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风药材质量的多指标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丙如 崔静轩 +5 位作者 王雨懿 刘子君 宁凝 王云贺 杨利民 韩忠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5-723,共9页
【目的】建立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药材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并以多指标成分为评价指标,结合不同成分对防风药材抗炎活性的贡献,分析不同产地的防风药材质量,为防风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 【目的】建立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药材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并以多指标成分为评价指标,结合不同成分对防风药材抗炎活性的贡献,分析不同产地的防风药材质量,为防风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防风6种色原酮和4种香豆素成分同时定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防风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分析防风10种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防风10种化学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准确度和分离度均良好。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把17批样品分为4类,其中以内蒙古S5和吉林S8~S11产地的2年生防风的综合质量相对较好;17批防风醇提物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其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欧前胡素与抗炎活性呈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防风抗炎活性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与3个细胞炎症指标(NO、IL-6和IL-1β)的关联度均大于0.8,是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防风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良好,可用于防风色原酮和香豆素成分的同时测定,结合抗炎活性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基于生物活性的防风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模式,为建立防风药材质量综合评价的标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色原酮 香豆素 抗炎活性 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防风叶片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药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韩忠明 胥苗苗 +3 位作者 王云贺 张涛 韩梅 杨利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干旱条件下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保护酶系统与防风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方法】以1年生防风为材料,设置3个梯度的水分供给,包括充分供水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D)和重度干旱胁迫(SD)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防风叶... 【目的】探讨干旱条件下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保护酶系统与防风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方法】以1年生防风为材料,设置3个梯度的水分供给,包括充分供水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D)和重度干旱胁迫(SD)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防风叶片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2种色原酮(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的影响。【结果】试验初期,不同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在中期达到最高值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处理下丙二醛含量在整个试验期持续上升。试验初期,各处理2种色原酮总含量均迅速增加,LD和SD处理在试验中期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而CK处理在试验中期和后期平缓上升。LD和SD处理的3种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2种色原酮总含量变化幅度大于CK,且LD和SD处理各项指标的峰值均大于CK的相应数值。各水分处理下CAT活性、2种色原酮总含量分别与SOD活性显著相关。【结论】在防风栽培过程中,适当施加干旱胁迫可促进叶片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提高,有利于防风植株健壮生长并最终提高2种色原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干旱胁迫 保护酶 脯氨酸 丙二醛 色原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风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特性分析
3
作者 孙孟雪 张艺潆 +3 位作者 徐鹏 孙卓 王云贺 韩忠明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9-311,共13页
【目的】从健康防风根部中分离、筛选出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探究其对防风植株的促生效果,挖掘内生细菌开发利用的潜力。【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健康防风根部中分离内生细菌,并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具有固氮、溶磷、产IAA和产铁载体的促... 【目的】从健康防风根部中分离、筛选出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探究其对防风植株的促生效果,挖掘内生细菌开发利用的潜力。【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健康防风根部中分离内生细菌,并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具有固氮、溶磷、产IAA和产铁载体的促生细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促生菌株进行分类归属;基于抗生素标记法和盆栽试验探究内生细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及其对防风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在防风根部中共分离出202株内生细菌,26株具有固氮能力,21株具有溶磷能力,24株具有产IAA能力,27株具有产铁载体能力。其中2株内生细菌具有3种及3种以上不同的促生功能,分别为MX-56和MX-31,鉴定为密歇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michiganensis),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两株抗利福平标记菌株可稳定定殖于防风根围土壤中,且在盆栽试验中,与CK相比,MX-56处理下防风的株高、根长、根粗、地上鲜重、根鲜重和根干重增长最为明显,分别增加13.47%、43.04%、42.75%、31.43%、63.21%和77.12%(P<0.05),与CK相比,菌株MX-31和MX-56处理下防风植株中两种色原酮总含量分别提高了33.72%和30.23%。【结论】从健康防风根中分离筛选到2株具有较好促生效果的韩国假单胞菌MX-31和密歇根克雷伯氏菌MX-56,可以显著提高防风植株的生物量和药效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内生细菌 密歇根克雷伯氏菌 韩国假单胞菌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SdC2'H基因对防风毛状根香豆素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苏文慧 齐迎春 +6 位作者 张利超 崔祎 杜瑞云 崔晶晶 王云贺 杨利民 韩忠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9-766,共8页
【目的】建立过表达对香豆酰辅酶A 2'-羟化酶(p-Coumaroyl CoA 2'-hydroxylase,C2'H)基因的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毛状根培养体系,解析SdC2'H基因对香豆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克隆S... 【目的】建立过表达对香豆酰辅酶A 2'-羟化酶(p-Coumaroyl CoA 2'-hydroxylase,C2'H)基因的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毛状根培养体系,解析SdC2'H基因对香豆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克隆SdC2'H基因;采用基因融合法构建过表达SdC2'H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通过发根农杆菌K599转化法诱导防风毛状根;利用RT-qPCR分析SdC2'H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HPLC测定防风毛状根系中的香豆素含量。【结果】防风SdC2'H基因(GenBank登录号:PV16936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13 bp,编码蛋白含270个氨基酸。SdC2'H蛋白具有亲水性,属于不稳定蛋白,无信号肽,且跨膜位于膜外。系统进化树显示SdC2'H蛋白与伞形科植物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a亲缘关系最近。过表达SdC2'H基因的防风毛状根系中,SdC2'H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00 1),香豆素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01)和空载体阴性对照(P<0.01),表明过表达SdC2'H基因可以提高防风毛状根中香豆素的含量。【结论】本研究证实了SdC2'H基因对防风中香豆素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为解析SdC2'H基因在防风香豆素类化合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探究香豆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网络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对香豆酰辅酶A 2'-羟化酶基因 基因过表达 毛状根 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