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农业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合龙 周雷进雨 +4 位作者 徐兴梅 杨明来 Jian ZHANG 姜京池 李卓识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激光作为一种新兴的人造光源,是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具有功率密度高、方向性好和优良的单色性等优点,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激光技术在植物生产、动物管理和菌物研究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文章主要对激光技术在农业领域... 激光作为一种新兴的人造光源,是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具有功率密度高、方向性好和优良的单色性等优点,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激光技术在植物生产、动物管理和菌物研究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文章主要对激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进行深入剖析。在植物生产方面,介绍了激光技术在植物诱变育种、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植物保护、植物检测和植物表型中的应用情况。在动物管理方面,主要分析了激光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生长、动物医疗和动物产品检测方面的研究。在菌物研究方面,重点总结激光技术在菌物育种、菌物生长发育及菌物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详情。最后,针对激光技术与农业生产研究相结合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提升激光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精度和扩展其适用范围角度出发,提出了激光技术在植物生产精准化、动物生产管理优化和菌物生产科学化的发展方向。虽然激光技术在农业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并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激光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农业生产 植物 动物 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导航拖拉机的农机具作业精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志凯 种坤 +3 位作者 赵晓顺 赵建国 赵树朋 于合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针对自动导航拖拉机带农机具作业时农机具跟踪误差会被放大的问题,提出了1种能够提高农机具作业精度的拖拉机导航算法。采用路径跟踪误差最小的优化控制方法,研究拖拉机自动导航作业时引起机具误差大的因素及改进方法,设计具有农机具误... 针对自动导航拖拉机带农机具作业时农机具跟踪误差会被放大的问题,提出了1种能够提高农机具作业精度的拖拉机导航算法。采用路径跟踪误差最小的优化控制方法,研究拖拉机自动导航作业时引起机具误差大的因素及改进方法,设计具有农机具误差项的拖拉机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该算法进行可行性试验及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机具误差项的算法使农机具横向偏差平均降低了42.36%,横向偏差标准差平均降低了40.91%,航向角最大偏差平均降低了6.11%,航向角偏差标准差平均降低了31.04%。结果表明增加农机具误差项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有效提升农机具的作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辅助驾驶 路径跟踪 卫星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填补大豆基因组缺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合龙 刘雨帆 +1 位作者 张继成 唐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9,共8页
为探索大豆基因组测序不同程度缺失数据的有效填补措施,提升数据分析综合能力,本研究以大豆株高与叶面积两组性状的基因组基因型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5%、10%和20%不同缺失比例的人为数据缺失处理,分别运用K近邻算法、SoftImpute算法和... 为探索大豆基因组测序不同程度缺失数据的有效填补措施,提升数据分析综合能力,本研究以大豆株高与叶面积两组性状的基因组基因型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5%、10%和20%不同缺失比例的人为数据缺失处理,分别运用K近邻算法、SoftImpute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3种机器学习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填补,分析填补数据的准确性和性能。对原始数据和填补后的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别对比填补后的数据和原始数据的分析效果。从准确率来看,随机森林算法填补的准确率最高;从运行时间上来看,SoftImpute算法的运行速度最快;运行内存方面,SoftImpute算法的运行内存最小,而当数据量达到10 000×1 000时,K近邻填补算法的运行内存最小。在不考虑运行时间和运行内存的因素,且对填补的准确率要求较高的情况下,随机森林算法的填补效果要优于K近邻填补算法和SoftImpute算法,若对运行时间要求较高且数据量较大时,则应选择SoftImpute算法,同种情况下若对运行内存要求较高时,可优先考虑K近邻填补算法。结果说明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在不同缺失程度的填补需求下的适用性,可应用于大豆基因组数据缺失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基因组缺失 K近邻算法 SoftImpute算法 随机森林算法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U-Net算法在遥感图像典型农作物分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安琦 马丽 +1 位作者 于合龙 张涵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8-424,共7页
