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在淀粉糖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维旭 张显友 +1 位作者 王雁飞 高春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本文论述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检测葡萄糖浆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讨论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校正模型过程中样品预处理及利用常规吸收峰优选波长的方法。经验证:DE、DP分布测量值同浓度参考值具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 本文论述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检测葡萄糖浆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讨论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校正模型过程中样品预处理及利用常规吸收峰优选波长的方法。经验证:DE、DP分布测量值同浓度参考值具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9),测量重复性变异系数(CV)优于2%。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以满足葡萄糖浆中主要成分的实际测量要求,为玉米深加工企业提供了淀粉糖生产过程控制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浆 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 检测 淀粉糖 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中药不合格处方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柳絮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0期173-174,共2页
目的对门诊中药不合理处方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给予相应解决对策。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抽取该院中医科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开出的500张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将其中不合格的中药处方筛选出来,并分析不合格因素,根据分析结果研究解... 目的对门诊中药不合理处方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给予相应解决对策。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抽取该院中医科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开出的500张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将其中不合格的中药处方筛选出来,并分析不合格因素,根据分析结果研究解决方法。结果500张中药处方中,80张不合格,所占比例为16.00%,经过分析:不合格处方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医诊断不规范、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明确、用量不合理、药味偏多、处方格式书写不规范。其中药物使用原因占比(83.75%)显著高于处方书写占比(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对门诊中药不合格处方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可知,中药处方不合格主要原因在于药物使用不规范,在解决对策上,门诊医师和药师应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意识,从而提高门诊中药处方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中药处方 不合格处方 影响因素 处方质量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的栽培技术与方法
3
作者 周玉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桔梗 宣肺 药用植物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管理模式在降低中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冷艳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中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率的效果,促进中药处方合理性。方法将2018年1—6月中药房发放的药品处方数28898张设为参照组,2018年7—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方法后中药房发放的药品处方数29387张设为PDCA组。...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中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率的效果,促进中药处方合理性。方法将2018年1—6月中药房发放的药品处方数28898张设为参照组,2018年7—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方法后中药房发放的药品处方数29387张设为PDCA组。比较两组调剂差错率、取药等候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PDCA组调剂差错率为0.34%(101/29387),参照组调剂差错率为1.24%(357/28898),PDCA组差错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598,P<0.001)。PDCA组取药等候时间短于参照组[(3.64±0.31)min vs(4.38±0.43)min],患者对药物使用方法交代、药师服务态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4.55±0.35)分vs(3.69±0.27)分,(4.53±0.38)分vs(3.94±0.20)分,(4.48±0.39)分vs(3.67±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有助于增强门诊中药房药师对药品知识掌握程度,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缩短取药等待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管理模式 中药房 处方 差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