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提取物肉桂醛的抗菌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雨琼 勾长龙 +3 位作者 付莹莹 刘飞飞 张琳 秦贵信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4,共2页
桂皮为樟科植物的干皮,又名肉桂、大桂、紫桂等,是常用的中药。肉桂醛是从桂皮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芳香醛,其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早已经被证实。肉桂醛刺激较小,广泛使用于传统医药,并对细菌和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许多国家作为一... 桂皮为樟科植物的干皮,又名肉桂、大桂、紫桂等,是常用的中药。肉桂醛是从桂皮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芳香醛,其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早已经被证实。肉桂醛刺激较小,广泛使用于传统医药,并对细菌和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许多国家作为一种植物提取物添加剂使用。近年来,学者们在肉桂醛的结构、加工提取、抑制菌群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就肉桂醛抑制菌群效果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动物生产 抗菌作用 肉桂醛 应用 樟科植物 传统医药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郭霞 孔令聪 +1 位作者 刘树明 马红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5-408,共4页
动物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是一种能够引起动物肠道外严重感染的病原体,包括新生儿脑膜炎致病性E.coli(Neonatal meningitis E.coli,NMEC),尿道致病性E.coli(Uropathogenic E.c... 动物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是一种能够引起动物肠道外严重感染的病原体,包括新生儿脑膜炎致病性E.coli(Neonatal meningitis E.coli,NMEC),尿道致病性E.coli(Uropathogenic E.coli,UPEC),败血症E.coli(如禽致病性E.co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大肠杆菌 动物源 毒力因子 粘附素 菌毛 PATHOGENIC 血清抗性 外膜蛋白 MENINGITIS 动物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蛋白质水平和限饲对冬毛期水貂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雅涵 孙伟丽 +4 位作者 李光玉 王凯英 鲍坤 徐超 荆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6-1284,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和限饲对冬毛期水貂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50日龄健康美国短毛黑公貂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Ⅱ、Ⅲ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2%、32%、42%的试验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和限饲对冬毛期水貂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50日龄健康美国短毛黑公貂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Ⅱ、Ⅲ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2%、32%、42%的试验饲粮,Ⅳ组为限饲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2%的试验饲粮,饲喂量为Ⅱ组的50%。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水貂的165日龄体重、体长、鲜皮长、鲜皮重、针毛长度和绒毛长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以Ⅱ组的值最高。Ⅱ组的180和195日龄体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针毛细度和绒毛细度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水貂的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Ⅱ组的干物质排出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干物质、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则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与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的沉积氮、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或P<0.01)。Ⅰ、Ⅱ和Ⅲ组的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显著低于Ⅰ组(P<0.05)。与Ⅱ组相比,Ⅳ组的针毛细度、绒毛细度、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出量、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碳水化合物消化率、食入氮、沉积氮、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以及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由此得出,冬毛期水貂饲粮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32%。50%限饲对冬毛期水貂的体长、鲜皮长、鲜皮重、针毛长度和绒毛长度无显著影响,但是对针毛细度、绒毛细度以及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因此,在不影响水貂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基础上,适宜的限饲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毛期 公貂 蛋白质水平 限饲 生产性能 消化代谢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姜海龙 谷琳琳 +4 位作者 王鹏 蔡维北 杨一 张海全 秦贵信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5-400,共6页
