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胜圣 周杰 +4 位作者 张彦峰 王丽 冯潇 李昊霖 周建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433-1435,共3页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有资料表明,复发肺结核病患者占每年新登记结核病患者的15%~20%,患病率为45/10万。复治肺结核中耐药比率约为35%~55%。使复治肺结核成为结核病控制中的主要问题。因此,积极防治复治肺结...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有资料表明,复发肺结核病患者占每年新登记结核病患者的15%~20%,患病率为45/10万。复治肺结核中耐药比率约为35%~55%。使复治肺结核成为结核病控制中的主要问题。因此,积极防治复治肺结核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既往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复治肺结核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效减毒等作用,本文就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复治肺结核的文献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复治肺结核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科研档案在中医药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2
作者 王立文 蔡金花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1-151,155,共2页
中医药科技的发展,是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为目的的。如何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为中医药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科研档案 中医药科技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多糖通过调节肠菌代谢物对老年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宏 王慧 +3 位作者 王隶书 王超楠 徐晓浩 孙立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DOP)对老年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0只雌性5月龄C57BL/6小鼠作为年轻组,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15月龄)随机分为老年组和老年鼠DOP(200 mg·kg^(-1)·d^(-1)...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DOP)对老年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0只雌性5月龄C57BL/6小鼠作为年轻组,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15月龄)随机分为老年组和老年鼠DOP(200 mg·kg^(-1)·d^(-1))处理组(DOP组),每组10只。DOP组小鼠采用DOP灌胃,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摄食量和悬挂时间;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肠道和脾脏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肠道组织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黏蛋白2(MUC2)的表达情况。制备肠菌代谢物培养基(IBMM)干预秀丽线虫(C.elegans),将C.elegans随机分为年轻IBMM组(Young-IBMM)、老年IBMM组(Aged-IBMM)和DOP-IBMM组,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各组C.elegans第1和12天的肠道脂褐素累积水平;亮蓝染色检测各组C.elegans第1和12天的肠道渗漏情况。制备IBMM干预Caco-2细胞,将Caco-2细胞分为Young-IBMM组、Aged-IBMM组和DOP-IBMM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Caco-2细胞中ZO-1、闭合蛋白(Occlud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摄食量降低(P<0.05),悬挂时间缩短(P<0.05);与老年组比较,DOP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摄食量增加(P<0.05),悬挂时间明显延长(P<0.01)。HE染色,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小鼠肠黏膜厚度变薄,杯状细胞减少,肠绒毛长短不一且排列无序,脾脏表面可见大量铁血黄素存在,红髓内细胞成分减少,白髓内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残存或几乎消失;与老年组比较,DOP组小鼠肠黏膜厚度增加,杯状细胞增多,肠绒毛长度一致且排列整齐,脾脏红髓整体功能改善,白髓成分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小鼠肠道组织中ZO-1和MUC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01);与老年组比较,DOP组小鼠肠道组织中ZO-1和MUC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01)。免疫荧光法,与Young-IBMM组比较,Aged-IBMM组C.elegans肠道内脂褐素累积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与Aged-IBMM组比较,DOP-IBMM组C.elegans肠道内脂褐素累积水平明显降低(P<0.001)。亮蓝染色法,与Young-IBMM组比较,Aged-IBMM组C.elegans亮蓝染料渗漏至线虫全身,肠道结构模糊不清,不易观察;与Aged-IBMM组比较,DOP-IBMM组C.elegans亮蓝染料渗漏减少。Western blotting法,与Young-IBMM组比较,Aged-IBMM组Caco-2细胞中TNF-α、IL-6、p-MLC和MLC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01),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Aged-IBMM组比较,DOP-IBMM组Caco-2细胞中TNF-α、IL-6、p-MLC和MLC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DOP对老年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肠菌代谢物、抑制p-MLC/MLCK通路、恢复紧密连接复合物表达、降低肠道炎症水平、进而改善肠道屏障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多糖 自然衰老小鼠 肠道屏障 肠菌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安全剂量的确定及质量评价
4
