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模式探索 被引量:11
1
作者 郝景锋 李国江 +5 位作者 张秀峰 于洪艳 吴斌 宋泰 李心慰 刘国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07,共3页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够直接从事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动物医学是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历来是评价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1]。
关键词 动物医学 人才 培养 应用型 社会需要 高等教育 实践能力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14
2
作者 尹柏双 王洪斌 高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38,共2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防治最难的疾病之一。它导致奶牛的乳腺功能减退,乳汁分泌减少,奶质下降,严重者丧失泌乳功能,是引起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危害了人类健康。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药敏试验 分离鉴定 吉林地区 病原菌 乳腺功能 乳汁分泌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动物疾病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体会 被引量:7
3
作者 郝景锋 李国江 +5 位作者 尹柏双 付连军 王永生 崔永镇 李心慰 刘国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3,共2页
“小动物疾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以各种小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以及如何治疗的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学科,本课程突出实践操作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 “小动物疾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以各种小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以及如何治疗的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学科,本课程突出实践操作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发展,疾病类型以及表现形式的变化,现代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疾病 实践教学改革 课程 临床诊断技术 动物医学专业 动植物检疫 社会发展 疾病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纤维源对吉林白鹅肠道形态学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青竹 李润航 +1 位作者 郑艳秋 娄玉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602,共7页
为研究不同纤维源对吉林白鹅肠道形态学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羊草和玉米秸秆作为日粮纤维源,选择56只吉林白鹅作为试验动物,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分别对11、18、25、32、39、46、53日龄吉林白鹅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肌层厚度进行测... 为研究不同纤维源对吉林白鹅肠道形态学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羊草和玉米秸秆作为日粮纤维源,选择56只吉林白鹅作为试验动物,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分别对11、18、25、32、39、46、53日龄吉林白鹅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肌层厚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处理组均为空肠绒毛最长。2组肠道各段绒毛高度及肌层厚度在11~25日龄期间绝对生长值最高。羊草组鹅十二指肠及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P【0.01)。玉米秸秆组鹅肠道各段肌层厚度高于羊草组。玉米秸秆组及羊草组鹅肠道各段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总体上随日龄呈增长趋势,羊草组鹅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高于玉米秸秆组(P】0.05)。结果提示,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纤维源显著影响11~53日龄吉林白鹅肠道形态学发育,羊草组鹅十二指肠及空肠形态学发育优于玉米秸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形态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沙万里 杨桂连 王春凤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4期58-61,共4页
白细胞介素-2(IL-2)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在动物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就IL-2作为免疫佐剂增强疫苗免疫效果和提高动物抗感染性疾病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细胞因子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市城区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斌 侯鑫 《贵州畜牧兽医》 2013年第2期24-26,共3页
通过对吉林城区具有代表性的鸡场进行鸡球虫病的感染情况调查,采集鸡新鲜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收集卵囊,制片镜检,观察卵囊和孢子化卵囊的形状、颜色,测量卵囊的大小,鉴定出艾美耳属球虫3种,即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 通过对吉林城区具有代表性的鸡场进行鸡球虫病的感染情况调查,采集鸡新鲜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收集卵囊,制片镜检,观察卵囊和孢子化卵囊的形状、颜色,测量卵囊的大小,鉴定出艾美耳属球虫3种,即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为优势种,其主要侵害鸡的盲肠,导致贫血、消瘦甚至死亡,发病多为15~40日龄的雏鸡,为有效预防鸡球虫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病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城区鸡大肠杆菌多价油佐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7
作者 李沐森 周淑荣 《现代畜牧兽医》 2009年第11期52-54,共3页
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养鸡业的危害非常大。由于大肠杆菌病耐药性日趋严重,目前很多抗菌药物都不能有效控制鸡群的大肠杆菌病,研制安全、有效的大肠杆菌疫苗成为防控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途径。然而,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 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养鸡业的危害非常大。由于大肠杆菌病耐药性日趋严重,目前很多抗菌药物都不能有效控制鸡群的大肠杆菌病,研制安全、有效的大肠杆菌疫苗成为防控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途径。然而,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各地区差异很大,很难研制一种适合全国各地的广谱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病 灭活疫苗 油佐剂 多价 城区 吉林 大肠杆菌疫苗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市江南公园骆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与防治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楠 李沐森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4年第5期19-21,共3页
寄生虫病是危害动物园圈养动物的一类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病原有绦虫、吸虫及线虫等。它可摧残动物机体,使动物机体出现腹泻、贫血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抑制亚成体动物及幼体动物的生长发育,严重者会危及动物的生命。为了对吉林市江南公园... 寄生虫病是危害动物园圈养动物的一类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病原有绦虫、吸虫及线虫等。它可摧残动物机体,使动物机体出现腹泻、贫血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抑制亚成体动物及幼体动物的生长发育,严重者会危及动物的生命。为了对吉林市江南公园圈养的骆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详细地了解,以便及时地对寄生虫感染的动物进行药物治疗并作为今后疫病预防的基础资料,作者对江南公园的养殖骆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采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情况调查 消化道寄生虫 吉林市 骆驼 公园 江南 防治 动物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地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中药抑菌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春来 柴方红 +2 位作者 李岩 马宁 王海洋 《吉林畜牧兽医》 2011年第8期1-3,共3页
