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晓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实践教学改革路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首先给出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能力内涵,然后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特色,根据能力内涵确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和组织机构改革... 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实践教学改革路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首先给出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能力内涵,然后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特色,根据能力内涵确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和组织机构改革,最后改进了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实践表明,改革方案成效良好,可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院校 实践教学 能力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辅导员工作模式与STEAM教育 融合探究——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立民 王景立 《南方农机》 2021年第5期131-133,共3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自施行以来,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已经卓见成效,而如何培养学生辅导员工作模式适应性探索也愈加重要。课题小组通过对STEAM教育内涵和外延的研究,探索利用“明确的结果和模糊的任务”进行项目实践和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自施行以来,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已经卓见成效,而如何培养学生辅导员工作模式适应性探索也愈加重要。课题小组通过对STEAM教育内涵和外延的研究,探索利用“明确的结果和模糊的任务”进行项目实践和合作学习,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进行定向、不定量、多途径的教育、服务和观念引导模式,有效促进培养计划学生“输出”质量更优、培养过程更适应、教育工作模式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 STEAM教育 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玉米条耕技术的碎土镇压整地机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施继红 刘贞彤 +5 位作者 黄东岩 孟宪章 屈鑫誉 王景立 朱凤武 马云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目的]目前,国内玉米条耕整地作业中碎土环节存在旋耕后土壤细碎、失墒较大,易引起农田表土扬尘,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同时,镇压环节无法根据土壤墒情变化调节镇压强度,导致土壤墒情无法满足作物播种需求,进而影响播种质量等问题,由此设... [目的]目前,国内玉米条耕整地作业中碎土环节存在旋耕后土壤细碎、失墒较大,易引起农田表土扬尘,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同时,镇压环节无法根据土壤墒情变化调节镇压强度,导致土壤墒情无法满足作物播种需求,进而影响播种质量等问题,由此设计了一种圆盘耙碎土与变强度镇压作业相结合的条耕整地机。[方法]对驱动轴进行了静力学分析,确定设计的合理性。测试了配重块数量对镇压强度的影响,并以行进速度、耙深和耙片间距为试验因素,以土壤破碎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同时,以前进速度、镇压强度和耙深为试验因素,以土壤坚实度、地表平整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对该组合进行试验验证。[结果]确定当配置3块配重块时,能产生22.1 kPa的镇压强度,满足玉米出苗的条件。碎土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行进速度、耙片间距和耙深;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行进速度3 km·h^(-1)、耙深10 cm、耙片间距140 mm,此时土壤破碎率为73.15%,为本试验的最佳碎土效果。分析得出土壤坚实度和地表平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镇压强度、耙深、前进速度;确定最优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3 km·h^(-1)、镇压强度21 kPa、耙深8 cm,此时的土壤坚实度为53.4 kPa,地表平整度为2.7 cm,各指标符合行业相关标准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碎土镇压条耕整地机具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为提升玉米条耕作业效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耕技术 碎土镇压整地机 圆盘耙片 土壤破碎率 地表平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科性农业大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良杰 谢哲东 王景立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5期159-161,共3页
根据多科性农业大学的特色,以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与要求,构建多层次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和实施以"多类型、递进式、多层次、模块化、创新性、开放性"为特征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通过... 根据多科性农业大学的特色,以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与要求,构建多层次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和实施以"多类型、递进式、多层次、模块化、创新性、开放性"为特征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通过采用集中式、散开式、开放式等不同实践教学方式,培育多科性大学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科性农业大学 工程实践 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模式研究
5
作者 王朝 董良杰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5期160-161,179,共3页
工程素养的培育在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农业院校大学生所具有的群体特征,充分挖掘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科学设计并保障工程素质教学实施,才能够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农业工程人才"。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大学生 工程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人才职业生涯规划“链式”培养模式研究——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丹鹤 秦小冬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26-29,共4页