针对传统算法提取遥感图像分类特征不全,及识别农作物分类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以无人机遥感图像为数据源,提出改进U-Net模型对研究区域薏仁米、玉米等农作物进行分类识别。实验中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数据集标注与增强;其次通... 针对传统算法提取遥感图像分类特征不全,及识别农作物分类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以无人机遥感图像为数据源,提出改进U-Net模型对研究区域薏仁米、玉米等农作物进行分类识别。实验中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数据集标注与增强;其次通过加深U-Net网络结构、引入SFAM模块和ASPP模块,多级多尺度特征聚合金字塔方法等对算进行法改进,构建改进的U-Net算法,最后进行模型训练与改进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总体分类精度OA达到88.83%,均交并比MIoU达到0.52,较传统U-Net模型、FCN模型和SegNet模,在分类指标和精度上都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农作物分类 无人机遥感 改进U-Ne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一致对抗网络的玉米灰斑病图像迁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烨 侯睿峥 陈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1,F0003,共10页
针对玉米病害图像采集困难,特别是灰斑病表现差异性较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一致对抗网络(CycleGAN)的玉米灰斑病图像生成算法,通过病害图像迁移,使得健康的作物图像可以生成患病作物图像。此方法首先通过特征提取分别提取出健康玉米... 针对玉米病害图像采集困难,特别是灰斑病表现差异性较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一致对抗网络(CycleGAN)的玉米灰斑病图像生成算法,通过病害图像迁移,使得健康的作物图像可以生成患病作物图像。此方法首先通过特征提取分别提取出健康玉米图像特征和灰斑病图像特征;然后把两种特征图像输入到CycleGAN的生成器Gs中,结合生成器中的残差网络提高图像传输时的准确性,利用两个判断器判断生成的图像是否一致;最后通过对健康玉米图像进行病害迁移得到所需的玉米灰斑病图像。试验结果表明:与VAE、GAN的图像进行迁移比较,结构相似SSIM值整体分别提升50.434%、18.762%,均方误差MSE值整体减少12.891%、9.558%;直观效果上CycleGAN迁移后的不同病害程度的玉米灰斑病效果更好,因此使用CycleGAN网络生成的玉米灰斑病图像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 病害迁移 残差网络 循环一致对抗网络(CycleGAN) 数据扩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激光对人参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李伟平 梁雪梅 +3 位作者 程志强 许永华 贾鹏 王立军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激光技术备受关注。激光光源具有单色性强、电光转换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为提高农作物质量、增加产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为了研究不同光质激光对人参生长、生理生化指...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激光技术备受关注。激光光源具有单色性强、电光转换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为提高农作物质量、增加产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为了研究不同光质激光对人参生长、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多糖、皂苷积累等方面的影响,选取二年生人参载子进行试验。从展叶期到叶片枯萎前的每日上午7:00—11:00,下午14:00—18:00分别利用全波长LED灯、红色激光灯(R3)、蓝色激光灯(B3)、混合激光灯(R2B1、R3B2)(光量子通量密度分别为4.48μmol/(m^(2)·s),4.61μmol/(m^(2)·s))补光,针对不同光质补光的影响,本研究设立了不补光作为空白对照组,研究发现,人参的净光合作用能力、叶片的气孔导度等都有所改善。特别是LED处理组的净光合速率表现最为突出,而蓝光处理组则在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方面取得了最显著的效果提升。R3B2处理组气孔导度最大。就生长情况而言,人参在红蓝混合光处理下表现最佳,相比于对照组,蓝光能够显著提高植株的高度、增加叶片的长度和宽度,LED补光组根重、叶重均高于其他处理;从营养物质积累方面来看,蓝光处理下多糖含量最高,红光处理下皂苷含量积累普遍高于蓝光处理组,说明红光促进人参皂苷含量的积累,R2B1处理组Rg1、Rb1皂苷含量最高,远高于其他处理,R3B2处理时Re皂苷含量与红光处理组结果相当,高于其他4个处理。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选取最适宜人参生长及营养物质积累的激光补光条件,为缩短人参生长周期、提质增效而提供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激光补光 光合作用 多糖 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注意力机制级联LSTM模型的猪脸表情识别 被引量:8
