%,在此最佳提取参数下,碱溶性龙胆多糖的试验提取率为(4.32±0.124)%,与预期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优化 龙胆多糖 碱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簇单元构筑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4,4'-bipy)_8H_9[PW_(12)O_(40)]_2[PW_(12)O_(40)]·11H_2O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10
作者 于海辉 潘文静 +3 位作者 刘春光 贾若琨 杨迎军 孔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04-2408,共5页
通过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一个由经典的Keggin和pseudo-Keggin双阴离子,以4,4'-bipy为有机模板剂共同构筑成结构新颖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4,4'-bipy)8H9[PW12O40]2[PW12O40]·11H2O,对其进行了IR、XPS等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 通过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一个由经典的Keggin和pseudo-Keggin双阴离子,以4,4'-bipy为有机模板剂共同构筑成结构新颖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4,4'-bipy)8H9[PW12O40]2[PW12O40]·11H2O,对其进行了IR、XPS等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843(13)nm,b=1.9218(2)nm,c=2.1036(2)nm,α=63.3420(10)°,β=74.148(2)°,γ=79.721(2)°。由Keggin簇阴离子[PW12O40]3-构筑的一维超分子双链穿插于Pseudo-Keggin簇阴离子[PW12O40]3-二维超分子层的规则的菱形孔道中,形成新奇的三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超分子结构 (4 4'-bipy)8H9[PW12O40]2[PW12O40]·11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魏氏梭菌α毒素Asp-56基因定点突变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宫语晨 许崇利 +1 位作者 钱爱东 许崇波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6期1-7,共7页
为探索A型魏氏梭菌α毒素第56位天冬氨酸(Asp-56)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将α毒素Asp-56密码子(GAT)定点突变成甘氨酸(Gly-56)密码子(GGT),构建了含α毒素D56G突变基因表达质粒的重组菌株BL21(DE3)(pM-D56G),该突变体蛋白表达量约为22.48... 为探索A型魏氏梭菌α毒素第56位天冬氨酸(Asp-56)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将α毒素Asp-56密码子(GAT)定点突变成甘氨酸(Gly-56)密码子(GGT),构建了含α毒素D56G突变基因表达质粒的重组菌株BL21(DE3)(pM-D56G),该突变体蛋白表达量约为22.48%。α毒素和α毒素D56G突变体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两者的圆二色(CD)光谱检测有微小变化。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α毒素D56G突变体蛋白失去了α毒素的磷脂酶C活性,且α毒素D56G突变体蛋白免疫的小鼠能够保护1MLD的A型魏氏梭菌标准株C57-1毒素攻击。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α毒素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魏氏梭菌 Α毒素 基因定点突变 磷脂酶C活性 圆二色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