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融入动物解剖学实验课创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春芳 姚纪元 王春凤 《特产研究》 202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动物解剖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动物生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专业课的先导,属于形态学课程。为了提高动物解剖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道德素质,适应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时代需求,... 动物解剖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动物生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专业课的先导,属于形态学课程。为了提高动物解剖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道德素质,适应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时代需求,本文根据实验课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思政素材,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纳入动物解剖学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解剖学 课程思政 实验教学 融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在黄金鲫日粮中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曲桂娟 张田雨 +3 位作者 张笑颖 孟鹤媛 董晓庆 王桂芹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10,共5页
为探讨复方中草药在黄金鲫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10 g左右的300尾黄金鲫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尾鱼,每组设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浓度为0.6%(Ⅰ组)、1.2%(Ⅱ组)、1.8%(Ⅲ组)和2.4%(Ⅳ... 为探讨复方中草药在黄金鲫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10 g左右的300尾黄金鲫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尾鱼,每组设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浓度为0.6%(Ⅰ组)、1.2%(Ⅱ组)、1.8%(Ⅲ组)和2.4%(Ⅳ组)的复方中草药,饲喂42 d。测定各组鱼的生长指标,肌肉营养成分以及脏体指数。结果表明:添加0.6%浓度的复方中草药可以显著提高黄金鲫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含量、脏体指数(P<0.05),添加1.2%浓度时,可以显著降低饲料系数,增加肥满度以及脏体指数(P<0.05)。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添加1.35%浓度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综上得出,本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在黄金鲫鱼日粮中最适添加量为0.60%~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黄金鲫鱼 生长性能 肉品质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封型马苏大麻哈幼鱼饲料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3
作者 曲桂娟 张笑颖 +5 位作者 郑伟 牛小天 陈秀梅 吴雪芹 王桂芹 董晓庆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6,共5页
为了探讨陆封型马苏大麻哈幼鱼饲料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试验选择(10.11±0.20)g的陆封型马苏大麻哈幼鱼450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组(Ⅰ~Ⅵ组),分别饲喂赖氨酸水平为0(Ⅰ组)、0.3%(Ⅱ组)、0.6%(Ⅲ组)、0.9%(Ⅳ组)、1.2%(Ⅴ组)、1.5%... 为了探讨陆封型马苏大麻哈幼鱼饲料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试验选择(10.11±0.20)g的陆封型马苏大麻哈幼鱼450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组(Ⅰ~Ⅵ组),分别饲喂赖氨酸水平为0(Ⅰ组)、0.3%(Ⅱ组)、0.6%(Ⅲ组)、0.9%(Ⅳ组)、1.2%(Ⅴ组)、1.5%(Ⅵ组)的饲料,实测饲料中赖氨酸水平为2.18%、2.47%、2.77%、3.06%、3.36%、3.66%,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以特定生长率为判定指标,陆封型马苏大麻哈幼鱼对饲料中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为2.92%(占饲料蛋白6.25%)。利用A/E法推算陆封型马苏大麻哈幼鱼对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为精氨酸2.0%(4.28%CP)、蛋氨酸+胱氨酸0.89%(1.92%CP)、苯丙氨酸+酪氨酸2.15%(4.59%CP)、亮氨酸2.48%(5.30%CP)、异亮氨酸1.50%(3.22%CP)、组氨酸0.94%(2.01%CP)、缬氨酸1.59%(3.40%CP),苏氨酸1.50%(3.21%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封型马苏大麻哈 幼鱼 赖氨酸 必需氨基酸 生长性能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ER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4
