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地区适于自然干燥的立体干花素材筛选和制作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高郁芳 孙立晨 +1 位作者 谢秀芝 周金梅 《中国林副特产》 2001年第2期22-23,共2页
自然干燥的立体干花素材多为纤维素多、含水量低、韧性较好的植物。采用悬挂、平放和竖立干燥法,经过对吉林地区 124种初选植物进行素材筛选, 35种植物可用于制作立体干花,其中 15种为吉林特色素材。
关键词 自然干燥 立体干花 素材 筛选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肉牛业现状及产业化建设技术关键
2
作者 丰培金 孙艳侠 《中国草食动物》 2000年第5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吉林 肉牛业 生产现状 产业化 配套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鹿源坏死梭杆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克坚 张洪英 +4 位作者 陈立志 刘晓颖 程世鹏 徐敏 钱国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4-87,共4页
应用厌氧培养技术 ,从患坏死杆菌病鹿的病变坏死组织和脓汁中分离出一种主要的病原菌 ;通过细菌形态学、染色反应、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血清学反应等鉴定方法 ,确定该病原分离株为严格厌氧性坏死梭杆菌 ,分型鉴定为A、AB和B型 ;实验动... 应用厌氧培养技术 ,从患坏死杆菌病鹿的病变坏死组织和脓汁中分离出一种主要的病原菌 ;通过细菌形态学、染色反应、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血清学反应等鉴定方法 ,确定该病原分离株为严格厌氧性坏死梭杆菌 ,分型鉴定为A、AB和B型 ;实验动物感染证明A和AB型坏死梭杆菌为致病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 坏死 杆菌病 坏死梭杆菌 分离 鉴定 厌氧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土肥力水平分类中主要土壤肥力因素指标的筛选模型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大克 王玉杰 叶海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95,共5页
根据主成分分析模型中的相关结构分析理论,构造了一个在水稻土肥力水平分类中对主要肥力因素指标进行筛选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水稻土 肥力水平分类 模糊聚类分析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生理分化鉴定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鄢洪海 陈捷 +3 位作者 高增贵 邹庆道 王桂清 夏淑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72-475,共4页
通过国内玉米骨干自交系和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的筛选 ,确认用自交系京135,78599 -1,Mo17,吉477,C8605,E28,478和黄早4作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 ,将采自中国主要玉米产区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划分成不同的若干生理分化... 通过国内玉米骨干自交系和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的筛选 ,确认用自交系京135,78599 -1,Mo17,吉477,C8605,E28,478和黄早4作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 ,将采自中国主要玉米产区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划分成不同的若干生理分化类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生理分化苗期温室和大棚鉴定与成株期鉴定结果一致 ,是该病菌生理分化适宜的鉴定方法 ,鉴别寄主生长条件如温、湿度和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弯孢菌 生理分化 鉴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鄢洪海 高增贵 +1 位作者 陈捷 夏淑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69-371,共3页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我国新近几年玉米上发生的重要病害。其危害性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大小斑病,成为主要玉米病害.国内外关于该病害的研究,在寄主方面主要侧重在抗病性、抗病性遗传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我国新近几年玉米上发生的重要病害。其危害性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大小斑病,成为主要玉米病害.国内外关于该病害的研究,在寄主方面主要侧重在抗病性、抗病性遗传及品种抗病性鉴定上。在我国,普遍缺少高度抗病的品种和自交系,抗病的品种和自交系的遗传背景和抗病基因也不清楚,目前主推的品种遗传基础过窄,是寻找多抗品种的主要障碍.在病原菌方面,我国以新月弯孢菌气生变种(Curvularialunata)危害玉米为主,该病菌致病性和产毒能力都很强,不同地区的病菌菌株存在致病力的差异,但其遗传背景和相互关系尚需深入研究。该病害蔓延快,危害重,应引起广泛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月弯孢菌 叶斑病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水解法评定鹿饲料蛋白质、有机物降解率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丽娟 杨沛霖 +2 位作者 金顺丹 李忠宽 高秀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48-55,共8页
本试验采用纤维素酶——胃蛋白酶复合处理法和胃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法,分别测定了鹿的12种常用饲料的蛋白质降解率和9种常用饲料的有机物消化率:并与尼龙袋法进行了比较,肯定了酶水解法估测尼龙袋法评定鹿饲料营养价值的可行性... 本试验采用纤维素酶——胃蛋白酶复合处理法和胃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法,分别测定了鹿的12种常用饲料的蛋白质降解率和9种常用饲料的有机物消化率:并与尼龙袋法进行了比较,肯定了酶水解法估测尼龙袋法评定鹿饲料营养价值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胃蛋白酶法测定的饲料蛋白质降解率也符合数学模型p=a+b(1-e^(-ct)),但与尼龙袋法相比,a值偏高,二者在2小时短时间点相关不显著,但在24小时点相关显著(P<0.05):尼龙袋法(x)与酶水解法(y)的回归方程为y=23.08+0.7774x(n=9,r=0.9055,RSD=2.43)。在k=0.02~0.12范围内,酶水解法与尼龙袋法相关显著(P<0.05),其中酶水解法(y)在k=0.08时,与尼龙袋法(x)在k=0.02时相关极显著,其回归方程为y=24.59+0.77x(n=12,r=0.7306,RSD=6.78)。胃蛋白酶——纤维素酶法测得的有机物消化率(x)与尼龙袋法(y)相关显著(P<0.05),其回归方程为y=12.25+0.7088x(n=9,r=0.9350,RSD=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水解法 有效降解率 动态降解率 鹿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对雏雉鸡增重和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吕树臣 王春青 +1 位作者 马丽娟 丛立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39-40,共2页