当前高校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显现出学生自我认知欠缺、职业认知模糊、专业技能不精、行业认识片面等问题,很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旅游工作或频繁跳槽。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审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运用... 当前高校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显现出学生自我认知欠缺、职业认知模糊、专业技能不精、行业认识片面等问题,很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旅游工作或频繁跳槽。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审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涯理论,结合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实际,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将"链式"生涯培养模式贯穿于学生的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职业目标,将自身职业理想与旅游行业有机结合,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旅游人才 职业生涯规划 链式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学术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明 王君 杨丹 《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123-126,共4页
学术自我效能感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其水平是影响和预测本科生学术成就和能力素质的有效指标。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学术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相对于一般的学术自我效能感培养手段有效性更强。分析了农业工程专业的学... 学术自我效能感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其水平是影响和预测本科生学术成就和能力素质的有效指标。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学术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相对于一般的学术自我效能感培养手段有效性更强。分析了农业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制定了适用于农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术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和具体措施,教学实践验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为农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学术自我效能感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我效能感 本科生 农业工程专业 农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专业特色化工程训练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晓明 刘丽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0-114,共5页
从教学模式、具体实践环节分析地方农业院校工程训练缺少行业特色的原因。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地方农业类高校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构建和特点,强调以融合行业特色为指引,通过深化改革,探索高效、科学实践教学的过程。阐述教学改革的... 从教学模式、具体实践环节分析地方农业院校工程训练缺少行业特色的原因。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地方农业类高校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构建和特点,强调以融合行业特色为指引,通过深化改革,探索高效、科学实践教学的过程。阐述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工程训练教学内容、构建农业特色培养体系、建立规范的教学监督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多项举措。阐明工程训练改革的具体成效,围绕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为社会和行业培育具有行业特色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工程训练 工科专业 特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人才特色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晓丽 王琪 汤永杰 《农业与技术》 2011年第5期16-18,共3页
本文从学生来源、学校教育环境、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入手,分析了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教育应体现的特色和优势,以农业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农林院校工程类专业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的中心,提出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人才特色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工程类专业 特色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技术讲座(五) 生物质气化发电与生物质热裂解工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国喜 庄新姝 +1 位作者 夏光喜 王庆春 《农村能源》 2000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发电 生物质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农业院校农业工程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朝 陈丽梅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23期180-181,共2页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稳中向好的发展时期,为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地方农业院校在科教和人才的优势。本文以吉林省某农业院校为例,从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设置、专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保障与管理等方面着手,分析当...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稳中向好的发展时期,为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地方农业院校在科教和人才的优势。本文以吉林省某农业院校为例,从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设置、专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保障与管理等方面着手,分析当前地方农业院校农业工程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业工程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育人水平。为高校教学改革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院校 农业工程 创新应用型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践技能强化研究