本试验对吉林地区九牛乳业集团、春光乳业集团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调查。试验抽取18份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奶样,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共分离到35株菌,19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4.29%;11株为无乳链球菌,占3... 本试验对吉林地区九牛乳业集团、春光乳业集团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调查。试验抽取18份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奶样,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共分离到35株菌,19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4.29%;11株为无乳链球菌,占31.43%;5株为停乳链球菌,占14.29%。同时筛选出其敏感药物为复方中药连翘:金银花:黄连:鹿花盘=1:2:1:1.5组成,与头孢噻呋无差异,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地区 乳房炎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细菌素的筛选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10
作者 陆童 王云飞 +3 位作者 蒋吕鹏 董文龙 李国江 尹柏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31,共6页
为筛选对大肠杆菌高效、稳定的乳酸菌细菌素,本试验从内蒙古自治区泡菜中分离鉴定一株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T-1,其所产细菌素pH为3时抑菌效果最好,且热稳定性较好,经100℃处理后,其抑菌活性略微减小,其所产细菌素对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 为筛选对大肠杆菌高效、稳定的乳酸菌细菌素,本试验从内蒙古自治区泡菜中分离鉴定一株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T-1,其所产细菌素pH为3时抑菌效果最好,且热稳定性较好,经100℃处理后,其抑菌活性略微减小,其所产细菌素对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较为敏感。LT-1所产细菌素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及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对LT-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其细菌素编码基因簇进行预测,LT-1所产细菌素的基因簇主要编码乳球菌素、肠球菌素和细菌素免疫蛋白。本研究所筛选的细菌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为大肠杆菌替抗产品的研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大肠杆菌 仔猪腹泻 细菌素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塞拉嗪对大鼠不同脑区Glu及As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尹柏双 魏成威 +3 位作者 龚都强 贾冰 高利 王洪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0-874,共5页
研究盐酸塞拉嗪麻醉下大鼠不同脑区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探讨盐酸塞拉嗪中枢麻醉作用的可能机理。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恢复Ⅰ组、恢复Ⅱ组和恢复Ⅲ组。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研究盐酸塞拉嗪麻醉下大鼠不同脑区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探讨盐酸塞拉嗪中枢麻醉作用的可能机理。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恢复Ⅰ组、恢复Ⅱ组和恢复Ⅲ组。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脑区Glu和Asp的含量。结果表明:腹腔注射盐酸塞拉嗪40mg.kg-1后,麻醉组大鼠海马和丘脑Glu、Asp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小脑和大脑皮质Glu、Asp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恢复Ⅰ组除脑干外其它各脑区Glu和Asp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恢复Ⅱ组各脑区Glu和Asp的含量均恢复显著(P>0.05);麻醉全程,脑干内Glu和Asp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提示,盐酸塞拉嗪对海马、丘脑、小脑和大脑皮质内Glu、Asp含量的影响可能是其产生全麻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盐酸塞拉嗪的中枢麻醉作用,可能与降低海马和丘脑内Glu、Asp,增加小脑和大脑皮质内Glu、Asp的含量有关,海马可能是盐酸塞拉嗪作用的最敏感的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塞拉嗪 不同脑区 谷氨酸 天门冬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郝景锋 袁起伟 +3 位作者 宁良辰 张闯 王力 赵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1-213,共3页
本研究对吉林市2010年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吉林市犬病预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本试验收集吉林市10个动物医院全年接诊的4372例疑似犬细小病毒病病犬,通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3250例患犬发生不同类型的... 本研究对吉林市2010年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吉林市犬病预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本试验收集吉林市10个动物医院全年接诊的4372例疑似犬细小病毒病病犬,通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3250例患犬发生不同类型的犬细小病毒病。研究结果表明,犬的品种影响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纯种犬的发病率最高,占61.02%,土种犬发病率最低,占16.93%;3~12月龄的幼犬多发,占发病数的66.37%;4~6月份和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分别占总发病数的52.22%和33.04%;免疫次数也影响了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每年免疫2次可以显著降低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因此,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增加免疫次数,选择合理的饲养环境,加强多发季节和多发年龄段对犬的保护是减少本病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病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体会与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郝景锋 苗丽娟 +2 位作者 吴斌 崔永镇 赵权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4,共2页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主要是运用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课程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又是临床学科的入门课,在...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主要是运用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课程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又是临床学科的入门课,在临床兽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科、外科和产科都需要诊断学中提供的方法和知识。惟有正确的诊断疾病,才能判断病畜的预后并进而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已达到防治动物疾病、保护动物健康、促进养殖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 教学改革 教学体会 临床兽医学 动物疾病 专业基础课 兽医专业 基础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微量元素与奶牛乳房炎发病关系的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柏双 李静姬 +2 位作者 呼显生 崔永镇 沙万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29,共3页
