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晶 杜林娜 +4 位作者 王法微 高延妍 刘欣 李校堃 李海燕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药用蛋白的研究已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几种新型的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研发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几种新型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优势及限制其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 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药用蛋白的研究已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几种新型的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研发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几种新型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优势及限制其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胚乳 油体 叶绿体 发状根 悬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聚糖的理化特性、制备、测定和代谢途径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子源 李浩然 +4 位作者 甄玉国 王涛 张学峰 秦贵信 孙喆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30,共8页
甘露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物质,广泛分布于酵母菌、植物组织中。甘露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增强动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并改善瘤胃功能。文章分别对甘露聚糖的理化特性、制备、测定和代谢途径及其应用进行了... 甘露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物质,广泛分布于酵母菌、植物组织中。甘露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增强动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并改善瘤胃功能。文章分别对甘露聚糖的理化特性、制备、测定和代谢途径及其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甘露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 理化特性 制备方法 测定方法 代谢途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中CBL-CIPK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洋 李晓薇 +4 位作者 徐赫韩 肖红庆 孙大千 王南 李海燕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1期7-10,共4页
植物在外界胁迫环境中能够生存得益于它们对胁迫的快速应答和体内复杂的调控机制。钙调磷酸酶B样蛋白(CBL)和CBL相互作用蛋白激酶(CIPK)信号通路是一类灵敏的Ca^(2+)信号传导网络。在众多植物中都已经鉴定出了编码CBL和CIPK的基因。本... 植物在外界胁迫环境中能够生存得益于它们对胁迫的快速应答和体内复杂的调控机制。钙调磷酸酶B样蛋白(CBL)和CBL相互作用蛋白激酶(CIPK)信号通路是一类灵敏的Ca^(2+)信号传导网络。在众多植物中都已经鉴定出了编码CBL和CIPK的基因。本文将围绕CBL/CIPK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非生物胁迫下植物CBL和CIPK调控网络上最新的研究发现进行综述,以期为抗逆育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磷酸酶B样蛋白 CBL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非生物胁迫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于威君 李晓薇 +3 位作者 肖洪庆 Aysha Jameel 侯心悦 李海燕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9期5-7,共3页
发状根农杆菌Ri质粒侵染植物后诱导大量发状根发生,由此发展起来的遗传转化体系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转基因技术,并被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现有的大豆子叶... 发状根农杆菌Ri质粒侵染植物后诱导大量发状根发生,由此发展起来的遗传转化体系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转基因技术,并被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现有的大豆子叶节、幼胚、胚尖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效率低、周期长,而发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具有转化效率高、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状根 大豆 基因工程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及脱毒方法
5
作者 张淼 Natnael Demelash Aschalew +4 位作者 甄玉国 孙喆 张学峰 秦贵信 王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1-177,共7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具有致癌、致畸和肝毒性的危害。食用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原料会造成畜禽的细胞毒性及免疫毒性,并引发呕吐、腹泻、死亡等状况,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围绕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理化性质、...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具有致癌、致畸和肝毒性的危害。食用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原料会造成畜禽的细胞毒性及免疫毒性,并引发呕吐、腹泻、死亡等状况,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围绕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理化性质、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检测方法和生物脱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检控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及减轻其对畜禽的危害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细胞毒性 肝毒性 脱毒方法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F-box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6
作者 许克恒 张云彤 +3 位作者 张莹 王彬 王法微 李海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2,共7页