作者 庄新慧 于敏 +2 位作者 王君淑 焦连庆 张凤清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杀菌对丹参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4、6、8、10、12、14、16、18 kGy辐照剂量处理丹参样品,比较不同剂量下丹参微生物水平、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确定最佳安全剂量;建立丹参...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杀菌对丹参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4、6、8、10、12、14、16、18 kGy辐照剂量处理丹参样品,比较不同剂量下丹参微生物水平、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确定最佳安全剂量;建立丹参辐照前后指纹图谱,判断电子束辐照杀菌前后丹参化学成分一致性是否良好;选取6批丹参验证最佳安全辐照剂量。结果表明,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剂量达10 kGy及以上时,微生物水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标准;在10 kGy剂量内,辐照组与对照组的8种化合物总含量、4种抗氧化活性无显著差异,且10 kGy剂量组与对照组的抗氧化活性最接近。综上,确定10 kGy为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的最佳安全辐照剂量。辐照前后丹参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拉曼光谱(SERS)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提示化学成分一致性良好。6批丹参经10 kGy杀菌后的微生物水平符合药典规定;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存活率经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电子束辐照杀菌技术在丹参生产中的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电子束辐照杀菌 抗氧化活性 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定性定量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田齐聪 于敏 +4 位作者 刘守国 焦连庆 时晓宇 姜先慧 张凤清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7,I0002,共12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辐照吸收剂量(2、4、6、8、10、12、14、16、18 kGy)处理黄芪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水平、多种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细胞存活率,比较灭菌前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辐照吸收剂量(2、4、6、8、10、12、14、16、18 kGy)处理黄芪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水平、多种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细胞存活率,比较灭菌前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指纹图谱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吸收剂量≥10 kGy时,黄芪微生物水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不同吸收剂量下黄芪中毛蕊异黄酮含量、毛蕊异黄酮苷含量、刺芒柄花素含量、芒柄花苷含量、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3-氧代-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自由基(PTIO·)清除率、铁氰化钾还原力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存活率较灭菌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灭菌后黄芪SERS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与未灭菌样品图谱相比,相似度均大于0.90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确认HPLC指纹图谱中13个共有峰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13个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关联度均大于0.600,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刺芒柄花素、芒柄花苷含量与黄芪抗氧化活性的关联度均大于0.700。综上,吸收剂量18 kGy及以下的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无影响,上述4种化合物含量与黄芪抗氧化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作为其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本研究可为电子束灭菌技术在黄芪灭菌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电子束辐照灭菌 抗氧化活性 谱效学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衰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4
6
作者 于清华 刘淑荣 +2 位作者 陈松柏 翟颖 梁茂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36-2941,共6页
通过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及近20年学术界对心衰辨证构成的比较分析,发现在权威文献、权威文献不同版本、现代中医学术界、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的辨证差异较大... 通过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及近20年学术界对心衰辨证构成的比较分析,发现在权威文献、权威文献不同版本、现代中医学术界、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的辨证差异较大。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精准的辨证论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前期辨证标准和辨证论治中精炼出公认、客观、相对稳定的辨证标准,是目前提高中医药治疗心衰疗效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经验广泛推广的关键。文中对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与方法,以期引起同道们的重视,为解决目前心衰辨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辨证标准 辨证规范 思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脏腑双重属性与逻辑悖论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磊 刘淑荣 +3 位作者 翟颖 于清华 李立新 梁茂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92-1396,共5页
由造字之初中医脏腑的象思维属性、中医经典中形态解剖和象思维属性的论述入手,确认中医脏腑中形态解剖知识,或服务、服从于藏象学说理论建构,而脏腑大小、长短、厚薄、数量、容量、重量和质地等未参与理论建构者则作为史料保留;在中医... 由造字之初中医脏腑的象思维属性、中医经典中形态解剖和象思维属性的论述入手,确认中医脏腑中形态解剖知识,或服务、服从于藏象学说理论建构,而脏腑大小、长短、厚薄、数量、容量、重量和质地等未参与理论建构者则作为史料保留;在中医经典象思维语境下,凡纳入藏象学说的脏腑,其形态解剖属性随之消失,而赋予象属性。《中医基础理论》对脏腑属性双重认可,形成了逻辑悖论,导致脏腑与脏器偷换使用;中医整体观念正因脏腑与脏器偷换使用而催生;进而中医学象思维语境发生颠覆性改变。故而从源头上揭示中医学发展举步维艰的症结,正本清源,已是亟待解决的关键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象学说 脏腑 解剖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Orbitrap MS技术的仙鹤草干预H129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代谢组学分析
8
