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免疫豚鼠及小鼠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岩 赵晓青 +4 位作者 李继宏 周捷 周长军 赵亚力 惠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82-86,共5页
观察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简称HBV-BCG联合疫苗)皮下免疫豚鼠的毒性病理损伤,及其皮内免疫小鼠的局部毒性反应和可逆性改变,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是否为促使卡介苗毒力增强的潜在因素。豚鼠及小鼠均分设3组,即对照组、BCG组和HBV-BCG联... 观察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简称HBV-BCG联合疫苗)皮下免疫豚鼠的毒性病理损伤,及其皮内免疫小鼠的局部毒性反应和可逆性改变,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是否为促使卡介苗毒力增强的潜在因素。豚鼠及小鼠均分设3组,即对照组、BCG组和HBV-BCG联合疫苗组。按计划免疫豚鼠及小鼠,豚鼠观察至42天全部活杀。小鼠观察至第3、5、7、9、11、15、20、25、30天各活杀3只。大体剖检,常规病理制片,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和显微照相。对照组豚鼠及小鼠接种局部皮肤组织及全身各脏器均未见异常。与对照组相比,BCG组和HBV-BCG联合疫苗组豚鼠及小鼠接种局部皮肤均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以及由BCG引起的特异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性炎。2组接种局部皮肤的病理改变相似,未见明显差异。另外豚鼠蹊部、肺门和肠系膜淋巴结皮质内的淋巴滤泡有不同程度增生,生发中心活跃、扩大,副皮质区增宽。肺、肝、脾及其余各脏器均未见与疫苗相关的病理改变。BCG或HBV-BCG联合疫苗免疫豚鼠及小鼠所产生的病变,具有BCG原发性病变特征,均未见干酪样坏死或转向恶性化的结核性病变。证实HBsAg不具有促使BCG毒力增强的潜在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卡介苗 联合疫苗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