作者 郭衍冰 侯绪森 +8 位作者 孙兴忠 王军富 王改丽 郝良玉 董航 王雪磊 刘杰 王楠 曹利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冠状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弓形虫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建立方法最低检出IBRV阳性质粒的量为1.63×10^(1) copies/μL,比PCR方法高100倍,敏感性高;对相同样品进行批间和批内检测,结果均一致,重复性好;ERA-LFD与PCR方法检出的符合率为96%,且测序证实ERA-LFD检测结果无误。IBRV ERA-LFD的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2.08%,与PCR方法的结果相一致,说明IBRV ERA-LFD方法适于临床样品检测,为IBRV的临床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酶促恒温扩增 侧向流动试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对鱼类氧化应激、免疫应答及组织损伤影响与氨氮胁迫的营养调控策略研究进展
5
作者 寇毅涵 么宝兰 +3 位作者 闫子豪 刘佳 焦雪 李月红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4-169,共6页
集约化养殖模式下,水体中氨氮含量升高,这会对鱼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氨氮环境,会诱导鱼类体内活性氧过量积累,引发氧化应激,导致抗氧化防御系统失衡,进而影响鱼类的正常生理功能。氨氮过量还会抑制免疫反应,增加鱼... 集约化养殖模式下,水体中氨氮含量升高,这会对鱼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氨氮环境,会诱导鱼类体内活性氧过量积累,引发氧化应激,导致抗氧化防御系统失衡,进而影响鱼类的正常生理功能。氨氮过量还会抑制免疫反应,增加鱼类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导致鱼类产生鳃丝肿胀、肝脏脂肪变性、肾脏损伤等组织病理学变化。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可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和添加饲料添加剂等,提高鱼体的耐氨氮能力。文章综述了氨氮对鱼类氧化应激、免疫应答和组织损伤的影响及氨氮胁迫的营养调控策略,旨在为提高鱼类耐氨氮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鱼类 氧化应激 免疫应答 组织损伤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在宿主细胞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海洋 高永宇 +8 位作者 李翰文 冯宏盛 鲜钰涵 杨思宇 桑辰君 曹玉蝶 唐越 李子彬 高凤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0-1262,共13页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类偶蹄类动物感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给全球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类偶蹄类动物感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给全球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WOAH)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笔者综述了FMDV基因组结构、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等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FMDV通过整联蛋白受体和硫酸乙酰肝素受体以及目前尚未发现的第3种“受体”侵入细胞并在宿主中进行复制表达的机制,阐明了FMDV在与宿主的长期共同作用过程中进化出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的机制,并发现多个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参与了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通过对FMDV细胞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阐明FMDV的致病机制,可为今后提高口蹄疫的防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增殖 免疫逃逸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水提物抗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郑哲 王燕春 +5 位作者 张嫱 杨墨寒 张柏慧 兰应娟 于婷婷 蔡亚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2,共7页
为明确苦参水提物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本实验将100只白羽肉鸡均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NC组)、虫体感染组(PC组)、虫体感染后苦参水提物治疗组(PC+SF组)及虫体感染后地克珠利治疗组(PC+DC组)。除NC组外其余... 为明确苦参水提物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本实验将100只白羽肉鸡均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NC组)、虫体感染组(PC组)、虫体感染后苦参水提物治疗组(PC+SF组)及虫体感染后地克珠利治疗组(PC+DC组)。除NC组外其余3组雏鸡在14日龄时均以4×10^(4)个/只口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PC+SF组和PC+DC组鸡感染后10 d内每日口服相应药剂。