作者 同泽华 郭文军 +5 位作者 李萌 徐雅娟 张洪铭 窦泽宇 解生旭 王卫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0-978,共9页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等方法,探讨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AP)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H129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以H1299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法、集落形成、LDH、Hoechst 33258染色...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等方法,探讨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AP)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H129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以H1299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法、集落形成、LDH、Hoechst 33258染色、AO/EB染色、流式细胞检测、RT-qPCR等实验,检测AP对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HPLC-Q-Orbitrap MS)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检测主要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其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给药组能够明显抑制H1299细胞的增殖及集落形成,同时LDH的释放量增大,且呈剂量依赖性。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及RT-qPCR分析发现,AP给药后H1299细胞发生皱缩、核碎片增多现象,阻滞于G 0/G 1期,上调凋亡基因caspase-3、Bax,下调Bcl-2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35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PC(O-30∶1)、D-Glutamic acid、PE(18∶0/15∶0)等,主要涉及代谢通路包括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嘌呤代谢等。结论AP可能通过干扰H1299细胞的多条代谢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而发挥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 H1299细胞 代谢组学 细胞凋亡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医学移植西医学概念的利弊剖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立新 刘淑荣 +3 位作者 翟颖 于清华 解生旭 梁茂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74-1979,共6页
本文全面考察了以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代表的现代中医学大量移植西医学生理、病理概念的状况和严重程度。确认中医学仅仅移植生理、病理两个语词,并未移植西医学两个核心概念原本表达的内涵。中医学将两者作为固有概念使用,严重... 本文全面考察了以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代表的现代中医学大量移植西医学生理、病理概念的状况和严重程度。确认中医学仅仅移植生理、病理两个语词,并未移植西医学两个核心概念原本表达的内涵。中医学将两者作为固有概念使用,严重混淆了中西医学的本质区别,混淆了概念逻辑思维与象思维的本质差异,导致同一学术语境下偷换概念普遍存在。尽快移除生理、病理概念,净化中医学象思维语境,已经成为中医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重大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现代中医学 西医学概念 生理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心通脉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10
作者 王茜颖 张洪铭 +4 位作者 陈冬梅 徐雅娟 孙影 解生旭 张昌浩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171-176,184,共7页
本文建立理心通脉颗粒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应用HPLC法建立10批理心通脉颗粒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指纹图谱的共有峰进行归属。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10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与质量评... 本文建立理心通脉颗粒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应用HPLC法建立10批理心通脉颗粒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指纹图谱的共有峰进行归属。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10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与质量评价。10批样品中HPLC指纹图谱中确定29个共有峰,指认七个化学成分(人参皂苷Rd、Rg1、Rb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酚酸B、阿魏酸、槲皮素),方法学考察结果均良好。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10批基准样品划分为3类。主成分1~4是影响其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OPLS-DA共确定16个差异标志物。建立方法稳定简单可靠,稳定性好,可为理心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心通脉颗粒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牟开今 田雪秋 +2 位作者 刘丽娟 鞠振宇 李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230-1230,共1页
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男性为60%,女性为70%。中医体质学在慢性病的调治体质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发挥中医体质学调治体质的优势,有利于提高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预防和诊治水平,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中医体质 痹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人参产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2
作者 韩红祥 樊美玲 鲍成胜 《特产研究》 2011年第3期73-76,共4页
本文总结了人参产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的基础条件,结合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促进人参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人参产业 科技创新 规范化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思路·新技术——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 被引量:14
13
作者 蒋宁 杜保民 +45 位作者 杜冠华 段大跃 方坚松 高兴华 高秀梅 顾金辉 郭彦飞 侯悦 黄晏 李琦 林志彬 刘建勋 陆茵 吕圭源 聂红 庞晓斌 齐晓甜 秦雪梅 任巧 任远 任周新 茹祥斌 申竹芳 石京山 孙建宁 孙蓉 孙晓波 王陈 王梅 王同兴 吴春福 谢宗杰 徐惠波 薛云丽 杨宝学 杨奎 余林中 张丹参 张兰 张林 张永鹤 张永祥 赵勤实 周玉枝 朱焰 周文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1-260,共20页