12
作者 刘春慧 李松 +1 位作者 李锦生 李思函 《农技服务》 2019年第8期106-107,110,共3页
为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的发展需要,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实践平台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路,总结实践平台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功能划分,实行多角度实践技能强化方案,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践技能的... 为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的发展需要,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实践平台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路,总结实践平台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功能划分,实行多角度实践技能强化方案,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践技能的强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 信息化管理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大学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3
作者 孟祥雨 赵丽萍 《山东农机化》 2014年第6期26-27,共2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外掀起一波新的高教热潮,那就是使教学活动尽量贴近实际生产实践,培养模式由纯学术型向应用方面倾斜,即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那么何为应用型人才呢?就是能熟练的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外掀起一波新的高教热潮,那就是使教学活动尽量贴近实际生产实践,培养模式由纯学术型向应用方面倾斜,即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那么何为应用型人才呢?就是能熟练的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有着足够理论知识储备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为社会谋取直接经济利益的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将已成熟科学知识和技能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那对于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学生,就要求毕业后能够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机械专业 农业大学 科学知识 社会需求 社会生产 经济利益 技能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机械学科的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教学的研究
14
作者 郭洪宇 谢哲东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5期172-174,共3页
先进制造技术是机械学科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其实验教学是该门课程必修的部分,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农业院校中的机械学科专业在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 先进制造技术是机械学科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其实验教学是该门课程必修的部分,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农业院校中的机械学科专业在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相关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教学缺乏整体提升模块,缺少重要设备的资金投入等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并将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开设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教学的部分模式改进,从而使教学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机械学科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建设及实践
15
作者 李松 陈丽梅 +4 位作者 刘冬冬 胡晓丽 周丽娜 孔丽娟 刘春慧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工程类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农业工程学科下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对该一流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思路进行分析,包括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同时,探索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实践,...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工程类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农业工程学科下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对该一流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思路进行分析,包括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同时,探索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组织建设两个方面,并分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践效果。通过一系列建设举措,一流专业建设获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为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农业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生物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压水射流技术的植物工厂栽培板清洗装置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鲁金艳 孔丽娟 +3 位作者 刘爽 开塞尔·卡斯木 周丽娜 王鹏鹰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植物工厂以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不受自然条件影响及环境可调控等优点,被应用于科学研究、植物生产等领域。但植物工厂栽培板存在清洗费力、清洗不彻底等问题,不仅影响植物生长,还制约植物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对比既有设施农业... 植物工厂以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不受自然条件影响及环境可调控等优点,被应用于科学研究、植物生产等领域。但植物工厂栽培板存在清洗费力、清洗不彻底等问题,不仅影响植物生长,还制约植物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对比既有设施农业清洁方式,研究植物工厂栽培板清洗工作原理,利用AutoCAD软件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压水射流清洗方式的植物工厂栽培板清洗装置。研究了清洗结构、喷嘴类型和水射流影响因子(水射流锥角、水射流压力、靶距和水射流速度)等内容,确定适用于植物工厂栽培板清洗的清洗装置最优参数为水射流靶距20~60 cm、水射流锥角65°和水射流压力1 000 Pa,清洗喷嘴类型为口径3.5 mm的扇型喷嘴。利用Soildworks软件对栽培板清洗效果进行预测及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高压水射流的清洗装置可以达到有效清洗植物工厂栽培板的目的,有效提高植物工厂工作效率。该研究可为栽培板清洗装置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植物工厂清洗装置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厂 栽培板 清洗装置 水射流 设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测量式风蚀仪集沙效率影响因素数值模拟与试验