在感染虫体第10 d观察各组鸡临床症状,称量体重,记录死亡数,并计算抗球虫指数;对每组鸡剖检后取盲肠观察其剖检病变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鸡均出现体重增长缓慢,但两个治疗组后期体重得到恢复,且未出现死亡;PC+SF组鸡的抗球虫指数(ACI)为161.8,达到中效抗球虫病效果;PC组鸡盲肠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肠绒毛脱落,PC+SF与PC组相比盲肠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收集各组鸡血清,利用ELISA检测各组鸡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鸡盲肠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及抑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鸡盲肠组织中NF-κB通路关键分子p65、p-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及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PC组相比,PC+SF组和PC+DC组鸡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的分泌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001);qPCR结果显示,与PC组相比,PC+SF组和PC+DC组鸡盲肠组织中IFN-γ、IL-17及IL-22 mRNA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001),IL-10 mRNA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PC组鸡盲肠组织中NF-κB通路关键分子p65、p-p65、IκBα及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001),而PC+SF组与PC组相比上述各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001),PC+DC组与NC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首次证实苦参水提物通过抑制NF-κB通路炎症因子表达治疗鸡球虫病,为苦参应用于鸡球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柔嫩艾美耳球虫 NF-ΚB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提取物体内外抗柔嫩艾美尔球虫治疗效果的研究
8
作者 张嫱 王燕春 +7 位作者 孟心茹 郑哲 甘晓凤 杨墨寒 张柏慧 兰应娟 于婷婷 蔡亚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3-401,共9页
为了研究蛇床子提取物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E. tenella)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的蛇床子提取物加入MDBK细胞培养24 h和48 h后,通过CCK-8法检测蛇床子提取物对细胞的安全浓度,确定蛇床子水提物对细胞的安全浓度为0.2 g/mL。将实验... 为了研究蛇床子提取物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E. tenella)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的蛇床子提取物加入MDBK细胞培养24 h和48 h后,通过CCK-8法检测蛇床子提取物对细胞的安全浓度,确定蛇床子水提物对细胞的安全浓度为0.2 g/mL。将实验雏鸡分为阴性对照组(CON组)、虫体感染组(E. tenella组)和虫体感染组+蛇床子治疗组(E. tenella+CM组)。除CON组给予PBS外,其余两组细胞分别加入1×10^(6)个E. tenella子孢子,E. tenella+CM组在此基础上额外加入蛇床子提取物10μL,培养至不同时间点,并提取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的RNA反转录为cDNA后作为模板,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因子IL-10、TGF-β、IL-17、IL-22、IL-1β、TNF-α的转录水平。收获虫体感染细胞后15 h的各组细胞,经western blot检测NF-κB通路关键分子p65、p-p65以及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于E. tenella感染后每天观察各组鸡的临床症状,并于感染后3 d、5 d、7 d、10 d,每天每组各剖杀10只鸡,取其盲肠组织,观察各组鸡盲肠的剖检病变。制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鸡肠道组织的病变并计算抗球虫指数(ACI)。结果显示,细胞感染虫体后,与CON组相比,E. tenella组鸡细胞因子IL-22、IL-1β、IL-17、TNF-α、TGF-β mRNA的转录水平极显著上升(P<0.001),IL-10 m RNA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E. tenella+CM组鸡细胞因子IL-22、IL-1β、IL-17、TNF-α mRNA的转录水平与E. tenella组相比均极显著下降(P<0.001),IL-10和TGF-β mRNA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上升(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E. tenella组鸡NF-κB通路关键分子p65、p-p65以及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而加入蛇床子提取物后与E. tenella组相比,E. tenella+CM组鸡上述各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E. tenella感染雏鸡后出现精神萎靡、畏寒抱团、便血的症状甚至死亡;剖检后发现E. tenella组鸡盲肠肠道发育缓慢,盲肠长度显著短于其他两组,并伴有明显的充血、胀气现象,而E. tenella+CM组肠道发育正常,长度与CON组无显著差异。各组鸡的病理切片观察可见,感染E. tenella组鸡的盲肠组织肠绒毛脱落,破损,肠道病变明显,与感染组相比,E. tenella+CM组鸡的肠绒毛脱落减少、肠壁恢复、肠绒毛长度增长,且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肠道逐渐恢复正常;CON组鸡均健活且盲肠组织无明显病变。计算各组鸡的ACI,E. tenella+CM组的ACI为161.5,达到了中效抗球虫的效果。综上所述,蛇床子提取物在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抗球虫效果,为天然中草药抗鸡球虫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尔球虫 炎症 蛇床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9
