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调查与分析———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徐凤宇 赵静 +4 位作者 张蕾 张冬星 杜东菊 杨春馥 高云航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6期119-123,共5页
为了解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探索进一步培育本科生科研素养的有效路径,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吉林农业大学2019级动物医学专业3类共5个大四本科班学生科研素养情况进行调查,应用SPSS23软件对调查所得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显... 为了解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探索进一步培育本科生科研素养的有效路径,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吉林农业大学2019级动物医学专业3类共5个大四本科班学生科研素养情况进行调查,应用SPSS23软件对调查所得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显著性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发现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创新班与实验班同学间的读研计划、申报科研项目积极性、了解学术期刊种类、与一本班同学间的论文撰写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读研计划与确定专业方向时间、科研精神不存在相关性,而科研精神与科研能力呈强相关。建议在对部分同学保持本科生科研经历的同时,在课内培育本科生的科研精神,在课外结合导师制、毕业论文培育科研能力,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动物医学从业人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素养 动物医学 本科生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在养猪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许添瑞 张千 +1 位作者 闫广谋 李丰阳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1期92-96,共5页
益生菌是一种能够在宿主肠道中定植并发挥益生作用的活菌,对动物肠道、免疫系统、生长发育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文章综述了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健康及免疫方面的影响,以及益生菌在断奶仔猪、育肥猪、妊娠母猪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益... 益生菌是一种能够在宿主肠道中定植并发挥益生作用的活菌,对动物肠道、免疫系统、生长发育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文章综述了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健康及免疫方面的影响,以及益生菌在断奶仔猪、育肥猪、妊娠母猪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益生菌保护动物机体健康及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益生菌 益生菌佐剂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原蛋白对水生动物肠道健康的影响及改善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登来 杨智勇 +3 位作者 朱瑞 李良 于哲 吴莉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0-425,共6页
大豆抗原蛋白作为一种致敏蛋白,进入动物机体后,能引起水生动物肠道过敏反应和氧化损伤,破坏肠道结构,降低机体消化吸收功能,从而抑制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大豆蛋白在水生动物配合饲料中应用受限。添加可靠的免疫添加剂可以缓解大豆... 大豆抗原蛋白作为一种致敏蛋白,进入动物机体后,能引起水生动物肠道过敏反应和氧化损伤,破坏肠道结构,降低机体消化吸收功能,从而抑制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大豆蛋白在水生动物配合饲料中应用受限。添加可靠的免疫添加剂可以缓解大豆抗原蛋白引起的水生动物肠道损伤,从而提高大豆蛋白的利用率。本文对大豆抗原蛋白对水生动物肠道组织结构、生长发育、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提出了由大豆抗原蛋白引起的水生动物肠道损伤的改善对策,为提高大豆蛋白源的利用率,缓解我国水产配合饲料对鱼粉资源的依赖,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抗原蛋白 水生动物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粮新型蛋白源生物絮团粉的营养特性及其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小芳 李良 +5 位作者 朱瑞 李登来 孟思彤 王吟涛 刘思影 吴莉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0-35,共6页
生物絮团粉(biofloc meal)是生物絮团技术的副产品,因其含有大量益生菌和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持续及不与人争粮等优点,作为一种非粮新型蛋白源,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证实,生物絮团粉对水生动物生长及机体健康... 生物絮团粉(biofloc meal)是生物絮团技术的副产品,因其含有大量益生菌和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持续及不与人争粮等优点,作为一种非粮新型蛋白源,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证实,生物絮团粉对水生动物生长及机体健康有促进作用。文章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概述了生物絮团粉的营养特性及其对水生动物生长性能、消化吸收功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非粮饲料蛋白源,节约鱼粉蛋白,优化水生动物饲料配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粉 新型蛋白源 营养特性 水生动物 蛋白质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兽医病理学》实践教学改革
5
作者 胡静涛 王岩 +7 位作者 关佳瑶 杜冬菊 张蕾 杨春馥 李公美 隋玉健 马洪新 孙永峰 《特产研究》 2025年第2期250-254,共5页