基础日粮中添加2%和4%螺旋藻,观察0~21日龄雏雉鸡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添加2%螺旋藻,可使雏雉鸡成活率提高16.8%,增重幅度提高33.4%。
关键词 螺旋藻 雉鸡 成活率 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貂冬毛生长期饲粮能量浓度与蛋白质水平对体重和毛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峰 佟煜人 +3 位作者 常忠娟 谷海军 杨嘉实 仇学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6-52,共7页
为探讨紫貂冬毛生长期饲粮能量浓度与蛋白质水平对体重和毛质的影响,本研究选用64只21周龄健康紫貂(公、母各半)进行2(GE:5200和5700kcal/kg)×2(CP:33%和40%)二因子交叉饲养试验和消化代... 为探讨紫貂冬毛生长期饲粮能量浓度与蛋白质水平对体重和毛质的影响,本研究选用64只21周龄健康紫貂(公、母各半)进行2(GE:5200和5700kcal/kg)×2(CP:33%和40%)二因子交叉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紫貂进入冬毛生长期时的身体发育(即体尺大小)已成熟,此期无论营养水平如何,到打皮时均减重,但高蛋白质水平(40%)下的减重显著少于低蛋白质水平(33%)下的减重。每昼夜代谢能需要是为227.4kcal/kgW,低能量浓度(5200kcal/kg)下的针毛细度显著粗于高能量浓度(5700kcal/kg)下的细度。而能量浓度对绒毛的细度和长度无显著影响。低蛋白质水平下的针毛细度比高蛋白质水平下的较粗,针毛、绒毛长度较长。饲粮能量浓度对冬毛生长期紫貂的干物质消化率、日食入消化能、日食入代谢能、日食入可消化氮和日存留氮无显著影响。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此期紫貂的日干物质进食量、日食入消化能和日食入代谢能影响不显著;但低蛋白质水平下的日食入可消化氮、日存留氮和氮消化率显著低于高蛋白质水平下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貂 冬毛生长期 能量 蛋白质 体重 毛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芝麻油的研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檀亦兵 奚广生 迟景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5-36,共2页
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优化确定壁材、心材配方及工艺条件,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芝麻油进行了微胶囊包埋,并对产品进行了电镜扫描。在此基础上用DSC测定出该壁材的玻璃化温度为64.6℃,从而为该产品的常温储藏提... 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优化确定壁材、心材配方及工艺条件,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芝麻油进行了微胶囊包埋,并对产品进行了电镜扫描。在此基础上用DSC测定出该壁材的玻璃化温度为64.6℃,从而为该产品的常温储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微胶囊化 大豆分离蛋白 麦芽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喜萍 李长生 +1 位作者 张文英 金艳梅 《粮油食品科技》 2001年第2期37-38,共2页
本文介绍了旋光法测定玉米粉及粮食中淀粉含量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玉米等 9种粮食样品测定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该法与传统的酶水解法、酸水解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的特点。
关键词 旋光法 酶水解法 酸水解法 测定方法 粮食 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94免疫原对鹿的初步免疫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克坚 陈立志 +6 位作者 刘晓颖 徐敏 崔学哲 张洪英 张洪涛 苗立光 吴建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本研究将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 94厌氧培养后 ,裂解制备抗原 ,与等量福氏完全佐剂混合 ,制备乳化佐剂疫苗。将疫苗分别接种 4头不同年龄的健康成年鹿 (每头接种 4ml)。 3头鹿作为对照组。接种前 ,静脉采血 ,进行对流免疫电泳检查。... 本研究将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 94厌氧培养后 ,裂解制备抗原 ,与等量福氏完全佐剂混合 ,制备乳化佐剂疫苗。将疫苗分别接种 4头不同年龄的健康成年鹿 (每头接种 4ml)。 3头鹿作为对照组。接种前 ,静脉采血 ,进行对流免疫电泳检查。 30天后 ,分别用 15 0~ 40 0亿菌感染试验动物 ,然后混群饲养观察 ,并定期采血检查被免鹿血清中抗体消长变化。结果对照组鹿分别于 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而免疫组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 ,6个月仍表现临床健康。 4头免疫鹿 6个月时都能检测到血清抗体 ,3头免疫鹿血清抗体可维持到 7个月后。试验表明 ,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 94疫苗接种鹿后 ,可刺激鹿产生很好的免疫力 ,从而通过本动物初步证明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 94免疫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可以用于制备坏死杆菌病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 FN(AB)94免疫原 免疫原性 坏死梭杆菌 毒力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在细菌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文瑜 黎诚跃 +6 位作者 王世若 沈广 潘荆华 滕加波 李秀芝 林业杰 陈亢川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1-24,共4页