作者 钱佳豪 刘丹 +7 位作者 周师众 张博源 高建帅 许霄峰 李慧彤 丁家波 王春凤 沈青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MIR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时间仅需20 min。该检测方法可应用于非洲马瘟和西尼罗热的快速诊断和现场监测,为疫情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西尼罗热病毒 多酶恒温快速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结核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世博 朱小洁 +4 位作者 蔡亚南 王楠 辛子琪 程君生 赵国稳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副结核病是一种由鸟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肠炎,可以感染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由于缺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诊断方法,开展反刍动物副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十分困难。目前,检测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血清学和细胞免疫学方法。... 副结核病是一种由鸟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肠炎,可以感染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由于缺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诊断方法,开展反刍动物副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十分困难。目前,检测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血清学和细胞免疫学方法。本文主要对副结核病的常见诊断方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 诊断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粕酶解蛋白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胡云建 张千振 +2 位作者 顾地周 丁震宇 李艳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文章旨在分析菜籽粕酶解蛋白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将240只健康无病的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根据GB/T 5916-2020提供常规饲料,其余3组分别使用含4%、8%、12%菜籽粕酶解... 文章旨在分析菜籽粕酶解蛋白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将240只健康无病的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根据GB/T 5916-2020提供常规饲料,其余3组分别使用含4%、8%、12%菜籽粕酶解蛋白的等氮饲料。试验为期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4%菜籽粕酶解蛋白组22~42 d平均日增重、1~42 d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11.26%(P<0.05)、7.72%(P<0.05),22~42 d料重比、1~42 d料重比分别显著降低9.85%(P<0.05)、5.43%(P<0.05)。8%菜籽粕酶解蛋白组22~42 d平均日增重、1~42 d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12.00%(P<0.05)、8.25%(P<0.05),22~42 d料重比、1~42 d料重比分别显著降低10.84%(P<0.05)、5.98%(P<0.05)。(2)与对照组相比,4%菜籽粕酶解蛋白组、8%菜籽粕酶解蛋白组IgA、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4%菜籽粕酶解蛋白组、8%菜籽粕酶解蛋白组、12%菜籽粕酶解蛋白组胴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适当水平的菜籽粕酶解蛋白能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并改善免疫功能和胴体品质。但菜籽粕酶解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并未完全降解,摄入过量容易对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肉鸡饲料中菜籽粕酶解蛋白的建议添加量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酶解蛋白 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胴体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棉籽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性状的影响
12
作者 王玥玮 翟尉萱 +3 位作者 张千振 顾地周 丁震宇 李艳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文章旨在分析发酵棉籽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将96头体重(83.62±1.95)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饲喂含5%、10%、15%发酵棉籽粕的等氮试验日粮。预... 文章旨在分析发酵棉籽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将96头体重(83.62±1.95)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饲喂含5%、10%、15%发酵棉籽粕的等氮试验日粮。预饲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显示:(1)5%发酵棉籽粕组育肥猪生长性能最佳,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5.01%(P>0.05),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4.43%(P>0.05)。15%发酵棉籽粕组育肥猪生长性能最差,平均日增重比5%发酵棉籽粕组显著降低9.45%(P<0.05),料重比比5%发酵棉籽粕组显著提高10.72%(P<0.05)。(2)5%发酵棉籽粕组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0%发酵棉籽粕组、15%发酵棉籽粕组(P<0.05)。15%发酵棉籽粕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5%发酵棉籽粕组(P<0.05)。(3)15%发酵棉籽粕组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显著低于5%发酵棉籽粕组(P<0.05)。结论:使用含5%发酵棉籽粕的等氮饲料饲喂育肥猪,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猪只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性状。