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保障。兽医病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沟通联系基础兽医与临床兽医的重要桥梁课程,实践性强。教学团队针对传统实践教学课程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并设计教学改... 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保障。兽医病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沟通联系基础兽医与临床兽医的重要桥梁课程,实践性强。教学团队针对传统实践教学课程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并设计教学改革思路,系统阐述了兽医病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内容、策略及持续改革计划,为更好地支撑培养适应“新农科”复合应用型动医人才的目标要求,助力产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兽医病理学 实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发酵液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导小鼠炎症防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博文 杨大韦豪 +6 位作者 吴曙延 吕应磊 梁铎瀚 魏婉儿 李家宁 王一鸣 马红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392,401,共10页
为了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复方中药渣发酵液BY3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诱导炎症的防治效果,本实验将1×10^(3)cfu/mL~1×10^(7)cfu/mL的APEC A1菌液分别经腹腔注射小鼠,观察36 h后采用SPSS26.0软件计算A1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 为了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复方中药渣发酵液BY3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诱导炎症的防治效果,本实验将1×10^(3)cfu/mL~1×10^(7)cfu/mL的APEC A1菌液分别经腹腔注射小鼠,观察36 h后采用SPSS26.0软件计算A1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A1菌株对小鼠的LD50为2.15×10^(5)cfu/mL。将42只小鼠分为7组,即阴性对照组(NC)、A1菌株感染组(IG组)、BY3发酵液高、中、低剂量干预组(各组浓度依次为50 mg/mL、25 mg/mL及12.5 mg/mL)、BY3水提液(AE)干预组和庆大霉素(GM)干预组,其中GM干预组小鼠灌胃庆大霉素(4μg/mL),BY3发酵液组小鼠灌胃对应浓度本实验制备的发酵液。每天灌胃2次,灌胃量0.1 mL/10 g,持续7 d,第8 d时,除NC组小鼠经腹腔注射0.1 mL/10 g无菌PBS外,其他各组小鼠均经腹腔注射0.1 mL/10 g的A1菌株(2.15×10~5cfu/mL),24 h后对各组小鼠采血并剖杀。采用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抗氧化相关的活性氧(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小鼠十二指肠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IG组相比,BY3发酵液干预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IL-2、IL-6、IL-8和RO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十二指肠中TNF-α、IL-1β、IL-2、IL-6和IL-8 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BY3发酵液减轻小鼠炎症反应的能力显著优于庆大霉素组及其他组(P<0.05)。本研究进一步对BY3发酵液成分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构建炎性细胞因子的蛋白互作网络(PPI),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BY3发酵液中的抗炎关键化合物,并经分子对接评估潜在化合物与炎性细胞因子蛋白结合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筛选到BY3发酵液中40种减轻炎症反应的关键化合物,有7种化合物与炎性细胞因子蛋白的亲和力≤-8 kcol/mol,分别是醉茄素A、西利马林、柴胡皂苷A、葛杜宁、薯蓣皂甙、雷公藤红素、白桦脂醇,上述化合物可能是BY3发酵液减轻炎症反应的关键化合物。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BY3发酵液对APEC诱导小鼠的炎症具有防治效果,并且筛选出其中可能在减轻炎症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7种化合物,为中药渣发酵液在防治APEC感染性炎症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中药渣发酵液 炎症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马NLRP3 HEK293T细胞系的构建及用于马NLRP3炎性小体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慧娟 李鸿鑫 +1 位作者 林跃智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410,共10页
为构建稳定表达马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eqNLRP3)的细胞系,并用于eqNLRP3炎性小体激活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经PCR扩增的eqNLRP3和GFP基因克隆至pLPCX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LPCX-Flag-eqNLRP3-GFP,经PCR和测序鉴... 为构建稳定表达马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eqNLRP3)的细胞系,并用于eqNLRP3炎性小体激活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经PCR扩增的eqNLRP3和GFP基因克隆至pLPCX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LPCX-Flag-eqNLRP3-GFP,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与pCGP、pVSV-G共转染HEK293T细胞,48 h后获得携带eqNLRP3的慢病毒。将该慢病毒感染HEK293T细胞,并采用嘌呤霉素筛选携带绿色荧光(GFP+)的单克隆细胞。采用western blot鉴定该细胞中eqNLRP3蛋白的表达、反应原性及细胞遗传稳定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146.1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且传至1、4、7、10代的细胞均出现该条带,表明获得稳定表达eqNLRP3蛋白的HEK293T细胞系HEK293Teq NLRP3(2G1细胞)。采用NLRP3特异性激活剂尼日利亚菌素(Nig)处理2G1细胞1 h;将表达质粒pCDNA3.1-eqASC-HA转染2G1细胞,加入Nig处理1 h,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察上述细胞中e NLRP3的聚化状态,及在2G1细胞中表达eqASC后能否形成ASC斑点(eqNLRP3-eqASC的复合物,即NLRP3炎性小体激活的典型特征)。结果显示,正常2G1细胞中呈绿色荧光的eqNLRP3弥散分布于细胞质中,加入Nig后弥散的eqNLRP3在细胞质中形成典型绿色荧光的点状聚集。