肉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营养之一,其品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镁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阳离子,在机体组成、免疫、应激、抗氧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肉品质也有重要影响。作者就镁的生物学功能、添加镁对肉品质的影响进行简述... 肉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营养之一,其品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镁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阳离子,在机体组成、免疫、应激、抗氧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肉品质也有重要影响。作者就镁的生物学功能、添加镁对肉品质的影响进行简述,为探索改善肉品质的可行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质 肉色 PH 系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育肥牛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孔令聪 高铎 +1 位作者 高云航 马红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以吉林省规模化肉牛养殖场为监测基地,对2010年-2012年期间发生呼吸系统疾患的病牛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共获得8株牛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2株牛支原体。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牛源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为多重耐药株,且... 以吉林省规模化肉牛养殖场为监测基地,对2010年-2012年期间发生呼吸系统疾患的病牛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共获得8株牛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2株牛支原体。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牛源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为多重耐药株,且不同养殖场所分离的菌株耐药谱不同,2株牛支原体对受检药物相对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 牛支原体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宰前添加镁对猪肉品质及其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谷琳琳 姜海龙 +1 位作者 张海全 秦贵信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19,共5页
试验研究了宰前短期添加不同剂量天冬氨酸镁对育肥猪肉质及肌肉抗氧化力的影响。试验以PIC育肥猪为研究对象,共分5个处理,每个处理5头猪。分别在限饲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日补饲0、2、4、6、8g镁(天冬氨酸镁形式)。结果发现,宰前添... 试验研究了宰前短期添加不同剂量天冬氨酸镁对育肥猪肉质及肌肉抗氧化力的影响。试验以PIC育肥猪为研究对象,共分5个处理,每个处理5头猪。分别在限饲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日补饲0、2、4、6、8g镁(天冬氨酸镁形式)。结果发现,宰前添加镁可有效改善肉色,提高新鲜猪肉肉色的评分7.95%~27.20%;添加6、8g/d镁可极显著提高肌肉初始pH值(P〈0.01),添加8g/d镁可显著提高肌肉最终pH值(P〈0.05)。宰前添加镁可有效改善肌肉的抗氧化机能,添加6、8g/d镁可显著提高肌肉的总抗氧化力(P〈0.05),并显著提高肌肉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试验结果表明,宰前添加镁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并改善肌肉组织抗氧化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色 PH值 抗氧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孔令聪 战利 +2 位作者 赵晴 高云航 马红霞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3期52-55,共4页
对近年来动物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了较详细的阐述,以期为我国动物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巴氏杆菌 耐药性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分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树宝 张英楠 +2 位作者 马馨 栾维民 钱爱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4,共4页
黏膜免疫在动物抵抗外来病原的入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的定位分布对评价机体的免疫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系统地综述了淋巴细胞在不同动物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定... 黏膜免疫在动物抵抗外来病原的入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的定位分布对评价机体的免疫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系统地综述了淋巴细胞在不同动物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定位分布,从而为策划新的防治战略以控制疾病的发生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细胞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对猪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谷琳琳 姜海龙 秦贵信 《养猪》 2012年第2期70-72,共3页
生产优质猪肉是市场发展的需要,通过营养调控改善肉质有重要意义。镁作为细胞内含量第二的离子对改善肉质有重要作用。文章简述了镁对猪肉肉色、肌肉pH、系水力及肌肉嫩度和货架期等方面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的研究。
关键词 肉色 pH 系水力 嫩度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日粮淀粉消化性分析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琳 孙泽威 +3 位作者 王涛 刘飞飞 王贵富 秦贵信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20期14-17,32,共5页
淀粉来源不同,颗粒结构、表面特征和组成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淀粉的消化具有很大影响,就淀粉颗粒的结构特性、非淀粉组分、饲料加工处理方式和动物因素等方面对淀粉消化速率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 淀粉 结构特性 非淀粉组分 饲料加工处理方式 动物因素 淀粉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在动物细菌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依倩 齐宇 +1 位作者 王美玲 徐凤宇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69,共4页
综述了毒性噬菌体在防治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杆菌所致畜禽或实验动物传染病及副溶血弧菌、鳗弧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所致水产动物传染病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噬菌体 动物细菌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鱼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孔雨昕 马喜波 王桂芹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3,共8页