而使用含15%发酵棉籽粕的等氮饲料饲喂育肥猪,超标的游离棉酚容易对各项生理机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育肥猪饲料中发酵棉籽粕的建议添加量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棉籽粕 育肥猪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胴体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雪 孙佳 +2 位作者 杨质楠 梁爽 李月红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33-137,共5页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低成本、无污染等优点,能够有效调节水产动物营养健康和微生态平衡,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文章主要介绍了水产养殖中常用中草药的主要成分、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根据中草药能够提高饲料转化率...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低成本、无污染等优点,能够有效调节水产动物营养健康和微生态平衡,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文章主要介绍了水产养殖中常用中草药的主要成分、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根据中草药能够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和改善水质等特点,探究添加不同剂量、不同类型的中草药添加剂对水生动物的作用效果,并对未来中草药研究重点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水产养殖 生长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农科建设的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
14
作者 刘树明 官丽莉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兽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在兽医实际生产领域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兽医专业硕士培养起步较晚,案例教学库的建设也刚刚开展,且存在诸多问题。在新农科背景下,本研究拟探究创新建设兽医专业... 兽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在兽医实际生产领域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兽医专业硕士培养起步较晚,案例教学库的建设也刚刚开展,且存在诸多问题。在新农科背景下,本研究拟探究创新建设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库的实践必要性、存在问题以及对策,旨在为培养符合新农科建设目标的现代兽医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教学案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药体外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甘晓凤 孟心茹 +5 位作者 郭丽君 张嫱 郑哲 王燕春 赵权 蔡亚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9-235,共7页
为探究蒲公英、板蓝根、泽泻、葛根、黄芩5种中药水提物体外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的效果,本研究先将不同浓度中药液分别2倍倍比稀释后加入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中,观察各药物对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来确定各药物的最大安全... 为探究蒲公英、板蓝根、泽泻、葛根、黄芩5种中药水提物体外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的效果,本研究先将不同浓度中药液分别2倍倍比稀释后加入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中,观察各药物对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来确定各药物的最大安全浓度。结果显示,蒲公英、板蓝根、泽泻、葛根、黄芩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3.91 mg/m L、1.95 mg/m L、1.95 mg/m L、0.98 mg/m L、0.98 mg/m L。以药物最大安全浓度为初始浓度,2倍倍比稀释各药物,共6个浓度,采用先加药物后加病毒(阻断作用),先加病毒后加药物(抑制作用)、药物和病毒同时加入(杀灭作用)3种不同加药的方式,加入已铺满单层Vero细胞的96孔细胞培养板中,72 h后加入CCK-8溶液1 h后测定各孔的OD_(450nm)值,评估阻断作用、抑制作用、杀灭作用下各药物对PEDV抑制率最高的浓度。结果显示,5种药物在阻断作用、抑制作用、杀灭作用下对PEDV抑制率最高的浓度分别为3.91 mg/m L、1.95 mg/m L、1.95 mg/m L、0.98 mg/m L以及0.98 mg/m L。以上述对PEDV抑制率最高的药物浓度为试验浓度,重复上述3种加药方式,72 h后加入CCK-8溶液1 h后测定各孔的OD_(450nm)值,计算3种作用方式下各药物对PEDV的抑制率,筛选出对PEDV抑制率最高的药物。结果显示,各中药均可在体外抑制PEDV的感染,阻断作用下黄芩对PEDV的抑制率最高达138.10%,抑制作用下蒲公英对PEDV的抑制率最高达149.90%,杀灭作用下葛根对PEDV的抑制率最高达102.90%,且蒲公英和黄芩在3种作用方式下对PEDV的抑制率均高于80%。以上结果表明蒲公英和黄芩体外抗PEDV感染的效果最好,本研究首次证实5种中药对体外抗PEDV感染的效果,为中药治疗PED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非洲绿猴肾细胞 体外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体内外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孟心茹 甘晓凤 +5 位作者 郭丽君 张嫱 郑哲 王燕春 赵权 蔡亚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1-629,共9页