转染表达eqASC质粒的2G1细胞中出现的红色荧光(eqASC)主要在细胞质中呈弥散性分布;转染表达eqASC的2G1细胞用Nig处理后形成2.5μm的中间呈绿色荧光四周呈红色荧光的典型ASC斑点。上述结果表明2G1细胞可以响应特异性激活剂并诱导eqNLRP3的聚化,招募ASC形成ASC斑点。将本实验室构建的iGLuc报告系统中的4种表达炎性小体蛋白质粒分别与EIV各蛋白对应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24 h后利用该报告系统检测各组细胞中的荧光素酶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共转染细胞中各EIV蛋白的表达对该系统中4种炎性小体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上述两个试验筛选能够激活eqNLRP3炎性小体的EIV蛋白。iGLuc报告系统检测结果显示,仅表达EIV M2蛋白质粒的细胞上清中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IV M2蛋白的表达对4种炎性小体蛋白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表明EIV M2蛋白激活了eqNLRP3炎性小体。将表达EIV M2蛋白及表达eqASC的质粒共转染2G1细胞,24 h后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以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结果显示,该组细胞中带绿色荧光的eqNLRP3出现点状聚集,并招募细胞质中带红色荧光的eqASC形成了ASC斑点,与i GLuc报告系统筛选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EIV感染对HEK293Teq NLRP3细胞系中的eqNLRP3产生了聚化效应,并招募ASC形成ASC斑点。本研究建立了稳定表达eqNLRP3蛋白的HEK293T细胞系,为马属动物病原感染激活NLRP3炎性小体的评价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 马源NLRP3 稳定细胞系 炎症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犬瘟热病毒rCDV-3的转瓶培养及其在水貂体内的免疫效果评价
8
作者 冯楚楚 蔡佳希 +2 位作者 李子树 王毓 薛向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4-959,976,共7页
为克服犬瘟热疫苗生产病毒效价低的瓶颈,本研究在5 L转瓶中培养Vero细胞,接种重组犬瘟热病毒(CDV)(rCDV-3)和野生型CDV(CDV-3),比较二者的病毒滴度。将rCDV-3按10^(6.0)TCID_(50)接种小鼠和按不同剂量(10^(4.0)TCID_(50)~10^(6.0)TCID_(... 为克服犬瘟热疫苗生产病毒效价低的瓶颈,本研究在5 L转瓶中培养Vero细胞,接种重组犬瘟热病毒(CDV)(rCDV-3)和野生型CDV(CDV-3),比较二者的病毒滴度。将rCDV-3按10^(6.0)TCID_(50)接种小鼠和按不同剂量(10^(4.0)TCID_(50)~10^(6.0)TCID_(50))接种水貂,同时设立PBS对照组,免疫后观察各组小鼠及水貂的临床症状,并对小鼠称重。测定接种后小鼠(接种后14 d、28 d及56 d)和水貂(接种后7 d、14 d及28 d)血清中和抗体水平。接种后28 d用CDV强毒r HBF-1攻击免疫组和对照组水貂,21 d后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测定攻毒后各组水貂直肠病毒排出量和各脏器病毒载量。结果显示,在5 L转瓶中,rCDV-3和CDV-3最高病毒滴度分别为10^(6.75)TCID_(50)/mL和10^(5.67)TCID_(50)/mL;接种后小鼠和水貂无临床症状,不同剂量感染的小鼠体质量百分比的变化基本一致,各组小鼠和水貂均产生了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水貂攻毒后,免疫组水貂均无临床症状,对照组水貂出现体温升高、排便稀、结膜炎等典型CDV感染的临床症状,并在21 d内全部死亡。qPCR测定水貂直肠排毒量和脏器病毒载量,发现对照组的排毒量显著高于免疫组。对照组水貂心脏、肝脏、直肠和淋巴结的病毒载量均显著高于免疫组,且对照组水貂的心脏和淋巴结病毒载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在5 L转瓶培养rCDV-3的增殖能力较强,并可诱导小鼠和水貂产生高水平的保护性体液免疫应答,并能够保护水貂抵抗CDV强毒攻击。表明,rCDV-3扩大培养后滴度高,为犬瘟热疫苗的进一步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重组病毒 转瓶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芽孢杆菌对鱼类生长与抗病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宇柔 陈玉珂 +6 位作者 于梦楠 雷新雨 王嘉婧 高永生 王秋举 MAHMOUD MElsadek 张东鸣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5-335,共11页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已达到世界总产量的3/4。而随着鱼类产量的提高,鱼类疾病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抗生素等药物一直是预防鱼类疾病的有效选择,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也导致了...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已达到世界总产量的3/4。而随着鱼类产量的提高,鱼类疾病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抗生素等药物一直是预防鱼类疾病的有效选择,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也导致了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同时也损害鱼类的免疫系统,并对鱼类的消化道菌群产生不利影响。鱼类的肠道环境是机体抵抗疾病发生的重要生理屏障,吞噬细胞对抗原摄取和处理主要发生在鱼类肠道的黏膜表面,黏膜屏障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可以诱发炎症反应以及改变肠道的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芽孢杆菌 鱼类 生长 抗病力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H_(2)O_(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雅 白鸽 +4 位作者 王涛 秦贵信 孙喆 张学峰 甄玉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58-1565,共8页
