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于威君 李晓薇 +3 位作者 肖洪庆 Aysha Jameel 侯心悦 李海燕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9期5-7,共3页
发状根农杆菌Ri质粒侵染植物后诱导大量发状根发生,由此发展起来的遗传转化体系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转基因技术,并被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现有的大豆子叶... 发状根农杆菌Ri质粒侵染植物后诱导大量发状根发生,由此发展起来的遗传转化体系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转基因技术,并被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现有的大豆子叶节、幼胚、胚尖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效率低、周期长,而发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具有转化效率高、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状根 大豆 基因工程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晓薇 郭嘉 +2 位作者 王鑫 王法微 李海燕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调节pH值和维持细胞内Na^+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功能。本研究从羊草中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并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基因全长2022bp,其中ORF区1614bp,编码537个氨基酸。LcN...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调节pH值和维持细胞内Na^+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功能。本研究从羊草中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并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基因全长2022bp,其中ORF区1614bp,编码537个氨基酸。LcNHX1蛋白具有10个跨膜区,且具有NHX蛋白的多个典型结构特征。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盐(NaCl 400mM)、碱(NaHCO_3150mM)、盐碱(NaCl 200mM+NaHCO_3100mM)、干旱(10%PEG8000)、低温(4℃)和ABA(100μM)均能够不同程度的诱导LcNHX1基因的表达。利用Δnhx1盐敏感酵母突变体进行功能互补试验,结果发现在60mM、100mM NaCl胁迫条件下,转基因酵母Δnhx1+LcNHX1不仅回补了酵母突变株Δnhx1的盐敏感特性,并且具有更高的耐盐能力。通过比较转LcNHX1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在含有50mM NaCl和8mM NaHCO_3的MS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具有更好的抗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NA^+/H^+逆向转运蛋白 LcNHX1基因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芥未成熟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薇 戢舒涵 +3 位作者 赵旭 张百兵 王法微 李海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3-800,共8页
为了解磷脂酶基因家族在亚麻芥胚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基于454测序技术对亚麻芥花后10d(DAF10)和花后20d(DAF20)的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和分析。测序结果表明,DAF10样本和DAF20样本分别获得有效序列521 507个和310 125个,序列长度... 为了解磷脂酶基因家族在亚麻芥胚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基于454测序技术对亚麻芥花后10d(DAF10)和花后20d(DAF20)的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和分析。测序结果表明,DAF10样本和DAF20样本分别获得有效序列521 507个和310 125个,序列长度主要分布在341~560 bp,序列组装分别获得25 398个和23 678个Unigene,Unigene平均长度分别为630 bp和654 bp。在此基础上,筛选两个样本全部Unigene,共获得磷脂酶基因36个,其中属于磷脂酶A1基因4个、磷脂酶A2基因9个、磷脂酶C基因10个、磷脂酶D基因13个。Pathway基因功能注释显示,PLA1的4个候选基因没有注释到任何代谢通路上;PLA2中只有候选基因Unigene19110被成功注释,它在植物中主要参与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和醚酯代谢途径。PLC家族中只有4个候选成员Unigene443、Unigene8071、Unigene8213和Unigene7311被成功注释,它们除参与甘油磷脂代谢和醚酯代谢之外,还在肌醇磷酸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PLD家族中除Unigene18630、Unigene17966和Unigene441没有代谢通路注释信息外,其他的10个成员,也都只在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和醚酯代谢途径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芥 转录组 磷脂酶 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启动子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肖红庆 李晓薇 +4 位作者 Jameel Aysha 刘伟灿 章婷婷 王一帆 李海燕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9期20-23,共4页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天然启动子已不能满足对基因进行精细调控的需求。人工合成启动子是指人为的设计合成一段能够满足实践需求的启动子序列。人工合成启动子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使基因的表达达到最佳水平。文章综述了人工合成...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天然启动子已不能满足对基因进行精细调控的需求。人工合成启动子是指人为的设计合成一段能够满足实践需求的启动子序列。人工合成启动子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使基因的表达达到最佳水平。文章综述了人工合成启动子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人工合成启动子在工业生产、基因治疗、植物抗逆及病原体检测方面的应用,展望了人工合成启动子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启动子 构建方式 基因治疗 植物抗逆 病原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