铁在鱼类体内参与生长发育、能量生成、免疫防御、营养物质代谢等,铁缺乏及过量均会对鱼类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综述了铁的生物学功能,鱼类饲料铁营养需求量及饲料中补充铁对鱼类生长、血液指标、抗氧化、免疫、微量元素沉积、消化吸收及... 铁在鱼类体内参与生长发育、能量生成、免疫防御、营养物质代谢等,铁缺乏及过量均会对鱼类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综述了铁的生物学功能,鱼类饲料铁营养需求量及饲料中补充铁对鱼类生长、血液指标、抗氧化、免疫、微量元素沉积、消化吸收及脂代谢的影响,以期为鱼类饲料铁的精准供给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探究鱼类铁营养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功能 鱼类 营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路径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蓉 赵宝 +1 位作者 房义 钟荣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72-6881,共10页
羊肉风味是决定羊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和消费者购买选择的主要关注点,其形成主要取决于羊肉中沉积的风味物质。改善羊肉风味是羊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本文重点综述了决定羊肉香味及膻味的挥发性物质,... 羊肉风味是决定羊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和消费者购买选择的主要关注点,其形成主要取决于羊肉中沉积的风味物质。改善羊肉风味是羊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本文重点综述了决定羊肉香味及膻味的挥发性物质,如醛类、醇类、酸类、酯类、烷烃、含硫化合物、4-烷基支链脂肪酸等风味物质的形成路径,并进一步探讨了饲粮营养、羊肉风味前体物质、关键酶及风味候选基因等因素调控羊肉风味的作用,以期为未来提高羊肉品质和降低膻味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风味物质 膻味 形成机理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有效磷含量对乌鳢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
14
作者 张嘉文 张玲 +2 位作者 李民 陈秀梅 王桂芹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3,共8页
试验为探究不同水平NaH_(2)PO_(4)对乌鳢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确定乌鳢幼鱼的最佳有效磷需要量。将540尾乌鳢随机分为6组,并饲喂不同水平的有效磷(0.41%、0.64%、0.86%、1.09%、1.31%和1.57%,0.41%组为对照组)饲料;饲喂... 试验为探究不同水平NaH_(2)PO_(4)对乌鳢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确定乌鳢幼鱼的最佳有效磷需要量。将540尾乌鳢随机分为6组,并饲喂不同水平的有效磷(0.41%、0.64%、0.86%、1.09%、1.31%和1.57%,0.41%组为对照组)饲料;饲喂8周后,测定其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用回归线性模型分别拟合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全鱼磷含量,确定其有效磷最佳需要量。结果显示,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在有效磷0.86%和1.09%水平时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效率在1.09%水平时显著高于其他水平组(P<0.05);有效磷含量低于1.09%时,脏体比随有效磷水平上升而呈现总体下降(P<0.05)。全鱼磷含量在饲料有效磷含量为1.09%时显著增加而后开始下降。椎骨和鳞片中灰分与含磷量随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对照组全鱼粗脂肪含量高于NaH_(2)PO_(4)添加组(P<0.0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随饲料有效磷含量升高而下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饲料中有效磷的升高而升高(P<0.05)。基于乌鳢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全鱼磷含量进行抛物线回归分析得出,最佳有效磷含量分别为0.98%、1.06%和1.19%。为减少养殖水环境富营养化风险,乌鳢饲料推荐有效磷含量为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磷 乌鳢 生长 体组成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福特牛的品种特性与种用价值
15
作者 姜程越 刘祖辉 +3 位作者 谷月 赵静 吕阳 房义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0期51-58,共8页
海福特牛具有早熟、耐粗饲、产肉率高、抗逆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群体。加强对海福特牛品种特性和种用价值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丰富该品种的利用途径。该文详细介绍了海福特牛的培育历程与分布现状,系统阐述了生... 海福特牛具有早熟、耐粗饲、产肉率高、抗逆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群体。加强对海福特牛品种特性和种用价值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丰富该品种的利用途径。该文详细介绍了海福特牛的培育历程与分布现状,系统阐述了生产性能、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资源挖掘进展,并针对我国肉牛产业现状,提出了海福特牛与常见肉牛品种和本地品种的杂交利用和品种改良的建议,旨在为提高海福特牛综合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福特牛 培育历程 品种特性 功能基因 杂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锦鲤疱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4
16
作者 朱霞 李新伟 +2 位作者 王好 吕文亮 周井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0-343,共4页
本实验对患病鲤鱼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将表现典型锦锂疱疹病毒(KHV)病症状的鲤鱼肾细胞与单层框镜鲤鱼鳍细胞(KFC)共培养,5d~6d后出现典型的KHV细胞病变,即细胞体积增大并出现空泡化;在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KHV病毒粒子;并应用PCR方法扩... 本实验对患病鲤鱼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将表现典型锦锂疱疹病毒(KHV)病症状的鲤鱼肾细胞与单层框镜鲤鱼鳍细胞(KFC)共培养,5d~6d后出现典型的KHV细胞病变,即细胞体积增大并出现空泡化;在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KHV病毒粒子;并应用PCR方法扩增获得KHVORF25基因的849bp基因片段,连接至pMD18-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后序列分析表明,与GenBank登录的3株KHV同源性均为99.9%,命名为KHV-cj。基因进化比较显示,与KHV-J株关系较近。将病毒培养物(10-6.75TCID50)腹腔注射接种实验鱼可使其100%发病,并且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自然感染KHV的鱼一致,死亡率为75%。表明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分离到K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镜鲤 锦鲤疱疹病毒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堆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喜庆 勾长龙 +2 位作者 娄玉杰 徐佳萍 高云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0-386,共7页