7
作者 温长吉 张笑然 +4 位作者 吴建双 杨策 李卓识 石磊 于合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1-190,共10页
面部表情是传递情感的重要信息,是家畜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综合反映,可以用于评估家畜福利。由于家畜面部肌群结构简单,因此家畜面部不同区域的细微变化对于表情的反映较难识别。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注意力机制级联LSTM框架模型(Multi-a... 面部表情是传递情感的重要信息,是家畜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综合反映,可以用于评估家畜福利。由于家畜面部肌群结构简单,因此家畜面部不同区域的细微变化对于表情的反映较难识别。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注意力机制级联LSTM框架模型(Multi-attention Cascaded Long Short Term Memory,MA-LSTM)对家猪时序面部表情进行分类识别。首先通过简化的多任务级联卷积结构实现帧图像中猪脸的快速检测与定位,去除非猪脸区域对于识别性能的影响。其次提出一种多注意力机制模块,利用不同特征通道视觉信息不同相应峰值响应区域也不同这一特性,通过对峰值响应相近区域进行聚类捕获表情变化引起的面部显著性区域,实现对面部细微变化的关注。在自标注构建的家猪表情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多注意力机制级联LSTM模型在4类表情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1.826%,对比关闭多注意力机制模块平均识别准确率平均提升6.3个百分点,同时误分率也有较为明显的降低。对比其他常用面部表情识别算法LBP-TOP、HOG-TOP、ELRCN、STC-NLSTM,MA-LSTM模型平均识别精度分别提升约32.6、18.0、5.9和4.4个百分点。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研究提出的多注意力机制级联LSTM模型在猪脸表情识别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表情识别 多注意力机制 多任务级联卷积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家畜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水稻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 被引量:28
8
作者 于合龙 沈金梦 +2 位作者 毕春光 梁婕 陈慧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16,共12页
【目的】利用知识图谱对水稻病虫害领域复杂的异构数据信息进行结构化存储,建立病虫害间语义关系,为水稻病虫害关联检索及智能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面向水稻病虫害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和基于图的水稻病虫害检索算法,... 【目的】利用知识图谱对水稻病虫害领域复杂的异构数据信息进行结构化存储,建立病虫害间语义关系,为水稻病虫害关联检索及智能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面向水稻病虫害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和基于图的水稻病虫害检索算法,通过引入节气实体实现水稻病虫害的预警。其次提出基于确定性因子(Certainty factor,CF)模型和知识图谱相结合的知识推理方法,利用CF与水稻病株症状的结合实现水稻病虫害的诊断。【结果】利用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得出病、虫害名称及危害症状实体的准确率分别为0.92、0.90及0.87,进一步构建包括1972个实体及5226个实体关系的垂直领域知识图谱。通过自主开发的智能诊断系统进行案例分析,试验表明,诊断算法正确率达到86.25%。【结论】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水稻病虫害领域数据检索、预警与诊断中知识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的问题,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确定性因子模型 水稻病虫害 智能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多类别的病虫害识别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温长吉 王启锐 +4 位作者 陈洪锐 吴建双 倪军 杨策 苏恒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9-177,共9页
早期病虫害精准识别是预警和防控的关键,但是病虫害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外部形态存在类间相似度较高而类内差异性较大等性状特征,导致病虫害识别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为实现病虫害识别分类任务中差异化特征的提取和表示,该研究提出... 早期病虫害精准识别是预警和防控的关键,但是病虫害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外部形态存在类间相似度较高而类内差异性较大等性状特征,导致病虫害识别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为实现病虫害识别分类任务中差异化特征的提取和表示,该研究提出一种大规模多类别精细病虫害识别网络模型(a large-scale multi-category fine-grained pest and disease network,PD-Net)。首先通过在基准网络模型中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型,通过混合跨特征通道域和特征空间域实现模型在通道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对关键特征提取和表示,用以增强网络对差异化特征的提取和表示能力。其次引入跨层非局部模块,提升模型在多个特征提取层之间对于多尺度特征的融合。