"第十二届全国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学术会议"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天津市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会议期间,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专题研... "第十二届全国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学术会议"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天津市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会议期间,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专题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主题报告和综合讨论2部分。主题报告由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春福教授主持,刘建勋、孙晓波、段大跃和吕圭源教授作主题报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兼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永祥研究员主持综合讨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重大专项处顾金辉处长全程参加。与会专家围绕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本文整理了专家们的主要观点和建议,希望能为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为提高我国中药复方新药的研发水平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新药研发 新思路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不同产地五味子的质量研究
14
作者 张东明 耿琍 +1 位作者 黄青 陈人萍 《特产研究》 2012年第4期26-28,共3页
对吉林省内不同产地、不同等级五味子药材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以五味子醇甲作为内在质量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五味子醇甲含量测定。本试验建立的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加样回收率为98.10%,RSD=1.57%(n=5)。临江... 对吉林省内不同产地、不同等级五味子药材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以五味子醇甲作为内在质量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五味子醇甲含量测定。本试验建立的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加样回收率为98.10%,RSD=1.57%(n=5)。临江的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最高,靖宇的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最低。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故应根据实际药用需要进行产地采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芍乳增胶囊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大鼠神经递质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铭 张文军 +2 位作者 于德伟 赫慧 杨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1-1818,共8页
目的观察柴芍乳增胶囊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加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方法,复制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大鼠模型。模型大鼠给予柴芍乳增胶囊高、中、低剂量(1.2、0.6、0.3 g·kg^(-1))... 目的观察柴芍乳增胶囊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加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方法,复制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大鼠模型。模型大鼠给予柴芍乳增胶囊高、中、低剂量(1.2、0.6、0.3 g·kg^(-1))。连续28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及行为学指标,乳头直径、乳头高度及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测血清孕酮(P)、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脱毛、倦怠、反应迟钝、易激怒,自主活动次数减少、蔗糖水偏嗜度降低,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乳头直径增加,乳头高度增大(P<0.01);乳腺小叶增生程度增大(P<0.01)。血清中E2、LH、5-TH、NE、DA、MTL、SP含量升高,P、VIP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芍乳增胶囊各剂量组脱毛、倦怠、反应迟钝、易激怒等症状明显改善,自主活动次数增加、蔗糖水偏嗜度升高(P<0.05或P<0.01);乳头直径和乳头高度明显减少(P<0.05或P<0.01);乳腺小叶增生程度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P、FSH、VIP含量明显升高,E2、LH、5-TH、NE、DA、MTL、SP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柴芍乳增胶囊能缓解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模型大鼠性激素紊乱,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胃肠激素异常,减轻肝郁气滞症状,抑制乳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芍乳增胶囊 乳腺增生 肝郁气滞证 神经递质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杏颗粒的解热止咳作用及其对肺内MPO、NO、i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迪 王清 +3 位作者 张殿文 宋莲莲 常燕 李响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柴杏颗粒的解热止咳作用及其对肺内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水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取筛选过的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组(5.2g/kg)、柴杏颗粒... 本研究旨在观察柴杏颗粒的解热止咳作用及其对肺内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水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取筛选过的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组(5.2g/kg)、柴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3 g/kg、1.5 g/kg、0.75 g/kg),正常组给予蒸馏水,其他组给予相应药液,连续给药3 d,每天1次,末次药后将小鼠放入浓氨水的烧杯内引咳,记录3min内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取合格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肠溶片组(0.1 g/kg)、柴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1 g/kg、1.05 g/kg、0.525 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其他组给予相应药液,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检测各组温度变化,处死大鼠,测定肺内MPO活性和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NOS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柴杏颗粒各剂量组均有较好的止咳作用(P<0.01),低剂量组对于干酵母致热大鼠具有很好的解热作用(P<0.01或P <0.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PO活性显著增强(P <0.05),NO水平、iNOS表达显著增加(P<0.001),柴杏颗粒高、低剂量组MPO和NO活性下降(P<0.05或P<0.01);柴杏颗粒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肺泡上皮细胞iNOS的表达量(P<0.001)。