为了探究柴胡皂苷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体内外感染的影响,本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2倍倍比稀释(0.384 g/L~0.0645 g/L)的柴胡皂苷对MDBK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0.0645 g/L的柴胡皂苷对MDBK细胞的活力影响最小,并且可以促... 为了探究柴胡皂苷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体内外感染的影响,本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2倍倍比稀释(0.384 g/L~0.0645 g/L)的柴胡皂苷对MDBK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0.0645 g/L的柴胡皂苷对MDBK细胞的活力影响最小,并且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因此以该浓度的柴胡皂苷进行后续试验。本研究设置阴性对照组(NC)、E.tenella感染组(PC)、磺胺嘧啶钠对照组(WM)以及柴胡皂苷治疗组(CA)。除NC组外,每组细胞加入1.6×10^(6)个E.tenella子孢子,4 h后WM组加入0.5 g/L磺胺嘧啶钠,CA组加入0.0645 g/L柴胡皂苷,继续培养至不同时间,分别提取4组细胞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感染E.tenella的MDBK细胞中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4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培养至24 h时,4组细胞中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感染48 h与72 h时,与WM和PC组相比,CA组细胞中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极显著降低(P<0.001),但与N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培养48 h)和极显著高于NC组(P<0.001,培养72 h)。qPCR结果显示,培养24 h和48 h,各组细胞中各细胞因子的相对转录水平虽有不同,但在培养72 h时,与PC组和WM组相比,CA组MDBK细胞中促炎因子IL-1β、IL-8、TNF-αmRNA的转录水平极显著降低(P<0.001);24 h时,CA组细胞中抑炎因子IL-10 mRNA的转录水平极显著低于WM组(P<0.0001),但在48 h和72 h时,IL-10 mRNA的转录水平逐渐升高,并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01)。将13日龄白羽肉鸡设为上述4个组。除NC组外,每组雏鸡均口服感染2×10^(4)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感染后2 d,CA组雏鸡口服0.0645 g/L柴胡皂苷,1 mL/只,WM组雏鸡口服0.5 g/L磺胺嘧啶,1 mL/只,共服用7 d。感染后4 d~8 d,采用血球计数板计算每组鸡粪便卵囊排出率。感染后8 d将各组鸡称重后剖杀,观察盲肠的剖检病变,并通过计算各组肉鸡的相对增重率、存活率、卵囊值以及盲肠病变值计算每组雏鸡的抗球虫指数(ACI);分别于感染后4 d、6 d和8 d分别剖杀10只鸡,取盲肠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鸡盲肠组织的病变。结果显示,CA组鸡粪便卵囊排出率为22.00%,极显著低于PC组(P<0.0001),极显著高于WM组(P<0.0001);ACI为173.13,极显著高于PC组和WM组(P<0.0001),达到中效抗球虫水平;剖检病变观察可见PC组雏鸡的盲肠肠壁变薄,长度变短,高度肿胀,而CA组鸡盲肠肠壁逐渐恢复正常形态,与WM组雏鸡盲肠改善结果接近;组织病变可见,与PC组和WM组相比,CA组盲肠无炎性细胞浸润且肠绒毛肠壁形态完整,未观察到E.tenella裂殖子。以上结果首次证实柴胡皂苷在体内外均可有效抑制E.tenella对细胞的感染,并且能够改善与修复E.tenella对雏鸡盲肠的损伤,本研究为天然中药成分用于治疗E.tenella的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 柔嫩艾美耳球虫 p65蛋白的磷酸化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明雪 林雨萌 +9 位作者 刘长军 高宏雷 崔红玉 祁小乐 高立 王素艳 陈运通 王春凤 张艳萍 高玉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8-575,共8页
为鉴定来自山东某种鸡场196日龄疑似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感染的2份种鸡肝脏样品的致病原,本实验利用马立克病肿瘤淋巴母细胞(MDCC-MSB1细胞)对2份肝脏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传代,每代均观察细胞是否出现细胞病变(CPE)。将传至5代... 为鉴定来自山东某种鸡场196日龄疑似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感染的2份种鸡肝脏样品的致病原,本实验利用马立克病肿瘤淋巴母细胞(MDCC-MSB1细胞)对2份肝脏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传代,每代均观察细胞是否出现细胞病变(CPE)。将传至5代的病毒液分别采用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PCR结果显示,扩增到与CAV JL17株阳性对照一致的约600 bp的目的条带;IFA结果显示,感染分离病毒与JL17株阳性对照的细胞均出现绿色荧光,而阴性对照既未扩增到目的条带也无绿色荧光。上述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CAV,命名为SDNN2022。为分析SDNN2022株的分子特征,采用PCR扩增其VP1基因并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对SDNN2022株VP1基因与GenBank登录的39株CAV参考株VP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lign分析SDNN2022株VP1的氨基酸序列,构建SDNN2022株VP1基因的进化树。VP1基因的同源性结果显示,SDNN2022株与CAV参考株的VP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0%~99.8%,其中与CAV参考株JS2020-PFV的同源性最高;SDNN2022株VP1高变区的氨基酸位点(aa139~aa151)与大多数强毒株一致。但在aa89、aa92、aa411和aa417与大多数CAV参考株不同,均发生了氨基酸突变,分别为T^(89)K、G^(92)D、S^(411)T和V^(417)I,其中后两个位点的突变为本研究首次发现。SDNN2022株与CAV强毒参考株CUX-1的aa394均为谷氨酰胺,符合CAV强毒的分子特征,表明SDNN2022株为一株CAV强毒株。