F-box基因家族是植物中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由于其数量巨多,根据其蛋白C末端结构域的不同被分为不同的亚家族。F-box基因编码的蛋白能够调节多种多样的生命活动,如延缓植物衰老、调控植物开花以及响应生物胁迫、干旱和盐等逆境胁迫。近... F-box基因家族是植物中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由于其数量巨多,根据其蛋白C末端结构域的不同被分为不同的亚家族。F-box基因编码的蛋白能够调节多种多样的生命活动,如延缓植物衰老、调控植物开花以及响应生物胁迫、干旱和盐等逆境胁迫。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物种的F-box基因被分析鉴定出来。已经鉴定出功能的F-box基因编码的蛋白大多能够和结合蛋白Skp1、骨架蛋白Cullin 1及Rbx1形成SCF复合体,进而参与泛素-蛋白酶途径(UPP)而发挥作用;少部分F-box蛋白以非SCF复合体形式发挥作用。泛素-蛋白酶途径(UPP)是机体重要的调节机制之一,大多数细胞内蛋白都是经过这一途径降解。主要对其蛋白结构,作用途径以及生物学功能进行概述,探讨F-box基因参与的生命活动,旨为F-box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ox基因 逆境胁迫 SCF复合体 泛素-蛋白酶途径(U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大豆ERD15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初步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沙沙 吴楠 +5 位作者 汪丽萍 刘晓宇 汪炜奇 张贵峰 王法微 李晓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0-797,共8页
大豆ERD15(early responsive to dehydration 15)作为一种转录因子,能够与NRP-B启动子结合,激活NRP-B介导的细胞死亡反应。该家族包含6个成员,本文主要对其中两个成员GmERD15a和GmERD15b进行研究。通过对GmERD15a、GmERD15b基因的克隆... 大豆ERD15(early responsive to dehydration 15)作为一种转录因子,能够与NRP-B启动子结合,激活NRP-B介导的细胞死亡反应。该家族包含6个成员,本文主要对其中两个成员GmERD15a和GmERD15b进行研究。通过对GmERD15a、GmERD15b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表达分析以及在酵母体系中的抗逆性鉴定,初步探究GmERD15a和GmERD15b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GmERD15a基因全长378 bp,GmERD15b基因全长318 bp;GmERD15a与GmERD15c相似性最高,其次是JrERD15;GmERD15b与GmERD15f相似性最高,其次是VaERD15;在线网站分析表明GmERD15a与GmERD15b均为亲水性蛋白;GmERD15a基因在20 d的胚中表达量最高,GmERD15b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GmERD15a和GmERD15b基因对干旱胁迫和盐胁迫敏感。此研究为深入研究两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ERD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初步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MicroRNA介导的基因调控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潜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灿 周永刚 +5 位作者 王兴超 王法微 王南 董园园 李晓薇 李海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5,共10页
植物Micro RNAs(mi RNAs)是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內源、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降解或抑制靶m RNA介导转录后沉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各种研究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micro RNA被测序和验证,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作物改良提供... 植物Micro RNAs(mi RNAs)是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內源、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降解或抑制靶m RNA介导转录后沉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各种研究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micro RNA被测序和验证,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作物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候选基因资源。综述了mi RNAs在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和植物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mi RNAs介导的基因调控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潜能,并介绍了几种基于mi RNA作用机制的植物基因工程改良作物的转基因新技术,如靶基因RNAi,人工mi RNAs(ami RNAs),Target Mimics(TM),超表达mi RNA-resistant tagerts;也讨论了基于mi RNA作用机制的转基因技术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靶基因 作物改良 RNAI amiRNAs Target MIMICS miRNA-resistant tager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晓薇 郭嘉 +2 位作者 王鑫 王法微 李海燕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调节pH值和维持细胞内Na^+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功能。本研究从羊草中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并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基因全长2022bp,其中ORF区1614bp,编码537个氨基酸。LcN...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调节pH值和维持细胞内Na^+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功能。本研究从羊草中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并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基因全长2022bp,其中ORF区1614bp,编码537个氨基酸。LcNHX1蛋白具有10个跨膜区,且具有NHX蛋白的多个典型结构特征。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盐(NaCl 400mM)、碱(NaHCO_3150mM)、盐碱(NaCl 200mM+NaHCO_3100mM)、干旱(10%PEG8000)、低温(4℃)和ABA(100μM)均能够不同程度的诱导LcNHX1基因的表达。利用Δnhx1盐敏感酵母突变体进行功能互补试验,结果发现在60mM、100mM NaCl胁迫条件下,转基因酵母Δnhx1+LcNHX1不仅回补了酵母突变株Δnhx1的盐敏感特性,并且具有更高的耐盐能力。通过比较转LcNHX1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在含有50mM NaCl和8mM NaHCO_3的MS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具有更好的抗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NA^+/H^+逆向转运蛋白 LcNHX1基因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芥未成熟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晓薇 戢舒涵 +3 位作者 赵旭 张百兵 王法微 李海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3-800,共8页