柴杏颗粒具有良好的止咳作用,其止咳作用机制与降低肺中MPO和NO活性及iN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咳嗽 髓过氧化物酶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和丁香挥发油联用抑制牙周炎致病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军 常燕 +1 位作者 杨美林 仲崇琳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28-31,38,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肉桂和丁香挥发油单用或联用对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和丁香挥发油,测定两者对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等7种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联用后的抑菌活性。结果表... 本文旨在研究肉桂和丁香挥发油单用或联用对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和丁香挥发油,测定两者对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等7种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联用后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肉桂挥发油对7种试验菌的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0~42 mm,MIC值范围为2.5~20 mg/mL;丁香挥发油对各试验菌的抑菌圈直径范围为8~25mm,MIC值范围为5~40mg/mL。两者联用后对不同菌种抑制增效程度有所差异,对中间普氏菌表现出协同作用,对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内氏放线菌和变异链球菌表现出相加作用,对粘性放线菌和白假丝酵母菌表现为无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丁香 挥发油 联合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皮止咳颗粒对肺郁热证小儿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李健 尤士军 +3 位作者 李立新 庄玲伶 仇志锴 梁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09-4013,共5页
目的 探讨桑皮止咳颗粒对肺郁热证小儿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桑皮止咳颗粒,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咳嗽改善情况(咳嗽症状评分、咳嗽... 目的 探讨桑皮止咳颗粒对肺郁热证小儿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桑皮止咳颗粒,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咳嗽改善情况(咳嗽症状评分、咳嗽症状缓解时间、 3个月内咳嗽复发率)、肺功能指标(FEV1、 FVC、 FEV1/FVC)、炎症因子(TNF-α、 IL-33、 IL-5)、 STAT1、 EOS、 ECP、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内咳嗽复发率更低(P<0.05),咳嗽症状缓解时间更短(P<0.05)。治疗后,2组咳嗽症状评分、炎症因子、 STAT1、 EOS、 ECP降低(P<0.05),肺功能指标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桑皮止咳颗粒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肺郁热证小儿慢性咳嗽患者肺功能,降低外周血炎症因子及STAT1、 EOS、 EC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皮止咳颗粒 常规治疗 小儿慢性咳嗽 肺郁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桂芍颗粒对丙酸睾酮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影响
19
作者 李会影 杨振 +2 位作者 张红岩 于映霞 宋莲莲 《特产研究》 2024年第4期82-85,共4页
探讨前列桂芍颗粒对丙酸睾酮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的影响。选择SPF级健康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80~300 g。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前列桂芍颗粒高剂量组、前列桂芍颗粒中剂量组、前列桂芍颗粒低剂量... 探讨前列桂芍颗粒对丙酸睾酮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的影响。选择SPF级健康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80~300 g。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前列桂芍颗粒高剂量组、前列桂芍颗粒中剂量组、前列桂芍颗粒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取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睾酮、雌二醇含量;完整摘取大鼠前列腺组织,测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PI);将前列腺组织进行固定、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前列桂芍颗粒高剂量组的血清睾酮显著降低(P<0.001),雌二醇含量明显降低(P<0.01);前列桂芍颗粒中剂量组的血清睾酮、雌二醇含量均有所降低(P<0.05);前列桂芍颗粒高剂量组的前列腺组织湿重明显降低(P<0.01),PI略降低(P<0.05);前列桂芍颗粒低剂量组的前列腺组织湿重有所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的PI略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桂芍颗粒高剂量组效果较好,可以明显缓解前列腺间质水肿和充血,减轻前列腺间质炎细胞浸润状况,减少前列腺炎的发生。前列桂芍颗粒对丙酸睾酮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调节机体的性激素水平变化,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桂芍颗粒 丙酸睾酮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籽中芹菜素曼尼希碱衍生物抗高尿酸血症活性研究
20
作者 徐军 杨美林 仲崇琳 《特产研究》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旨在探究芹菜籽中降尿酸活性成分芹菜素曼尼希碱衍生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分子对接分析,氧嗪酸钾-酵母膏诱导高尿酸血症小鼠体内试验,探索芹菜素Mannich碱衍生物8-(4-乙基哌嗪-1-甲基)-5,7-二羟基-2-(4... 本文旨在探究芹菜籽中降尿酸活性成分芹菜素曼尼希碱衍生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分子对接分析,氧嗪酸钾-酵母膏诱导高尿酸血症小鼠体内试验,探索芹菜素Mannich碱衍生物8-(4-乙基哌嗪-1-甲基)-5,7-二羟基-2-(4-苯酚)-4H-1-苯并吡喃-4-酮(APN083)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结果表明,灌胃给予高尿酸血症小鼠高、中浓度(15 mg/kg、7.5 mg/kg)APN083能明显降低血清尿酸水平(P <0.05),能显著降低血清CRE水平,具有显著的降尿酸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并且促进尿酸的排泄;通过分子对接分析,该化合物通过结合到XO的活性空腔,并与周围氨基酸相互作用,从而阻碍底物分子进入活性中心,降低酶的催化活性。芹菜素曼尼希碱衍生物APN083具有较好的降尿酸作用,能从一定程度上抑制XO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衍生物 曼尼希碱 分子对接 血清尿酸 尿酸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