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在清除自由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微量元素铜(Cu)、锌(Zn)、硒(Se)、锰(Mn)、铁(Fe)是某些抗氧化物酶的主要构成成分,发挥抗氧化作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奶牛乳房炎 抗氧化作用 试验 发病 血清 维生素A 清除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股骨骨折的诊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郝景锋 苗丽娟 沙万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 犬科 诊疗 外科疾病 关节疾病 动物进化 力作用 机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与流行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付连军 裴晓东 +1 位作者 王晓元 尹柏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5-227,共3页
对吉林市2009—2010年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收集9个动物医院2年接诊的5684例疑似犬细小病毒病犬,通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4124例患犬发生不同类型的犬细小病毒病。研究表明,本病发生多以肠炎型为主,占总发病... 对吉林市2009—2010年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收集9个动物医院2年接诊的5684例疑似犬细小病毒病犬,通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4124例患犬发生不同类型的犬细小病毒病。研究表明,本病发生多以肠炎型为主,占总发病数的49.64%;犬品种影响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纯种犬的发病率最高,占62.85%,土种犬发病率最低,占11.99%;1~3月龄的幼犬多发,占发病数的65.11%;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多发于气温骤变的11~12月和2~3月;免疫次数也影响了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每年2次免疫可以显著降低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因此,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增加免疫次数,选择合理的饲养环境,加强多发季节和多发年龄段对犬的保护是减少本病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病 流行情况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肠道黏膜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付连军 郝景锋 +2 位作者 宋永利 苗丽娟 崔永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一些选择性益生菌株具有抑制肠道疾病炎性因子产生、稳定菌群、改善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结合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介绍某些选择性益生菌(probiotics)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1β-白介素、γ-干扰素的表达,改... 一些选择性益生菌株具有抑制肠道疾病炎性因子产生、稳定菌群、改善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结合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介绍某些选择性益生菌(probiotics)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1β-白介素、γ-干扰素的表达,改善肠道黏膜炎症,控制疾病的进一步恶化。作者将从肠道黏膜的重要性,益生菌与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NF-κB)的关系,以及益生菌对肠道黏膜免疫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调节宿主肠道黏膜免疫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益生菌株 炎性因子 肠道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郝景锋 李国江 +4 位作者 付连军 王奔 尹柏双 崔永镇 白志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2-94,共3页
《兽医内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畜禽内部组织、器官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常见、多发、群发病,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为重点。它是以动物解剖... 《兽医内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畜禽内部组织、器官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常见、多发、群发病,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为重点。它是以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动物病理学、动物生物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改革 科学 兽医 动物医学专业 非传染性疾病 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解剖学 动物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氧化损伤与奶牛乳房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柏双 李静姬 +2 位作者 呼显生 崔永镇 宋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0-53,共4页
研究乳房炎奶牛血清中自由基含量的变化,探讨奶牛乳房炎与氧化损伤的关系。将14头奶牛分为健康对照组和乳房炎组,分别在泌乳的不同时期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 研究乳房炎奶牛血清中自由基含量的变化,探讨奶牛乳房炎与氧化损伤的关系。将14头奶牛分为健康对照组和乳房炎组,分别在泌乳的不同时期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表明,患病奶牛血清中ROS、MDA、NO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患病奶牛血清中自由基含量的增加和活性的升高,可能是乳腺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自由基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XFM麻醉下大鼠海马c-jun基因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小波 尹柏双 +3 位作者 李志强 石星星 范宏刚 王洪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64-1668,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小型猪特异性麻醉剂(XFM)麻醉下大鼠海马脑区c-jun基因mRNA转录的影响,藉以探究其催醒机制。90只成年SD大鼠被随机分成XFM麻醉组、XFM麻醉+生理盐水组、XFM麻醉+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组,每组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小型猪特异性麻醉剂(XFM)麻醉下大鼠海马脑区c-jun基因mRNA转录的影响,藉以探究其催醒机制。90只成年SD大鼠被随机分成XFM麻醉组、XFM麻醉+生理盐水组、XFM麻醉+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组,每组分为5个不同采样时间点的亚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样品中c-jun基因mRNA转录量。结果显示,XFM麻醉诱导大鼠海马脑区c-jun基因mRNA转录,各时间点海马脑区c-jun基因mRNA转录与0min比较显著升高(P<0.01),XFM麻醉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各时间点海马脑区c-jun基因mRNA转录与XFM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注射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后抑制了XFM诱导大鼠海马c-jun基因mRNA的转录,与XFM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果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抑制了XFM麻醉诱导大鼠海马脑区c-jun基因mRNA的转录,这可能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 海马 c-jun 催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