VP1基因的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SDNN2022与CAV参考株CUX-1、JS2020-PFV、CAV-JL190130等聚为一支,且与JS2020-PFV株的遗传距离最近,均属于A群,进一步表明SDNN2022株为一株强毒株。将该株病毒分别感染6胚龄SPF鸡胚和14日龄SPF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SDNN2022株对鸡胚的致死率为30%(3/10),病死鸡胚体的肝脏黄化;该株病毒感染14日龄SPF雏鸡后7 d出现精神萎靡、呆滞、羽毛凌乱等临床症状,发病率为83.3%(5/6),但无死亡;感染后14 d,与空白对照组鸡相比,感染组鸡体重显著降低(P<0.05),胸腺明显萎缩,且胸腺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分离到一株强毒力CAV,且对SPF鸡胚和雏鸡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丰富了国内CAV的病毒资料,为深入研究CA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分析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对白羽肉种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塔娜 胡馨匀 +6 位作者 米洁兰 高立 张艳萍 祁小乐 崔红玉 杨桂连 高玉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91-4099,共9页
旨在评估1株替抗专利菌株唾液乳杆菌XP132对健康白羽肉种鸡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2只6月龄白羽肉种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试验组白羽肉种鸡每日饲喂活菌数为1×10^(9)CFU的唾液乳杆菌XP132发酵液,对照组饲喂PBS,... 旨在评估1株替抗专利菌株唾液乳杆菌XP132对健康白羽肉种鸡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2只6月龄白羽肉种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试验组白羽肉种鸡每日饲喂活菌数为1×10^(9)CFU的唾液乳杆菌XP132发酵液,对照组饲喂PBS,连续饲喂4周后,基于16S rDNA测序方法,比较两组鸡肠道菌群发生的相对改变。结果表明,在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后,通过α多样性分析物种丰富度,试验组菌群丰富程度高于对照组。在菌群组成的属水平上,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的肉种鸡肠道菌群中,螺旋体科NK4A136属、梭状芽胞杆菌属、副拟杆菌属、罗氏菌属等有益物种丰度增加;在种水平上,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组的肉种鸡肠道菌群中乳杆菌、拟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类等有益物种丰度增加。结果提示,本试验条件下,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改变了白羽肉种鸡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增加了有益菌菌群的物种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唾液乳杆菌 16S rDNA 白羽肉种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兴玉 刘世博 +3 位作者 张莹辉 王楠 李俊平 徐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99,共5页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多宿主动物传染病。猪布鲁氏菌病作为布鲁氏菌病中的一种,具有传染途径多样,感染早期不易发现的特点,严重威胁全球生猪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安全健康。因此,加深对猪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多宿主动物传染病。猪布鲁氏菌病作为布鲁氏菌病中的一种,具有传染途径多样,感染早期不易发现的特点,严重威胁全球生猪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安全健康。因此,加深对猪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对猪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检测方法、预防措施进行综述,并对检测所用病原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技术原理和优缺点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后续猪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检测方法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自身免疫病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金梅 石春卫 +2 位作者 杨桂连 杨文涛 王春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19-2222,2228,共5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以单个细胞为研究对象,对每个转录本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及细胞间的异质性进行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测序技术的缺陷。自身免疫病是自身免疫耐受状态或自身免疫细胞调节异常时所致的自身组织细胞损伤或功...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以单个细胞为研究对象,对每个转录本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及细胞间的异质性进行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测序技术的缺陷。自身免疫病是自身免疫耐受状态或自身免疫细胞调节异常时所致的自身组织细胞损伤或功能异常。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自身免疫病中应用的研究成果,为尽早实现精准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自身免疫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