17
作者 施继红 刘贞彤 +3 位作者 孟宪章 黄东岩 关义新 敖曼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50,共12页
为提高风蚀仪集沙效率,准确掌握风沙运动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方法并结合风洞试验分析风蚀仪内部风沙分离器结构参数对集沙效率的影响。在Fluent平台中建立风沙分离器模型,基于RNG k-ε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并采用离散相模型(DPM)方... 为提高风蚀仪集沙效率,准确掌握风沙运动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方法并结合风洞试验分析风蚀仪内部风沙分离器结构参数对集沙效率的影响。在Fluent平台中建立风沙分离器模型,基于RNG k-ε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并采用离散相模型(DPM)方法计算集沙效率,完成风蚀仪内部相关颗粒动力学模拟。将风蚀仪从楔形改进为圆柱形,优化了风蚀仪结构,提高了集沙效率。研究了进气管入口风速、沙尘颗粒粒径与风沙分离器结构参数(进气管长度、排气管内插深度、锥形导流板锥角、筒体长度)对集沙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风速为13.8 m/s时,粒径小于0.01 mm沙尘是影响集沙效率的主要粒子。对风沙分离器结构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优选出试验因素范围,开展Box-Behnken试验对参数进行优化取值,得到最优参数组合:进气管长度为12 mm、排气管内插深度为70 mm、锥形导流板锥角为40°、筒体长度为160 mm,此时集沙效率为77.05%。按最优参数组合加工风蚀仪模型并进行风洞试验,得到集沙效率为74.38%,与仿真结果的误差为3.47%,相较常见楔形风沙分离器具有更好的集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仪 风沙分离器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集沙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自动木耳采摘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18
作者 孟宪章 施继红 +3 位作者 刘贞彤 崔盛然 黄东岩 郭颖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5,共7页
国内现有的木耳采摘机多为单一机械采摘,缺少自动化控制模块,采摘速度慢,采摘过程中菌棒和木耳耳片易破损,影响木耳品质和产量。基于此,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式木耳采摘机。该采摘机由机架、采摘装置、输送装置、夹持装置、定... 国内现有的木耳采摘机多为单一机械采摘,缺少自动化控制模块,采摘速度慢,采摘过程中菌棒和木耳耳片易破损,影响木耳品质和产量。基于此,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式木耳采摘机。该采摘机由机架、采摘装置、输送装置、夹持装置、定位装置、动力组件和控制系统组成。对关键部件采摘装置进行机理分析和结构设计,确立关键技术参数,根据采摘机的工作过程确定控制系统的方案、硬件选型和软件编程。以菌棒转速、刮刀角度以及刮刀间距为试验因素,采净率、破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对采摘机工作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参数组合:菌棒转速为267 r/min、刮刀间距为33 mm、刮刀角度为46°。试验结果表明,该采摘机的平均采净率为97.5%、平均破损率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耳 菌棒 自动采摘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打盐碱地改良自润滑减阻深松铲的设计与试验
19
作者 王景立 姜立民 +3 位作者 荆海洋 刘敏 冯伟志 郭颖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138,共8页
为解决东北苏打盐碱地传统改良方法存在的物理深松与化学改良不能协同作业的技术难点,依据实际应用需求,对深松作业过程进行受力分析,设计深松铲外形结构,创新出叶脉状内通道结构的自润滑减阻深松铲,并完成了装备的试制。通过田间试验,... 为解决东北苏打盐碱地传统改良方法存在的物理深松与化学改良不能协同作业的技术难点,依据实际应用需求,对深松作业过程进行受力分析,设计深松铲外形结构,创新出叶脉状内通道结构的自润滑减阻深松铲,并完成了装备的试制。通过田间试验,确定深松铲最优工作因素组合为深松作业速度3 km/h、改良剂液体流速7 m/s、深松深度350mm;叶脉状内通道自润滑减阻深松铲在有无液体的情况下与传统深松铲相比其减阻率分别为27.67%和10.20%,表明叶脉状内通道自润滑减阻深松铲具有明显的减阻效果。创新深松装置作业后碎土率、蓬松度和扰动系数均高于技术标准要求,各层土壤p H值平均降低2.27个单位,盐碱度由重度改良为中度、轻度,实现了物理深松与化学改良协同增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地 叶脉状内通道 自润滑减阻 深松铲 减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油橄榄果实建模及杨氏模量参数灵敏度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天月 于涵 +4 位作者 黄东岩 于亚军 李春荣 勾岩 王景立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5-182,共8页
为设计和优化油橄榄果实采收设备,应用离散元法对油橄榄果实进行准确地建模和分析,需要对其几何模型进行构建,对其接触参数进行合理地选取,并对其杨氏模量参数灵敏度进行必要地分析。该研究依据离散元法多球建模理论,对皮瓜尔、佛奥、... 为设计和优化油橄榄果实采收设备,应用离散元法对油橄榄果实进行准确地建模和分析,需要对其几何模型进行构建,对其接触参数进行合理地选取,并对其杨氏模量参数灵敏度进行必要地分析。该研究依据离散元法多球建模理论,对皮瓜尔、佛奥、莱星、鄂植8号4个品种的油橄榄果实均建立了5、9、13球颗粒模型,并利用EDEM软件中的自动填充功能依次建立13球、基于0光滑度和2光滑度的多球模型,每个品种均建立6个离散元多球模型。通过对比手动填充和自动填充模型的体积比发现,其体积均接近实际种子颗粒外形,且手动填充模型的填充球数较少。同时,对油橄榄果实的接触参数(弹性模量、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以及碰撞恢复系数等)进行了测量。进一步地,为验证模型精度,采用旋转毂仿真试验与实际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组合球数目越少,其动态休止角就越趋近于实际试验的测量值,综合考虑计算时间得出皮瓜尔、佛奥、莱星、鄂植8号的最优组合球数目均为手动填充5球。通过对料仓堆积试验、颗粒-壁面碰撞试验过程的仿真分析,研究了杨氏模量数值的改变对多球组合单个颗粒及颗粒群体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杨氏模量数值的增大,颗粒-颗粒的叠合量降低,促使堆积高度增加,并导致仿真计算时间增加。此外,随着杨氏模量数值的增大,颗粒-颗粒或颗粒-边界接触碰撞时叠合量随之减少,进而造成接触点数量的减少。该研究更好地理解了离散元仿真结果与杨氏模量之间的关系,从多个维度评价了所建立模型的适用性。所建立的离散元模型及接触参数对油橄榄果实采收设备的设计及优化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 休止角 杨氏模量 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