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空弯菌共同抗原(CA)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4株的McAb针对CA中的耐热抗原成分,1株的McAb针对CA中的不耐热抗原成分。应用32种其它细菌对这些McAb的特异性检查表明,除与幽门弯... 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空弯菌共同抗原(CA)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4株的McAb针对CA中的耐热抗原成分,1株的McAb针对CA中的不耐热抗原成分。应用32种其它细菌对这些McAb的特异性检查表明,除与幽门弯曲菌发生交叉反应外,均为阴性反应。应用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516株空弯菌对这些McAb进行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反应。应用BA-ELISA、间接-ELISA对909份实际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均与常规培养法无显著差异,可在28小时内报告结果。这表明本文研制的McAb对空弯菌的鉴定与检测具有特异、敏感和对本菌覆盖率高的特点,可用于人、兽空弯菌的鉴定与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单克隆抗体 细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通过梅花鹿瘤胃外流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丽娟 杨沛霖 +2 位作者 金顺丹 郜玉刚 郭海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4-64,共1页
梅花鹿是我国珍贵的野生经济动物,属反刍动物。其采食的饲料种类与牛、羊有所不同,野生时以食嫩树枝叶为主,家养条件下则以嫩树枝叶和青贮饲料为主。本试验选用三头带有瘤胃瘘管体重约为130kg的三锯梅花鹿,测定了四种有代表性精、粗饲料... 梅花鹿是我国珍贵的野生经济动物,属反刍动物。其采食的饲料种类与牛、羊有所不同,野生时以食嫩树枝叶为主,家养条件下则以嫩树枝叶和青贮饲料为主。本试验选用三头带有瘤胃瘘管体重约为130kg的三锯梅花鹿,测定了四种有代表性精、粗饲料(豆饼、玉米面、柞树叶、青贮玉米)的瘤胃外流速度。试验期每期15天,预试期10天,正试期5天。日粮能量水平为16317.6KJ/kg;蛋白质水平为17.08%;Ca、P含量分别为0.87%和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饲料 瘤胃外流速度 铬标记饲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黄瓜复合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喜萍 李长生 金艳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0-71,共2页
以蒲公英、黄瓜为原料,经提取汁液,混合调配、均质、澄清等加工,研制出一种风味独特、口味清香的保健型饮料。
关键词 蒲公英 黄瓜 复合保健饮料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的组织培养及其过氧化物酶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晓丽 杨文杰 +1 位作者 奚春荣 盛艳敏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99-102,40,共5页
薏苡胚轴外植体在附加2.4—D4mg/L(单位下同)的 N_6培养基中形成愈伤组织;转至2.4—D0.5中,愈伤组织迅速增殖,出现根、芽分化;在2.4—D4中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则逐渐老化,并丧失分化能力;外植集在 BA2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增殖缓慢、褐化... 薏苡胚轴外植体在附加2.4—D4mg/L(单位下同)的 N_6培养基中形成愈伤组织;转至2.4—D0.5中,愈伤组织迅速增殖,出现根、芽分化;在2.4—D4中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则逐渐老化,并丧失分化能力;外植集在 BA2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增殖缓慢、褐化、无分化能力。比较了此四种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前二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后二者,且同工酶谱多两条酶带—E_6、E_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yi 禾本科 组织培养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茸角生长规律与体内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长生 王喜萍 马丽娟 《中国草食动物》 2001年第6期36-38,共3页
鹿茸是人工饲养梅花鹿所获得的主要产品。鹿茸生长受内分泌激素的调控 ,特别是雌二醇和睾丸酮两种性激素的作用与鹿茸的生长关系更为密切。研究鹿茸的生长变化与血浆中两种性激素含量变化及二者关系曲线 ,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 鹿茸是人工饲养梅花鹿所获得的主要产品。鹿茸生长受内分泌激素的调控 ,特别是雌二醇和睾丸酮两种性激素的作用与鹿茸的生长关系更为密切。研究鹿茸的生长变化与血浆中两种性激素含量变化及二者关系曲线 ,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指导梅花鹿养殖业的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鹿茸 茸角 生长规律 体内激素 雌二醇 睾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糠稻作,农业生产的一大飞跃——日本水田除草和水稻施肥的新动向(一) 被引量:24
18
作者 宋庆乃 蒲淑英 于佩锋 《中国稻米》 2002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稻糠稻作制 稻糠 组成成分 施肥 除草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处理老参地对土壤养分转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刚 赵义涛 +1 位作者 姜晓莉 李咏梅 《特产研究》 2001年第2期8-9,共2页
探讨了有效微生物 (EM)处理老参地对土壤养分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EM处理老参地 ,对老参地土壤的养分转化有较显著的效应 ,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的有效氮、磷。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 老参地 西洋参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根部病害发生类型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8
20
作者 夏淑春 鄢洪海 +1 位作者 李如生 高郁芳 《特产研究》 2000年第2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人参根部病害 发生类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