采用CMC-Na平板法和刚果红染色法从自然发酵的牛粪中分离获得高效纤维素分解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法确定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最后接种牛粪进行堆肥发酵观测其效果。结果表明:获得... 采用CMC-Na平板法和刚果红染色法从自然发酵的牛粪中分离获得高效纤维素分解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法确定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最后接种牛粪进行堆肥发酵观测其效果。结果表明:获得的菌株Y2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经产酶条件优化后,菌株Y2的滤纸酶活力(FPA)为15.83 u·mL^(-1),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A)高达100.81 U·mL^(-1),分别是优化前的1.3、2.76倍。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接种Y2组和EM菌剂组均在第3 d进入高温期(>50℃),且高温期分别维持了9 d和8 d,接种Y2组纤维素降解率达到42%,而EM菌剂组为35%,接种无菌水组只有10.5%。菌株Y2在堆肥发酵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筛选鉴定 产酶条件优化 堆肥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球蛋白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Occludin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蕊 赵元 +2 位作者 潘丽 王雨琼 秦贵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58-1262,共5页
旨在研究纯化的大豆球蛋白对离体培养的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细胞)通透性以及对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大豆球蛋白(0~5.0mg·mL-1)与肠上皮细胞共同培养24h后,检测跨上皮细胞电阻值并用实时荧... 旨在研究纯化的大豆球蛋白对离体培养的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细胞)通透性以及对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大豆球蛋白(0~5.0mg·mL-1)与肠上皮细胞共同培养24h后,检测跨上皮细胞电阻值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Occludin 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除大豆球蛋白浓度为0.5mg·mL-1时无明显变化,其他各浓度跨上皮细胞电阻值和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1)。由此可知,大豆球蛋白使仔猪小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并使OccludinmRNA表达量下降,进一步明确了大豆球蛋白影响细胞增殖且对肠上皮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并破坏了肠上皮细胞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球蛋白 仔猪 IPEC细胞 OCCLUDIN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生长规律及生长曲线拟合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佳蓉 陈洋 +4 位作者 孙丽敏 姜怀志 单雪松 马龙 马志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9-775,共7页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我国新培育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绵羊新品种,为了解舍饲条件下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分别测定了0~24月龄乾华肉用美利奴公、母羊的体重,运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模型对其体重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我国新培育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绵羊新品种,为了解舍饲条件下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分别测定了0~24月龄乾华肉用美利奴公、母羊的体重,运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模型对其体重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5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对体重的拟合效果优于Logistic模型;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公、母羊体重的拐点月龄分别为6.37和2.44个月,拐点体重为49.68和23.02 kg,最大日增重为218.59和249.38 g·d^(−1);各个月龄的公羊体重显著高于母羊,公、母羊体重绝对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3~6和0~3月龄,与生长模型拟合结果相吻合。本研究结果为指导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早期选育和饲养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 GOMPERTZ 日增重 体重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车东升 刘飞飞 +3 位作者 穆成龙 张海全 孙泽威 秦贵信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1-1044,共4页
以D-半乳糖胺为配基、FF-sepharose 4B为固定相,制备大豆凝集素亲和层析填料.分离和纯化大豆中的大豆凝集素蛋白,测定其纯度、免疫原性和凝集活性,并与美国Sigma公司的标准品比较.结果表明:每毫升GalN-FF-Sepharose-4B层析填料能结合10... 以D-半乳糖胺为配基、FF-sepharose 4B为固定相,制备大豆凝集素亲和层析填料.分离和纯化大豆中的大豆凝集素蛋白,测定其纯度、免疫原性和凝集活性,并与美国Sigma公司的标准品比较.结果表明:每毫升GalN-FF-Sepharose-4B层析填料能结合10 mg大豆凝集素;纯化获得的大豆凝集素分子量为30 000;SDS-PAGE测定纯度大于98%;Western blot结果为阳性;1 mg/mL SBA血集效价为1/210;其纯度、免疫原性和凝集活性等指标与大豆凝集素标准品相同,与理论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凝集素 纯化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