在61类病害数据集和102类虫害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对比AlexNet、VGG16、GoogleNet、Inception-v3、DenseNet121和ResNet50模型,该研究提出的面向大规模多类别病虫害识别模型,Top1识别准确率在病害和虫害集上分别达到88.617%和74.668%,精确率分别达到了0.875和0.745,召回率分别达到0.874和0.738,F1值达到0.874和0.732,试验结果对比其他模型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验证了PD-Net模型在大规模多类别病虫害识别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深度学习 病虫害 精细分类 卷积块注意力模块 跨层非局部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SIFT算法的农田航拍全景图像快速拼接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媛媛 何铭 +2 位作者 王跃勇 孙宇 高雪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5,共9页
为了快速准确获取大面积农田图像信息,提高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监测效率和准确性,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优化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的农田航拍全景图像快速拼接方法。首先对高分辨率图像进行降采样处理,针对图像的重... 为了快速准确获取大面积农田图像信息,提高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监测效率和准确性,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优化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的农田航拍全景图像快速拼接方法。首先对高分辨率图像进行降采样处理,针对图像的重叠区域进行有效检测;然后采用基于梯度归一化的特征描述符对特征点进行匹配,同时通过渐进样本一致算法去除误匹配,精准计算拼接转换模型;最后采用基于最佳拼接线的多分辨率融合算法进行图像融合,得到全景拼接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在图像配准阶段与传统SIFT算法和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算法相比,特征点数量分别减少了97%和90%,运行时间减少了94%和69%,平均匹配效率为65.17%,约为SIFT算法的4倍,SURF算法的9倍;与APAP(ss-projective-as-possible)、SPHP(shape-preserving half-projective)和AANAP(adaptive as-natural-as-possible)算法相比,该方法拼接图像的信息熵、平均梯度和图像对比度均有明显提高。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文分层拼接方法提高了全景拼接图像的清晰度和融合效果,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出现的错位和重影问题,其中全景图像的信息熵、平均梯度小幅提高,对比度明显提高,拼接时间大约缩短了9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监测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图像处理 全景拼接 SIFT算子 特征点匹配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与模拟退火协同优化的农田物联网混合多跳路由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浩然 孙琳 +1 位作者 毕春光 于合龙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年第3期98-107,共10页
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农田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多源异构信息的获取起关键作用。针对传感器在农田中非均匀分布且受到能量制约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和模拟退火协同优化的农田物联网混合多跳路由算法(PSMR)。首先,通过节... 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农田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多源异构信息的获取起关键作用。针对传感器在农田中非均匀分布且受到能量制约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和模拟退火协同优化的农田物联网混合多跳路由算法(PSMR)。首先,通过节点剩余能量和节点度加权选择簇首,采用成簇结构实现异构网络高效动态组网。然后通过簇首间多跳数据结构解决簇首远距离传输能耗过高问题,利用粒子群与模拟退火协同优化方法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实现sink节点加速采集簇首中的聚合数据。对算法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PSMR算法与基于能量有效负载均衡的多路径路由策略方法(EMR)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命周期提升了57%;与贪婪外围无状态路由算法(GPSR-A)相比,在相同的网络生命周期内,第1个死亡传感器节点推迟了两轮,剩余能量标准差减少了0.04 J,具有良好的网络能耗均衡性。本研究提出的PSMR算法通过簇首间多跳降低远端簇首额外能耗,提高了不同距离簇首的能耗均衡性能,为实现大规模农田复杂环境的长时间、高效、稳定地数据采集监测提供了技术基础,可提高农业物联网的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农田 粒子群优化 模拟退火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优化 混合型网络结构 数据传输链路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