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物功效及作用机制--三物融合生产的基础构建
1
作者 王迪 李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共2页
食用菌作为我国继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超3000亿元产值的种植业,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保障、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推手[1]。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食、不与其他农产品争资源,也是食用菌最为人... 食用菌作为我国继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超3000亿元产值的种植业,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保障、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推手[1]。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食、不与其他农产品争资源,也是食用菌最为人称道的典型特性。将大粮食观与食用菌产业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小木耳大产业,实现动物、植物、菌物三物融合生产。“三物循环”系统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结合,既能保障粮食、生态和能源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也符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有利于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2]。党的十八大以来,食用菌产业发展屡获政策的大力支持。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其中重点任务之一是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开发食用菌食品。作为大食物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食用菌产业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山区到平原均生产食用菌,根据各地气候及资源特征,形成食用菌产业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保障 农业生产效率 食物供给 大健康产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民收入水平 食用菌产业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物融合驱动食用菌产业升级的问题诊断与突破方案
2
作者 李长田 曹建民 +1 位作者 蔡为明 李玉 《食药用菌》 2025年第3期149-155,共7页
现代农业基于种植业(植物)、养殖业(动物)和培植业(菌物)三大产业,践行“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模式,是破解农业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本文阐述三物循环理论根植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在各农业发展阶段有不同表现... 现代农业基于种植业(植物)、养殖业(动物)和培植业(菌物)三大产业,践行“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模式,是破解农业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本文阐述三物循环理论根植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在各农业发展阶段有不同表现形式。剖析其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协同割裂、规模化应用受阻、核心技术瓶颈、环境生态风险与监管空白、认知与推广困境等问题。提出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依靠动植物资源保护技术升级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融合相关技术实现智能化栽培,开发三物融合转化体系,挖掘蛋白资源,拓展菌丝体材料研究,建立碳核算体系等助推食用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展望未来,三物融合将通过技术创新、融入双循环、践行相关战略等推动食用菌产业向智能化、可持续化发展,助力实现农业强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三物循环 食用菌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