试验通过研究维生素E(VE)对H_(2)O_(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 cells)氧化损伤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揭示维生素E对缓解奶牛乳腺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试验设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处理组)、H_(2)O_(2)组和H_(2)O_(2)+VE... 试验通过研究维生素E(VE)对H_(2)O_(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 cells)氧化损伤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揭示维生素E对缓解奶牛乳腺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试验设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处理组)、H_(2)O_(2)组和H_(2)O_(2)+VE组。利用MTT法检测奶牛乳腺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奶牛乳腺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紧密连接基因ZO-1、occludin、claudin-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ROS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H_(2)O_(2)组相比,H_(2)O_(2)+20μmol/L VE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P<0.05),ROS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极显著抑制了紧密连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而与H_(2)O_(2)组相比,添加维生素E极显著缓解了H_(2)O_(2)对紧密连接基因相对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本研究结果证明,维生素E不仅能够减轻H_(2)O_(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还能缓解H_(2)O_(2)对紧密连接基因相对表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奶牛 氧化应激 乳腺上皮细胞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子宫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旭 马馨 吕文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5-109,共5页
许多奶牛产后发生胎衣不下、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或子宫内膜炎等生殖道疾病,主要原因是分娩后产道受损及子宫内膜表层自然损伤等导致的子宫内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是子宫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抵御子宫内感染的主要防线,产后... 许多奶牛产后发生胎衣不下、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或子宫内膜炎等生殖道疾病,主要原因是分娩后产道受损及子宫内膜表层自然损伤等导致的子宫内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是子宫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抵御子宫内感染的主要防线,产后中性粒细胞迅速流入子宫可以避免胎衣不下及子宫内膜炎等临床疾病。葡萄糖供应、低钙血症、酮症和炎性细胞因子丰度变化都会影响子宫的免疫状态,有效调节免疫反应以预防子宫疾病有利于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降低生殖道疾病的发生几率。论文综述了影响先天免疫、生殖道炎症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因素,探讨了围产期奶牛免疫功能调节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为围产期奶牛产后生殖道疾病预防和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围产期 子宫免疫功能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肠道组织结构、功能、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佳 闫子豪 +1 位作者 么宝兰 李月红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2期121-127,共7页
肠道可以吸收营养物质并抵御病原体、微生物和细菌毒素进入内部环境,因此在鱼类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鱼类与外部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器官,肠道受到多种因素的侵害,严重制约了鱼类的健康生长。文章从鱼类肠道组织结构、肠道的屏障功... 肠道可以吸收营养物质并抵御病原体、微生物和细菌毒素进入内部环境,因此在鱼类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鱼类与外部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器官,肠道受到多种因素的侵害,严重制约了鱼类的健康生长。文章从鱼类肠道组织结构、肠道的屏障功能、引起肠道损伤的因素以及有效缓解肠道损伤的物质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可为进一步了解鱼类肠道健康的分子机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肠道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盐碱池塘合方鲫2号生态养殖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子豪 刘佳 +2 位作者 卢玉婷 李月红 汤陈宸 《科学养鱼》 2022年第3期79-80,共2页
“以渔改碱”是一种有效治理盐碱的途径,目前盐碱地区当地土著品种退化,生长缓慢,耐盐碱鱼品种少,成为制约盐碱水域水产养殖发展的瓶颈。吉林农业大学在吉林省镇赉地区引进性状优良的合方鲫2号,采用合方鲫2号与鳙鱼混合养殖、微生态调... “以渔改碱”是一种有效治理盐碱的途径,目前盐碱地区当地土著品种退化,生长缓慢,耐盐碱鱼品种少,成为制约盐碱水域水产养殖发展的瓶颈。吉林农业大学在吉林省镇赉地区引进性状优良的合方鲫2号,采用合方鲫2号与鳙鱼混合养殖、微生态调控水质、传统增氧与微孔增氧结合、养殖期间零换水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农业大学 养殖期间 水产养殖 品种退化 生态养殖模式 盐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常见草本北药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14
作者 莫双豪 郭雯 +5 位作者 钱剑杰 邹培 倪百海 吕泽良 王一鸣 邢政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0,共5页
我国北方中药资源丰富,药用价值高,应用范围广。在当今“减抗”、“限抗”的大环境下,依托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以中药提取物作为抑菌剂逐步减少乃至替代抗生素在畜牧生产中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10种北方常见草本中药的生长特... 我国北方中药资源丰富,药用价值高,应用范围广。在当今“减抗”、“限抗”的大环境下,依托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以中药提取物作为抑菌剂逐步减少乃至替代抗生素在畜牧生产中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10种北方常见草本中药的生长特性、抑菌活性和相关药理作用,以期为草本北药抑菌活性成分提取、抑菌机制研究以及北药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药 中药提取物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