为了解磷脂酶基因家族在亚麻芥胚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基于454测序技术对亚麻芥花后10d(DAF10)和花后20d(DAF20)的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和分析。测序结果表明,DAF10样本和DAF20样本分别获得有效序列521 507个和310 125个,序列长度... 为了解磷脂酶基因家族在亚麻芥胚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基于454测序技术对亚麻芥花后10d(DAF10)和花后20d(DAF20)的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和分析。测序结果表明,DAF10样本和DAF20样本分别获得有效序列521 507个和310 125个,序列长度主要分布在341~560 bp,序列组装分别获得25 398个和23 678个Unigene,Unigene平均长度分别为630 bp和654 bp。在此基础上,筛选两个样本全部Unigene,共获得磷脂酶基因36个,其中属于磷脂酶A1基因4个、磷脂酶A2基因9个、磷脂酶C基因10个、磷脂酶D基因13个。Pathway基因功能注释显示,PLA1的4个候选基因没有注释到任何代谢通路上;PLA2中只有候选基因Unigene19110被成功注释,它在植物中主要参与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和醚酯代谢途径。PLC家族中只有4个候选成员Unigene443、Unigene8071、Unigene8213和Unigene7311被成功注释,它们除参与甘油磷脂代谢和醚酯代谢之外,还在肌醇磷酸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PLD家族中除Unigene18630、Unigene17966和Unigene441没有代谢通路注释信息外,其他的10个成员,也都只在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和醚酯代谢途径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芥 转录组 磷脂酶 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P39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糖基化修饰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祥坤 卢天成 +5 位作者 刘思阳 付玉芹 王茗宇 郑晗旭 王岩 王秀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996-3002,共7页
为探究糖基化修饰对布鲁氏菌P39蛋白免疫原性的影响,本试验对布鲁氏菌P39蛋白进行了表达和纯化,并对表达的蛋白进行了甘露六糖修饰。参照GenBank公布的布鲁氏菌P39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布鲁氏菌16M基因组中克隆P39基因片段并连接至pMD19-... 为探究糖基化修饰对布鲁氏菌P39蛋白免疫原性的影响,本试验对布鲁氏菌P39蛋白进行了表达和纯化,并对表达的蛋白进行了甘露六糖修饰。参照GenBank公布的布鲁氏菌P39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布鲁氏菌16M基因组中克隆P39基因片段并连接至pMD19-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阳性菌株质粒进行酶切等鉴定,鉴定正确后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P39,对重组蛋白进行诱异表达与条件优化。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诱导表达的目的蛋白进行分析,将鉴定正确的蛋白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通过EDC/NHS法对纯化的P39蛋白进行甘露六糖修饰,研究甘露六糖修饰后目的蛋白对巨噬细胞吞噬的影响。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克隆了片段大小为1 206bp的目的基因,构建了pGEX-6P-1-P39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P39蛋白,该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约65ku处有特异性条带。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大小为43ku,成功对目的蛋白P39进行了糖基化修饰,得到修饰产物与蛋白的摩尔比为2.3∶1。此外,糖基化修饰可显著提前蛋白激活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时间。本试验结果可为研究甘露六糖修饰影响P39蛋白免疫原性的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P 39基因 原核表达 纯化 糖基化修饰 吞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启动子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红庆 李晓薇 +4 位作者 Jameel Aysha 刘伟灿 章婷婷 王一帆 李海燕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9期20-23,共4页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天然启动子已不能满足对基因进行精细调控的需求。人工合成启动子是指人为的设计合成一段能够满足实践需求的启动子序列。人工合成启动子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使基因的表达达到最佳水平。文章综述了人工合成...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天然启动子已不能满足对基因进行精细调控的需求。人工合成启动子是指人为的设计合成一段能够满足实践需求的启动子序列。人工合成启动子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使基因的表达达到最佳水平。文章综述了人工合成启动子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人工合成启动子在工业生产、基因治疗、植物抗逆及病原体检测方面的应用,展望了人工合成启动子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启动子 构建方式 基因治疗 植物抗逆 病原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糖基化对布鲁菌P39抗原诱导巨噬细胞吞噬的影响
13
作者 刘思阳 王岩 +4 位作者 付玉芹 胡祥坤 王茗宇 卢天成 王秀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7-243,共7页
P39蛋白是通过蛋白组学从布鲁菌中鉴定出的具有较高免疫原性的优势抗原蛋白之一。本研究对布鲁菌的优势抗原蛋白P39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并对其进行纯化及Western blot鉴定,利用核磁共振接合PNGaseF糖苷酶进行蛋白糖基化鉴定,并研... P39蛋白是通过蛋白组学从布鲁菌中鉴定出的具有较高免疫原性的优势抗原蛋白之一。本研究对布鲁菌的优势抗原蛋白P39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并对其进行纯化及Western blot鉴定,利用核磁共振接合PNGaseF糖苷酶进行蛋白糖基化鉴定,并研究其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速度。结果表明,P39蛋白在毕赤酵母GS115中呈分泌表达,表达量可达5.05 g/L。核磁共振结果表明,重组P39蛋白被糖基化修饰。修饰后的蛋白被巨噬细胞捕获效应明显强于原核蛋白,说明糖基化修饰可能影响目标蛋白与细胞相互作用的效率,为进一步研究糖基化对P39蛋白的影响及布鲁菌糖基化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P39蛋白 毕赤酵母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